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埭中學大氣重度污染應急預案
為應對大氣重污染,確保師生身體健康,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教育秩序,構建我校預防突發事件發生的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法規和《常州市教育系統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報警電話
報警:z
事故:z
火警:z
急救:z
當地派出所:z
市教育局:z
市安監局:z
市衛生局:z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衛生監督所):z
當地醫院:z
鎮政府:z
二、學校突發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應急工作小組成員聯絡電話:
機構成員姓名辦公室手機住宅
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z
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z
協調聯絡組組長z
搶救搶險組組長z
秩序維護組組長z
后勤保障組組長z
機動應急組組長z
校內值班電話:z
三、預警及環保教育
學校將面向廣大師生廣泛開展大氣環境保護和大氣污染時自我保護知識教育。教會學生掌握大氣污染時自我保護的基本常識,增強學生環境保護意識。
四、預警響應責任
學校接到上級大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預警通知后,在第一時間根據預警等級自行啟動本預案,并由學校應急領導小組即時通過校廣播傳達到全校師生。
五、預警響應
1、三級(重度污染)預警應急響應:
(1)學校減少組織學生戶外集體運動。
(2)提醒學生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呼吸道疾病、特異體質學生留在室內。
(3)戶外工作人員減少戶外工作時間并采取防護措施。
(4)學校在建施工工地增加灑水降塵頻次,加強施工揚塵管理。
2、二級(嚴重污染)預警應急響應:
(1)學校停止學生戶外體育等課程,停止學生集體戶外活動。
(2)提醒、督促學生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呼吸道疾病、特異體質學生留室內,避免劇烈活動。
(3)學校教工減少或避免戶外工作,增強必須在戶外作業人員的防護措施。
(4)停止學校內在建施工工地的土石方作業,停止建筑拆除工程,全面落實現場揚塵管控措施。
3、一級(極重污染)預警應急響應:
(1)學校停課并及時發布通知,提醒學生留在室內,并將停課情況通知到家長。
(2)做好因未接到停課通知到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加強對留校學生的看護,采取一切必要的防護措施。
(3)停止學校內全部施工工程。
(4)除學校必須堅守的崗位外,教職員工實行彈性工作制。
六、市大氣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大氣重污染預警解除通告后,學校應及時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篇2:學校水污染突發事件預案(3)
學校水污染突發事件預案(三)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學校水污染突發事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生活秩序,制定本預案。
預案本著預防為本,及時控制。堅持預防與應急處置相結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加強保障,重在建設。從法規上、制度上、組織上、物質上全面加強保障措施。在經費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強硬件與軟件建設,增強工作實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1、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以及各班班主任
2、主要職責:建立校長負總責與分管校長具體抓的責任制,并將責任分解到部門、落實到人;明確信息報告人;具體實施對水污染事件的緊急應對與處置工作;配合衛生部門對事件的原因進行調查;及時向上級報告事件的進展與處置情況。
1)綜合協調組;由組長負責全面工作,監督管理協調部門之間的工作,安排檢查現場、調查事件起因,負責安排善后工作。
2)應急處理組:由副組長負責,應指揮調集有關人員立即到達規定崗位,調集儲備物資、交通工具等相關設施、設備。以及維護治安,保證正常秩序。
3)后勤保障組:由戴焱老師負責,解決善后問題,保證資金和物品及食品供應,
4)疫情監測報告組:由許言、黃嵐負責報告,班主任認真做好晨檢日匯報。
5)健康教育組:由副組長負責,迅速向全體師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
二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及報告原則和內容
1、責任報告單位:市光學校
2、報告人:許言
3、信息報送原則
1)迅速:應在第一時間內向學校和教育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不得延報。
2)準確:信息內容要客觀翔實,不得主觀臆斷,不得漏報、瞞報、謊報。
3)在事件情況發生變化后,原報告單位應及時續報事件有關變化的情況。
4、應急信息的主要內容
1)事件發生的基本情況,包括時間、地點、規模、涉及人員、破壞程度以及人員傷亡情況;
2)事件發生起因分析、性質判斷和影響程度評估;
3)事發時已采取的措施;
4)事態發展狀態、處置過程和結果;
5)需要報送的其它事項。
三、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程序
1,明確責任疫情報告人。
2,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時應當及時向學校、教育局和衛生行政機構報告。
3,在生產和供水過程中發生水污染事故時,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衛生行政機構,同時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污染嚴重水質無法改善時應停止供水。
**學校
篇3:鎮實驗中學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傳染病應急處理預案
鎮實驗中學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傳染病應急處理預案
為了加強學校飲用水安全衛生管理,有效預防師生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傳染病的發生,及時處理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傳染病,防止事態的擴大,保障廣大師生的健康安全,根據上級對飲用水的有關規定精神,結合我們學校實際情況,特制訂本應急處理預案。
一、認清飲水污染突發事故和水源性傳染病發生的原因
供應部門向師生提供的飲用水有質量問題,或是放置時間過長等不符合飲水要求等原因造成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傳染病的發生。
二、預防措施
1、學校加強飲水安全衛生工作的管理,進一步完善飲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有效措施,責任到人。
2、索取桶裝水生產單位有效衛生許可證復印件或飲水機有效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及水質檢測報告復印件,認真做好飲水機定期清洗消毒書面記錄,并索取所用的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提醒飲水機清洗消毒專業機構定期為學校的飲水機做好清洗消毒工作等。
3、規范師生飲用水供應工作,師生飲用水要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身體要符合衛生要求,飲用水存放環境整潔,并加強日常檢查,一旦發現變質,立即停用;飲水機要定期消毒,并由供水商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消毒。
4、加強師生的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講座、板報、廣播等,開展飲水衛生安全及水源性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學生了解飲水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及水源性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事故的處理
1、一旦發生事故,按要求及時向有關人員、有關部門匯報報告。
2、學校主要領導及時召集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人員,研究情況,并根據情況,制定工作方案,落實人員分工。
3、學校保健教師做好專項登記工作,包括:飲水污染情況、班級、人數;因飲水而得病的學生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市、鎮衛生監督所、市、鎮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市、鎮衛生監督所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積極做好中毒學生的就醫陪護工作,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諒解。
4、與保險公司取得聯系,認真做好理賠工作。
四、責任追究:
在師生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傳染病事故發生、報告和處理過程中,有關部門和相關人員未按規定履行職責、違反操作規程、瞞報或玩忽職守者,學校將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五、組織機構:
1、組織領導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保健醫生(5人) 級長(6人) 班主任(54人)
教育:z
管理:z
報告:z
協助調查:z 保健醫生(5人)
協調:陪護中毒者衛生保健教師和相關的班主任
zz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