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小學小學生作業時間檢查要求
為提高作業的實效,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有效落實二期課改的要求,同時了解教師上課、作業的布置及批改情況,方便學校進行強化教學常規管理。
一、檢查的時間
采用定時檢查、隨時抽查相結合的辦法。
1.定時檢查:每月一次,由教務處組織,對全校各年級、各學科作業的實施情況作全面的檢查。
2.隨時檢查:根據需要,由教務處對某個年級、某門學科或某位教師任教的部分學生作業進行檢查。
二、檢查的形式
通過查閱、座談、訪談、問卷調查、作業展評、成果展示等形式,對需要檢查的內容作全面的了解,并將檢查結果及時填入《教師作業情況檢查登記表》中。除了教務處組織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參與檢查外,學校還可邀請學生家長委員會成員、校內外專家對作業進行診斷和評價。
三、檢查的內容
1.看教師對作業的設計
教師對作業的設計要體現適切性、實效性和創造性。
各科教研組要在學校總要求的指導下形成體現和適合本學科特點的切實可行的方案,提倡布置趣味性、探究性強、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形式靈活多樣的作業。作業可以有長期的、短期的、長計劃短安排的;可以有要求個體獨立完成的、小組合作完成的、獨立和合作相結合完成的;可以有口頭的、書面的;有研究成果匯報的、作品實物展示、才藝表演等。堅決反對布置大量的、隨意性的、機械重復的抄寫性作業,任何教師不準不經篩選要學生做成套的作業。作業內容要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既有基礎知識,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避免簡單機械重復性的作業。
作業要有層次性。這是貫徹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原則的具體體現。學生的素質和水平不一,對所學內容的掌握也自然會存在差異。因此,在布置作業時,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布置不同內容和難度的作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提高和發展。對學有余力或學有專長的智優生、特長生,教師要指導他們主動學習、拓展知識、提高能力,對他們的作業布置要注重知識結構化、復習系統化、訓練綜合化。同時對學習困難學生要特別關愛,作業設計要注重低起點、小步子。
2.看教師對作業的布置
教師布置作業的數量要少而精,體現作業的整合性。要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靠簡單的增加作業的量是不科學的。教師應當精選作業,盡量留那些概括性強、覆蓋面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業。每天作業總量控制在120分鐘左右,即使對畢業班學生,每天作業量在原有基礎上一般增加不超過30分鐘。
教師對學生完成作業的要求應明確。教育學生作業要獨立、按時、規范、整潔地完成,上交作業要及時。對不交作業的同學,任課教師要了解情況,耐心說服、指導,及時催交,杜絕無故不交作業的現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寒暑假期間教師要利用返校日檢查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
3.看教師對作業的批改、講評及輔導
教師要及時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提倡教師運用人性化的評語對學生進行鼓勵與交流,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層次和水平的學生所做的作業寫上批語,傳遞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和指導意見,使學生及時獲得反饋信息,融洽師生感情,強化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對學困生提倡面批。
收集學生優秀作業。對作業中出現的典型錯誤,指導學生認真分析、及時訂正。
篇2:中小學校學生作業檢查制度范例
中小學校學生作業檢查制度(4)
1、學生作業檢查由教導處具體負責落實、實施。
2、全校性集中檢查每期1-2次,在期中、期末進行,定時收齊,統一檢查,并及時向教師反饋。
3、寒暑假作業開學后采取抽查部分學生作業的辦法檢查。
4、作業要求教師批改及時,格式規范,無批改錯誤,評語恰如其分,字體工整認真。
5、檢查人員在作業上應寫檢查日期并加蓋教導處公章,并以書面形式寫出檢查小結。
6、日常校領導聽隨堂課時應同時抽查學生作業。
7、除集中檢查外,學校不定期收取各班作業各一套檢查,各班應按要求上交。
8、日常學校可根據工作需要隨時抽查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