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GB/T19001-2000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項目監理****按制訂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運行,從而保證項目監理工程師的質量行為。
1.1資源配備
1.1.1人員配備與培訓
總監工程師負責項目人員的配備與培訓。人員的配備要滿足監理項目的需求,總監應組織對項目人員進行****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監理合同、監理規劃、****文件、該項目監理文件的學習與培訓,使每一位參加該項目監理的人員了解有關項目的信息,掌握項目監理必需的知識與要求。
1.1.2設施
總監工程師負責為項目監理組織提供必須的設施,包括辦公家具、辦公用品、計算機、勞動保護設施等。
1.1.3環境
總監工程師負責為項目監理創立良好的工作環境、休息環境,消除監理區域/范圍不安全因素。
1.2施工過程控制
1.2.1項目的監理由項目總監負責。
1.2.1.1項目初期,總監組織編制項目質量管理文件,制訂崗位職責、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協調項目接口關系。
1.2.1.2總監組織,質量保證工程師負責協助施工承包商建立其質量保證體系,質量保證工程審核其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是否有效。
1.2.2施工過程準備階段的控制
1.2.2.1施工承包商在開工前,上報監理公司審查參加該項目有關人員的資質,并附相應的資質文件。
1.2.2.2施工承包商的施工機具,自檢合格后,必須上報監理公司HSE人員審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2.2.3施工承包商在開工前,必須上報監理公司審批項目施工的施工組織設計文件及準備編寫的項目技術文件清單,并在正式施工前完成編寫后上報監理公司審批。
1.2.2.4施工承包商::在開工前,必須上報監理公司審查、驗收用于項目施工的施工材料。
1.2.2.5施工承包商在開工前,必須上報監理公司審批其臨時設施,臨時設施的設立不得對以后的施工質量產生影響,或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1.2.2.6施工承包商開工報告必須經過批準后,施工承包商方可開工。
1.2.3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控制
1.2.3.1所有用于監理項目的監視和測量設備必須處于受控狀態。施工承包商在開工前必須上報用于項目監視和測量的監視和測量設備一覽表,表中要注明監視和測量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精度、檢測周期、目前檢測的檢測狀態等。
1.2.3.2監理工程師在審核一覽表合格后,要按照表中內容審核實際監視和測量設備與表中所述的符合性及有效性。
1.2.3.3在項目監理過程中,監理工程師要審核施工承包商實際所用的監視和測量設備是否是經批準使用的監視和測量設備,若不是或監視和測量設備已超期使用時,則要對施工承包商該監視和測量設備監視和測量的結果進行評估,并追溯該監視和測量設備所有監視和測量過的成果且對其進行評估,對評估結果予以確認,必要時糾正其不合格的監視和測量成果。
1.2.4監視和測量狀態的控制
1.2.4.1施工承包商在開工前,必須上報監理公司審查其監視和測量狀態控制方案,并在實際工程中按照執行,監理工程師要驗證其實施的符合性、有效性。
1.2.4.2控制方法主要是通過對施工進行監視及對施工承包商的測量結果進行審查;必要時對施工承包商的測量結果進行復查;合同有要求時進行第三方檢驗;并按規定對實施測量的人員資質進行控制。至少進行以下三方面的監視和測量:
進場設備和材料的監視和測量;
施工工序的監視和測量;
監理項目的最終監視和測量。
1.2.4.3總監負責組織對施工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狀態的標識進行監控,以防止未經監視和測量合格的產品非預期使用。
1.2.4.4施工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狀態按以下四種狀態分類進行標識:
監視和測量結果合格;
監視和測量結果不合格;
等待監視和測量結果;
未經監視和測量。
1.2.5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1.2.5.1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各監理工程師要制訂各自的監理細則,明確監理質量工作的有關監理工作程序、檢查驗收的方法、檢查驗收要求等內容。
1.2.5.2施工
1.2.5.3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中,各監理工程師要針對各自的質量環節,確定ABC三級質量控制點,按質量梯度分級管理。
1.2.6特殊施工過程控制
1.2.6.1對于特殊的施工過程,施工承包商必須上報參加過程施工的人員名單及資質文件,監理工程師要審查其資質原件,并經必要的考試/考核合格后,施工承包商方特殊過程崗位人員方可上崗。
1.2.6.2特殊的施工過程要有特殊過程作業指導書或文件、技術方案,經總監或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組織實施。
1.2.7施工不合格品控制
1.2.7.1對于施工過程中的不合格品,要針對不合格品的嚴重程度,采取與不合格品相適當的處理/處置措施。
1.2.7.2施工不合格品的處理/處置按以下一種或幾種途徑進行:
返工以達到規定要求;
返修后顧客讓步接受;
不經返修后顧客讓步接受。
1.2.7.3對于一般不合格品通常采用返工以達到規定要求的處置方法。
1.2.7.4對于重大的不合格品,由項目總監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評審以接頂處置辦法。
1.2.7.5施工不合格品處置以后,監理工程師要對處置的結果進行驗證,以證實糾正后的施工產品符合規定的要求。
1.2.8產品的防護
1.2.8.1總監負責組織對監理項目施工產品的防護進行監控,專業監理工程師負責按施工承包商的產品防護規定實施監控,包括:
1.2.8.2對監理項目所需設備和材料的標識、搬運、包裝、儲存和保護進行監控,確保設備、材料的完整性和適用性。
1.2.8.3對施工產品包括中間產品的標識和保護進行監控,以確保施工產品包括中間產品不被破壞。
1.2.9施工過程其它控制(進度、費用、HSE等)
施工過程其它控制(進度、費用、HSE等),按各自的規定執行。
1.3項目溝通與培訓
1.3.1總監負責項目內部的溝通與培訓,所有參加該項目的人員必須參加相應的培訓,以了解項目監理::的要求、特點;項目業主對監理的要求;國家、地區、行業對監理的法律法規要求;設計對項目施工所規定的檢查驗收標準規范;項目施工的技術特點、要求、難點等。
1.3.2溝通與培訓的形式可采取多種多樣的、靈活多變地方式與方法。如組織講授;定期組織召開內、外部協調會;按程序發布項目管理文件;培訓會;交流會;按題目自學等。
1.3.3培訓的內容主要可分為:
標準規范
合同文件
****文件
****文件
項目監理過程文件
1.3.4總監要保證項目所有監理人員了解項目的有關信息。
1.4文件資料控制
1.4.1項目監理過程的文件資料,是實現監理過程可追溯性的重要依據。
1.4.2項目監理信息工程師,必須認真學習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有關文件資料控制的有關規定及****文件資料控制的有關規定。
1.4.3項目文件資料的管理要有專人負責,文件資料的編碼、傳遞要有統一規定。
1.4.4接收的設計圖紙,要驗證其完整性、有效性,并加蓋驗證章,注明驗收時間。
1.4.5接收的文件資料,要驗證其完整性、有效性,按照項目統一規定進行編碼歸檔。
1.4.6圖紙、資料、文件的發送、發放要經總監批準,接收人在登記表上簽署姓名及接收時間。
1.4.7文件資料的管理要做到歸檔及時,管理有序,要保證文件資料的完整、有效及可追溯性。
1.4.8文件資料的發送、發放、借閱必須登記清楚。
1.4.9監理工程師::的施工日志與記錄是施工監理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總監要經常檢查其記錄的完整性、符合性與有效性。
1.4.10各監理工程師必須記錄與保存各自的質量活動情況,對施工承包商的各項驗證、見證、檢驗與試驗,監理工程師都必須留有記錄。
1.4.11項目資料管理人員要按
1.5顧客財產的控制
1.5.1對于顧客提供給項目的財產,在接受前總監應組織驗證其完整性、符合性、有效性。
1.5.2驗證合格的顧客財產按程序存檔、發放或保管。
1.5.3項目結束時,對保存的顧客財產編目后交還給業主。
1.6質量審核
1.6.1施工承包商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由施工承包商自己進行,監理公司的質量保證工程師可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及施工承包商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進行監督審核。
1.6.2項目內部質量審核由總監負責,項目質量保證工程師組織實施,審核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進行。
1.6.3對施工承包商質量管理體系及項目內部質量審核的審核內容按GB/T19001-2000標準,由項目質量保證工程師制訂,總監批準。
1.6.4對施工承包商質量管理體系及項目內部質量審核的審核頻度,一般每季度一次。
1.6.5公司總部對項目的質量審核,由公司統一安排,一般每年一到兩次。
1.7項目監理的持續改進
1.7.1總監理工程師要定期組織內部協調會,研究項目監理動態與趨勢,對監理過程中發現或預計要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問題的發生,及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1.7.2對于監理過程中的監理工作程序,總監理工程師應根據監理現場的實際,不斷予以相應的調整、改進,以滿足現場監理的需求。
1.7.3總監理工程師及各監理工程師要注意收集、分析其他工程項目的質量信息,對有價值的質量信息,經確認后可以建議業主在本項目應用,或對監理工作程序予以改進。
1.7.4公司發布的有關質量問題的預防措施,總監理工程師應立即組織各監理工程師學習討論,提出相應的預防要求或措施,下達施工承包商實施,若有可能造成增加工程費用時要經業主批準后方可實施。
篇2:汽車維修企業質量管理質量保證期制度
汽車維修企業質量管理及質量保證期制度
1、依照國家規定,對竣工出廠的車輛實行質量保證期制度。
2、質量保證期按以下規定執行:
a、汽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整車修理或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0公里或者100日;二級維護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5000公里或者30日;一級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公里或者10日。
b、摩托車整車修理或者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摩托車行駛7000公里或者80日;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摩托車行駛800公里或者10日。
c、其他機動車整車修理或者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機動車行駛6000公里或者60日;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機動車行駛700公里或者7日。
以上質量保證期中行駛里程和日期指標,以先達到者為準。質量保證期從車輛竣工出廠或簽發竣工出廠合格證之日起開始計算。
d、質量保證期內,因維修質量原因造成機動車無法正常使用進廠返修的車輛,免返修工料費。
e、在質量保證期內,機動車因同一故障或維修項目經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負責聯系其他機動車維修業戶,并承擔相應修理費用。
3、以上質量保證期僅適用于車輛竣工出廠后,托修方嚴格執行駕駛操作規程和車輛走合期規定,合理使用、正常維護的情況下出現的質量問題。
篇3:物業管理公司質量保證制度(2)
物業管理公司質量保證制度(2)
一、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質量第一、用戶至上是公司堅定不移的口號,物業管理服務以其特殊性,直接關系到用戶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工作中應自始至終地把“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作為質量保證的基本原則。
二、以人為核心,人是質量的創造者,質量控制必須以人為核心,把人作為控制的動力,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人的責任感,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提高人的素質,避免人的失誤,以人的工作質量保管理質量、促服務質量。
三、充分調動全公司職工關心服務質量中,注重服務質量的積極性,獎優罰劣,鼓勵先進,督促后進。
四、嚴格按照物業管理人員職業道德標準來規范員工,認真學習,從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把質量管理工作不斷推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