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業公司品質培訓管理規定
根據總公司有關《培訓工作管理規定(試行版)》中第六章第十四條的規定,結合我司實際情況,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培訓工作目標
1、不斷提高各級員工的專業知識、工作技能、實際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2、培養一批中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滿足公司發展需求;
3、貫徹并實施公司發展規劃和戰略方針,配合人力資源部建立人才梯隊和人才儲備;
4、建設企業文化,培養員工良好的崗位素質和職業精神;
5、開發員工潛力,為員工提供更多培訓機會和發展機遇,引導員工把個人發展目標同企業發展方向結合起來。
二、培訓工作計劃的制定
1、品質培訓部與每年12月上旬,制定公司下半年度培訓計劃;
2、各管理中心(處)與每年12月30日前,制定本中心(處)下半年(三級)培訓計劃;
3、各管理中心(處)在每月工作報表上填寫下月培訓計劃,并填注計劃變更情況;
4、品質培訓部于每年11月份開展培訓需求和培訓效果調查;
三、培訓工作組織網絡
1、二級培訓主管部門:品質培訓部
二級培訓主管:品質培訓部經理
二級培訓負責人:培訓主任
2、三級培訓主管部門:品質培訓部
三級培訓主管:培訓主任
三級培訓負責人:各部門、管理中心(處)負責人
3、培訓工作網絡
四、培訓工作職責
A品質培訓部
1、配合總公司做好一級培訓工作;
2、制定培訓計劃;
3、檢查、監督、指導三級培訓工作。
B各管理中心(處)、各部門
1、配合品質培訓部做好二級培訓工作;
2、制定三級培訓計劃,組織、落實三級培訓工作;
3、及時、準確地完成培訓工作月報。
五、培訓級別和種類的劃分
1、培訓級別
一級培訓:上級公司經營班子成員、各職能部門成員及公司
屬下公司經營班子成員和中高層專業技術人員;
二級培訓:公司領班以上(含領班)管理人員,及重點崗位
技術人員骨干。
三級培訓:各中心(處)部門操作層員工。
2、培訓種類
上崗培訓:新員工入職培訓合格或員工調整崗位時,需由所屬部門對其進
行上崗培訓。內容包括崗位的基本情況、崗位作業質量標準和作業流程等。
在職培訓:結合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案例討論為主要形式,對各級
員工進行現場培訓,以提高員工及管理干部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外派培訓:表現突出的員工,為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可申請
選送外出進修或參加專業培訓機構的短期培訓、講座、交流會等。
崗位輪換:對一些能力較高,發展潛力大的員工,可適當安排定期輪崗培訓,達到培養一專多能人才的目的。
個人進修:公司鼓勵員工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到大專院校或專業培訓機構進修學習,包括攻讀學位、職稱及其它資格證書的考試、培訓等。
六、培訓工作流程
1、上崗培訓工作流程
七、培訓檔案管理
1、品質培訓部負責二級培訓檔案管理工作
2、各管理中心(處)負責三級培訓檔案管理工作
3、培訓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A)培訓教材C)培訓考核及結果
B)培訓簽到紀錄D)培訓計劃E)員工培訓履歷表
4、各部門培訓檔案應有專人負責,檔案目錄清晰,便于查閱
八、培訓費用及考核辦法
1、計劃財物部于每年12月份制定下年度培訓費用額度,報給分管領導審批。品質培訓部依據培訓費用額度制定培訓專用使用計劃報分管領導審批。
2、品質培訓部每月對管理中心培訓計劃執行情況,檔案建立情況進行檢查、打分。每年12月份累計得分,總分與年終績效考核掛鉤。
3.公司培訓管理實行分級檢查和監控。公司品質培訓部負責對各管理中心(處)三級培訓工作的檢查和監控;各管理中心(處)負責對本管理中心(處)三級培訓工作的檢查和監控。
4、品質培訓部每月組織對各管理中心(處)的培訓管理工作的考核(格式見附表)。考核結果作為對屬下公司的績效考評內容之一。
5、各管理中心(處)培訓管理工作按照各項目的培訓計劃和體系文件的要求。
篇2:團隊建設與品質管理--《核心團隊打造》培訓心得
團隊建設與品質管理--《核心團隊打造》的培訓心得
物業管理作為服務性行業之一,主要支出是人力成本的投入,因此打造一支核心團隊是物業服務企業最強大的戰斗力。從步入社會就一直處在某個“大家庭”的品質管理工作崗位中,曾與領導無數次的提過團隊這個詞,也曾與各個管理層討論過什么是團隊,也知道團隊的力量就是要實現1+1>2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但是沒曾想過團隊真正的內涵,也沒有真正領悟出如何從品質管理的角度來為公司整個團隊的建設出一份力,只有在發現問題時會想到持續改進、優化工作流程及確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標。
鐘彩民老師關于《核心團隊打造》的培訓深刻地闡述了“團隊”的內涵及團隊的建設、領導的風格、沖突管理等等,在培訓過程當中我首次清晰地意識到了自己在團隊里的定位,通過角色的描述我屬于完美者與實干者,在團隊打造過程中具有以身作則的作用,具備推動品質管理的潛質,但缺乏靈活性,易焦慮,對于未被證實的想法不感興趣。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延伸到品質工作崗位中,這次培訓讓我真理感悟到我的品質管理的理解尚不全面,還缺少一重要的靈魂,在以往的工作當中我忽視了團隊建設在品質當中的地位,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了一個深刻的反思。
團隊,從象形學上來分析,即是一個有口才的人對一些有耳朵的人說話。團隊是一個組織,大家為了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了一起,通過有效的溝通、共同奮斗、共同負責、共同承諾形成互補、團結和諧的組織。理解了團隊的涵義后我深思了品質工作中尚存的另一重要靈魂──團隊建設,在物業管理企業舊的管理體系中,是以職務為重心,以職務功能劃分部門,各部門相互獨立,缺乏橫向聯系;而現在,對于物業服務企業、物業職業經理人而言,須面對的難題是將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斷層銜接起來,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意識,將分散的部門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著強大戰斗力的團隊。那么,品質的工作就是根據組織者的標準及團隊整體的標準羅列、歸納總結團隊內每崗位每天/人做的事情,整理出明確的方向和標準,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的發展不斷的持續改進、優化每步的方向及標準,從而通過內部機制創造戰無不勝的團隊,讓每個人都在在快樂工作中來成就自我。
從品質管理的角度來考慮,要打造一支核心團隊就需要建立四大機制:
1、決策機制:由組織者牽頭組織團隊內的每個成員參與決策,對于公司的流程、準則及目標都須廣納意見集眾智,不斷的補充修正定決策,通過民主決策的過程統一思想而形成共識。大家利益是捆綁在一起的,參與決策是從經濟上直接關注了效益,這從根本上凝聚人,調動人的積極心,因此決策機制包含尊重人、依靠人、凝聚人的機制。
2、執行機制:決策之后品質部將會根據結果形成相關的規范、規章,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在體系的整個運行過程當中就是重在運行,行政指揮有力、技術指導精當、計劃調度靈活,必須牢牢抓住積極作為、規范行為,確保每個部門之間的節點沒有出現脫節現象。人是執行機制的主體,為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業務水平,強化綜合素質,得有學習培訓機制,同時也得有檢查評估機制等等,因此,執行機制包含提高人、激勵人的機制。
3、反饋機制:為了保障團隊的目標、準則及團隊內的成員適應公司的發展,達到一致步調,保證正常運行,這就需要建立反饋機制。對反饋的信息我們必須進入相關的處理流程,實行閉環性的管理。反饋機制可以形成良好的溝通,從而營造理解、和諧的氛圍,這樣團隊內部就有了帶動力、協同力和制約力。因此,反饋機制也是了解人的機制。
4、監督機制:品質部從某定位來說還起到監督的作用,監督機制是保護團隊的機制,缺乏制約和約束的企業則會逐步走向松散。監督機制必須要透明,保證團隊能夠健康地發展,對安全要建立保障機制,定期必須要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檢查活動。監督機制在某種程度包含了關心人的機制在內。
作業物業品質人員,我明白團隊解決問題及決策的速度、項目管理的效率、在服務上的創新及其他成就都不太容易量化,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可以借以作為評估團隊工作質量最有力的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