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服務應急預案
一、目的
對影響住宅區環境衛生的意外情況制定應急處理措施,為業戶提供始終如一的清潔服務。
二、適用范圍
住宅區出現的突發性火災,污雨水井、管道、化糞池嚴重堵塞,暴風雨,戶外施工,新入住小區業主、住戶裝修期間等現象。
三、應急措施
1.發生火災后的清潔工作應急處理措施:
(1)救災結束后,清潔班長組織全體清潔員參加清理現場的工作。
(2)用垃圾車清運火災遺留殘物,打掃地面。
(3)打掃地面積水,用拖把拖抹。
(4)檢查戶外周圍,如有殘留雜物一并清運、打掃。
2.污雨水井、管道、化糞池堵塞,污水外溢的應急處理措施:
(1)維修工迅速趕到現場,進行疏通,防止污水外溢造成不良影響。
(2)該責任區清潔員將垃圾車、掃把等工具拿到故障點,協助維修工處理。
(3)將從污雨水井、管、池中撈起的污垢、雜物直接裝上垃圾車,避免造成第二次污染。
(4)疏通后,清潔員迅速打掃地面被污染處,并接水管或用桶提水清洗地面,直到目視無污物。
3.暴風雨影響環境衛生的應急處理措施:
(1)暴風雨后,清潔員及時清掃各責任區內所有地面上的垃圾袋、紙屑、樹葉、泥、石子及其他雜物。
(2)發生塌陷或大量泥水沙潰至路面、綠地,清潔員協助管理處檢修,及時清運、打掃。
(3)清潔員查看各責任區內污、雨排水是否暢通。如發生外溢,及時報告管理處處理。
4.戶外施工影響環境衛生的應急處理措施:
(1)小區設施維修以及供水、供電、煤氣管道、通訊設施等項目施工中,清潔員配合做好場地周圍的清潔工作。
(2)及時清理業戶搬家時遺棄的雜物,并清掃場地。
5.新入住裝修期應急處理措施:
各責任區清潔員加強保潔,對裝修垃圾清運后的場地及時清掃,必要時協助業戶或管理處將裝修垃圾及時上車清運。
四、標準
清潔處理后符合《清潔工作檢驗標準和辦法》中對應的標準。
五、安全注意事項
1.清理火災場地時,應在消防部門調查了解情況后,經同意方可進行清理。
2.臺風時,清潔員不要冒險作業,以防止發生意外。
六、梅雨天氣
梅雨季節,大理石、瓷磚地面和墻面很容易出現反潮現象,造成地面積水,墻皮剝落,電器感應開關自動導通等現象。
1.在大堂等人員出入頻繁的地方放置指示牌,提醒客人“小心滑倒”。
2.加快工作速度,班長要加強現場檢查指導,合理調配人員,及時清干地面、墻面水跡。
3.若反潮現象比較嚴重,應在大堂鋪設一條防滑地毯,并用大塊的海綿吸干地面、墻面、電梯門上的積水。
4.倉庫內配好干拖把、海綿、地毯、毛巾和指示牌。
5.安全注意事項:梅雨天氣作業宜穿膠鞋,不宜穿著塑料硬底鞋以防滑倒。
七、暴風雨天氣
1.清潔班班長勤巡查、督導各崗位清潔員的工作,加強與其它部門的協調聯系工作。
2.天臺、裙樓平臺的明暗溝渠、地漏由班長派專人檢查,特別在風雨來臨前要巡查,如有堵塞及時疏通。
3.檢查雨、污水井,增加清理次數,確保暢通無阻。
4.各崗位清潔員配合保安員關好各樓層的門窗,防止風雨刮進樓內,淋濕墻面、地面及打碎玻璃。
5.倉庫內備好雨衣、雨靴、鐵勾、竹片、手電筒,做到有備無患。
6.安全注意事項:暴風暴雨天氣注意高空墜物。
八、樓層內發生水管爆裂事故
當樓層內空調水管,給水管的接頭發生爆裂,造成樓層浸水時應按如下步驟處理:
1.迅速關閉水管閥門并迅速通知保安和維修人員前來救助。
2.迅速用掃把掃走流進電梯廳附近的水,控制不了時可將電梯開往上一樓層,并通知維修人員關掉電梯。
3.電工關掉電源開關后,搶救房間、樓層內的物品,如資料、電腦等。
4.用垃圾斗將水盛到水桶內倒掉,再將余水掃進地漏,接好電源后再用吸水器吸干地面水分。
5.打開門窗,用風扇吹干地面。
6.安全注意事項:處理水管爆裂事故時,應注意防止觸電。
篇2:大學餐廳突發應急預案
伙食科
餐廳突發應急預案
一、制定的目的和依據
為加強餐廳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預防和杜絕突發事件的發生,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及時、有效地組織救援,把損失減少到最小,保障餐廳及就餐人員的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有關部門的要求,本著“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結合餐廳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二、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為了能充分保證本預案的實施,把責任落實到各責任人,特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小組,全面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處理突發事件、應急疏散預案的具體實施,確保能夠按照預案順利進行。
1.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后勤處處長
副組長:伙食科科長
成員:伙食科職員、餐飲公司經理
2.小組成員職責分工
組長:負責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小組的組織、指揮、協調;
副組長:負責突發事件應急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指導;
成員:負責所轄餐廳應急措施的落實、救援組織和善后處置,協助小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
發生突發事件時,在處置小組成員到達之前,由值班人員負責前期處理。
三、突發事件的范圍
1.消防:火災、燃氣泄漏;
2.食品安全:食物中毒。
四、突發事件應急措施
(一)消防
1.當餐廳發生火警時,伙食科成員接警后,馬上趕赴現場查看,根據火情落實,撥打119電話報警。在消防人員趕來之前應立即通知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小組成員到事件現場,組織人員按火場崗位安排開展疏散、滅火、救援工作。初起火災,現場人員應就近取材,進行現場自救、撲救;控制火勢蔓延。必要時,應切斷電源,防止觸電。
2.自救、撲救火災時,應區別不同情況、場所,使用不同的滅火器材。
3.撲滅電器火災時,應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用水或泡沫滅火器,防止觸電。撲滅油類火災時,應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泡沫滅火器。遇有火勢較大或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及時拔打火警電話“119”、急救中心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求得外部支援。
4.及時向院領導匯報火勢情況,并按照院領導的指示及時報警。
5.保證前、后門暢通,在控制閑雜人員進入的同時引領消防車靠近餐廳。
6.維修人員堅守崗位,作好泄水準備,配合消防人員啟動相關消防聯運設備。
7.引導各樓層員工和就餐人員疏散。
8.火災撲滅后,餐廳負責火災現場保護,協助消防機構調查火災原因。
9.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小組出具事故報告,分析火災原因,改善防火措施。
10.燃氣泄漏:先查找燃氣泄漏的原因,閥門墊片損壞,出現裂縫,引起泄漏;灶閥連接處零部件松動或損壞;壓力表損壞;管道破裂。
11.天然氣泄漏的應急處理方法。在處理燃氣泄漏時,應根據其泄漏和燃燒特點,迅速有效地排除險情,避免發生爆炸燃燒事故。在處理燃氣泄漏,排除險情的過程中,必須貫徹“先防爆,后排險”的指導思想,堅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處理原則,靈活運用關閥斷氣,堵塞漏點,善后測試的處理措施。
12.天然氣一旦泄漏,操作人員立即關閉天然氣總閥或各分閥,切掉氣源。如果是閥門損壞,可用麻袋片纏住漏氣處,或用大卡箍堵漏,更換閥門。若是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
13.積極搶救人員,讓窒息人員立即脫離現場,到戶外新鮮空氣流通處休息。出現呼吸停止者應進行人工呼吸,呼吸恢復后,立即轉運至附近醫院救治。
14.及時防止燃燒爆炸,迅速排除險情。現場人員應把主要力量放在各種火源的控制方面,為迅速堵漏創造條件。對天然氣已經擴散的地方,電器要保持原來的狀態,不要隨意開或關,對接近擴散區的地方,要切斷電源。
15.打開門窗保持通風,用開花水槍對泄漏處進行稀釋、降溫。如果是煤氣罐泄漏,可以用掃帚掃地的方法把泄漏氣體掃到室外。
16.對進入天然氣泄漏區的排險人員,禁止任何人在警戒區域內使用手機、對講機、電源開關等一切可能發出火星的用電設備,嚴禁穿帶釘鞋和化纖衣服,嚴禁使用金屬工具,以免發生火花或火星。
17.立即將泄漏區周圍至少隔離50米為警戒區,疏散小組引導危險區域的所有人員撤離至上風向的安全區域。
18.燃氣泄漏造成著火的處置方案。天然氣著火:小火用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大火用噴水或噴水霧。
19.煤氣罐著火: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把煤氣罐運離火災現場。滅火時要與火源保持盡可能大的距離或者使用遙控水槍或水。使用大量水冷卻煤氣罐,直到火完全熄滅。如果容器的安全閥發出聲響,或容器變色,應迅速撤離。切忌遠離被大火吞沒的煤氣罐。
(二)食品衛生中毒事件應急措施
1.預防措施
(1)廣泛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教育,普及有關的衛生知識,提高食物從業人員和廣大師生員工的衛生管理水平,減少食物中毒發生。
(2)加強衛生管理,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進行生產加工,采取低溫貯藏食物,餐廳員工持健康證上崗,有患病情況立即停止工作。
(3)加強原材料進貨渠道的監管,從源頭杜絕腐敗、過期、污染嚴重、有毒食物進入餐廳。
2.處理方法
(1)在食品加工、供應過程中或用餐時發現食品感官性狀可疑或有變質可疑時,經確認后,立即撤收處理該批全部食品。
(2)在全院范圍內樹立食品衛生安全意識,時時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輔導員或班主任發現可疑病情后,及時報告學院醫務室,由當班校醫初步檢查確定,如確定食物中毒,采取以下措施:
初步治療、護理患病者,嚴密觀察病情。
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搶救措施。
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聯系救治患病者。
責令食堂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
保護好現場,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設備、保護好中毒現場和食品留樣,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等候衛生執法部門處理。
協助衛生部門進行各項檢查和調查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學生處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穩定學生情緒;負責家長的疏導工作;學院指定專人接受新聞部門采訪;協助學院領導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后勤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搶救機動車、藥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搶救中心必需品的供應。
食堂負責人要協助衛生部門進行各項檢查和調查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對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構成犯罪的或者有投毒等犯罪嫌疑的,通過學校保衛部門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五、應急結束
處理突發事件工作結束后,嚴禁在場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確保現場的原始狀態,并配合調查人員做好突發事件現場的調查工作,在小組的安排下做好搶修、恢復工作。
六、處理與改進
餐廳在事故或事件發生后,應對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針對事故或事件發生的原因,成立責任部門采取糾正措施,并組織對應急預案和相關程序進行評審及修訂,使其不斷完善,提高應急應變能力。
七、工作要求
1.首先保持自我鎮定,將突發事件迅速向上級匯報并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
2.以確保人員安全為首要任務,保護好餐廳的財產安全,并服從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揮。
3.在采取搶救措施時,應本著“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抓緊時機進行搶救。
4.全體員工要在應急指揮小組的統一領導下,迅速按預案或指揮員的指令,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5.接到警報后,要立即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進行搶救。
6.各部門及全體員工要互相協調,通過配合,盡快完成報警、撲救、疏散師生、搶救傷員、保護現場等各項工作。
7.突發事件處理結束后,應由應急指揮小組下達各組人員撤離現場的命令,隨后進入善后工作處理階段。
8.突發事件結束后,視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如保護現場、通過公安機關、勞動部門、保險公司等進行相關勘查、裁定、理賠等或聽從管理人員安排,回各自工作崗位清點物品。
八、常用應急電話
匪警110,火警119,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122,公安短信報警12110。
篇3:住宅區清潔工作應急預案
住宅區清潔工作應急預案
一、目的
對影響住宅區環境衛生的意外情況制定應急處理措施,為業戶提供始終如一的清潔服務。
二、適用范圍
住宅區出現的突發性火災,污雨水井、管道、化糞池嚴重堵塞,暴風雨,戶外施工,新入住小區業主、住戶裝修期間等現象。
三、應急措施
1.發生火災后的清潔工作應急處理措施:
(1)救災結束后,清潔班長組織全體清潔員參加清理現場的工作。
(2)用垃圾車清運火災遺留殘物,打掃地面。
(3)打掃地面積水,用拖把拖抹。
(4)檢查戶外周圍,如有殘留雜物一并清運、打掃。
2.污雨水井、管道、化糞池堵塞,污水外溢的應急處理措施:
(1)維修工迅速趕到現場,進行疏通,防止污水外溢造成不良影響。
(2)該責任區清潔員將垃圾車、掃把等工具拿到故障點,協助維修工處理。
(3)將從污雨水井、管、池中撈起的污垢、雜物直接裝上垃圾車,避免造成第二次污染。
(4)疏通后,清潔員迅速打掃地面被污染處,并接水管或用桶提水清洗地面,直到目視無污物。
3.暴風雨影響環境衛生的應急處理措施:
(1)暴風雨后,清潔員及時清掃各責任區內所有地面上的垃圾袋、紙屑、樹葉、泥、石子及其他雜物。
(2)發生塌陷或大量泥水沙潰至路面、綠地,清潔員協助管理處檢修,及時清運、打掃。
(3)清潔員查看各責任區內污、雨排水是否暢通。如發生外溢,及時報告管理處處理。
4.戶外施工影響環境衛生的應急處理措施:
(1)小區設施維修以及供水、供電、煤氣管道、通訊設施等項目施工中,清潔員配合做好場地周圍的清潔工作。
(2)及時清理業戶搬家時遺棄的雜物,并清掃場地。
5.新入住裝修期應急處理措施:
各責任區清潔員加強保潔,對裝修垃圾清運后的場地及時清掃,必要時協助業戶或管理處將裝修垃圾及時上車清運。
四、標準
清潔處理后符合《清潔工作檢驗標準和辦法》中對應的標準。
五、安全注意事項
1.清理火災場地時,應在消防部門調查了解情況后,經同意方可進行清理。
2.臺風時,清潔員不要冒險作業,以防止發生意外。
六、梅雨天氣
梅雨季節,大理石、瓷磚地面和墻面很容易出現反潮現象,造成地面積水,墻皮剝落,電器感應開關自動導通等現象。
1.在大堂等人員出入頻繁的地方放置指示牌,提醒客人“小心滑倒”。
2.加快工作速度,班長要加強現場檢查指導,合理調配人員,及時清干地面、墻面水跡。
3.若反潮現象比較嚴重,應在大堂鋪設一條防滑地毯,并用大塊的海綿吸干地面、墻面、電梯門上的積水。
4.倉庫內配好干拖把、海綿、地毯、毛巾和指示牌。
5.安全注意事項:梅雨天氣作業宜穿膠鞋,不宜穿著塑料硬底鞋以防滑倒。
七、暴風雨天氣
1.清潔班班長勤巡查、督導各崗位清潔員的工作,加強與其它部門的協調聯系工作。
2.天臺、裙樓平臺的明暗溝渠、地漏由班長派專人檢查,特別在風雨來臨前要巡查,如有堵塞及時疏通。
3.檢查雨、污水井,增加清理次數,確保暢通無阻。
4.各崗位清潔員配合保安員關好各樓層的門窗,防止風雨刮進樓內,淋濕墻面、地面及打碎玻璃。
5.倉庫內備好雨衣、雨靴、鐵勾、竹片、手電筒,做到有備無患。
6.安全注意事項:暴風暴雨天氣注意高空墜物。
八、樓層內發生水管爆裂事故
當樓層內空調水管,給水管的接頭發生爆裂,造成樓層浸水時應按如下步驟處理:
1.迅速關閉水管閥門并迅速通知保安和維修人員前來救助。
2.迅速用掃把掃走流進電梯廳附近的水,控制不了時可將電梯開往上一樓層,并通知維修人員關掉電梯。
3.電工關掉電源開關后,搶救房間、樓層內的物品,如資料、電腦等。
4.用垃圾斗將水盛到水桶內倒掉,再將余水掃進地漏,接好電源后再用吸水器吸干地面水分。
5.打開門窗,用風扇吹干地面。
6.安全注意事項:處理水管爆裂事故時,應注意防止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