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保潔
1)主要特點:辦公人員多,寫字臺、文件柜、電腦等設備、家具多,臺面上文件、辦公用具多、廢紙垃圾多。保潔時間多受時間制約,主要作業需在教師辦公前或下班后進行,通常是在室內無辦公人員時作業。
2)日常保潔項目
清倒煙灰缸、字紙籮等垃圾;
清掃地面:
擦拭辦公桌、文件柜、沙發、電話、辦公設備、;
擦拭門窗、窗臺、墻壁、天花、照明設施、飾物等;
送開水。
3)注意事項
受時間制約多,需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完成作業,需制定周密的保潔計劃,事先設計好作業內容、作業路線、作業程序、作業時間,要求作業人員按計劃作業,動作利索快捷。
地拖、抹布等保潔工具,可多備幾份,以減少往返清洗時間,提高短時間內突擊作業的效率。
進入教師已下班的辦公室作業時,最好由2人以上同時進出,共同作業,并注意不做令人懷疑的動作,以免產生誤會。
抹辦公桌椅時,桌面上的文件、物品等不得亂動。如發現手表、項鏈、錢包、通訊器材等貴重物品,應立即向組長報告。
抹飾柜、飾物等貴重物品、陳列品時,切記小心、抓穩、輕抹、輕放,一般情況下不得使用有腐蝕性的保潔劑。
管理辦公室鑰匙必須有嚴格的制度,除指定人員外,不得交與任何人員,教師要求開門或保潔人員作業時返回室內,應嚴格登記手續。
4)保潔程序
備:準備好保潔工具,水桶、抹布、保潔劑、垃圾袋、地拖、掃把等。
進:室內若有人,應先打招呼,得到允許后再作業,門不要關。
查:進入辦公室后,先查看有無異常現象、有無教師遺忘的貴重物品、有無已損壞的物品。如發現異常,先向組長報告后再作業。
倒:清倒煙灰缸、字紙籮、垃圾筒。倒煙灰缸時要檢查煙頭是否完全熄滅。清倒字紙籮,集中垃圾袋時,應注意里邊有無危險物品,并及時處理。
抹:從門口開始,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依次抹室內家具和墻壁等。毛巾應按規定折疊、翻面。抹每一件家具時,由高到低,先里后外。抹墻壁時,重點抹墻壁飾物、電燈開關插座盒、空調風口、踢腳板、門窗、窗臺等。大墻面、天花的保潔為定期作業,也可穿插在日常保潔中進行(如每天抹一間或一面)。
整:臺面、桌面上的主要用品,如電話、臺歷、臺燈、煙灰缸等抹凈后應按客戶習慣的固定位置擺放,報紙、書籍擺放整齊,文件資料、茶杯及貴重物品不準動。
換:收換垃圾袋、暖水瓶。
吸:按照先里后外,先邊角、桌下,后大面的順序,進行吸塵作業。椅子等設備挪動后要原位擺好。發現局部臟污應及時處理。
關:作業結束后,保潔人員退至門口,環視室內,確認質量合格,然后關燈、鎖門。
記:認真記錄每日作業情況,主要包括保潔員姓名、保潔房間號碼、進出時間、作業時客戶狀態(無人、工作、返回......)、家具設備有無損壞等。
門廳、大堂的保潔
1) 門廳和大堂的主要特點
來往人流最多、最頻繁,帶入的塵土亦較多,如不及時清除,將會擴散到行政樓的其他區域及樓層。另外其裝修較其他區域豪華,擺設和裝飾物較多。是行政樓使用者和外來人員進入行政樓的第一外場所,是顯示行政樓的等級和臉面的重要區域。
2) 日常保潔項目
地面及入口處腳墊的清掃。
玻璃門和玻璃幕、間隔的擦拭。
各種家具擺設以及裝飾物、標牌、消防器等擦拭。
墻壁和墻壁上裝飾物、標牌、開關盒的掃塵、擦拭。
果皮箱的清倒、擦拭。
金屬柱子、扶手、飾物等金屬的擦拭。
煙灰缸的清倒、更換。
此外還有天花、吊燈等特殊清掃項目。
3) 注意事項
為減少人們將室外塵土帶入室內,門廳入口處應鋪設防塵腳墊。遇雨天,應鋪吸水性的腳墊。
門廳及大堂入口區域應設專人推塵,隨時擦拭人們進入時的腳印。
門廳及大堂地面多為花崗石、大理石、水磨石、瓷磚、聚氯乙稀地板材、橡膠類地板材或地毯。應根據不同材質,采取不同的清洗方法。
不銹鋼、銅、鋁合金等裝飾,如柱子、扶手、標牌等,容易受腐蝕,擦拭時要選用專用保潔劑、保護劑,切記小心不要造成花痕。
注意不要碰倒、碰壞大堂內的各種擺設飾物。
4) 作業安排
每個大樓的門廳及大堂大小不同,保潔要求不同。若范圍較大,應按保潔項目、作業量及區域進行人員分工;若范圍較小,只配備一個保潔員,應采取“定時巡回清掃、依次逐項擦拭”的作業安排。
定時巡回清掃:
大廳最易弄臟的地方是地面。一般門廳及大堂地面,每30分鐘(時間長短應視人員流動量及其他因素定)應定時巡回清掃一次,以確保地面經常處于保潔狀態。主要是掃去地面垃圾、灰塵,擦去地面污跡、水跡,保持地面光亮、保潔,然后去擦拭其他項目,隔30分鐘再巡回保潔地面......如此往復。
依次逐項擦拭:
門廳及大堂日常保潔的其他項目多為每日擦拭一次即可,應事先安排好作業順序,依次擦拭。規定每30分鐘對地面巡回保潔一遍,每巡回保潔一遍的時間一般為3~5分鐘或再長一些,其余20多分鐘時間,用來依次逐項擦其他項目。有的項目,如煙灰缸的清倒或更換,可結合地面巡回進行保潔。
衛生間的保潔
衛生間主要特點:
人員來往頻繁,最易臟污的共用地方,人們不僅在衛生間大小便,還進行梳洗化妝,因此要求空氣清新。然而,大小便會產生臭味和其他異味,清除異味難度較大 ,故應做為保潔的重點之一。
日常保潔事項:
① 及時沖洗廁(尿)兜、不得留有臟物。
② 及時清倒手紙籮,籮內手紙不得多于1/3。
③ 不斷拖擦地面,做到無水跡、無垃圾、無塵土、無污垢。
④ 定時擦洗云臺、面盆、廁(尿)兜等衛生設備。
⑤ 定時擦拭門窗、間板、墻壁、窗臺。
⑥ 定時消毒。
⑦ 及時補充香皂、洗手液、香球、手紙。
注意事項:
⑧ 作業人員要注意自身保護,作業時帶防護手套和口罩,預防細菌感染,防止保潔劑損害皮膚。中間休息或作業完畢后,應使用藥用肥皂洗手,飲食前要漱口。
⑨ 清洗衛生間所用的工具應專用,使用后定期消毒,與其他保潔工具分開保管。
⑩ 作業時,應將“工作進行中”告示牌放置在門口或當眼處,以便客人注意并予以配合。
11 注意衛生間的通風,按規定開關通風扇或窗扇。
保潔程序
12 備:作業前,備好以下用具:地拖、掃把、膠垃圾鏟、水桶、抹布(兩條以上異色毛巾,深色為坐廁兜專用,淺色抹其他)、尿兜消毒劑以及手紙、香皂、香球、蚊香等。
13 沖:進入衛生間首先放水將廁兜、尿兜沖洗。
14 倒:掃除地面垃圾,清倒手紙籮、垃圾筒、茶葉筐。同時將手紙籮、垃圾筒、茶葉筐沖洗干凈。
15 洗:按照先云臺面盆,后廁兜尿兜的順序,逐項逐個刷洗衛生設備。廁兜尿兜要用專用刷子、百潔布、海綿塊等蘸專用保潔劑刷洗。然后再用清水沖洗,用抹布擦干凈。廁兜存在臭味是因廁兜里部、邊緣存有臟污,特別是尿兜的排水口和廁兜的下部(反水管水面以上),刷洗時應特別注意。
16 擦:用淺色抹布擦拭門窗、窗臺、隔板、墻壁、鏡面、干手機、皂液器等,必要時用刷子、百潔布、刮刀等去污。
17 拖:用地拖拖擦地面,注意邊角落,注意尿兜周圍,不要留有水跡。
18 補:補充手紙、香皂、洗手液、香球、垃圾袋等。手紙要上好,撕口留在外側,折成三角,壓在護板下。
19 噴:按規定噴灑除臭劑、清香劑。
20 撤:撤去“工作進行中”告示牌,把門窗關好。
最影響衛生間保潔的現象是:
1, 廁兜未沖或未沖凈。
2, 手紙籮已堆滿或手紙扔在籮外邊。
3, 地面有煙頭等垃圾,有水跡。
4, 鏡面有污跡、水跡。
篇2:保潔部員工培訓實施作業程序
保潔部員工培訓實施作業程序
一、目的
規范員工培訓工作,使員工培訓系統化、規范化,確保員工具備滿足工作需要的知識技能。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管理處所屬員工的培訓工作。
三、職責
1、管理處主任負責監督及抽查培訓實施情況、驗證培訓效果及對外聯系培訓教師。
2、保潔部主管負責制定部門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和培訓質量檢查。
3、保潔部領班負責清潔操作的培訓。
四、程序要點
1、年度培訓計劃的制定
(1)服務處保潔部主管于每年的12月15日前做出下年度的員工培訓計劃,并上報公司審批。
(2)員工培訓計劃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①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的規章制度;
②有具體的實施時間;
③有明確的培訓范圍;
④有考核的標準;
⑤有培訓費用預算。
2、新入職員工的培訓
(1)新員工入職前需進行崗前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崗:
①入職第一天由保潔部領班負責介紹部門工作性質、基本動作程序、公司的基本情況,并帶領新員工熟悉工作環境;
②第二天由服務處保潔部主管負責組織學習公司和部門規章制度、獎懲條例、服務標準及部門的崗位職責等一系列的培訓;
③第三、四天由保潔部主管、領班進行基本清潔知識的培訓;
④第五天起由保潔部主管安排到部門各崗位進行實際操作的培訓,由相關崗位的老員工負責培訓,每個崗位2~3天;
⑤實操培訓結束后由保潔部主管組織進行相關內容考試,考試不合格者應予辭退,保潔部主管還應根據新員工的工作情況進行評估,并將考試成績、工作評估上報人事部存檔。
3、清潔知識技能的培訓
(1)室內公共區域清潔培訓:
①家居保潔的注意事項;
②大堂、會所大廳保潔方法;
③室內公共區域的清潔頻率。
(2)室外公共區域清潔培訓:
①主干路段的清潔頻率;
②噴水池、人工湖的清潔方法;
③外委服務的質量要求。
(3)清潔劑分辨、使用的培訓;
①清潔劑的顏色、氣味;
②清潔劑的性能;
③清潔劑的使用方法;
④清潔劑的注意事項。
(4)地毯清洗方法培訓;
①干洗操作;
②干泡清潔操作;
③抽洗操作。
(5)常用清潔設備的使用和日常保養培訓:
①吸塵機的使用與日常保養;
②擦地機的使用與日常保養;
③拋光機的使用及日常保養;
④吸水機的使用及日常保養;
⑤現場操作示范及其他相關配件的使用知識。
(6)地面清潔保養培訓:
①地面日常保養的注意事項;
②地面清潔的頻率。
(7)消殺服務培訓:
①滅蟲的頻率;
②消殺區域;
③消殺滅蟲率;
④藥物的使用與保管。
(8)其他保潔的培訓:
①保潔工作順序;
②保潔工作技巧;
③保潔應注意事項。
(9)清潔知識的培訓由服務處保潔部主管、領班負責,每周進行一次每次2小時。
4、安全培訓
(1)安全培訓內容:
①清潔機械安全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相關安全方面標準作業程序的培訓;
②安全方面的相關清潔作業程序。
(2)安全培訓由服務處保潔部主管負責,必要時邀請相關人士共同進行。
(3)安全培訓應每季進行一次,每次培訓時間不少于2小時。
5、物業管理知識的培訓
(1)參加公司統一安全的專項的物業管理知識培訓及物業管理ISO9002質量體系知識培訓。
(2)物業管理知識的培訓每半年至少安排一次,每次培訓時間不少于2小時。
(3)培訓后參加公司組織的統一考核。
6、其他方面的培訓
(1)凡公司統一安排的培訓按照公司安排參加培訓。
(2)外出參觀學習。
(3)計劃外培訓。
7、培訓考核方式
(1)筆試理論考核方式:主要用于理論性較強的專業知識,如物業管理知識,崗位職責、標準作業程序等方面的知識考核,培訓主講人應在培訓后的一周內進行閉卷考試,其考試成績占培訓成績的30%。
(2)實際操作考核方式:用于操作性較強的專業知識如機器操作和物品清潔的考核,由培訓主講人在培訓結束后的一周內進行實操實考核、評分,其考試成績占培訓成績的70%。
(3)實操考試不合格者不允許上崗,并在一周內由保潔部主管組織安排進行補考,若第二次補考、仍不合格者視其工作能力調動工作崗位,如工作能力太差應給予辭退。
8、培訓記錄
每次培訓及考核完畢后,保潔部主管應填寫《培訓記錄表》、《員工培訓登記表》上報人事部并將相關記錄由部門歸檔保存至該員工離開公司,作為員工績效考評、工作調動及晉升、獎罰依據。
五、記錄
六、相關支持文件
《保潔部員工績效考評實施標準作業程序》
篇3:保潔培訓:電梯轎廂清潔程序與方法
保潔培訓:電梯轎廂清潔程序與方法
電梯轎廂的清潔和保潔工作主要包括電梯門、轎廂內壁、轎門內槽、轎廂地面的清潔等,一般為每日清潔一次,并進行每日的巡回保潔,每日巡回保潔次數可根據人流量的大小和具體標準要求而定。
(1)清潔程序
準備工作+清潔轎廂內壁一清潔轎門內槽、轎廂地面一清潔電梯轎廂門+檢查、整理。在電梯轎廂的清潔過程中,一般應從上到下,從里到外依次進行。
(2)清潔方法
電梯轎廂的清潔工作應安排在晚間或人流量較少的時間內進行,一般應在相連的樓層清潔前進行,操作方法如下:
1)準備工作
①準備好所需的工具和用具,如抹布、干毛巾、水桶、清潔劑、掃把、拖把、吸塵機和按要求需要更換的地毯等。
②通知電梯工停止電梯運行,切斷電源。
2)清潔轎廂內壁
①將抹布浸入配制好清潔劑的水桶中,拿起后擰干,沿著轎廂內壁從上往下用力抹擦。
②若壁上沾有較頑固的污垢或污跡,可用鏟輕刮或直接噴上清潔劑后用抹布用力來回抹擦。
③用另一塊抹布浸透清水后,擰干抹擦。將抹布過清永后用力擰干,再徹底清抹一遍。
④用半干濕毛巾抹凈電梯按鈕及顯示屏。
⑤轎廂天花板可每周清潔一次,除照明燈飾鏡面和攝像探頭要用半干濕毛巾輕輕清抹外,其他部位的清潔方法與轎廂內壁清潔方法相同。
3)清潔轎門內槽、轎廂地面
①用鐵鉤將轎門內槽的雜物勾起,亦可用吸塵機吸凈轎門內槽的沙粒。
②若轎廂地面鋪有每天更換的地毯,則只需將舊地毯掀起,用半干濕拖把將轎廂地面拖凈,待濕氣揮發后再鋪上干凈的地毯。
③若轎廂地面為固定地毯,則可用吸塵機吸干凈地面的沙粒、雜物,每周一次用洗地機(地毯機)配合清潔劑清潔一遍。
④若轎廂地面為木質或合成塑料,則可先用濕地拖配合清潔劑拖抹,再用清水拖抹,最后用干地拖將水跡抹干。
4)清潔電梯轎廂門
①電梯轎門材料一般是不銹鋼,清潔時先噴上少許不銹鋼噴劑,然后用棉質軟布由上而下抹凈,使電梯轎門潔凈光亮。
②清潔作業完畢,應環視整個電梯轎廂一遍,檢查是否有遺漏和清潔不徹底之處,如有應立即補做,最后通知電梯工重新啟動電梯。
(3)巡回保潔方法
在電梯正常運轉的情況下,用夾子夾起電梯間地面上的垃圾或雜物,用于毛巾抹擦按鈕、顯示屏及臟污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