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伦理三级-欧美伦理三级在线播放影院-欧美伦理片在线-欧美伦理片在线观看-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物業經理人

長沙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2014)

2988

  長沙市人民政府令第125號

  《長沙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已經20**年11月15日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長 胡衡華

  20**年1月14日

  長沙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電梯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電梯的生產(包括制造、安裝、改造、修理)、銷售、使用、維護保養、檢驗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個人或者單個家庭自用電梯的安全管理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電梯安全管理及重大安全問題的協調處理機制。

  市、區縣(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電梯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安全監管、住房城鄉建設、工商、規劃、物價、公安等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電梯安全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本轄區內電梯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電梯的生產、銷售、使用、維護保養單位和檢驗機構應當遵守電梯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建立健全電梯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保障電梯安全運行。

  第五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加強電梯安全宣傳教育,普及電梯安全知識,增強社會公眾的電梯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鼓勵學校、新聞媒體、社會團體開展電梯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倡導文明乘梯。

  第六條 鼓勵采用物聯網等先進科技手段,提高電梯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強事故防范和應急救援能力。

  鼓勵電梯生產、維護保養單位和電梯使用管理者參加電梯責任保險。

  第二章 電梯的生產與銷售

  第七條 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安全性能負責。電梯的安裝、改造、修理,應當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制造單位委托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安裝、改造、修理的,應當對其安裝、改造、修理進行安全指導和監控,并按照電梯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校驗和調試。

  第八條 電梯設置應當執行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和標準,保證電梯選型、配置及電源的要求與建筑結構、使用需求相適應,并綜合考慮急救、消防、無障礙通行等功能。

  電梯的數量、位置功能布局等設置不符合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和標準的,規劃部門不得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九條 電梯井道、機房等與電梯安全相關的建筑物、附屬設施應當符合建筑工程質量和電梯安全技術規范要求。

  第十條 電梯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將擬進行的施工時間、施工地點、施工內容、電梯參數以及電梯使用管理者等情況書面告知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第十一條 電梯安裝、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應當在驗收后三十日內將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移交電梯使用管理者。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將其存入該電梯的安全技術檔案。

  第十二條 電梯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和銷售記錄制度,并將銷售電梯產品目錄報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

  禁止銷售未取得許可生產的電梯,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電梯,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電梯。禁止銷售電梯殘次零配件。

  第三章 電梯的使用與維護保養

  第十三條 電梯使用管理者是指具有電梯管理權利和管理義務的單位或者個人。

  電梯使用管理者按照以下方式確定:

  (一)電梯的產權所有者為電梯使用管理者。其中,屬于多個產權所有者的,可以協商明確電梯使用管理者;已委托物業服務單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電梯,受委托的物業服務單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為電梯使用管理者;

  (二)電梯安裝并經監督檢驗合格后,建設單位尚未移交的,該建設單位為電梯使用管理者;

  (三)出租配有電梯的場所,租賃合同中已經約定電梯使用管理者的,依照其約定;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按上述(一)、(二)項的規定確定。

  第十四條 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按照規定向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電梯使用登記手續。

  電梯停用一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過定期檢驗日期時,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封停電梯、設置警示標志,并在三十日內到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停用手續。電梯重新啟用的,應當辦理啟用手續。

  第十五條 電梯使用管理者負責電梯的日常管理,履行下列電梯安全管理職責:

  (一)設置電梯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相應數量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明確電梯安全管理崗位責任;

  (二)建立電梯安全技術檔案;

  (三)保持電梯緊急報警裝置能隨時與值班人員實現有效聯系;

  (四)監督電梯的改造、修理、維護保養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條件;

  (五)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的顯著位置張貼有效的電梯使用標志;

  (六)將電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項、警示標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顯著位置;

  (七)法律、法規、規章及電梯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職責。

  電梯使用管理者發生變更的,原使用管理者應當向新使用管理者移交完整的電梯安全技術檔案。

  第十六條 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電梯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電梯并及時報告電梯使用管理者。

  第十七條 電梯安裝并經監督檢驗合格后,建設工程竣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加強電梯使用管理,確保交付給業主的電梯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建設單位應當負責解決。

  第十八條 委托物業服務單位管理電梯的住宅小區,其電梯管理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臨時管理規約、管理規約中,應當就電梯的使用、管理、維護保養、修理、改造、更新等事項作出規定;

  (二)訂立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物業服務合同時,應當對電梯安全管理方面的權利、義務作出明確約定;

  (三)物業服務單位應當將電梯使用管理的相關信息向業主公示,接受業主監督;

  (四)電梯出現故障或發生異常情況時,應當由物業服務單位組織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不能及時整改、消除隱患,需要停止使用電梯的,物業服務單位應當及時向業主公告、說明原因;

  (五)電梯的運行、維護保養及定期檢驗所需的經費應當在物業服務費中列支。利用電梯設置商業廣告的收入,業主與物業服務單位可以約定用于電梯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保養;

  (六)電梯的重大修理、更新和改造費用,需使用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的,按照國家和本市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相關使用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醫院病床電梯、直接用于旅游觀光的速度大于每秒2.5米的乘客電梯以及其他按照電梯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必須采用電梯司機操作的電梯,應當由持電梯作業人員證的電梯司機操作。

  幼兒園、小學、老年公寓的電梯應當明確專人操作。

  第二十條 電梯投入使用后,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委托取得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電梯維護保養,簽訂維護保養合同。

  第二十一條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在本市開展電梯維護保養業務,應當具備相應資質條件要求,在本市設置固定辦公場所,配備相應資格的作業人員、儀器設備和應急救援電話。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將單位名稱、資質范圍、駐本市辦公地點、作業人員、儀器設備情況、應急救援電話、維護保養對象等信息報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上述備案信息發生變化的,應當在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報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備案信息變更。

  第二十二條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對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性能負責,并按照電梯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電梯維護保養,做好下列工作:

  (一)對維護保養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與培訓;

  (二)至少每十五日進行一次維護保養工作;

  (三)制定電梯維護保養計劃與方案;

  (四)制定應急救援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應急演練;

  (五)設立24小時值班電話,接到故障報告后,應當立即趕赴現場,并采取必要的應急救援措施;

  (六)建立電梯的維護保養記錄和技術檔案;

  (七)進行電梯定期檢驗前的安全性能自行檢查,出具自行檢查報告,并配合電梯使用管理者做好電梯定期檢驗的申請工作;

  (八)法律、法規、規章及電梯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職責。

  第二十三條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在維護保養中,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書面通知電梯使用管理者采取措施、消除隱患,發現嚴重事故隱患時還應當及時向電梯所在地的區縣(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

  (一)使用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電梯的;

  (二)使用存在事故隱患、報停、報廢電梯的;

  (三)違規進行電梯修理、改造的;

  (四)其他危及電梯安全使用行為的。

  接到報告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二十四條 電梯機房、井道、底坑等建筑工程質量達不到標準要求的,電梯使用管理者可以向電梯所在地的區縣(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投訴。接到投訴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二十五條 醫院、幼兒園、學校、老年公寓以及車站、港口、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的乘客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配置具有運行參數采集功能的電梯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并與維護保養單位建立的電梯安全運行監測系統聯網。

  新安裝的住宅電梯應當配置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并聯網。

  本辦法實施前已投入使用的住宅電梯,在重大修理或者改造時應當加裝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并聯網。

  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對電梯安全運行監測系統的建立和運行進行統一指導規范。

  第二十六條 使用電梯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使用明示不得使用的電梯;

  (二)采用撞擊、扒、撬等非正常手段開啟電梯層門;

  (三)拆除、破壞電梯的部件及其附屬設施;

  (四)乘坐超過額定載重量的電梯;

  (五)其他危及電梯安全運行或者危及他人安全的行為。

  第四章 電梯的檢驗

  第二十七條 電梯檢驗機構應當依法取得資質,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及電梯安全技術規范開展檢驗工作。

  電梯檢驗人員應當依法取得電梯檢驗資格,方可從事相應的檢驗工作。

  電梯檢驗機構及其檢驗人員應當客觀、公正、及時地出具檢驗報告,并對檢驗結果和鑒定結論負責。

  第二十八條 電梯的安裝、改造、重大修理過程應當經電梯檢驗機構進行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或者監督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九條 在用電梯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在電梯檢驗周期屆滿前三十日內向電梯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發生災害或者設備事故,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通知電梯維護保養單位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影響電梯額定載重量、平衡系數、噪聲、速度、加減速度、平層精度等性能指標的,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要求提前進行定期檢驗。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三十條 電梯檢驗機構收到電梯檢驗要求后,應當按照電梯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完成檢驗工作。

  第三十一條 電梯經檢驗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的,電梯檢驗機構應當出具檢驗意見通知書,提出整改期限,整改期限一般不超過三十日,逾期未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自整改期滿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出具檢驗不合格報告。

  檢驗意見通知書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報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對整改情況予以監督。

  第三十二條 電梯使用年限達到十五年時,電梯使用管理者可以委托電梯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性能技術評估。

  電梯檢驗機構應當提出繼續使用、修理、改造或者報廢的安全性能技術評估報告。

  第三十三條 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者達到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報廢條件,以及評估報告建議報廢的,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告知電梯產權所有者及時予以報廢,并在報廢后十五日內向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注銷手續。

  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對報廢電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電梯繼續使用。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四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對以下電梯實施重點安全監督:

  (一)位于醫院、幼兒園、學校、老年公寓以及車站、港口、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的;

  (二)故障頻率較高或者投訴較多的;

  (三)經過安全技術評估認定為需要修理、改造的;

  (四)其他需要實施重點安全監督的。

  第三十五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建立電梯維護保養工作質量和電梯檢驗工作質量監督抽查機制。監督抽查結果應當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六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每年向社會公布本市電梯的維護保養、檢驗等總體狀況以及維護保養單位、檢驗機構的資質情況。

  第三十七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建立電梯安全監督投訴舉報制度,公布投訴舉報電話、信箱地址,受理有關電梯生產、銷售、使用、維護保養和檢驗過程中違法行為以及電梯事故隱患的投訴舉報,并及時予以處理。

  第三十八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違反電梯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行為或者電梯存在事故隱患時,應當以書面形式發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責令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隱患。緊急情況下要求有關單位采取緊急處置措施的,應當隨后補發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

  第三十九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重大違法行為或者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時,應當責令有關單位立即停止違法行為、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并及時向上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及時予以處理。

  對違法行為、嚴重事故隱患的處理需要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并通知其他有關部門。當地人民政府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及時予以處理。

  第四十條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實施電梯安全監督過程中,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移交住房城鄉建設、工商、城管執法等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一)物業服務單位未落實電梯安全管理責任,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拒不執行,需要對其資質進行處理的;

  (二)電梯制造、安裝、改造、修理單位被依法撤銷許可后,需要吊銷營業執照或者責令辦理企業變更登記的;

  (三)電梯安裝、改造、修理所涉及建筑物屬于違法建筑,需要依法查處的。

  第四十一條 市、區縣(市)人民政府及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依法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內電梯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或者納入相應的應急處置與救援體系。

  電梯使用管理者應當制定電梯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 電梯使用管理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電梯緊急報警裝置未能隨時與值班人員實現有效聯系的;

  (二)電梯停用一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過定期檢驗日期的,電梯使用單位未封停電梯、未設置停止使用的警示標志或者未辦理停用手續的;

  (三)委托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電梯維護保養的。

  第四十三條 質量技術監督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電梯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按照管理權限對有關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自20**年5月1日起施行。

篇2: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2015)

  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20**)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滬府令25號)

  ( 20**年3月11日 )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

  第25號

  《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已經20**年2月16日市政府第7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長 楊雄

  20**年2月27日

  上海市電梯安全管理辦法

  (20**年2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5號公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目的和依據)

  為了加強本市電梯安全工作,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電梯生產(含制造、安裝、改造、修理)、使用、維護保養、檢驗、檢測以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的電梯,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等。具體范圍按照國家規定的特種設備目錄及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確定。

  第三條 (政府職責)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電梯安全工作的領導,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并建立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電梯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做好電梯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部門職責)

  市、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本市電梯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本市建設、規劃、房屋、交通、工商、公安、安全監管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電梯安全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 (保險)

  本市推行電梯安全責任保險,鼓勵電梯生產、使用、維護保養等單位投保電梯安全責任保險。

  第六條 (采用先進技術)

  鼓勵電梯生產、使用、維護保養等單位采用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手段,提高電梯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強事故防范能力和應急救援能力。

  第七條 (宣傳教育)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電梯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鼓勵新聞媒體、學校、社會團體等開展電梯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

  第八條 (行業協會)

  本市電梯等相關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可以開展以下工作:

  (一)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開展會員單位信用方案建設和信用評級工作;

  (二)開展行業信息分析研究,收集、發布電梯維護保養工時、參考價格等行業信息;

  (三)組織宣傳咨詢、教育培訓,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和電梯安全管理水平;

  (四)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協助、配合行政管理部門開展技術鑒定、監督檢查、推行電梯安全責任保險等工作。

  第二章 生產

  第九條 (電梯生產質量要求)

  電梯生產活動應當符合電梯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的要求。

  禁止將報廢的零部件用于電梯生產。

  第十條 (電梯出廠文件)

  電梯制造單位(以下簡稱“制造單位”)對出廠的電梯,應當提供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等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注明電梯及其主要零部件設計使用年限或者次數,并在電梯顯著位置,設置產品銘牌、安全警示標志及其說明。

  第十一條 (制造單位的責任)

  制造單位對電梯安全性能負責,并承擔以下義務:

  (一)明確質量保證期限,在質量保證期內電梯出現質量問題的,予以免費修理或者更換相關零部件;

  (二)向電梯使用管理單位(以下簡稱“使用管理單位”)提供必需的電梯備品備件、技術培訓和其他技術幫助;

  (三)對電梯安全運行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了解,對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四)因設計、制造等原因造成電梯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主動召回,及時告知使用管理單位,并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十二條 (電梯設置要求)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和標準設置電梯;不符合有關規定和標準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不得通過,建設行政管理部門不予發放施工圖審查備案證明,規劃行政管理部門不予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車站、機場、客運碼頭等公共交通場所的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應當選用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公共交通型電梯。

  第十三條 (視頻監控設施)

  學校、幼兒園、醫院、車站、機場、客運碼頭、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和住宅小區的電梯,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和標準,配備視頻監控設施,并保證正常運行。

  第十四條 (遠程監測裝置)

  在本市安裝使用的乘客電梯,制造單位應當配備具有運行參數采集和網絡遠程傳輸功能的監測裝置。

  鼓勵使用管理單位、電梯維護保養單位(以下簡稱“維護保養單位”)建立電梯遠程監測系統,對電梯運行情況實施遠程監測。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制定電梯遠程監測系統的標準規范,并對制造單位、使用管理單位、維護保養單位的遠程監測系統運用情況實施監督抽查。

  第十五條 (施工告知)

  電梯安裝、改造、修理單位應當將擬施工的時間、地點和內容等情況,于施工前書面告知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督促電梯安裝、改造、修理單位申報監督檢驗。

  建設項目需安裝電梯的,電梯安裝單位應當在書面告知時,提供建設項目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的相關信息。建設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第十六條 (電梯安裝、改造、修理的安全管理要求)

  電梯的安裝、改造、修理,應當由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取得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受托單位不得轉委托或者變相轉委托電梯安裝、改造、修理業務。

  制造單位委托其他單位進行電梯安裝、改造、修理的,應當對其安裝、改造、修理進行安全指導和監控,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校驗和調試。

  電梯安裝、改造、修理單位應當在施工前,編制安全施工方案,落實安全防護措施等現場安全生產條件,并檢查電梯機房、井道、底坑、通道等土建工程是否符合電梯安裝使用要求。

  第十七條 (電梯安裝、改造、重大修理的自行檢測)

  電梯安裝、改造、修理單位應當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電梯安裝、改造和重大修理活動的過程實行自行檢測。經自行檢測合格的,方可報檢驗機構進行監督檢驗。

  第十八條 (電梯安裝、改造、重大修理的證明文件和技術支持)

  電梯安裝、改造和重大修理竣工后,電梯安裝、改造、修理單位應當向使用管理單位提供質量證明文件和監督檢驗證明。

  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單位對電梯進行改造的,制造單位應當對改造后的電梯安全性能負責,并提供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文件,承擔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責任。

  電梯修理單位應當對重大修理項目更換的電梯部件、安全附件及安全保護裝置明確質量保證期限,在質量保證期內出現質量問題的,予以免費修理或者更換相關零部件。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十九條 (電梯所有權人)

  業主是建筑物附屬電梯的所有權人,依法承擔電梯安全運行的相應義務,并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明確使用管理單位。

  第二十條 (使用管理單位的確定)

  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履行電梯安全管理義務,對電梯使用安全負責。使用管理單位按照下列規則予以確定:

  (一)電梯所有權人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電梯的,受托方為使用管理單位;

  (二)電梯所有權人未委托他人管理的,電梯所有權人為使用管理單位。

  電梯屬于業主共有且未委托他人管理的,共有人應當書面約定電梯管理的實際負責人,承擔具體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條 (使用登記)

  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向電梯所在地的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電梯使用登記手續,取得使用登記證書。辦理登記手續的時間不得晚于電梯投入使用后30日。

  使用管理單位變更的,應當向電梯所在地的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登記變更手續。

  電梯報廢的,應當在報廢后30日內,向電梯所在地的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二條 (使用基本要求)

  使用管理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建立電梯安全技術檔案,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使用管理單位應當通過書面合同方式,委托制造單位或者取得電梯安裝、改造、修理資質的單位承擔電梯維護保養工作,簽訂合同前應當查驗相關資質證書。使用管理單位具備電梯制造、安裝、改造、修理資質的,可以自行承擔電梯維護保養工作。

  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的顯著位置張貼有效的電梯使用登記標志、安全使用說明、安全注意事項、警示標志、本單位應急救援電話號碼、電梯安全責任保險的投保信息。

  使用管理單位對電梯轎廂裝修應當符合電梯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的要求,不得影響電梯安全性能。

  第二十三條 (日常安全管理職責)

  使用管理單位的安全管理機構或者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巡視電梯運行情況,并做好記錄,巡視記錄至少保存5年;

  (二)保管電梯層門鑰匙、機房鑰匙和安全提示牌;

  (三)配合維護保養單位開展工作,簽字確認維護保養記錄;

  (四)電梯安裝、改造、修理、檢驗、檢測時,做好現場配合工作,協助施工單位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五)在需要暫停使用的電梯出入口張貼停用告示,并采取避免電梯乘用的安全措施;

  (六)發現違反電梯乘用規范的行為,予以勸阻;

  (七)發現電梯存在故障或者其他影響電梯正常運行的情況時,作出停止使用的決定,并及時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第二十四條 (乘客行為規范)

  乘客乘用電梯時,應當遵守安全使用說明和安全注意事項的要求,服從有關工作人員的管理和指揮,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乘用明示處于非安全狀態的電梯;

  (二)乘用超過額定載荷的電梯;

  (三)采用非正常手段開啟電梯層門、轎廂門;

  (四)破壞電梯安全警示標志、報警裝置或者電梯零部件;

  (五)其他影響電梯安全運行的行為。

  學齡前兒童應當在成年人陪同下乘用電梯。

  第二十五條 (住宅小區電梯安全使用管理)

  住宅小區電梯安全使用管理除執行本辦法的其他規定之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建設單位、業主應當在《臨時管理規約》或者《管理規約》中規定電梯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改造、修理、檢驗、檢測、安全評估、更新等費用的籌集和使用規則。

  (二)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時,應當明確約定電梯安全使用管理方面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三)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公開電梯安全管理的相關記錄,業主、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有權監督物業服務企業的電梯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四)電梯發生故障影響正常使用或者經檢驗存在事故隱患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向業主委員會報告。

  第二十六條 (應急響應和事故救援)

  使用管理單位應當確保電梯緊急報警裝置有效運行,即時響應乘客被困報警,做好安全指導工作,并在乘客被困報警后5分鐘內通知維護保養單位采取措施實施救援。

  電梯出現故障、發生異常情況或者存在事故隱患的,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做好警戒工作,控制電梯操作區域,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組織對電梯進行全面檢查。電梯經排除故障、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繼續使用。需停止電梯運行時間超過24小時以上的,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公告電梯停止運行的原因和修復所需時間。

  電梯發生事故時,使用管理單位應當組織排險、救援,保護事故現場,并于1小時內報告電梯所在地的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七條 (定期檢驗)

  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按照規定向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繼續使用。

  因建筑物改造、維護等原因,電梯需要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超出下次檢驗日期的,使用管理單位應當設置警示標志、封存電梯,并自停用之日起30日內,向電梯所在地的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停用手續。電梯恢復使用前,使用管理單位應當進行檢查,并向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自監督檢驗合格之日起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電梯,應當每5年在定期檢驗時,按照監督檢驗的要求進行功能性試驗和制停距離檢查。

  第二十八條 (電梯運行費用管理)

  電梯所有權人應當承擔電梯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改造、修理、檢驗、檢測、安全評估、更新等所需的費用。

  物業服務企業為住宅小區電梯使用管理單位的,物業服務費中的電梯運行維護費用應當單獨立賬。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每半年公布1次電梯運行維護費用支出情況。

  住宅小區電梯需要修理、改造、更新的,使用管理單位和業主委員會應當及時組織落實,業主應當履行資金籌集義務。所需資金按照以下方式籌集:

  (一)已建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按照規定程序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

  (二)未建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或者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余額不足的,相關業主對費用承擔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承擔;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相關業主按其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的比例承擔。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可以協助組織相關業主籌集落實資金。

  住宅小區電梯經檢驗、檢測機構認定存在嚴重事故隱患,不采取重大修理、改造或者更新難以消除隱患且相關方對經費籌集、整改方案等達不成一致的,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使用管理單位、業主代表和房屋、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共同商議,確定電梯修理、改造或者更新方案和費用籌集方案。

  第四章 維護保養

  第二十九條 (維護保養單位的基本要求)

  在本市設點開展電梯維護保養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具備電梯制造或者安裝、改造、修理資質,依法在本市辦理工商登記。不具備相應資質,或者未依法在本市辦理工商登記的,不得在本市設點開展電梯維護保養經營活動。

  維護保養單位在本市首次開展業務前,應當將單位名稱、主要負責人、資質范圍、辦公地點、作業人員、應急救援電話號碼等信息報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相關信息發生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報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通過政務網站公開已備案的維護保養單位相關信息。

  第三十條 (承接維護保養業務)

  維護保養單位承接維護保養業務前,應當對電梯狀態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使用管理單位。

  維護保養單位不得轉包、分包或者變相轉包、分包維護保養業務。

  第三十一條 (維護保養人員的培訓教育)

  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定期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并支持作業人員取得職業技能資格。

  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建立作業人員教育培訓記錄,并至少保存5年。

  第三十二條 (維護保養單位職責)

  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對其維護保養的電梯安全性能負責,并履行下列職責:

  (一)按照電梯安全技術規范、相關標準和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的要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維護保養計劃,開展維護保養工作;

  (二)在電梯顯著位置,標明本單位的名稱、應急救援電話號碼和投訴電話號碼;

  (三)對住宅小區電梯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公布最近一次維護保養信息,信息至少應當包括維護保養人員、維護保養時間和內容等;

  (四)維護保養現場作業人員應當具有相應資格,并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五)更換的電梯零部件應當具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其中安全保護裝置還應當具有型式試驗證明;

  (六)確保應急救援電話24小時有效應答,接到乘客被困報警后,30分鐘內趕到現場完成救援解困;

  (七)發現故障或者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時排除故障,對故障暫時難以排除的,應當將解決方案書面通知使用管理單位,并告知使用管理單位故障排除前,不得使用;

  (八)至少每6個月對電梯進行1次自行檢查,并向使用管理單位出具自檢報告;

  (九)建立維護保養和故障處置記錄,并至少保存5年。

  第三十三條 (公共交通場所電梯的維護保養)

  車站、機場、客運碼頭等公共交通場所的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選擇制造單位或者制造單位委托的取得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維護保養。

  公共交通場所的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和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根據電梯運行的實際狀況,增加維護保養頻次和維護保養項目。

  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指導、督促。

  第三十四條 (老舊電梯的維護保養)

  自監督檢驗合格之日起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和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根據電梯運行的實際狀況,增加維護保養頻次和維護保養項目。

  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指導、督促。

  第五章檢驗、檢測和安全評估

  第三十五條 (檢驗、檢測機構職責)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確保其從事檢驗、檢測的人員具有國家規定的資格;

  (二)檢驗、檢測、安全評估活動符合相關規定要求;

  (三)在規定期限內出具檢驗、檢測報告或者安全評估報告,并對出具的報告負責;

  (四)對檢驗、檢測、安全評估活動中知悉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五)檢驗、檢測、安全評估活動中發現電梯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書面告知使用管理單位;屬于嚴重事故隱患的,還應當書面告知使用管理單位暫停使用電梯、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并向電梯所在地的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三十六條 (檢驗機構特別規定)

  檢驗機構依法從事電梯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并履行下列職責:

  (一)督促使用管理單位按期申請檢驗;對逾期未申請檢驗的,應當及時報告電梯所在地的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二)在電梯轎廂內、出入口或者采取其他方式公布最近一次電梯檢驗信息,信息至少應當包括檢驗機構、檢驗時間、檢驗人員和檢驗結論等內容;

  (三)在檢驗活動中,對電梯生產、使用管理單位執行法規標準規定、落實安全責任的相關工作質量情況進行核查;

  (四)將監督檢驗、定期檢驗結果報送電梯所在地的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第三十七條 (安全評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使用管理單位可以委托檢驗、檢測機構開展電梯安全評估,根據評估結論確定繼續使用電梯的條件或者對電梯進行修理、改造、更新:

  (一)電梯故障頻率較高、影響正常使用的;

  (二)電梯曾遭遇水浸、火災、雷擊、地震等災害影響的;

  (三)其他需要進行安全評估的。

  電梯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或者次數,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委托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安全評估,確定繼續使用電梯的條件或者對電梯進行修理、改造、更新,并辦理使用登記證書變更。

  住宅小區電梯經安全評估后,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將評估結論張貼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處的顯著位置。

  電梯安全評估規范由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八條 (監督檢查)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每年制定安全監督檢查計劃,按照有關規定對電梯生產、使用、維護保養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監督檢查。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下列電梯實施重點安全監督檢查:

  (一)位于學校、幼兒園、醫院、車站、機場、客運碼頭、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眾聚集場所的;

  (二)故障頻率較高、影響正常使用的。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需要,組織實施下列專項監督檢查:

  (一)電梯主要零部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二)電梯檢驗、檢測和安全評估工作質量監督檢查。

  第三十九條 (老舊電梯監督檢查)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本市超過設計使用年限或者次數的電梯和自監督檢驗合格之日起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電梯制定專門的監督檢查計劃,督促使用管理單位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加強安全管理。

  第四十條 (安全監察指令)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和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要求的行為或者電梯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以書面形式發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責令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隱患。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有證據表明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或者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依法實施查封、扣押。

  第四十一條 (約談)

  發生電梯事故、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消除,或者存在其他安全管理問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可以約談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要求其落實電梯安全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電梯安全隱患。

  第四十二條 (使用管理單位和維護保養單位監管)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電梯安全監督管理檔案,記錄對使用管理單位、維護保養單位監督檢查、行政處罰等情況。對有不良記錄的使用管理單位、維護保養單位加強監督檢查頻次,向社會公開監督檢查結果,并向相關部門通報。

  使用管理單位、維護保養單位對電梯事故負有主要責任的,或者12個月內違反電梯安全管理規定被處罰兩次以上的,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有關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相關部門通報。

  第四十三條 (嚴重隱患的處置)

  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接到電梯存在嚴重事故隱患需暫停使用的報告后,應當及時到達現場,并視情況作出停止使用電梯的指令、責令有關單位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處理,或者作出需要作進一步技術鑒定的決定。

  第四十四條 (事故處理)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接到電梯事故的報告后,應當立即赴現場,會同有關部門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第四十五條 (信息公布)

  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每年向社會發布本市電梯安全狀況報告,內容包括:

  (一)電梯數量、種類、分布區域;

  (二)電梯事故情況、特點、原因分析、防范對策;

  (三)其他需要公布的情況。

  第四十六條 (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

  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在建項目中的電梯井道、機房等工程質量加強監督管理。

  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物業服務企業依法履行電梯日常安全運行管理職責、住宅小區電梯運行維護費用管理和電梯修理、改造、更新資金籌集加強指導和監督。

  第四十七條 (投訴、舉報)

  單位或者個人發現危害電梯安全的違法行為的,可以向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舉報。

  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對接到的投訴、舉報應當受理,屬于本部門職責的,及時進行核實、處理、答復;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并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處理,并告知舉報人。有權處理的部門應當及時處理,不得推諉。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 (對違反電梯生產管理規定的處罰)

  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生產單位將報廢的零部件用于電梯生產的,由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以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生產單位未注明電梯及其主要零部件設計使用年限或者次數的,由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受托單位轉委托或者變相轉委托電梯安裝、改造、修理業務的,由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九條 (對使用管理單位違法行為的處罰)

  使用管理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未張貼本單位應急救援電話號碼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安全管理機構或者安全管理人員未做巡視記錄并保存5年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未確保電梯緊急報警裝置有效運行的。

  使用管理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未查驗相關資質證書,委托不具備資質的單位承擔電梯維護保養工作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規定,未按照電梯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要求裝修電梯轎廂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未在乘客被困報警后5分鐘內通知維護保養單位采取措施實施救援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電梯出現故障、發生異常情況或者存在事故隱患的,未采取避免使用的安全措施的;

  (五)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電梯發生事故時,未按時報告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

  第五十條 (違反電梯運行費用管理規定的處罰)

  物業服務企業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電梯運行維護費用未單獨列賬或者未按期公布電梯運行維護費用支出情況的,由市或者區縣房屋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一條 (對維護保養單位違法行為的處罰)

  維護保養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在開展業務前,未將相關信息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或者發生變化未將變更信息備案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規定,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制定維護保養計劃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二項規定,未在電梯轎廂顯著位置,標明本單位的名稱、應急救援電話號碼和投訴電話號碼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規定,未在住宅小區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公布最近一次維護保養信息的;

  (五)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九項規定,未建立維護保養和故障處置記錄并保存5年的。

  維護保養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轉包、分包或者變相轉包、分包維護保養業務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五項規定,更換的電梯零部件無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或者安全保護裝置無型式試驗證明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第六項規定,應急救援電話未能24小時有效應答,或者在乘客被困報警后,未能在30分鐘內趕到現場完成救援解困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七項規定,未告知使用管理單位故障排除前不得使用的;

  (五)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第八項規定,未對維護保養的電梯進行自行檢查的。

  第五十二條 (違反公共交通場所電梯安全管理規定的處罰)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公共交通場所的使用管理單位未選擇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取得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維護保養的,由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三條 (對檢驗機構違法行為的處罰)

  檢驗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規定,對逾期未申請檢驗的情況未及時報告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六條第二項規定,未公布最近一次檢驗信息的。

  檢驗、檢測機構出具虛假的安全評估報告或者安全評估報告嚴重失實的,由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對機構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四條 (行政責任)

  違反本辦法的規定,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一)在行政許可工作中違反法定權限、條件和程序實施行政許可的;

  (二)違法實施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的;

  (四)未按照規定實施監督檢查的。

  違反本辦法的規定,市或者區縣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等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不依法履行職責,致使可以避免的電梯重大事故發生的;(二)發生電梯重大事故不按規定報告、處理的;

  (三)其他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的行為。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五條 (有關用語的含義)

  本辦法所稱的“使用管理單位”,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的“使用單位”,是指對電梯實際履行安全管理義務,承擔電梯使用安全責任的主體。

  本辦法所稱的“重大修理”,是指在不改變電梯的原性能參數和技術指標的前提下,對電梯的主要部件和安全部件進行修理的活動。具體范圍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確定。

  本辦法所稱的“嚴重事故隱患”,包括以下情形:

  (一)非法生產或者利用廢舊零部件拼裝的電梯;

  (二)主要部件、安全保護裝置失效或者缺失的電梯;

  (三)發生事故后未經全面檢查繼續使用的電梯;

  (四)國家明令淘汰的電梯;

  (五)因電梯設備本體原因導致檢驗不合格的電梯。

  第五十六條 (實施日期)

  本辦法自20**年4月1日起施行。20**年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2號發布,根據20**年12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2號公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上海市農機事故處理暫行規定>等148件市政府規章的決定》修正并重新發布的《上海市電梯安全監察辦法》同時廢止。

篇3:徐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2012)

  徐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20**)

  (20**年10月28日徐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9次會議制定20**年11月26日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5次會議批準20**年12月1日徐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25號公布自20**年3月1日起施行)

  徐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電梯的安全運行,預防和減少事故,保障公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電梯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銷售、使用、日常維護保養、檢驗檢測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市、縣(市)、銅山區、賈汪區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以下簡稱質監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電梯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建設、房產、安監、價格、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電梯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督促和支持質監等部門依法履行電梯安全管理職責,建立電梯事故及重大隱患應急處置協調機制。

  質監部門應當會同安監、公安等部門制定電梯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五條 從事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的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許可,其從業人員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

  第六條 新建的學校、幼兒園、醫院、車站、賓館、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共場所使用的電梯,應當配置具有運行參數采集功能和圖像采集功能的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

  住宅等其他建筑新配置的電梯,以及進行重大維修或者改造的既有電梯,應當配置具有運行參數采集功能的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鼓勵配置具有圖像采集功能的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

  第七條 鼓勵電梯使用單位、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等參加電梯安全責任保險,提高事故賠付能力。

  第二章 電梯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和銷售

  第八條 電梯制造單位應當向電梯使用單位提供下列技術指導和服務:

 ?。ㄒ唬╇娞輦淦穫浼?;

  (二)保證電梯正常運行的技術服務;

 ?。ㄈ本仍葘I技能培訓。

  電梯發生規律性故障的,電梯制造單位應當及時作出相應技術說明并協助排除故障。

  第九條 建設工程的建設單位對電梯的購置和安裝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芯哂邢鄳Y質的單位設計涉及使用電梯的建筑結構,并符合電梯井道、導軌支架預埋等電梯安裝、使用的特殊要求;

  (二)選購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電梯,保證電梯的選型、配置及備用電源的要求與建筑結構、使用需求相適應,保障安全、急救、消防、無障礙通行等功能;

 ?。ㄈ┰谑┕ふ袠宋募休d明所選用電梯配置電梯安全運行監控系統的技術條件。

  第十條 電梯的安裝、改造、維修應當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通過合同委托、同意的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實施。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質量以及安全運行涉及的質量問題負責。

  自行委托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改造電梯的,電梯改造單位應當更換電梯產品銘牌,并標明電梯改造單位名稱、改造日期和改造資質證件編號等相關信息。電梯改造單位對電梯質量以及安全運行涉及的質量問題負責。

  電梯安裝、改造、維修業務不得轉包或者分包。

  第十一條 電梯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于施工前將擬進行的電梯安裝、改造、維修情況書面告知市質監部門。

  電梯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應當經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或者監督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二條 電梯銷售單位應當建立進貨查驗制度和銷售臺賬,將銷售的電梯產品目錄報市質監部門備案。電梯銷售單位對其銷售的電梯的合法性負責。

  第三章 電梯的使用和日常維護保養

  第十三條 本條例所稱電梯使用單位,是指在電梯使用過程中實際行使電梯管理權利、履行電梯管理義務的單位或者個人。

  未確定電梯使用單位的,電梯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四條 電梯使用單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新安裝的電梯尚未移交的,項目建設單位為電梯使用單位;

 ?。ǘ╇娞菟袡嗳宋形飿I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電梯的,該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為電梯使用單位;

 ?。ㄈ╇娞菟袡嗳俗孕泄芾黼娞荩瑢儆趩我凰袡嗳说?,該電梯所有權人為電梯使用單位;屬于多個所有權人共有的,應當協商確定電梯使用單位。

  電梯所有權人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移物業使用權的,可以約定物業使用人為電梯使用單位。

  電梯使用單位不明確的,由電梯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督促電梯所有權人限期落實。

  第十五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內,向市質監部門登記。

  電梯使用單位發生變更的,原電梯使用單位和變更后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變更后三十日內向原登記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電梯擬停用一年以上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停用后三十日內向原登記部門辦理停用手續。

  電梯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予以報廢,并在報廢后三十日內向原登記部門辦理注銷手續。

  第十六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履行下列安全管理職責:

 ?。ㄒ唬┰O置電梯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專職電梯安全管理人員;

  (二)建立并嚴格執行電梯安全運行管理制度,建立電梯安全技術檔案并長期保存;

 ?。ㄈ┲贫娞菔鹿蕬睂m楊A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四)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的明顯位置標明安全注意事項、警示標志和有效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ㄎ澹┍WC電梯緊急報警裝置能夠有效應答緊急呼救;

 ?。┌l現電梯存在安全隱患的,暫停使用;

  (七)發生乘客被困故障時,迅速采取措施組織救援,并按規定及時報告;

 ?。ò耍﹨f助做好電梯的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和檢驗檢測工作;

 ?。ň牛κ褂秒娞葸\載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以及易造成電梯損壞的家具、家用電器等物品的,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技術措施或者派員進行現場管理;

 ?。ㄊ┓伞⒎ㄒ?、規章和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職責。

  第十七條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委托依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并訂立日常維護保養合同。

  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按照合同和安全技術規范進行維護保養,不得將業務轉包、分包,或者以授權、委托、掛靠等方式變相轉包、分包。

  第十八條 在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內變更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合同生效后十五日內,持合同原件到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更換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異地注冊的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單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業務的,應當在本市設置固定辦公場所和配備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作業人員,并向市質監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 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ㄒ唬┲贫娞萑粘>S護保養方案,建立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檔案,檔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四年;

 ?。ǘ┲辽倜渴迦諏﹄娞葸M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并經電梯使用單位簽字確認;

  (三)至少每六個月按照本單位作業指導書對維護保養的電梯進行一次自行檢測,并向電梯使用單位出具檢測報告;

 ?。ㄋ模﹨f助電梯使用單位制定電梯安全運行管理制度和電梯事故應急專項預案;

 ?。ㄎ澹┰O立二十四小時值班電話,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時予以排除;

  (六)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的明顯位置標明本單位名稱及應急救援電話;

 ?。ㄆ撸┙拥匠丝捅焕Ч收蠄蟾婧?,三十分鐘內趕到現場實施救援,同時向質監部門報告;

  (八)對電梯維保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

  (九)發現電梯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書面告知電梯使用單位暫停使用,同時書面向質監部門報告;

 ?。ㄊ┓?、法規、規章和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職責。

  第二十條 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轎廂進行裝修時,應當采用不影響電梯安全運行的材料和工藝;電梯轎廂重量的變動超過額定載荷百分之八的,應當委托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實施。

  電梯裝修完成后,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委托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安全性能驗證。

  第二十一條乘客應當遵守電梯安全注意事項的要求,服從有關工作人員的指揮,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ㄒ唬┻`反電梯安全警示標志操作電梯;

 ?。ǘ┻\載超重貨物或者乘坐超載電梯;

  (三)采用非安全手段開啟電梯層門;

 ?。ㄋ模┎鸪⑵茐碾娞莸陌踩緲酥?、檢驗合格標志、報警裝置和電梯安全部件;

 ?。ㄎ澹┢渌<半娞莅踩\行和人身安全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電梯的日常運行、維護保養以及檢驗檢測等電梯運行費用,由電梯所有權人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和省、市相關規定交納;電梯所有權人與物業的承租人、借用人或者其他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電梯運行費用的,從其約定,電梯所有權人負連帶交納責任。

  電梯運行費用由電梯使用單位集中收取、支付。委托物業服務企業管理電梯的,電梯運行費用可以列入物業服務費和公攤電費中收取、支付。

  電梯運行費用應當單獨列賬,專款專用;出現結余的,應當結轉使用,可以用于電梯的更新、改造和維修,不得挪用。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每半年公布一次電梯運行費用的使用情況,接受業主的監督。

  利用電梯的商業廣告收入,應當依法優先用于電梯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保養。

  第二十三條電梯保修期滿后的更新、改造、維修費用,從已經建立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無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或者專硬維修資金不足的,具體的籌集和使用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四條已經建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物業項目,電梯保修期滿后的更新、改造、維修,由電梯使用單位提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方案,按照國家規定向房產管理部門申請列支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業主大會制定管理規約時,可以約定在電梯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需要立即更新、改造、重大維修的,由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直接代為申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第四章電梯檢驗檢測

  第二十五條庖梯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應當按照有關標準、規范開展檢驗工作,客觀、公正、及時地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對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負責,并接受所在地質監部門的監督。

  第二十六條在用電梯的定期安全檢驗周期為一年。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向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繼續使用。

  第二十七條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應當自接到電梯使用單位的檢驗申請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安排檢驗檢測。檢驗檢測完畢后,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出具電梯檢驗檢測報告;檢驗檢測合格的,應當發放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第二十八條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檢驗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電梯檢驗檢測報告之日起十五日內以書面形式向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提出,電梯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在十五日內向電梯使用單位作出書面答復。

  電梯檢驗檢測機構逾期未答復或者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檢驗檢測機構的書面答復仍有異議的,電梯使用單位可以自逾期答復之日或者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十五日內,以書面形式向市質監部門提出,市質監部門應當在三十日內組織復檢并作出書面答復。

  第二十九條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在實施檢驗檢測活動中發現安全隱患的,應當書面告知電梯使用單位;發現嚴重事故隱患時,應當立即報告所在地質監部門。

  第三十條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不得從事電梯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銷售,不得以其名義推薦或者監制、監銷電梯。

  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利用檢驗檢測工作故意刁難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的,相關單位有權向質監部門投訴,質監部門應當及時進行調查處理。

  第五章監督檢查

  第三十一條質監部門依照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本條例規定,對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使用單位和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實施安全監察。

  質監部門應當對學校、幼兒園、醫院、車站、賓館、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公園等公共場所使用的電梯,舉辦重要會議或者重大活動場所使用的電梯,以及使用年限超過十五年的電梯實施重點安全監察。

  第三十二條質監部門應當建立電梯服務信用評價制度,定期對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進行評價并建立信用檔案。信用評價結果,作為分類監管、風險提示的依據,并定期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三條質監部門應當建立電梯安全監察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受理對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銷售、使用、日常維護保養和檢驗檢測違法行為的舉報,并及時予以處理。

  第三十四條質監部門進行電梯安全監察時,發現電梯存在安全隱患或者違反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的行為,應當以書面形式發出安全監察指令,責令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隱患;電梯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予以查封。

  第三十五條質監部門在接到電梯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援、核實事故情況,并向本級人民政府、上級質監部門報告,依法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已經作出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七條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委派未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人員從事電梯安裝、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作業的,由質監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電梯制造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八條第二款規定,未及時作出相應技術說明并協助排除故障的,由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電梯改造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二款規定,在電梯改造完成后未更換產品銘牌,標明本單位名稱、改造日期、改造資質證件編號等相關信息的,由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三款、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將相關業務分包、轉包或者變相分包、轉包的,由質監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電梯使用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委托未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維護保養電梯的,由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電梯使用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使用或者停產停業整頓:

  (一)未建立電梯安全運行管理制度的;

 ?。ǘ╇娞菥o急報警裝置不能夠有效應答緊急呼救的;

 ?。ㄈ┰诎踩珯z驗合格有效期內變更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而未按照規定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的。

  第四十三條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未在本市設置固定辦公場所、配備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作業人員的,由市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至第九項規定的,由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電梯檢驗檢測機構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未按照規定期限安排檢驗檢測、出具報告或者發放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的,由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條質監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辦理電梯登記的;

 ?。ǘ┌l現電梯安裝、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使用單位的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ㄈ┌l現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出具虛假的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或者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嚴重失實的行為不予查處的;

  (四)發現重大的違法行為或者嚴重事故隱患,不立即處理或者未及時向上級質監部門報告的;

 ?。ㄎ澹┙拥酵对V或者對違法行為的舉報,不及時調查處理的;

 ?。┢渌麨E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七條居民家庭自用電梯的管理,不適用本條例。

  第四十八條本條例自20**年3月1日起施行。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在线日韩 | 深夜爽爽爽gif福利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 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精品 | 特级生活片 | 91成人软件| 露脸国产野战最新在线视频 | 国产最新精品 | 欧美日本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 | 欧美成人a大片 |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 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 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2 |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 久久久久爽亚洲精品 | 乱淫网站| 9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怡红院 | 特级淫片欧美高清视频蜜桃 | 在线亚洲综合 | 欧美一级片网站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综合影院 |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碰碰碰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 精品久久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日韩 | 黄色毛片三级 |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精品区2345 | 欧美激情毛片裸推荐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 手机看片免费基地你懂的 |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 国产成人在线综合 |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 深爱五月开心网亚洲综合 | 黄网在线观看免费 | 熟女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