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經理人

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申報書

5698

  貴州省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申報書

  項目名稱: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

  申報單位:

  興義市中等職業學校

  負責人:

  所在市/縣:

  黔西南州興義市

  貴州省教育廳制

  20**年1月12

  填寫要求

  1.本申報書由申報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的職業院校、企業牽頭單位填寫。

  2.企業申報材料由合作院校所在市(州)教育局負責報送。

  3.請用四號宋體填寫,行間距為20磅。

  4.請用A4紙雙面打印,每份申請表單獨裝訂,不另單做封皮和裝裱。

  一、試點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

  試點起止年月

  20**年9月-20**年7月

  申報單位

  單位名稱

  興義市中等職業學校

  單位類別

  □A、地級市

  □B、高職院校

  √C、中職學校

  □D、企業

  通訊地址

  貴州省興義市木賈街道辦

  電子郵箱

  聯系電話

  郵政編碼

  主要參與學校與企業

  單位名稱

  試點專業

  專業名稱

  擬招生數

  學制

  項目負責人

  姓名

  性別男

  出生年月

  1987.03

  專業技術職務/行政職務

  專業組長

  最終學歷/學位

  本科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項目組主要成員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職稱

  工作單位

  分工簽名

  二、申請單位基本情況:(不多于2000字)

  表格不夠,可自行拓展加頁。下同。

  1.申請單位概況

  興義市中等職業學校是黔西南州辦學規模最大的公辦中職學校、“省級示范性中職學校”(20**年),開設有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美發與形象設計、電子電工、旅游服務與管理、學前教育、建筑工程施工、護理、服裝設計與制作、物流服務與管理等10個專業,現在學歷在校生達4036人(到20**年3月),經過多年的辦學積累,形成了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龍頭”、學前教育專業為“主打”、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為特色的辦學方向,其中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省級示范專業”(20**年)。長期以來,我校堅持以質量提高為突破口,在職業教育辦學實踐過程中,堅持樹立“辦企業心中的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理念,堅持走“工學結合”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緊密結合我州主導產業,體現了學校的優勢專業服務我州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努力做到學校對接產業結構、專業對接行業企業、師生對接職業崗位,社會認可程度不斷提高,得到了主管的高度認可。先后榮獲“全國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先進單位”、“首批全國星火科技培訓學校”、“貴州省百校大戰項目學校”、“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等榮譽。

  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開設于20**年,目前專業為“省級示范專業”、師資隊伍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實訓基地為“省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經過進10余年的發展與內涵項目建設在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實訓條件、師資隊伍、課程開發、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及對外服務等方面都形成了興義市中等職業學校特色并在省內內享有一定的聲譽。形成了獨特的“校中廠、廠中校、三段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開辦以來參加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共獲獎達70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27項、三等獎38項。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為積極實踐校企結合的辦學模式,和構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職業教育新形勢下,本專業積極和省州內知名汽車維修企業合作,利用我校的場地、師資條件,將貴貴州省鵬盛汽車服務公司引進到學校,并積極與學校周邊汽車維修售后產業園區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先后建立了興義職校-興義市鵬盛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鵬盛修理廠、興義職校-興義市恒信德龍汽車城公共實訓基地,并以該基地作為平臺、積極探索出了“校中廠、廠中校、三段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三段式:第一段(0-1)在校內進行基礎課程教學,第二段(1-2.5)白天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輪崗實訓,晚上在校進行理論教學,第三段(2.5-3)在各企業崗位進行頂崗實習.)

  本專業現有專兼職教師34名,校內有9個實訓工作區:汽車整車實訓工作區、汽車營銷實訓工作區、汽車底盤實訓工作區、汽車發動機拆裝與維修實訓工作區、汽車電器實訓工作區、汽車車身整形實訓工作區、汽車噴涂實訓工作區、汽車仿真實訓工作區、汽車焊接實訓工作區。本專業先后與興義市恒信德龍汽車城、興義市鵬盛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黔西南州廣匯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貴州智合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上海大眾(聯慧)汽車配套服務有限公司、重慶東風小康集團進行了深度的校企合作。

  2.合作單位概況

  三、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及實施計劃(不多于2000字)

  1.項目實施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現代汽車維修,七分保養三分修理,我們中職學校汽車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備一定維修技能維修師傅。要做到這點就要求既要有系統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作為初學者系統的理論知識可以在學校的課堂中得到補充。但豐富的工作經驗實不易得。引入現代職業教育學徒制度,有利于優秀的一線技師直接把多年來的從業經驗傳授給未來的從業者,便于新從業者快速掌握相應的工作技能。

  而且在汽車相關服務企業,工作均是小組工作模式,每個小組里面經驗豐富,技能扎實的師傅作為負責人,帶領自己的組員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幾乎每個工作組都是由師傅、中工和學徒組成,這為學徒制的實施提供得天獨厚的環境,開展起來極為有利。再加上我校在師資、場地、校企合作方面的優勢,都為該專業開展學徒制試點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條件。

  現代學徒制是產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載體和有效實現形式,也是國際上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和主導模式。積極響應職業教育的改革,大力試點學徒制,探索符合地區特點的模式,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2.人才培養方案及推進舉措(包括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聯合招生招工方式、教學方案制訂、課程體系開發、教學過程安排、標準和制度建設、證書獲取等)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汽車機電維修、汽車維護、修理、涂裝、鈑金、前臺接待與營銷等生產一線的技能專業人才,晉升空間:如班組長、技術骨干、車間管理、技術總監、售后總監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汽車后市場。

  (2)聯合招生招工方式

  “按需設崗,以崗定員”,企業根據3年后發展規劃和發展需求,提出各崗位以及人數招工計劃。學校在一年級新入學學生中發布招工計劃,校企聯合選拔合格的準學徒。

  (3)教學方案制訂

  在原來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深入分析現代學徒制度的內在需求和培養規律,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方案。既滿足學徒工作需要,又要利于未來高層次的職業發展。

  (4)課程體系開發

  根據教學方案,制定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把我校多年的教學實際經驗和先進的方法,融入現代學徒制教學。開發出有豐富專業內涵,突出區域特點和擁有汽車類專業優勢的課程體系。

  (5)標準和制度建設

  在現有“三段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制度和企業規章制度的基礎之上,根據現代學徒制的要求,建立一系列的標準和制度,全方位考慮運作實際,和未來發展需要。具備前瞻性和激勵性。

  (6)證書獲取

  畢業后獲得畢業證和汽車維修工高級證

  3.具體實施步驟(含年度進展計劃)

  (1)20**年6月

  完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申報工作。

  (2)20**年7月

  完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教學方案制訂。

  (3)20**年7月

  完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課程體系開發;

  完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中標準和制度的制定工作。

  (4)20**年8月

  聘請校內外知名教學專家對各門教學方案、課程體系、標準和制度進行評估,確定其合理性;

  對合作企業帶學徒的技師進行教學技能培訓工作,使其能從一名優秀維修技師轉換成一名有教學技能的師傅;完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中標準和制度的修訂工作;校企聯合招生工作宣傳,并對企業教學場地進一步完善。

  (5)20**年9月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開始試行。

  (6)20**年10-12月

  教學監控,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合理性進行及時修正,確保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7)20**年1月

  半期教學總結。

  (8)20**年3-7月

  教學持續監控與修正。

  (9)20**年8月

  學年度教學總結,相關專業的交流與研討,向相關主管部門提交年度報告。

  (10)、20**年9月-20**年7月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班進行“雙元制”式培養課程,每天晚上自習時間教室進行理論授課,白天在企業崗位上進行實踐學習。

  (11)20**年7月-20**年6月

  試點班學生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工作,根據最初的招生(工)計劃,把學徒分配到相應的崗位上進行畢業頂崗實習。

  (12)、20**年7月

  試點班學徒畢業工作,向有關部門提交培養報告和成果

  4.項目預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預期推廣、應用范圍、受益面等)

  (1)預期的成果

  建立和完善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管理制度,包含:

  ①立完善的學徒培養管理機制。企業與學校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的長效機制。

  ②完善學校招生錄取和企業用工一體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進校企共同研制、實施招生招工方案。

  ③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崗位標準、企業師傅標準、質量監控標準及相應實施方案。建設基于工作內容的專業課程和基于典型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基于崗位工作內容、融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專業教學內容和教材。

  ④完善雙導師制,建立健全雙導師的選拔、培養、考核、激勵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機制。

  ⑤建立健全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制訂學分制管理辦法和彈性學制管理辦法。

  (2)預期推廣與應用范圍

  汽車運用于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可以推廣到全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預計可推廣到州內或省內部分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3)受益面

  學生、企業、學校三方受益,并可將實施經驗提供給具有相近專業的中職學校做參考。

  四、試點保障

  保障措施(包括支持政策、經費投入、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可附有關文件)

  本專業在試點建設過程中,根據汽車運用于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新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專業或全校的管理制度,為改革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主要包括:

  1.實踐教學保障措施

  汽車運用于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學徒很多時候跟隨車間技師在一線進行生產實踐學習,因此有必要制定實踐教學保障措施。

  (1)由課程組制訂課程實踐技能考核方案,每門課程設計若干個考核項目,并盡可能與職業資格證書應會考試相結合。實踐技能考核方案應經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討論,由專業審批確定。

  (2)專業培養結果以職業資格證書通過率為目標,要求中級維修工證書的通過率不少于學生總數的90%。

  2.課程建設保障措施

  課程建設是汽車運用于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的重要基礎,專業對課程建設應做出科學合理的安排,逐步將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成為精品課程,或將專業通識知識點、技能點建設成為若干微課,供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

  (1)實行課程組制度,確定核心課程的課程負責人,并在專業帶頭人和專業教研室主任統一指導下開展課程建設工作。

  (2)課程組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制訂課程教學大綱,并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制定適合本課程教學的課程實施方案。

  (3)建立《精品課程建設獎勵制度》、《微課程建設獎勵制度》,從建設工作量計算、建設經費支持、成果獎勵等方面為課程建設提供支持。

  3.師資隊伍建設保障措施

  汽車運用于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對師資隊伍素質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要從引進和培養兩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不僅要加強校內師資隊伍建設,還要加強企業導師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企業內部的技師培養,對技師個人的技術能力和教學能力系統培訓,強化“雙師”結構團隊建設

  制訂師資隊伍培養方案,實施師資發展戰略,結合專業建設規劃對師資數量和結構的要求,根據每一位教師的具體情況與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師資培養方案,實施新老結合、校企結合的方式培養教師。制訂企業教師資格標準,明確企業教師工作職責,提企業干教師福利待遇,創造學習進修的條件。選拔工作能力強,積極投入教學改革的教師成作培養對象,加強專業核心隊伍建設。

  4.學徒制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保障措施

  校企合作應形成制度化,才能充分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這是培養學徒職業能力的必要條件。

  (1)專業指導委員會

  進一步完善《專業指導委員會管理辦法》,詳細說明委員會成員的組成結構、功能職責、運行機制等。委員會成員由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相關政府部門領導、社會專家等組成,對專業發展方向設置、科技研發、師資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提出建議,為專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2)專業教學工作委員會

  制訂《專業教學工作委員會章程》,規范專業管理委員會的功能職責,對委員會的運轉流程、委員的權利義務、委員的資格條件等做出具體說明。委員會成員主要由汽車企業的技術骨干組成,主要功能是參與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編寫和課程建設,課程教學和實踐指導等。

  (3)校外基地管理規范

  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對校外基地的管理進行規范。對校外基地企業的經營范圍、規模、崗位等資格條件提出具體要求;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書》,明確雙方的職責權利義務;建立校外基地聯系人制度,派遣專業教師到對口聯系的校外基地見習、調研、訪談等,保持與企業的溝通交流。

  (4)兼職教師管理規范

  進一步完善現有《校外兼職教師管理辦法》,對兼職教師的任課資格、權利義務等進行規范;簽訂《校外兼職教師協議書》,明確校外兼職教師的工作職責、福利待遇等;每學期根據教學需要,在對方工作允許的情況下,下達《校外兼職教師教學任務書》。

  5.資金保障

  制訂《汽車運用于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教學資金保障計劃》,納入全校教學經費預算范疇,從師資建設、實訓室建設、企業教學場地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

  負責人簽字

  單位簽章*年*月*日*年*月*日

  五、審核意見

  申報單位主管部門意見

  相應保障措施(包括支持政策、經費投入、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可附有關文件)

  負責人簽章

  單位簽章*年*月*日*年*月*日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意見

  相應保障措施(包括支持政策、經費投入、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可附有關文件)

  負責人簽章

  單位簽章*年*月*日*年*月*日

篇2: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目標考評方案

  20**年全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目標考評方案

一、考評內容及分值(總分1000分)

  (一)招生工作(460分)

  1、完成職業高中招生計劃(250分)

  按贛市教職成字[20**]2號文件要求,完成20**年職業高中招生計劃情況。

  2、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招生比(210分)

  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20**年職業高中占整個高中階段招生比例較上年有較大的增長。

  (二)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重要舉措(250分)

  1、經費投入情況(100分)

  (1)縣(市/區)城市教育附加費30%用于職業教育情況(50分)。

  (2)職教專項建設經費投入情況(50分)。

  2、“四個計劃”建設成效(150分)

  (1)20**年職業中學生均校舍面積較上年增長數(50分)。

  (2)20**年職業中學生均設備總值較上年增長數(50分)。

  (3)完成國家級、省級教師(校長)培訓情況(50分)

  (三)學校管理(260分)

  1、技能競賽(100分)。

  2、教育教學管理(60分)。

  3、畢業生就業(40分)。

  4、資助貧困學生(30分)。

  5、教材建設(30分)。

  (四)社區教育與農村成人教育(30分)

  1、開展社區教育實驗工作情況(10分)。

  2、職工教育統計情況(10分)。

  3、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0分)。

二、評分辦法

  (一)各縣(市、區)教育局根據本《考評方案》進行工作總結、自評,并填寫《20**年縣(市、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目標自評表》等考評材料。

  (二)市教育局根據本《考評方案》及各縣(市、區)20**年職成教工作情況進行評估。

三、獎勵

  市教育局根據縣(市、區)職成教工作目標考評評審結果,確定20**年全市職成教工作先進單位。

  附一:20**年縣(市、區)職成教工作目標考評評分細則

  附二:20**年縣(市、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目標考評自評表

  附三:20**年縣(市、區)職業高中一覽表

  附四:20**年縣(市、區)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一覽表

  附五:20**年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情況

  附六:20**年實行校企合作的職業學校名單

  附七:20**年參加校企合作的企業名單

  附八:20**年參加全省技能競賽獲獎情況

  附九:20**年參加全市技能競賽獲獎情況

  附十:20**年縣(市、區)資助貧困生統計表

  附十一:20**年學校資助貧困生統計表

  附十二:20**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情況

附一:20**年縣(市、區)職成教工作目標考評評分細則

  項目及分值

  條目及分值

  評分辦法

  評分依據

  一、招生及辦學規模460分

  1、完成職業高中招生計劃250分

  完成任務得滿分。

  未完成,每減少10%(含1-10%)扣50分,扣完為止。

  教育統計年報

  2、招生職普比210分

  20**年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招生比達到全市第一的單位得150分,達到全市平均數的單位得90分,超過全市平均數的單位按比例遞增分數,未達到全市平均數的單位按比例遞減分數,減到零分為止。

  教育統計年報

  二、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重要舉措250分

  1、經費投入情況100分

  縣(市/區)城市教育附加費30%全部用于職業教育的得50分,未能全部用于職教的按比例得分。

  縣(市/區)財政單列職教專項經費達到50萬以上的得50分,超過10萬得10分,以此類推,10萬以下不得分。

  有關文件資料

  2、“四個計劃”建設成效150分

  20**年職業中學生均校舍面積較上年增長數,全市增長幅度第一的得50分,達到全市平均增幅的單位得30分,超過全市平均增幅的單位按比例遞增分數,未達到全市平均增幅的單位按比例遞減分數,減到零分為止。

  20**年職業中學生均設備總值較上年增長數,全市增長幅度第一的得50分,達到全市平均增幅的單位得30分,超過全市平均增幅的單位按比例遞增分數,未達到全市平均增幅的單位按比例遞減分數,減到零分為止。

  已完成全部國家級教師培訓指標的得20分,計分辦法:20分×(實際參訓人數/分配數),超過分配數的本次考評暫不加分。

  已完成全部省級教師培訓指標的得20分,計分辦法:20分×(實際參訓人數/分配數),超過分配數的本次考評暫不加分。

  已完成全部省級校長培訓指標的得10分,計分辦法:10分×(實際參訓人數/分配數),超過分配數的本次考評暫不加分。

  教育統計年報,有關文件資料

  三、學校管理260分

  1、技能競賽100分

  20**年全省技能競賽總分(一等獎3分,二等獎2分,三等獎1分)全省第一的單位得50分,達到全省平均數的單位得30分,超過全省平均數的單位按比例遞增分數,未達到全省平均數的單位按比例遞減分數,減到零分為止。

  20**年全市技能競賽總分(一等獎3分,二等獎2分,三等獎1分)全市第一的單位得50分,,達到全市平均數的單位得30分,超過全市平均數的單位按比例遞增分數,未達到全市平均數的單位按比例遞減分數,減到零分為止。

  省教育廳、市教育局文件

  2、教育教學管理60分

  所屬職業學校實行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得20分,計分辦法:20分×(實行校企合作的職業學校數/縣(市、區)職業學校總數)。

  所屬職業學校積極引進企業合作辦學得20分,計分辦法:20分×(縣(市、區)職業學校引進企業總數/縣(市、區)職業學校總數),最高分為20分。

  開展專業普查得10分,未開展的不得分。

  重點專業建設開展得好10分,開展不好酌情扣分。

  縣(市、區)教育局文件、總結等

  3、畢業生就業40分

  學校就業情況公示得20分,計分辦法:20分×(公示就業情況學校數/職業學校總數)。

  畢業生就業情況得20分,計分辦法:20分×就業率。

  照片、工作總結等

  4、資助貧困學生30分

  建立職業教育貧困生助學制度,對貧困家庭子女就讀職業學校的學生實行學費減、免和生活費補貼。

  縣級財政(含縣教育局)資助貧困學生得分計算公式:10分×已資助貧困學生學校數/縣(市、區)學校總數。

  學校資助貧困學生得分計算公式:10分×已資助貧困學生學校數/學校總數。

  有關文件資料

  5、教材建設30分

  本地區職業學校全部在省中職教材發行網站訂購教材得15分,

  本地區當年教材款全部交清的得15分,計分辦法:15分×(已交款/應交款)。

  省中職教材發行網站提供數據

  四、社區教育與農村成人教育30分

  1、開展社區教育實驗工作情況10分

  社區教育實驗工作做得好,得5分,做得較差酌情扣分。

  辦好一所省級以上社區教育實驗區,得5分,沒辦的不得分。

  教育部、省教育廳批文,市教育局文件、工作總結

  2、職工教育統計情況10分

  及時報送職工教育統計數據得10分。

  教育局報表

  3、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0分

  制定工作計劃,推動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留守農村人員的實用技術培訓。及時報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統計數據得5分。

  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得5分,

  計分辦法:5分×(實施培訓學校數/縣(市、區)職業學校總數)。

  教育年報、工作總結等

附二:20**年縣(市、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目標考評自評表

  項目及分值

  條目及分值

  自評得分

  評分依據

  一、招生及辦學規模460分

  1、完成職業高中招生計劃250分

  2、招生職普比210分

  二、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重要舉措250分

  1、經費投入情況100分

  2、“四個計劃”建設成效150分

  三、學校管理260分

  1、技能競賽100分

  2、教育教學管理60分

  3、畢業生就業40分

  4、資助貧困學生30分

  6、教材建設30分

  四、社區教育與農村成人教育30分

  1、開展社區教育實驗工作10分

  2、職工教育統計情況10分

  3、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0分

附三:20**年縣(市、區)職業高中一覽表

  (按教育年報)

  縣(市、區)名稱

  職業學校總數

  職業學校名稱

  地址

  郵編

  辦公室電話

  校長姓名

  手機

附四:20**年各設區市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一覽表

  項目名稱

  建設性質

  建筑規模及主要工程量

  建設起止年限

  投資來源

  已批總投資

  到20**年底累計完成投資

  20**年

  項目法人代表

  項目審批文號

  已增加在校生(人)

  備注

  建筑面積

  購置設備

  投資

  主要建設內容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附五:20**年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情況

  縣(市、區)名稱

  城市教育附加費30%用于職業教育總數

  職教專項建設經費投入總數

  縣(市/區)名稱

  城市教育費30%用于職業教育情況(萬元)

  職教專項建設經費投入情況(萬元)

附六:20**年實行校企合作的職業學校名單

  縣(市、區)名稱

  實行校企合作職校總數

  職業學校名稱

  參加校企合作的企業名稱

附七:20**年參加校企合作的企業名單

  縣(市、區)名稱

  參加校企合作的企業總數

  企業名稱

  參加合作的學校名稱

附八:20**年參加全省技能競賽獲獎情況

  縣(市、區)名稱

  專業

  合計

  一

  等獎

  團體數

  個人數

  得分

  二等獎

  團體數

  個人數

  得分

  三等獎

  團體數

  個人數

  得分

  總分

附九:20**年參加全市技能競賽獲獎情況

  縣(市、區)名稱

  專業

  合計

  一等獎

  團體數

  個人數

  得分

  二等獎

  團體數

  個人數

  得分

  三等獎

  團體數

  個人數

  得分

  總分

附十:20**年縣(市、區)資助貧困生統計表

  縣(市、區)名稱

  縣(市、區)名稱

  資助人數

  資助金額(元)

  有關文件名稱、文號

附十一:20**年學校資助貧困生統計表

  縣(市、區)名稱

  學校名稱

  資助人數

  資助金額(元)

  有關文件名稱、文號

附十二:20**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情況

  縣(市、區)名稱

  職業學校名稱

  培訓人數

  就業人數

篇3: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總結報告

  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

“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總結報告

  (20**.08.25)

  江蘇省溧陽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創辦于1985年。20**年1月,被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第一批立項建設學校。經過兩年的建設,對照批復公布的學校示范校《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和《任務書》,至20**年7月,各項建設任務均已圓滿完成。

一、項目建設總體情況

  1.辦學基礎建設

  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力推動下,學校完成了對溧陽市建工學校、職工學校等多個部門辦學單位的資源整合;以政府全程代建方式,完成了三期工程建設;配套專業建設需求,加大了基礎設施設備的投入,辦學條件極大改善。

  表1: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學校占地面積  萬平方米  22.96  31.73  8.77  38.20%

  學校建筑面積  萬平方米  12.006  18.021  6.015  50.10%

  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萬元  3392  4428  1036  30.54%

  2.專業與課程改革建設

  學校以國示范重點專業建設為契機,全面推進各重點專業的課程改革,開發與建設了系列化項目課程,并帶動其他專業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專業課程體系不斷完善。

  表2: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省部級以上示范(重點、骨干、特色)專業數  個  6  100.00%

  校本教材數  本  20  50  30  150.00%

  教師主編公開出版教材數  本  10  14  40.00%

  牽頭開發國家共建共享計劃課程數  個  0  5

  參與開發國家共建共享計劃課程數  個  0  29  29

  3.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積極實施《優秀教師培養發展規劃》,選送優秀教師到高校進修、到名企實踐、赴境外學習,“專業教師下企業,能工巧匠進課堂”,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表3: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雙師型教師數  人  138  193  55  39.86%

  研究生數  人  24  53  29  120.83%

  兼職教師數  人  36  52  16  44.44%

  4.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根據示范校建設要求,學校扎實進行重點建設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實踐,著力推進配套性實踐教學環境的建設。通過兩年的建設,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表4: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校內實訓基地儀器設備數  臺(套)  11470  11800  330  2.88%

  校內實訓室數  個  44  66  22  50.00%

  校外頂崗實習(10人以上)基地數  個  36  51  9  41.67%

  5.信息化建設

  學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搭建了網絡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平臺,并切實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配套改善了信息化教學硬件環境,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改造教室、實驗實訓室等,極大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表5: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多媒體教室數  個  25  145  120  480.00%

  多媒體數字教學資源總量  TB  1  1.7  0.7  70.00%

  建成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專業數  個  6  100.00%

  CAI課件數  個  2500  3700  1200  48.00%

  5  網絡課程門數  個  6  28  22  366.67%

  6  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課程比例  %  50  90  40  80.00%

  6.校企合作

  學校籌建了“溧陽市職業教育集團”,建成了3個“廠中校”和1個政校企共建的“園中校”;形成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了企業與學校的緊密合作。

  表6: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校外實訓基地數  個  42  51  9  21.43%

  簽訂合作協議的企業數  個  72  82  10  13.89%

  合作企業投入資金及設備總值  萬元  218  359  141  64.67%

  培訓企業員工規模  人天  5800  7000  1200  20.69%  5

  訂單班數量  個  7  10  42.86%  6

  訂單培養學生數  人  264  352  88  33.33%

  7.辦學效益(社會貢獻)

  學校不斷開拓學生成長、成才、成功的渠道,畢業生素質有了明顯提升,得到家長、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與人才資源等優勢,服務社區居民、合作企業和“三農”建設,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表7:

  序號  建設內容  單位  建設前  建設后  增量  變化率

  1  畢業生“雙證”獲取率  %  100  100

  畢業生初次就業率  %  98.2  99.5  1.3  1.32%

  學生實習滿意率  %  92  93.4  1.4  1.52%

  畢業生升入高職學院和普通本科高校的比例  %  18.1  29.9  11.8  65.19%  5

  職業培訓總規模  人天  36000  80877  44877  124.66%  6

  職業培訓總收入  萬元  62  108  46  74.19%  7

  學校對外開展的生產、咨詢、技術服務項目數  個  9  25  16  177.78%  8

  學校對外開展生產、咨詢、技術服務到款額  萬元  37  61  24  64.86%  9

  學校專利數  個  0

二、建設工作機制與舉措

  1.項目建設人員配備齊全

  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由溧陽市人民政府唐華新副市長掛帥,政校企共同參與。項目建設辦公室、工作組、督查組等機構人員精心配備,作用發揮明顯。

  2.項目建設工作制度合理

  制定了《項目實施管理辦法》、《項目經費管理實施細則》、《項目申報和評審制度》,優化資源配置;實行學期計劃公示和成果展示制度、每周例會制度、每月月考核制度、階段性成果匯報制度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3.項目建設保障措施有力

  形成了科學合理的項目建設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打造品牌項目團隊,用足用好項目建設經費,特別是地方財政和自籌資金,在保證預算金額的前提下,向國示范建設項目適度傾斜,實際投入資金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三、項目建設進展

  (一)重點建設專業項目

  數控技術應用、電子與信息技術、計算機平面設計3個專業為國家示范校重點支持建設項目,經過2年的建設,完成了《任務書》中所預設的建設任務,完成率均在100%及以上。

  1.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

  (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①在溧陽市政府主導下,成立了由溧陽中專牽頭的“溧陽職教集團”,匯集了溧陽市相關綜合職能部門、工業園區、其他職業學校及本地江蘇華朋集團、弘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為深化校企合作辦學,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

  ②在鞏固完善企業“冠名班”與“校中廠”校企合作辦學的基礎上,建立并優化了較為成熟的“多學期、分段式”工學交替組織模式。

  ③積極將校企合作辦學由校內向校外拓展,以成立研發機構的方式,對外開展生產咨詢與技術服務項目達25個,新創建“廠中校”3個,“園中校”1個。

  ④兩年來,校企合作企業增加到82家,充分表明了學校進行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務實而富有成效。

  (2)課程體系改革

  ①“厚基礎、活模塊、強實踐”課程體系構建完善且富有實效:牽頭主持開發國示范建設協作組共建共享課程3門,參與開發29門,課程資源豐富,均達預期目標;制作完成了《FLASH》等多門課程的三分屏多媒體課件,《液壓氣動項目課程》等4本教材公開出版;另外,還開發了《數控機床機械安裝》等一批精品課程。

  ②“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推進有力,與“教師與學生評價、過程與結果評價、課內與課外評價、知識與能力評價、學校與企業評價”相結合的“五結合”評價體系相得益彰,切實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校企合作聯合開發的《迎祥在線測試系統》獲得了國家軟件著作權證書,用信息技術實現了對傳統教學評價模式的創新。

  ③依托信息技術加快推進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改革步伐。完成了130個多媒體教室的建設,信息化教學課程比例提升至90%;校內實訓基地充分借助光感、傳感、物聯等新技術和虛擬、仿真、數字化等信息技術手段,構建起了融教學、訓練、生產、競賽、研發和管理、控制、檢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實訓新體系。

  2.師資隊伍建設

  按照《任務書》建設項目要求,出臺了《優秀教師培養發展規劃(第三輪)》,根據“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原則,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科學考核,完善了引才、留才、用才的人才培養與發展機制,提高了工作績效。

  《任務書》所預設的有關師資隊伍建設與培養目標均已如期完成:王云清、周堅、任科、沈森、姜玉康等一批名師脫穎而出,周偉、麗蘇銘等老師在省、市級技能大賽中屢獲一等獎。截止目前,擁有國家級名師2人,省級名師6人;建成常州市名師工作室、導師工作室7個,“雙師型”教師比例達80%以上。聘請工程師、能工巧匠任兼職教師52人。

  3.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建設

  學校依托牽頭或參與各類職教集團的優勢,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員、專業建設委員和“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工作委員會,并與溧陽南渡新材料工業園區密切合作,成立了獨具特色的“園中校”;探索并完善了“三層三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修訂了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實施對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全過程監控,探索并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新模式及考核與評價的新機制。

  通過實訓基地校企共建機制,建成或完善校內實訓功能室66個,校外實習基地51個,有力推進了工學結合與頂崗實習,提升了為學生、企業員工服務的功能與能力。

  通過研發中心校企共建機制,有3個項目獲國家專利并投入生產,一批項目應用于“三農”或投入企業生產;近兩年,學校兩獲“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最佳組織獎”,12件作品獲等級獎,其中有3件作品獲一等獎。20**年6月,在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上,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作品“學生公寓用電智能化管理系統”獲20**年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一等獎,另一作品獲二等獎。

  通過培訓中心校企共建機制,切實發揮了職業培訓功能,年職業培訓規模增幅達124.66%,創造經濟效益108萬元。

  通過集團化辦學機制,對集團內企業開展生產、咨詢、技術服務項目25個,相應創造經濟效益61萬元;為職教集團內兄弟學校培養骨干教師8人。

  通過訂單培養機制,進行“華朋班”“開利地毯班”、“上上電纜班”等企業冠名班實踐,豐富了合作內涵。

  (二)特色建設項目

  1.新能源開發——太陽能船的研發

  該項目主要覆蓋機械、機電、電子、電氣控制等4個專業,探索低碳背景下培養師生創新與動手實踐能力的機制與途徑等。參與研發的教師51人,合作企業5家,受益學生601人,助推了學校創新教育特色的發展。

  ①專業教師創高技能、創新技術等方面得到長足進步,催生了3個常州市名教師工作室,促進了4名常州市職業學校“三創”拔尖人才培養導師成長。

  ②形成了《基于新能源的電子技術應用》課程。

  ③打造一批思維敏捷、敢于創新的學生團隊。

  ④形成了一系列基于新能源的電子技術創新實驗項目,并逐步應用于“三農”。

  ⑤與相關企業等合作研制了“太陽能動力船”,組建了“中國龍”太陽能動力船比賽代表隊,作為中國唯一的參賽隊,于20**年7月參加了在荷蘭萊瓦頓市舉行的世界太陽能動力船比賽。

  2.融入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

  該項目該項目覆蓋我校所有專業,所有在崗教職工,51家友好合作企業參與項目建設;兩年來,所有在校的8559名學生受益。項目建設堅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全方位融入優秀企業文化,有力地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凸顯了職業教育的特色,提升了人才培養的質量,樹立了具有輻射效應的品牌:

  ①融入企業精神,構建了“包容向善,積極進取,務實求精”的學校核心文化,豐富了校訓“德行、責任、能力”和核心價值觀“尊嚴、發展、幸福”的內涵,牢固確立了“學生的未來幸福和終身發展高于一切”和“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

  ②校企優秀文化深度融合,積淀出具有濃郁“職業”特色的學校文化,確立了“締造陽光心態、構建和諧校園、建設精神家園”的學校文化建設目標。

  ③加大與行業企業的深度融合,構建了具有“職業”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建成了和諧美觀的校園環境文化。

  ④對接企業管理,打造人本有序的校園制度文化。

  ⑤跨越校企文化鴻溝,校企共建職業教育課程。

四、建設經費投入與使用

  (一)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按照建設任務書的預算,學校國家示范校建設項目資金計劃總投入1600萬元,至20**年6月實際到賬1715萬元,完成107%。其中:中央財政示范校建設資金預算撥款980萬元足額到賬;地方財政示范性院校建設資金預算撥款500萬元,實際撥款611萬元,完成122%;行業企業投入預算資金40萬元,實際到賬41萬元,完成103%;學校自籌投入預算80萬元,實際到賬83萬元,完成104%。

  (二)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對照項目建設任務書預算,截止20**年7月25日,國家示范校建設資金支出明細如下:

  專業  建設內容  中央預算  地方預算  企業預算  學校預算  實際支出

  中央  地方  企業  學校  合計

  數控技術應用  人才培養模式  236  153  /  238.62  235.10  /  4.64  478.36

  師資隊伍  33  /  /  1  32.84  /  /  1.10  33.94

  運行機制  57  /  /  /  54.55  /  /  /  54.55

  小計  326  153  /  5  326.01  235.10  /  5.74  566.85

  電子信息技術

  人才培養模式

  294  54  /  /  293.98  59.18  /  /  353.16

  師資隊伍  32  10  /  32.14  10.36  2.00  /  44.50

  運行機制  42  8  /  42.11  8.00  3.00  /  53.11

  小計  368  72  5  /  368.23  77.54  5.00  /  450.77

  計算機

  平面設計

  人才培養模式  194  30  /  /  196.30  30.28  /  /  226.58

  師資隊伍  33  /  /  /  32.90  /  /  /  32.90

  運行機制  59  /  /  /  56.89  /  /  /  56.89

  小計  286  30  /  /  286.09  30.28  /  /  316.37

  新能源運用

  小計  /  165  10  10  /  167.98  7.60  9.52  185.10

  融入企業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

  小計  /  80  25  65  /  99.73  28.59  67.43  195.75

  合計(取整)  980 500  40  80  980  611  41  83  1715

五、貢獻與示范

  (一)對學校整體辦學實力提升的帶動作用

  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了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方式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完善了師資隊伍建設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增強了服務社會和貢獻經濟發展的優勢,提高了服務社會能力;推動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多方合作辦學模式創新,帶動了學校汽車運行與維修、建筑工程施工等其他專業和項目的建設與發展,提升了學校整體發展水平。

  (二)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

  ①近三年,共培養3439名合格的普通全日制畢業生,畢業生當年就業率平均達到99.5%,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支撐和保障。

  ②推動了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企業滿意率達93.4%。每年培訓企業員工達7000人次。通過技術咨詢及服務、員工職業培訓、產品代加工,為10多家企業排憂解難,創造經濟效益169萬元。

  ③“園中校”建設,依托園區整合分散的企業資源,發揮規模效應,實現了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的緊密對接,為溧陽市政府提出的“一區三園”經濟發展框架提供了人力支撐的科學依據。

  (三)對其他地區和學校進行示范、帶動和輻射的成效

  ①以現場觀摩、經驗交流方式,為河南遷安、安徽淮南、西藏山南、浙江金華和本省金壇、武進、常州、寶應、高淳、溧水、如皋等地近二十所同類學校的辦學提供了可貴的經驗借鑒。以接受掛職鍛煉、派員到對方指導等方式,對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區職業技術學校,協助其完成校園信息化建設硬件構架,建成現代化校園網,培訓其教師等。

  ②示范校建設以來,教師開設各級各類公開課165節,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73篇,編輯出版教材4本,取得國家專利3項,一批創新成果應用于“三農”建設和企業生產,充分展示了學校課程改革的成效。常州市周堅名師工作室,通過推行導師制和項目式培訓,為兄弟學校培養骨干教師8名。學校示范校建設網站,截至20**年6月底,總訪問量突破13000人次,其上傳的建設成果及做法,得到兄弟學校及上級部門領導的充分認可。

六、典型案例概述

  案例一:“園中校建設與運行的實踐”

  “園中校”,是在政府的主導下,職業學校和地方工業園區合作共建高技能型人才聯合培養培訓基地的一種辦學新機制。有效突破了縣域級職業教育缺乏大中型支柱型企業支撐的困境,為縣域級中等職業學校提供了借鑒藍本。

  案例二:“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學校構建的“包容向善、積極進取、務實求精”的核心文化,切實增強了全體師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逐漸內化為一種學校精神力量的軟實力,最終成為促進學校發展的推動力,彰顯為學校辦學水平的核心競爭力。在具體的文化建設實踐中,總結出的文化構建六條舉措和三個要素,可操作性強,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和借鑒意義。

  案例三:“創新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服務溧陽政府與荷蘭萊瓦頓市友好城市間的合作交流,溧陽中專以世界太陽能動力船比賽為契機,推開了中職教育國際合作的新視窗,推進了學校的創新研發,促進了與新能源應用產業對接的相關新專業的建設。這對所有職業學校的創新教育都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

  案例四:“校企共建研發中心的實踐與探索”

  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是我校在校企共同發展合作模式中的又一大膽嘗試,彌補了校企合作共贏機制的缺失,提高了教師進企業的實效性,解決了學校課程開發與企業生產實際脫節問題,取得了多方效益。

  案例五:“創新數控實訓環境的實踐與思考”

  改革創新數控實訓環境,充分發揮老牌專業實力雄厚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實訓基地的規模,將信息化、虛擬仿真等技術真正應用于教學,構建起了融教學、訓練、生產、競賽、研發和管理、控制、檢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實訓新體系,具有典范性。

七、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盡管在示范校建設中取得了許多新成績,但與各級政府及社會各方對學校的期望、與“辦老百姓心目中的國示范、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的目標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有一些深層次的難題需要破解。

  1.進一步加強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縣域經濟背景下的中職學校,如何調動行業企業積極性,擴大校企合作范圍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同時,由于目前的實驗實訓設備購置年代久遠,加之主要服務于教學工作,以培養學生的技能為主要目的,因而,設備技術含量不高,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步伐和技術更新的速度。為此,還要進一步抓住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從提高行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層面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完善體制與機制,爭取各級政府的財政支持,提高基地技術含量,提升技術服務層次,推進實訓基地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課程體系開發任重道遠

  兩年的示范校項目建設,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突破還主要局限于3個重點專業,如何進一步將建設經驗在其他專業推廣,仍需繼續作出努力。就當前的辦學經費條件下,如何籌措并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仍需要探索新的辦法予以解決。此外,從專業實踐性教學需要出發,儀器設備一方面要求配套數多,另一方面因專業性強及生源減少趨向而導致利用率比較低下,投入產出問題也對辦學效益形成了挑戰。因此,降低運行成本,以信息化建設推動實訓基地建設更是迫在眉睫,但又任重道遠。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毛片 |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 91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 |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 风流慈禧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成人免费在线 |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看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 综合 欧美 国产 视频二区 | 成人做爰视频www网站 |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乱淫a∨片免费视频 | 免费高清特级毛片 | 九九九热在线精品免费全部 |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 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 手机看片成人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一级毛片 | 伊人www | 亚洲无吗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 | 国产美女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a国产 美女被免费网站视频软件 美女被免费网站在线软件 美女被免费网站在线视频软件 | 亚洲在线欧美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性高清视频免费看www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 成人欧美日韩 | 久草国产在线 | 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在线观看 | 欧美扣逼视频 |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h视频 |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无毒不卡 | 三级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