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學校學生作業布置、批改的規范要求2
一、基本要求
有練必選(包括選擇和自編)、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練必評、有錯必糾。
二、作業布置的具體要求
1.每節課布置的課堂作業要注重訓練的科學性、系統性、有效性,要能當堂完成。
2.每個班級要在班主任的統一協調下,合理布置各科家庭作業,倡導分層次布置家庭作業。學生作業時間: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語、數、英書面家庭作業時間合計不超過1小時。為適應新課程要求,提倡布置語文課外閱讀作業。
3.備課組長是備課組控制學生作業的責任人,要帶領教師加強校本練習的研究與設計,指導和督促教師精選練習題(不濫用教輔資料),對本學科的作業數量和質量嚴格把關。
4.各任課老師必須按備課組統一要求布置適量的作業,對少數作業速度慢的學生降低要求,分層布置。
三、作業批改的具體要求
1.批改作業一律用紅筆,提倡用紅色鋼筆,必須在下次作業前改好。
2.作業批改及時認真。
學生作業必須在新布置作業前完成批改。課堂作業要逐題改,不但要檢查結果,還應檢查過程。正誤分別打“√”或“×”。有錯誤的在本次作業等級下面空一行寫“訂正”,學生訂正后要及時批改。
作文批改要及時認真,正確使用作文批改符號。大作要求篇篇有眉批或總批,小作酌情寫眉批和總批。批語要有針對性,切忌空洞、程式化,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閱讀水平,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學生作文中有錯字的,在錯字上打“×”,再在備注欄內畫不封口的方框,學生訂正后再封口;學生作文中有別字的,在別字上打“√”,再在備注欄內寫出正字和別字,要求學生組詞后復批。作文的批改要加強面批,重視講評。作文的等級寫在題目后面空一格處,目錄中的等級也由教師寫。習作后面的日期統一用中文寫,如:九月八日。
3.對學生作業的評價,一般采用等級制(優、良、及格、不及格),特別優秀的可評“優”加“★”。英語學科采用的等級為A、B、C、D,特別優秀的可評“A+”。被評為“不及格”或“D”等的,應要求學生重做。
4.每月對教師批改作業情況檢查評比,結果作為教學人員學期教學工作考核的依據。
篇2:教師批改作業的制度
批改作業的制度
一、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應認真批改,不能由學生、家長代改、學生互改。
二、批改作業可采用重點改和一般改相結合。抄寫性的作業可以略改。
三、語文、英語、數學的重要作業應全改并記等級,語文每單元的作文應認真批改。
四、學生做錯的作業,教師可先批改、訂正或集體訂正,然后再要求學生重做一次,教師再批改,不能因做錯而罰做作業。
五、作業批改的評價全部采用等級制,按優、良、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進行評價。
六、教導處定期對學生作業進行抽查,并做好記錄。
篇3:七中作業布置及批改制度
> 贛州七中作業布置及批改制度1、作業的布置要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認真精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習題,以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其熟練的技能技巧。要有一定量的實踐性、活動性的作業。同備課組作業量及內容應基本一致,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學生睡眠時間,作業布置科學定量。
2、課堂作業原則上史、地、政、生、音、美、學法、健康指導、口語、心理指導等當堂完成作業,其它學科課堂作業要求在課堂內完成。
3、家庭書面作業總量控制在1.5小時以內。各年級備課組教師不得布置機械重復和大量抄寫作業,不允許出現讓家長代改作業現象。
4、凡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教師都必須會做,新教師還應先做一遍,了解作業的難易程度和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利于對學生作業進行指導。還要注意不整齊劃一要求,要分類要求。
5、文化課作業份量應適當,難易應適度。作業次數基本與周備課節數相同,力求全批全改,次數不少于80%,以查作業本或輔導讀物為準。應依據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對象布置不同程度不同數量的作業。
6、指導做作業的方法,嚴格要求學生按各學科所定要求獨立完成作業。并提倡學生在每次作業后寫出學后記,以便教師更進一步了解學生對每節課的學習情況。
7、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及時認真處理作業,指明作業的正誤,并做好作業講評,對個性問題要努力做到面批面改。作業本(含作文)應以下次作業前處理好發給學生,不得拖拉,批改要規范、認真。
8、作業完成情況要正確及時反饋,記錄和評分,記分要客觀公正,評語要實事求是,既要指出缺點和不足之處,又要肯定優點,鼓勵前進。要求學生及時更正作業中的錯誤,并進行檢查。每個學生要建立糾錯本,以便以后的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