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海物業固定資產管理規定
1.總則
1.1為了加強公司辦公設備的管理,確保合理有效使用,特制訂本制度。
1.2本制度中的辦公設備包括以下: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傳真機、電話機等。
2.辦公設備的申請
2.1公司各部門因工作需要購買辦公設備的,需報公司總經辦,由辦公室統一列入下一年度預算。
3.辦公設備的采購
3.1.辦公設備原則上嚴格實行預算管理,統一采購。
(公司職能部門由公司總經辦統一采購
公司項目部由項目部專人負責辦公用品的采購工作)
如有緊急情況,允許按預算外費用申請程序實施緊急采購,采購工作由辦公室負責執行。
3.2預算獲批后,由辦公室執行采購,并辦理出入庫手續。
3.3貨物送達后,由辦公室負責進行核對、驗收,確定無誤后,辦理入庫手續。
4.辦公設備的領用
4.1各部門填寫物品領用申請單,核對后,在領用登記冊上做好登記,辦理出庫手續。
4.2移動硬盤、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辦公設備要辦理固定資產借用單,在規定的使用年限期間,配備人員因工作需要發生調動的,公司范圍內調動辦公設備"機隨人走",公司范圍外調動的,辦公設備必須上交公司。
5.辦公設備的管理和維護
5.1辦公設備領取后,由使用人與辦公室負責開箱、安裝、調試,并將開箱驗收記錄及說明書、保修卡等隨機資料移交檔案室存檔。
5.2公司按照"誰使用,誰管理"的原則,對辦公設備進行日常管理,在規定的使用年限期間,因個人原因造成辦公設備毀損、丟失、被盜等,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由個人承擔。
5.3辦公室負責公司對所有辦公設備進行分類編號,并建立辦公設備管理臺帳,每半年盤點清查一次,作到帳物相符。
5.4辦公室負責公司所有辦公設備的日常維修與保養。
6.辦公設備的報廢處理
6.1報廢審核。對于各部門提交的報廢物品清單,辦公室要認真審核,確認不能再次利用后,經辦公室、財務部負責人簽字后方可作報廢處理。
6.2對決定報廢的辦公設備,財務部應做好登記,在報廢處理冊上寫清用品名稱、價格、數量、及報廢處理的其他有關事項。
6.3報廢品由辦公室集中存放、集中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7.附則
7.1本制度由辦公室負責制定、解釋、及修改。
7.2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2:物業處固定資產登記管理規定
物業處固定資產登記管理規定
1.0為了加強固定資產的過帳登記,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規定。
2.0管理處財務室對所有正在使用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及建筑物、運輸工具、機械器具工具等)必須建立臺帳,管理處財務室則是固定資產的實物主管部門。
3.0固定資產由公司財務統一編碼,管理處應登記固定資產明細表,依據不同類別建立固定資產登記卡片,做到一物一卡。
4.0明確固定資產使用人,使用人是當然的保管人,對各類固定資產管理處各使用部門應正確使用,并妥善保管,同時做好日常的維護和保養工作。
5.0對固定資產代保管不善而發生的毀損或損失,有關負責人應負擔賠償責任,按情節應賠償原價的10-50%。
篇3:固定資產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規定
固定資產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規定
加強公司固定資產及低值易耗品的使用、維護管理,防止公司資產的流失,在降低其購置、使用和消耗成本的同時,提高使用效率,保障各使用部門日常工作及經營活動的需要,特制定本規定。
(一)、定義
固定資產: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機器、運輸工具和其他與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都屬于固定資產;不屬于經營主要設備物品,單價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為超過二年的,也應作為固定資產。
低值易耗品:不具備上述條件的物品為低值易耗品一次推銷,一次推銷。
(二)、采購及領用
1、各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或低值易耗品,需提前向辦公室報批,經審核確屬工作需要,辦公室報月支出預算計劃,經總經理審批方可購置。無購置預算計劃的,屬零星緊急采購的物品,經總經理批準后,交辦公室統一采購。
2、辦公室對所需物品的采購應進行貨比三家,在確保供貨質量及價格適宜后,進行購置。
3、對批量、高值、專業技術強、專門設計定做和有特殊要求的采購物品,須經總經理及有關部門審核確認后,派專人負責協助辦公室實施采購,其他有特殊要求的采購物資,必須履行合同評審程序,簽定供貨合同后方可實施采購。
4、領用程序本著簡捷、有效、規范的原則,每月20號之前各部門填寫所需物品的《申購計劃書》,辦公室根據各部門的《申購計劃書》的要求及庫存情況,進行購置,各部門按照審核批準后的《申購計劃書》中的物品進行領用。領用及發放時必須要簽字登記;辦公室每季度將各部門的辦公費用總額統計后上報總經理并下發至各部門。
(三)、保管及維護
1、對購進的固定資產,辦公室負責及時建立固定資產卡片及入庫單,注明購進日期、生產廠家、使用部門等。
2、辦公室與財務部定期共同對固定資產及低值易耗品進行盤點、清查,保證帳、卡、物相符,年終要進行一次全面盤點,對報廢、毀損的固定資產應查明原因,按財務部有關規定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