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經理人

內審員培訓教材三之四

5508

  內審員培訓教材三之四

  第六節 資源管理

  6.1 資源提供

  組織應確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資源:

  a) 實施、保持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

  b) 通過滿足顧客要求,增進顧客滿意。

  實施要點--

  組織應確定并提供

  實施、保持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所需的資源;

  通過滿足顧客要求,增強顧客滿意所需的資源。

  組織的每一個管理體系的運行都需要資源的支持,本標準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所以僅強調質量管理體系所需要的資源,包括如下所規定的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工作環境。

  6.2 人力資源

  6.2.1 總則

  基于適當的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應是能夠勝任的。

  實施要點--

  ① 組織應根據員工的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情況去使用員工,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② 組織應確保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應是能夠勝任的。如何確保?標準提出如6.2.2所述的基本的要求,即確定能力、提供培訓和培養意識。

  6.2.2 能力、意識和培訓

  組織應

  a)確定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所必要的能力;

  b)提供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滿足這些需求;

  c)評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d)確保員工認識到所從事活動的相關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為實現質量目標作出貢獻;

  e)保持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適當記錄。

  實施要點--

  ① 組織應確定所有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各崗位人員所必要的能力,包括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要求,這也應是對應聘人員的要求。

  ② 對于不符合能力要求的人員,組織應對其提供培訓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使其符合要求,其他措施包括聘用符合要求的人員。

  ③ 組織應對其所采取的培訓或其他措施進行考試、考核或考察等措施,評價其有效性。

  ④ 組織應通過宣傳教育、內部溝通等手段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確保每個員工都認識到所從事活動的相關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為實現質量目標作出貢獻。

  ⑤ 組織應保持教育、培訓、技能和經驗的適當記錄,以備提供證據證實上述過程的有效性。

  術語和定義--

  --能力 :“經證實的應用知識和技能的本領。”(見ISO9000第3.9.12條)

  提示--

  組織應當建立和保持《人力資源登記表》之類的記錄作為實施以上要求的運作條件,同時作為審核證據。

  6.3 基礎設施

  組織應確定、提供并維護為達到產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礎設施。適用時,基礎設施包括:

  a) 建筑物、工作場所和相關的設施;

  b) 過程設備(硬件和軟件);

  c) 支持性服務(如運輸或通訊)。

  實施要點--

  組織應根據諸如質量目標、產品的功能、產品的性能、產品可用性、成本、安全、保密性和更新等方面的需要來確定和提供基礎設施,包括:

  a) 建筑物、工作場所和相關的設施,如車間、倉庫、辦公室、工位等;

  b) 過程設備,如機械、機床、計算機、服務器、傳真機、夾具、工裝、樣板、工具、模具、監視和測量器具等,包括硬件和軟件;

  c) 支持性服務,如運輸服務、通訊服務、清潔服務,等。

  應制定并實施基礎設施的維護保養辦法,以確保基礎設施持續地滿足組織的需要。

  提示--

  組織應當建立和保持《基礎設施維護登記表》之類的記錄作為實施以上要求的運作條件,同時作為審核證據。

  術語和定義--

  --基礎設施:“組織運行所必需的設施、設備和服務的體系。”(見ISO9000第3.3.3條)

  6.4 工作環境

  組織應確定并管理為達到產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環境。

  實施要點--

  組織應考慮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營造適宜的工作環境,確保工作環境對人員的能動性、滿意度和個人成就產生積極的影響,以提高組織的業績。

  人的因素包括鼓勵員工參與,鼓勵員工創造性的工作方法,給員工配備勞動保護和安全防護的用具,確保人員的健康和安全,考慮人類工效的原理安排員工的作息等。

  物的因素包括工作場所的溫度、濕度、采光、通風的條件以及衛生、清潔度、噪聲、振動和污染等因素以及與社會的相互影響。。

  術語和定義--

  --工作環境:“工作時所處的一組條件。”(見ISO9000第3.3.4條)

  第七節 產品實現

  本節所規定的要求雖然也適用于不同類型產品的組織,但是,不同類型的組織在實施這些要求的時候,具體的實施方式是不同的,而且可以根據產品的特點對這些要求有所刪減。因此,在解說本節要求時,有時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如服務產品、軟件產品、硬件產品和流程性材料產品分別進行解說。

  7.1 產品實現的策劃

  組織應策劃和開發產品實現所需的過程。產品實現的策劃應與質量管理體系其它過程的要求相一致(見4.1)。

  在對產品實現進行策劃時,組織應確定以下方面的適當內容:

  a) 產品的質量目標和要求;

  b) 針對產品確定過程、文件和資源的需求;

  c) 產品所要求的驗證、確認、監視、檢驗和試驗活動,以及產品接收準則;

  d) 為實現過程及其產品滿足要求提供證據所需的記錄。

  策劃的輸出形式應適合于組織的運作方式。

  注1:對應用于特定產品、項目或合同的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包括產品實現過程)和資源作出規定的文件可稱之為質量計劃。

  注2:組織也可將條款7.3的要求應用于產品實現過程的開發。

  實施要點--

  ① 組織應策劃并開發產品實現所需的過程,包括生產和安裝過程或服務提供過程。一般可以利用流程圖來描述產品實現過程。

  ② 產品實現的策劃應與質量管理體系其他過程的要求相一致,即與管理活動過程、資源提供過程、監視和測量過程以及外包過程的要求相一致。

  ③ 在對產品實現進行策劃時,組織應確定以下方面的適當內容:

  a) 應確定每一種產品(或項目、業務)的質量目標和要求,產品要求包括對功能的、性能的、材質的、工藝的、安裝的、服務的、包裝的、交付的、行為的、語言的、感受的、物理的、社會的等等方面的質量特性的要求。產品的質量目標應是針對這些產品要求而制訂的目標。

  b) 應針對產品確定過程、文件和資源的需求。

  一是確定產品實現的一線生產過程(即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流程或工序(可以用流程圖來描述),確保一線生產過程按規定的方法和活動順序在受控狀態下進行,同時確定二線支持過程,包括營銷過程、信息的管理、人員的培訓、與財務有關的活動,基礎設施的維護和后勤服務的保持等過程;

  二是確定產品實現所需要的文件,如規范、圖樣、檢驗規程、試驗程序、工作程序、作業指導書、質量計劃、操作卡或操作規程等,這類文件中應包含純技術性的細節,應明確規定圓滿完成工作的準則、需符合的規范和技藝評定準則,應使用最清楚實用的方法通過文字標準、圖片、圖表或樣品來規定技藝評定準則;

  三是確定產品實現所需要的資源,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輔助材料和公用設施(如生產用的水、壓縮空氣、電源、化學品等),制造設備,檢驗、試驗和檢查設備,儀器、儀表和計算機軟件,人力資源和人員的專業技能、必需的資格、經驗和培訓水平,以及工作環境,等。

  c) 標準要求:組織應確定產品實現所要求的驗證、確認、監視、檢驗和試驗活動,以及產品接收準則。

  關于產品實現所要求的驗證、確認、監視、檢驗和試驗活動應包括對進貨的檢驗或驗證、對過程的監視和測量和對產品特性的監視和測量。

  --進貨的檢驗和試驗:在產品實現過程,可能包括驗收進入工序的材料或物品,接收承包方的服務,以及在工序中確定材料和物品的特性。一般來說,進入產品實現過程前,承包方應是合格的,所有的材料和零件均應通過檢驗和試驗,均應符合規定要求。這應在采購過程進行控制。(詳見7.4)

  --過程的監視和測量:應在過程的適當階段進行驗證和監視。這應適用于所有類型的產品,包括服務。它能及早識別不合格并及時處置不合格品。產品驗證的位置和頻次取決于生產期間產品特性的重要性和驗證的難易程度,一般來說,應盡可能在形成產品特性的生產工位進行驗證。(詳見8.2.3.)

  --產品的監視和測量:主要是對最終產品的特性進行的監視和測量。對最終產品的監視和測量應包括產品的全部質量特性(詳見8.2.4)

  此外,對所有設備,包括固定機器、夾具、工裝、工具、樣板、模具和測量器具等,在使用前均應驗證其準確度。設備在兩次使用間應合理存放和防護并進行定期驗證和再校準,以確保有關的準確度。應特別注意在產品實現過程中使用的計算機及其軟件的維護。

  關于產品接收準則,應包括三個內容:一是評價項目,二是抽樣方法,三是驗收標準。雖然不同的產品的評價項目和驗收標準是千差萬別的,但是,抽樣方法卻不外乎是100%檢驗、批次抽樣和連續抽樣等幾種方法。

  ④ 策劃的輸出形式應適合于組織的運作方式。

  ISO9001沒有對產品實現的策劃統一規定其輸出形式,只在本條的注1中提出了質量計劃的概念:“對應用于特定產品、項目或合同的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包括產品實現過程)和資源作出規定的文件可稱之為質量計劃。”質量計劃是質量策劃的輸出形式之一,組織可以以ISO10005:1995《質量管理 質量計劃指南》為指南,針對特定產品、項目或合同編制質量計劃。也可采用其他的文件形式作為產品實現的策劃的輸出。

  ⑤ 組織也可將條款7.3的要求應用于產品實現過程的開發。(詳見7.3節)

  提示--

  組織應當建立和保持《質量計劃》、《生產流程圖》或《服務流程圖》、《檢驗報告》、《產品接收準則》、《質量日報表》之類的文件或記錄以及產品實現過程的每一項活動所必要的(對于各種類型、不同規模和提供不同產品的組織來說更是千差萬別的)記錄作為實施以上要求的運作條件,同時作為審核證據。

  術語和定義--

  --檢驗:通過觀察和判斷,適當時結合測量、試驗所進行的符合性評價。(見ISO9000第3.8.2條)

  --試驗:按照程序確定一個或多個特性。(見ISO9000第3.8.3條)

  --驗證: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見ISO9000第3.8.4條)。

  --確認: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特定的預期用途或應用要求已得到滿足的的認定。(見ISO9000第3.8.5條)

  --質量計劃:對特定的項目、產品、過程或合同,規定由誰及何時應使用哪些程序和相關資源的文件。(見ISO9000第3.7.5條)

  --項目:由一組有起止時間的、相互協調的受控活動所組成的獨特過程,

  該過程要達到符合包括時間、成本和資源的約束條件在內的規定要求的目標。(見ISO9000第3.4.3條)

  --質量特性:產品、過程或體系與要求有關的固有特性。

  7.2 與顧客有關的過程

  7.2.1 與產品有關的要求的確定

  組織應確定:

  a)顧客規定的要求,包括對交付及交付后活動的要求;

  b)顧客雖然沒有明示,但規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預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與產品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

  d)組織確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實施要點--

  ① 組織應在向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標書、合同或訂單中確定顧客規定的要求或組織對產品所規定的要求,包括產品或服務的名稱、規格、型號、質量、數量等,還應包括產品或服務的交付時間、交付地點,以及交付后的活動(即售后服務)的規定。

  ② 組織應確定顧客雖然沒有明示,但規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預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比如可用性、可信性、可維修性以及安全和健康方面的要求,等。

  ③ 組織應確定與產品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比如通用的《產品質量法》的要求和不同的部門法規的要求。

  ④ 組織應確定其他附加要求,比如部門法規所允許的組織規定的實施部門法規的細則的要求,或者是在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之外的組織自己制訂的標準的要求。

  7.2.2 與產品有關的要求的評審

  組織應評審與產品有關的要求。評審應在組織向顧客作出提供產品的承諾之前進行(如:提交標書、接受合同或訂單及接收合同或訂單的更改),并應確保:

  a) 產品要求得到規定;

  b) 與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訂單的要求已予解決;

  c) 組織有能力滿足規定的要求。

  評審結果及評審所引起的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

  若顧客提供的要求沒有形成文件,組織在接受顧客要求前應對顧客要求進行確認。

  若產品要求發生變更,組織應確保相關文件得到修改,并確保相關人員知道已變更的要求。

  實施要點--

  ① 組織應對向顧客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標書、合同或訂單進行評審。在某些情況中,如網上銷售,對每一個訂單進行正式的評審可能是不實際的,可以代之以對組織發布的有關的產品信息,如產品目錄、產品廣告內容等進行評審,或對需要向顧客公開辦事制度的公文進行評審。

  ② 上述評審應在組織向顧客作出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承諾之前進行,即在提交標書、接受合同或訂單及接收合同或訂單的更改之前進行評審,或在發布有關的產品信息之前進行評審。

  ③ 這種評審應確保:

  a) 顧客對產品的要求或組織對產品所規定的要求在標書、合同或訂單中,或在組織對外發布的產品信息中得到規定。

  b) 與以前洽談合同或訂單的時候表述不一致的要求已經在合同或訂單中重新表述,雙方已經獲得共識,不再有歧義。

  c) 組織有能力滿足標書、合同或訂單中規定的要求。

  組織應保持對產品要求進行評審的結果及評審所引發的措施的記錄,評審所引發的措施一般是重新制作標書,重新洽談合同,或重新修改公文,等。

  若顧客提供的要求沒有形成文件,也就是說,顧客與組織的合同是一個口頭合同,那么,組織在接收顧客要求前應對顧客要求進行確認,這種確認應該是雙向確定的。

  ⑥ 若產品要求發生變更,組織應確保相關文件(包括標書、合同或訂單)得到修改,并確保相關人員(包括營銷人員、生產人員)知道已變更的要求。

  提示--

  組織應當建立和保持《標書、合同評審表》或《顧客要求評審表》之類的記錄作為實施以上要求的運作條件,同時作為審核證據。

  術語和定義--

  --能力:組織、體系或過程實現產品并使其滿足要求的本領。(見ISO9000第3.1.5條)

  注:ISO3534-2中確定了統計領域中過程能力術語。

  7.2.3 顧客溝通

  組織應對以下有關方面確定并實施與顧客溝通的有效安排:

  產品信息;

  問詢、合同或訂單的處理,包括對其修改;

  顧客反饋,包括顧客抱怨。

  實施要點--

  組織應對以下有關方面確定并實施與顧客溝通的有效安排(注:實施這要求的關鍵是做到“有效安排”四字):

  a) 應有效地讓顧客了解組織的產品信息。

  應有效地答復顧客的問詢(包括如何接聽顧客的電話,處理顧客的來信,回復顧客的電子郵件),處理合同或訂單的問題,包括與顧客共同修改合同或訂單的內容。

  應重視顧客反饋,包括顧客抱怨。顧客反饋,包括顧客對組織的表揚、批評的意見或對組織的建設性意見,而重點應該有效地處理好顧客對組織的抱怨。

  提示--

  組織應當建立和保持《接聽電話登記簿》、《顧客投訴處理報告》之類的記錄作為實施以上要求的運作條件,同時作為審核證據。

  7.3 設計和開發

  若組織需要設計和開發新的產品或新的服務項目、業務項目,應按本節所規定的要求進行管理。但是,本節所規定的要求是可以刪減的。凡是沒有設計和開發要求的組織,包括按照ISO9002:1994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組織,在應用本標準的時候,都可以考慮刪減本節所規定的全部要求。

  7.3.1設計和開發策劃

  組織應對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進行策劃和控制。

  在進行設計和開發策劃時,組織應確定:

  a) 設計和開發階段;

  b) 適于每個設計和開發階段的評審、驗證和確認活動;

  c) 設計和開發的職責和權限。

  組織應對設計和開發的不同小組之間的接口進行管理,以確保有效的溝通,并明確職責分工。

  隨設計和開發的進展,在適當時,策劃的輸出應予以更新。

  實施要點--

  ① 組織應對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進行立項策劃,以便于對設計和開發進行控制。

  ② 在進行設計和開發立項策劃時,

  a) 組織應確定設計和開發應該包括哪些階段。一般應包括輸入、輸出、評審、驗證和確認階段;

  b) 組織應確定在每一個設計和開發階段需要進行的適當的評審、驗證和確認活動,包括評審、驗證和確認的時機、參與人員以及評審、驗證和確認的要求。

  根據7.3.2的要求,對設計和開發的輸入應該進行評審;根據7.3.3和7.3.5的要求,對設計和開發的輸出應該進行驗證;根據7.3.4的要求,在適宜的階段應該對設計和開發進行系統的評審;根據7.3.6的要求,在產品交付或實施之前,應該完成對設計和開發的確認。

  c) 組織應確定參與設計和開發的人員或不同小組的職責和權限。

  ③ 組織應對設計和開發的不同小組之間的接口進行管理,以確保小組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并明確各自的職責分工。

  ④ 隨設計和開發的進展,當設計和開發的要求發生更改,或者有其他情況的變化時,對設計和開發的策劃應予以更新。

  術語和定義--

  --設計和開發:將要求轉換為產品、過程或體系的規定的特性或規范的一組過程。

  注1:術語“設計”和“開發”有時是同義的,有時用于規定整個設計和開發過程的不同階段。

  注2:設計和開發的性質可使用修飾詞表示(如:產品設計和開發或過程設計和開發)。

  7.3.2 設計和開發輸入

  應確定與產品要求有關的輸入,并保持記錄。這些輸入應包括:

  a) 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b) 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

  c) 適用時,以前類似設計提供的信息;

  d) 設計和開發所必需的其他要求。

  應對這些輸入進行評審,以確保輸入是充分與適宜的。要求應完整 、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

  實施要點--

  ①組織應確定與產品要求有關的輸入,并保持記錄。設計和開發的輸入一般有兩方面的記錄:

  一是來自設計者外部和立項前的設計輸入,如:

  --《建議書》;

  --《可行性分析報告》;

  --合同要求;

  --法律法規要求,等。

  二是設計者當前的初步構想,包括如下兩種設計和開發的說明文件:

  --《產品要求說明書》;

  --《產品規范說明書》。

  ② 設計和開發的輸入應包括:

  a) 對所設計和開發的產品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一般在產品要求說明書中闡明;

  b) 產品所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一般在產品規范說明書中說明;

  c) 適用時,以前類似設計提供的信息;。

  d) 設計和開發所必需的其他要求,比如先進性或獨創性的要求。

  ③ 應對設計和開發的輸入進行充分性和適宜性進行評審,以確保輸入是充分與適宜的。

  ④ 在對設計和開發的輸入進行評審時,應對所設計和開發的產品的要求的完整性 、清楚性進行評審,特別注意產品要求不能自相矛盾。若有不完整的、不清楚的、矛盾的要求,應與設計和開發人員一起澄清和妥善處理。

  提示--

  組織應當建立和保持《建議書》、《可行性分析報告》、《產品要求說明書》、《產品規范說明書》、《設計和開發輸入文件評審表》等之類的記錄作為實施以上要求的運作條件,同時作為審核證據。

  7.3.3 設計和開發輸出

  設計和開發的輸出應以能夠針對設計和開發輸入進行驗證的方式提出,并應在放行前得到批準。

  設計和開發輸出應:

  a) 滿足設計和開發輸入的要求;

  b) 給出采購、生產和服務提供的適當信息;

  c) 包含或引用產品接收準則;

  d) 規定對產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產品特性。

  實施要點--

  ① 在整個設計和開發的過程中,設計者的目標就是把設計和開發的輸入(設計和開發說明文件的要求)轉化為設計和開發的輸出,即轉化為

  --《圖樣或樣品及其說明書》;

  --《產品規范書》(包括工藝規范和材料規范)或《服務規范書》;

  --《生產指導書》或《服務指導書》,等。

  由于對設計和開發的輸出必須進行驗證,所以,設計和開發的輸出必須以能夠針對設計和開發輸入進行驗證的方式提出。

  ② 設計和開發輸出應在放行前得到批準。

  ③ 應滿足對設計和開發輸出的內容的要求,包括:

  a) 設計和開發的輸出應滿足設計和開發輸入的要求。為此,應要求《產品規范書》或《服務規范書》應以能夠對照設計和開發的說明文件的便于驗證的形式來表述。

  b) 設計和開發的輸出應能夠給采購、生產和服務提供適當的信息。一般是在《生產指導書》或《服務指導書》中給出上述信息,包括用料規定、工序策劃(附生產流程圖)、場地要求、設備要求、環境要求、技術要求、工藝要求、服務規范、用工需求、工時設計以及搬運、貯存、包裝、防護等要求。

  c) 設計和開發的輸出應包含或引用產品接收準則(即驗收標準)。一般也是在《生產指導書》或《服務指導書》中規定。

  d) 設計和開發的輸出應規定對產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產品特性。一般是在《產品規范書》中說明。

  提示--

  組織應當建立和保持《圖樣或樣品及其說明書》、《產品規范書》或《服務規范書》、《生產指導書》或《服務指導書》之類的記錄作為實施以上要求的運作條件,同時作為審核證據。

  7.3.4設計和開發評審

  在適宜的階段,組織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對設計和開發進行系統的評審,以便:

  a)評價設計和開發的結果滿足要求的能力;

  b)識別任何問題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評審的參加者應包括與評審的設計和開發階段有關的職能的代表。評審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

  實施要點--

  ① 在適宜的階段,組織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對設計和開發進行系統的評審。可以就如下問題進行評審:

  --應該選擇的材料和設備可以辦到嗎?

  --產品設計和生產能力相符嗎?

  --材料和零部件具有適宜的相容性嗎?

  --設計滿足所有預期的環境變化嗎?

  --實施設計的計劃(如采購、生產、檢驗)在技術上可行嗎?

  --生產指導書可行嗎?等等。

  ② 評審時應評價設計和開發的結果滿足要求的能力;

  ③ 評審時應識別任何問題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④ 評審的參加者應包括與評審的設計和開發階段有關的職能的代表。

  應保持評審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

  提示--

  組織應當建立和保持《設計和開發評審表》之類的記錄作為實施以上要求的運作條件,同時作為審核證據。

  7.3.5 設計和開發驗證

  為確保設計和開發輸出滿足輸入的要求,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對設計和開發進行驗證。

  驗證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應予保持。

  實施要點--

  ① 當設計和開發的輸出經批準放行以后,組織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對設計和開發的輸出進行驗證,以確保設計和開發輸出滿足輸入的要求。

  設計和開發驗證的方法可以是:

  --鑒定試驗和證實的方法。鑒定試驗和證實應在與實際試驗的情況相似的條件下進行,用于鑒定試驗和證實的樣品應是在預期生產條件下生產的產品。

  --驗算的方法。用此方法時,應對驗算方法的適宜性進行評審。

  --把新設計與已經證實的類似設計作比較的方法。用此方法時,應對已證實的設計的新的應用情況的適宜性進行評審。

  --以驗證為目的的評審的方法。

  以硬件產品為例,以驗證為目的的評審可以提出如下問題:

  設計滿足了產品、過程或服務的所有規定要求嗎?

  產品設計與加工能力相符嗎?

  考慮安全因素了嗎?

  設計滿足了功能要求和運行要求,即滿足了性能和可信性目標了嗎?

  已經選擇了適當材料或設備了嗎?

  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務是具有適宜的相容性嗎?

  設計滿足所有預期的環境和負載條件嗎?

  零部件或服務具有互換性、維修性和替換性嗎?

  實施設計的計劃(如采購、生產、安裝、檢驗和試驗)在技術上可行嗎?

  能始終滿足容差要求嗎?

  用于設計計算或分析的計算機軟件(包括其配置控制)已被確認、授權和驗證了嗎?

  該軟件的輸入和輸出已被適當驗證和軟件化了嗎?

  在設計過程中所有的假設都有根據嗎?

  ② 組織應保持設計和開發驗證的結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必要措施包括要求對設計和開發的輸出進行更改。

篇2:物業公司內審員培訓班學習體會

  物業公司內審員培訓班學習體會

  有幸參加公司培訓部組織的為期兩天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員雙證培訓,自覺受益匪淺。在學習之前,對于這兩個管理體系概念比較模糊,以為這只是企業的一種認證資格需要,做一些表單而已,但通過學習,我深深體會到,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對于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的重要性,它是規范企業管理、質量的保證,不但為企業提供一個動態的管理標準,同時可以規范我們平時的工作,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秩序和有依據,還可以對潛在的危機做出預警、控制和防止,管理過程環環相扣。

  一、第一天學習的是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其中的八大原則:

  以顧客為中心、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的方法及互利的供方關系。這八大原則是一個組織在質量管理的總體原則,這些原則需要通過具體的管理活動得以體現,以顧客為中心,提高顧客滿意度是質量管理的目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我們建立組織的管理目標,通過作業指導書分解任務細化到各層次崗位上,通過培訓和考核,使每個員工都明白自己的崗位要求,勝任崗位,發揮領導的作用,實行全員參與,做到有章可依、系統管理、關注過程、持續改進等一系列方法來達到讓顧客滿意的目的。

  學習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以顧客為中心和持續改進。眾所周知,企業生產產品的服務對象是顧客,對于我們物業企業來說,我們的產品就是物業服務,業主享受的是我們提供的服務,服務滿意不滿意和費用的收繳存在關聯,顧客滿意,就是iso9001的質量管理標準所倡導的服務指導思想。業主是我們企業生存的基礎,我們把業主的滿意放在第一位,圍繞業主滿意通過走訪、溝通、問卷調查,了解業主需求,尋找自身服務中的不足加以改進,提高服務,通過PDCA循環持續改進增效的方法,直到讓顧客滿意,通過科學的管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生存力。

  二、第二天學習的是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通過學習了解到:

  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是通過策劃、建立、實施直到獲得認證,是企業把對環境的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在實踐中通過改善環境管理體系,改善環境行為,并通過合理地節約資源和能源,使企業通過提高環境效益,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達到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我們物業企業,除了企業帶頭環保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帶動小區的業主提高環保意識,建立和諧的生態環境,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通過兩天的學習,從理論上了解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這需要通過不斷地實踐,從理論到實踐,不斷在工作中運用PDCA循環方法, 才能真正掌握這兩個管理體系的精髓,我將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自己的工作聯系起來,和公司一同成長。

篇3:物業公司ISO9001/ISO14001內審員培訓班學習心得

  物業公司ISO9001/ISO14001內審員培訓班學習心得

  本月本人有幸參加了由公司組織的ISO9001/ISO14001內審員雙證班。通過兩天的培訓,我對ISO9001/ISO14001管理體系的起源和發展,包括這些管理體系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都有了更多的認識。對它們的條文也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同時也學習到不少與之相關的內部審核方法和技巧,我的相關專業知識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講課中老師指出,內部審核是審過程不是審文件,不能有文件就算符合。內部審核必須按PDCA過程進行全面策劃,策劃審核方案,編制年度內部審核計劃和內部審核實施計劃。組成審核組,任命審核組長,聘任內部審核員。內審員根據審核計劃的分工編制檢查表,按計劃和檢查表實施現場審核,得出審核發現。

  尋找客觀證據,出具不合格報告。內審組對體系的有效性、適宜性、符合性做出綜合評價并開具不合格報告,受審核方的管理者根據不合格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糾正措施。審核組對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驗證,并編制內部審核報告,在內部審核報告中,對體系做出綜合評價找出存在的問題與下步需要改進的地方。

  兩天的培訓也使我認識到,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要想生存并得到發展,“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那種傳統的、固定不變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了。為適應科學技術、經營環境日新月異的變化,企業的管理者必須不斷進行觀念創新、戰略創新、制度創新和市場創新。不僅僅是高層管理者要將之作為主要的管理職責,同時也要促進所有階層的管理人員都成為創新的實施者,為全體員工充分發揮創造才能建立新的管理機制,增強企業的團隊凝聚力,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凸現出其個性化的管理模式。

  而所有以上這些“變”的過程,都必須依賴于ISO9001/ISO14001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并通過PDCA的管理模式不斷改進實施過程中的不足,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

  所以,建立和實施ISO9001/ISO14001管理體系,不僅是為了滿足客戶及其它相關要求,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唯有不斷改變管理觀念,以戰略眼光高度重視這一發展趨勢,才能使企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作為企業的員工,要想充分體現自身價值,唯有不斷學習新觀念,改變舊思想,做一個 “學習型”的員工,珍惜每一次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緊隨社會和企業發展的步伐,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個人才智,為社會和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福利青草狠狠午夜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一区欧美一区 | 成年男女拍拍拍免费视频 | 看日本真人一一级特黄毛片 | 欧美黄a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 成人免费看黄 | 中国黄色一级大片 |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 亚洲精品社区 | 国产在线激情视频 | 久久99九九精品免费 | 亚洲高清二区 | 精品久久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 |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自拍偷拍图区 |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 日韩免费高清一级毛片在线 | 寡妇一级a毛片免费播放 | 日本农村寡妇一级毛片 | 一级片高清 | 日本高清色视频www 日本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一区 | 久久a热6| 在线欧美一区 | 免费久久精品视频 | 久久永久免费视频 | 国产素人在线观看 | 女人抠逼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 国内在线精品 | 成人免费毛片视频 |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天天 | 中文字幕最新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视频网 | 久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