筆者所在的金原物業公司源起于對物業設施設備的維修管理。通過近十年的發展,公司從最初提供單一設備維修業務,逐漸發展為設備管理規模化與運行管理規范化的物業企業。公司所轄區域內設施設備的技術性能參數在不斷地更新升級,系統組成越來越復雜多樣,管理難度也越來越高。在這一發展過程中,金原物業公司逐漸培養鍛煉出了一支技術較高、業務熟練的物業維修隊伍。同時,通過在工作中不斷摸索與實踐,金原物業公司較為規范地開展了設施設備的物業管理與服務工作。
一、做好設施設備管理中的人力資源工作
在各項工作中,人都是第一要素,在設施設備維修管理工作中也不例外。怎樣在物業設施設備維修服務工作中分配人力,使維修工作既靈活迅速又精簡高效呢?我們本著隊伍逐步專業化的原則,對維修隊伍做出了合理調配。針對公司設施設備系統特點、專業性能與安全工作要求,我們在原有維修隊伍的基礎上選拔培訓技術人員,分別成立電梯管理部與消防弱電部。電梯管理部專門對公司管轄范圍內的各類電梯進行巡檢、維修與保養。專業隊伍從事專業維修,責任更明確,效率更高,技術人員的業務技能更加精通與熟練。電梯管理部的12名技術人員負責管轄范圍內的100多臺各類電梯的維保工作,并使我公司多年來保持了電梯運行零事故的安全記錄。消防弱電部的職責是對公司管轄范圍內的消防、監控、廣播、通訊等弱電系統進行維修保養。目前消防弱電部僅有5名員工,對我公司25萬平方米的消防、監控、廣播等系統進行維修保養。從工作效果來看,消防弱電專業人員對系統內所有線路布控、結構走向、哪是端口、哪是樞紐等情況都如數家珍,對設施設備的“病”瞧得準,瞧得快,效率大大提高。
我們還成立了技術協調聯動小組,由各管理處技術骨干、業務精英組成,負責對管轄區域內各種技術疑難問題的“會診”及重大技術問題的探討。技術協調聯動小組的成立,整合了公司技術隊伍的腦力資源,提升了整個維修隊伍的戰斗力。
除了兩大專業性與安全性較強的系統外,我們對其他系統如給排水系統、照明系統、空調系統、配送電系統的人力等均實行條塊狀管理,即以地域性劃分班組,班組內由配電、空調、水暖等各系統工種員工組成。無論哪一個班次、哪一個區域發生哪一個系統的故障都能隨時解決排除,大大提高了維修效率。金原廣場管理處維修員工13名,運行工16名,較好地確保了金原廣場13.4萬平方米的維修運行任務。人力資源的合理調配,不僅促進了維修隊伍專業化進程,同時精簡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隨著設施設備的技術參數不斷提高,我們不斷加強對員工的業務技能培訓工作。不斷組織專業系統員工參加專業技能培訓與學習,對新型或特殊的設施設備,我們積極組織技術人員參加設施設備廠家組織的專業培訓等等。通過培訓與學習,一方面使技術人員懂得設備的用途、結構原理、技術性能等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加強運行工的維修業務技能培訓,使運行工既會運行又能維修,逐漸培養維修隊伍中的“多面手”,提高整個維修隊伍的協調戰斗能力。
二、做好設施設備的基礎性資料管理工作
(一)對設施設備原始檔案的管理
設施設備的原始檔案是在物業維修與更新改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原始資料,是我們開展物業維保工作的重要依據。主要包括物業產權資料、綜合竣工驗收資料、施工設計資料、機電設備資料、業主資料等幾大類。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介入過程中要積極取得工程部門的配合,規范管理這些原始資料。其中容易被忽視的是機電設備資料的收集與保存,如機電設施設備的出廠、安裝、使用說明,質量合格證書,安裝調試及驗收記錄,衛生許可證等資料,這些資料都是我們開展后續維保工作的重要原始資料。
(二)建立設備檔案卡
檔案卡主要包括設備名稱、數量、制造廠商、規格型號、制造日期、修理及更換記錄等內容。建立設備檔案卡如同建立設施設備的“病歷”檔案。更換主要配件時要記入檔案卡,使我們在設備使用過程中隨時掌握設備的健康狀況,并盡量通過維修保養延長設施設備的使用壽命。
(三)建立公用設施設備維護保養記錄表
要對管轄區內所有設施設備建立設備管理卡,指定設備管理責任人,負責設施設備的日常保養與巡檢。建立設備管理卡如同為每一臺設備配備一名“保健醫生”,
設施設備的“保健醫生”即設備責任人通過眼看、手摸、鼻聞、耳聽的巡檢方式,對所有運行及非運行的設施設備從溫度、聲音、氣味、外觀等運行狀態進行觀察、判斷,按時對其進行加油、緊固、除塵等保養措施,并據此建立維護保養記錄表。通過維護保養記錄掌握設施設備的各項健康指標情況,在運行過程中,多做預防性維保,少做事后維修,使物業保值增值。
三、做好設施設備的制度化管理工作
做好設施設備管理,就要做好設施設備的制度化管理工作。
第一,建立健全員工的崗位職責制度。對所有涉及到的崗位以制度進行明確。如空調技術員管理職責、電梯技術員崗位職責、配電運行崗位職責等,告訴員工該去做什么。
第二,建立各系統運行作業指導書。如中央空調制冷系統操作運行指導書、電梯操作作業指導書、高壓配電作業指導書等,告訴員工對各系統設施設備怎么去操作與運行。同時,對如何處理各系統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做出了規定,如給排水系統異常情況處理、各類泵系統異常情況處理、電梯各類故障應急處理等都予以明確規定。
第三,要建立詳細的設施設備維護作業指導書。如發電機保養維護作業指導書、消防主機保養維護作業指導書、測量儀表自檢作業指導書等。對各類系統日檢、周檢、月檢、季檢、年檢等計劃性檢修內容進行詳細規定與指導。尤其是春、秋兩季的設備設施大修、檢修工作。兩季的大修、檢修工作,一方面確保制冷或供暖設備開機前的性能正常,另一方面確保供暖或制冷設備停機后的良好保養,確保來年正常運轉。同時,對需外包進行維護保養的設施設備做出明確規定,并嚴格執行。為了使以上各項制度真正落實,還要加強監督與檢查環節。除按規定接受外部審核外,我們積極開展內部審核,建立日常服務檢查制度與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強化各項制度的執行力度,用制度化確保設施設備的規范管理。
四、做好設施設備的節能降耗管理工作
“節能減排”是20**年的一個主題詞,同時也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全民行為,更是我們物業行業一項重要任務。在設施設備的管理過程中,有很多節能空間需要我們去發現與挖掘。
通過改造節能,效果比較理想。我們對管轄范圍內的扶梯加裝變頻運行系統,節能改造后,節能效果達50%;對公共區域的照明進行節能改造,在滿足基本照明的同時,減少燈具的數量及功率;將商場手動開關燈改為定時控制系統,降低開關燈延遲時間,大大減少照明費用。
通過減少外委項目,節約外委成本。天華酒店裝修中,我公司消防弱電部技術人員修復了消防報警系統的故障,全面完成金原廣場、華聯、商城消防聯動系統維保工作,節約外委費用40萬余元。同時,通過減少其他外委項目如天華負二層生活消防泵改造工程,節約外委費用近10萬元。
通過修舊利廢,節約材料投入成本。今年以來,我們對金原小吃城消防、煙感舊探頭重新編碼繼續使用;自己動手組裝冷卻塔填料,自制過濾網,焊制起重架等;拼裝修復已廢棄的接觸器、鎮流器,繼續投入使用等。初步統計節約資金近10萬元。
通過靈活控制設備運行,節約費用。我們每年根據天氣變化調節開啟制冷機組的數量,以減少制冷機耗電量,每年可為公司節約大量的能源費。
通過加強對維修材料的嚴格把關,節約維修材料費。公司嚴格要求維修材料、配件的品牌化、原裝化,并從采購環節對維修材料嚴格把關。在維修過程中,我公司要求所換配件、材料與設備設施品牌一致或是購置大品牌、信譽好、質量優的材料。通過比較,由于零配件、材料的品牌化、原裝化,確保更換材料的優質,延長了零配件等材料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維修與更新次數,采購成本大幅下降,大大節約了維修材料費。
五、做好設施設備的細節化管理
什么是細節化管理,細節化存在哪里,怎樣做才能算作細節化,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筆者認為,細節化是一個動態的進化過程,是一種抽象的標準與要求,是管理與服務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的具體措施。它隱于我們日常的工作中,只有我們管理者用心才能發現它。
在設施設備的管理服務中,我們面對的是沒有生命的機械。但正是通過賦予它人性化的管理,我們找到了細節。供冷期間,為及時掌握空調制冷情況,我們購置溫度計,派專人在各樓層的不同點位進行實地測量,及時反饋室內溫度,及時查找原因,及時調控溫度,整個供冷期,業主零投訴。
在設施設備管理工作中,還要積極采取對天氣的應對措施。多風季節要對懸掛物、高空擱置物進行巡檢排查,防止高空墜物等意外事故發生;多雨季節要對墻體、屋頂、地基等進行仔細排查,做好防滲漏工作,同時還要對外露管道做好防銹蝕工作;大寒季節,提前對供水、供暖系統管道進行保溫處理,節日期間還要對業主做好提示工作,將空調調至最低溫度,以免發生管道被凍裂的事故等。
我們物業管理人都在為行業的發展做著積極的努力與探索,筆者常常為自己在這樣一個氛圍的隊伍里工作感到振奮與欣慰。
篇2: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為保證公司煙花爆竹的經營安全,安全設施設備的正常、有效是重要的保證。特制定安全設備設施管理制度如下:
1、企業主要負責人必須樹立高度的消防意識,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中的規定,保障安全設施、設備方面的資金投入。
2、購入的安全設施、設備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必須是有資質企業生產的產品。
3、各種設施設備要分類、編號、入賬,定期盤點,做到賬物相符。
4、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消防設備設施的管理,應經常對滅火器的壓力進行檢查,如發現過期或壓力不足,應及時充粉、更換。
5、消防設備、設施不能隨意移動、轉借或損壞,對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損失,或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壞、丟失,應按價賠償,并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6、消防泵至少每周定期啟動一次,檢驗設備是否運行正常、有效,消防水帶老化、泄漏時要及時更換。
7、防雷防靜電設施應按氣象部門要求定期監測,保證接地電阻滿足要求。
8、對監控設施要進行常規保養、維修,保證正常、有效使用。
篇3:生產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生產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一、配置在生產設備上,起保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作用所有裝置(如安全閥、防護罩、泡沫滅火器、制氮裝置、報警器等)總稱安全防護設施。必須加強維護,保證靈敏好用。
二、各種裝置要有專人負責管理,要經常檢查維護保養落實到人。
三、各種安全裝置要建立檔案編入設備檢修計劃,定期檢修。
四、各類安全裝置要按有關規程定期進行專業檢查和效驗,并將檢查效驗情況載入檔案。
五、安全裝置不得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修拆除的,檢修完畢后需立即復原。
六、各種特殊安全防護器材都應定點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效驗和維護,每次效驗后,應記錄或鉛封,保管人要經常檢查。
七、凡機械、設備上的安全設施(如壓力容器上的安全法閥、壓力表、儲罐上的呼吸閥各種機械上的負荷、行程限制器等裝置)均有生產技術部門負責。
八、凡屬電器方面的安全保護裝置由電工負責。
九、凡屬工藝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液面超限和安全連鎖裝置等,均有生產技術部門負責管理。
十、凡生產區域中的火災報警裝置、滅火裝置和其他固定和半固定滅火裝置,由安全部門負責。
十一、凡在作業過程中佩戴和使用的勞保用品和器具,由技術部門負責購買。
十二、凡防雷、避雷、防靜電裝置及其他安全設施、設備等,均由需用配置部門負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