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東景發〔20**〕49號
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管理委員會
20**年6月8日
東湖風景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為健全重污染天氣應急機制,針對可能發生的重污染天氣,及時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有效控制和減少重污染天氣不利影響,保護公眾健康。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環發﹝20**﹞113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33號)、《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11,123﹞37號)、《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城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編制指南》(環辦函﹝20**﹞504號)、《武漢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武政﹝20**﹞25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武漢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武政辦﹝20**﹞22號)等法律、法規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組織機構
設立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重污染應急處置專項應急專班(以下簡稱“區專項應急專班”),由管委會分管環保工作的副主任任組長,環保分局局長、管委會應急辦主任任組長,環保分局、辦公室(應急辦)、宣傳部(文化教育局)、經濟社會發展局、建設管理局、城管執法局、公安分局(交通大隊)、衛計辦、市政設施維修管理處和統籌發展局相關負責人為成員,負責貫徹落實工委、管委會決策部署,組織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
專項應急專班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區專項應急辦”),在環保分局辦公,由環保分局局長兼任區專項應急辦主任,負責專項應急辦的日常工作,通知各成員單位啟動、終止應急響應,收集整理全區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及時向區專項應急專班進行報告。
(二)職責分工
管委會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劃分,編制部門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預案,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對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和督促,并將檢查情況及時報區專項應急辦。
1.環保分局
承擔區專項應急辦的職責。負責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制定重點工業大氣污染源名單,督促大氣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和達標排放;加大對冒黑煙或排放明顯可視污染物機動車的整治力度。
2.辦公室(應急辦)
負責綜合協調,協助組織跨部門的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
3.宣傳部(文化教育局)
負責發布預警信息、健康提示措施和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組織指導新聞發布,收集、跟蹤境內外輿情,加強互聯網輿情監控、管理,協調新聞媒體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協調解決報道中出現的問題,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負責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環保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根據不同應急響應級別的要求,組織安排中、小學和幼兒園減少師生戶外運動和暫時停課等工作。
4.經濟社會發展局
負責根據不同應急響應級別的要求,制定限產、停產企業名單,并組織落實;督促名單中企業按照不同應急響應級別的要求,制定限產、停產計劃。
5.建設管理局
負責配合相關建管站監督指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施工揚塵污染控制措施、配合市城建委和區環保分局強化混凝土攪拌站落實揚塵污染控制措施;根據不同應急響應級別要求,配合市、區各相關監督機構確定停止施工工地類別,并組織巡查,對未按規定停工的項目及時報相關監督機構。
負責單獨建設的水務工程的施工及周邊環境管理。
負責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工程的施工及周邊環境管理。
6.城管執法局
負責開展道路揚塵、渣土遺撒及露天焚燒(垃圾、樹葉、秸稈)、露天燒烤等大氣污染源執法檢查工作;根據不同應急響應級別的要求,停止違法建設拆除施工,通知相關單位停止渣土運輸作業、市政道路維修、改造工程、管線維護維修工程和單獨建設的燃氣、熱力管線工程的施工作業;負責停止開放景觀燈光。
7.公安分局(交通大隊)
負責保障應急響應期間的社會穩定,按要求對大氣重污染天氣下大型戶外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負責根據不同應急響應級別的要求,采取對應的交通管制措施。
8. 衛計辦
負責組織醫療機構做好醫療救治工作,開展防止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知識宣傳與咨詢。
9.市政設施維修管理處
根據不同應急響應級別的要求,增加道路清掃、灑水壓塵的頻次,減少道路揚塵污染。
10.統籌發展局
負責監督指導落實收儲空地范圍內的揚塵污染控制措施。
(三)工作原則
1.統一領導,屬地管理。大氣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應當堅持統一領導、屬地管理、條塊結合、協同應對、分級負責的原則,由區專項應急專班負責組織開展、落實轄區內大氣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
2.嚴格監管,預防為主。各相關部門嚴格按照職責分工,全面實施各項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和措施,依法加強對各類大氣污染源的日常監管,強化源頭控制,做到防控結合。
3.及時預警,強化宣傳。應密切關注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的數據和環境空氣質量預警信息發布,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加強大氣污染防護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知識宣傳,提高公眾自我防護和參與意識,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4.部門聯動,分工協作。大氣污染具有來源眾多、持續時間長、影響面積大等特點,建立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充分整合、合理調動區屬各單位現有的應急隊伍和資源,分工協作、緊密配合,聯合開展大氣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
三、監測與預警
(一)監測與預報
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定期開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及時分析、預測、預報空氣質量。
(二)預警分級
結合風景區實際情況,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的分級方法和危害程度,根據《武漢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以AQI日均值(或者連續24小時均值,下同)將預警分為藍色(Ⅳ級)、黃色(Ⅲ級)、橙色(Ⅱ級)、紅色(Ⅰ級)四級:
藍色預警:風景區空氣質量AQI日均值大于200,預計未來24小時仍將維持不利氣象條件;或者預測未來2天AQI日均值大于200。
黃色預警:風景區空氣質量AQI日均值連續2天大于200,預計未來24小時仍將維持不利氣象條件;或者預測未來2天及以上AQI日均值大于200。
橙色預警:風景區空氣質量AQI日均值連續3天大于200或者AQI日均值大于300,預計未來24小時仍將維持不利氣象條件;或者預測未來3天及以上AQI日均值大于200,且預測出現AQI日均值大于300的情況。
紅色預警:風景區空氣質量AQI日均值連續2天大于300或者AQI日均值達到500,預計未來48小時仍將維持不利氣象條件;或者預測未來4天及以上AQI日均值大于200,且預測出現2天及以上AQI日均值大于300的情況;或者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四、應急響應措施
(一)應急響應措施類別
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針對不同級別的預警,采取相應的應急響應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提示措施、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和強制性污染減排措施。
1.健康提示措施:
(1)兒童、老年人和病人等易感人群盡量留在室內。
(2)一般人群減少或者避免戶外活動。
(3)室外作業人員減少室外作業時間,加強自我保護。
2.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
(1)公眾減少駕駛機動車出行,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大氣污染物排放單位自覺減少污染排放。
(3)空調溫度設定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18℃。
(4)減少涂料、油漆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原材料及產品使用。
(5)企事業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實施錯峰上下班或者調休。
3.強制性污染減排措施:
除健康提示措施和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以外的停止施工、停(限)產、機動車禁(限)行等必須執行的措施。
(二)分級響應措施
1.藍色預警應急響應(Ⅳ級響應)措施
(1)宣傳部(文化教育局)
負責協調各種媒體向景區群眾及游客發布預警信息、健康提示措施和建議性污染減排措施,各部門和單位做好配合工作。
(2)市政設施維修管理處
負責加強道路清掃,做好道路灑水抑塵工作(最低氣溫高于2℃時,下同),減少道路揚塵污染。
(3)城管執法局
負責禁止露天焚燒、露天燒烤;壓減主干道路渣土、砂石料運輸;加大對裸露地面、物料和建筑垃圾堆放等場所揚塵控制力度;停止拆遷、拆除違法建筑作業。
(4)建設管理局
督促重點市政工程和搶險、搶修工程以外建設工地停止土石方開挖、運輸作業。
(5)公安分局(交通大隊)
負責對重點區域渣土車、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等采取禁(限)行措施。
(6)統籌發展局
負責加強儲備土地的揚塵控制。
(7)環保分局
負責加強重點污染源監管,查處超標排污行為;加大對排放明顯可視污染物機動車整治力度。
2.黃色預警應急響應(Ⅲ級響應)措施
在藍色預警應急響應措施的基礎上,采取以下措施:
(1)宣傳部(文化教育局)
負責通知中小學校、幼兒園減少師生戶外活動。
(2)經濟社會發展局
負責通知大氣污染物排放單位適當調整產能,控制污染工序生產,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3)衛計辦
負責通知醫療機構,積極開展防止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知識宣傳與咨詢。
(4)環保分局
負責組織巡查,督促企業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查處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
(5)建設管理局
負責督促重點市政工程和搶險、搶修工程以外建設工程暫停基礎工程施工作業,加強混凝土攪拌站揚塵污染的管控。
(6)城管執法局
負責停止除重點市政工程和搶險、搶修工程以外全區其他建筑工地渣土、建筑垃圾和砂石料運輸作業。
(7)市政設施維修管理處
負責將原定城市道路清掃、灑水壓塵頻次增加30%以上,減少道路揚塵污染。
(8)公安分局(交通大隊)
負責禁止渣土運輸車輛在三環線內通行,加強禁、限行區域內黃標車的查處。
3.橙色預警應急響應(Ⅱ級響應)措施
在黃色預警應急響應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宣傳部(文化教育局)
負責通知中小學校、幼兒園停止體育課等戶外活動。
(2)經濟社會發展局
負責制定限產、停產企業名單,將大氣重點污染源企業產量縮減20%以上,并檢查落實情況。
(3)城管執法局
負責禁止露天燒烤;停止市政道路維修、改造工程和管線維護維修工程和單獨建設的燃氣、熱力管線工程的施工。
(4)市政設施維修管理處
負責將原定城市道路清掃、灑水壓塵頻次增加50%以上,減少道路揚塵污染。
(5)公安分局(交通大隊)
負責禁止渣土運輸車輛、攪拌車上路行駛。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劃出貨物運輸和小型機動車禁止或者限制通行的范圍。
(6)建設管理局
負責督促重點市政工程和搶險、搶修工程以外建設工程暫停施工作業,混凝土攪拌站暫停生產;負責停止所有單獨建設的水務工程的施工,并加強周邊環境管理;負責停止所有單獨建設的園林工程的施工,并加強周邊環境管理。
4.紅色預警應急響應(Ⅰ級響應)措施
在橙色預警應急響應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宣傳部(文化教育局)
負責視情通知中小學校、幼兒園停課。
(2)經濟社會發展局
負責制定限產、停產企業名單,將大氣重點污染源企業產量縮減30%以上。
(3)市政設施維修管理處
負責將原定城市道路清掃、灑水壓塵頻次增加100%以上,減少道路揚塵污染。
(4)公安分局(交通大隊)
負責停止審批戶外大型活動。
負責加大禁止渣土運輸車輛、攪拌車上路的查處力度,視情采取機動車限制通行措施。
(5)城管執法局
負責停止開放景觀燈光。
五、信息公開
環保分局應當及時發布景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公開重污染天氣應急方案或者措施,及時發布有關工作信息。區宣傳部應當加強新聞宣傳和輿情處置工作。
六、應急響應執行與監督
各成員單位應按照職責,制定工作方案、應急響應措施的執行程序和方式,明確分管領導和聯絡員,并報區專項應急專班辦公室備案(分管領導和聯絡員變動隨時備案)。在接到專項應急辦通知后,立即按要求組織實施應急響應措施,并于每日15時前將工作執行情況報區專項應急辦。
區專項應急辦、管委會應急辦負責監督檢查各成員單位應急響應措施執行落實情況,對未按要求執行的單位及個人予以通報。
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年6月12日印發
本預案由管委會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指揮中心)負責預案管理和實施工作,自印發之日起正式實施,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于20**年5月27日印發的《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同時廢止。
篇2:黃石市重污染天氣建筑揚塵防治應急預案(2017)
關于印發《黃石市重污染天氣建筑揚塵防治應急預案》的通知
黃建辦〔20**〕57號
大冶市建設局,陽新縣住建局,各城區(開發區)建設局,各有關單位,委屬各單位、機關各科室:
為做好重污染天氣下各項應急預警和響應工作,現將《黃石市重污染天氣建筑揚塵防治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
此通知。
黃石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年12月4日
黃石市重污染天氣建筑揚塵防治應急預案
根據《黃石市大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試行)》(黃政辦發〔20**〕41號)要求,結合我市建筑施工揚塵防治當前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揚塵防治應對工作機制,有效控制和減少建筑揚塵產生的大氣污染。
二、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以及《湖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湖北省突發事件應對辦法》、《黃石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黃石市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等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
三、適用范圍
全市住建系統重污染天氣下揚塵防治的應對工作。本預案的重污染天氣是指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AQI值大于200的大氣污染天氣。
四、工作原則
(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各縣(市)區建筑揚塵管理部門負責轄區重污染天氣建筑揚塵防治的應對工作。
(二)及時響應,協同配合。及時響應市政府發布的應急預警,快速落實應急措施,并在屬地政府統一指揮下,協同相關部門聯防聯治建筑揚塵。
(三)按照分級,區別應對。按照《湖北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預警分級,分為四個級別,對不同級別的預警,采用不同等級的響應措施。
(四)動態管控,調整響應。根據市政府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預警信息,啟動對應級別的響應,并隨預警信息變化做相應調整;預警結束后,響應解除恢復到正常管控狀態。
五、組織機制
市、縣兩級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分別成立重污染天氣建筑揚塵防治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市建委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由委分管領導任組長,建委各科室負責人及委屬各單位負責人為小組成員。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各縣(市)參照成立建筑揚塵防治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市建委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停工工地、停建市政道路、停產攪拌站名錄并及時更新;負責督查應急響應期間建筑工地、城區市政工程施工揚塵以及混凝土攪拌站應急響應措施的落實。
六、預警分級
(一)預防工作。各地強化重污染天氣“事前控制”工作措施,當空氣質量預測為中度污染(151
各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應建立健全本地區建筑揚塵防治責任單位(以下簡稱責任單位)揚塵防治分類臺賬,動態掌控防治對象(項目)進度,及時調整重污染天氣限制作業、停工項目名單以及責任單位采用的針對性防塵措施,檢查各責任單位應急準備工作落實情況。
(二)預警分級。按照《黃石大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試行)》,預警分級分為4個等級,由低到高順序依次為藍色預警(Ⅳ級)、黃色預警(Ⅲ級)、橙色預警(Ⅱ級)、紅色預警(Ⅰ級):
1.藍色(Ⅳ級)預警:預測我市未來24小時出現重度污染,或我市≥80%的空氣質量監測點持續3天出現中度污染。
2.黃色(Ⅲ級)預警:預測我市未來24小時出現嚴重污染或持續3天出現重度污染,或我市≥80%的空氣質量監測點持續3天出現重度污染。
3.Ⅱ級(橙色)預警:預測我市未來持續3天交替出現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或我市≥80%的空氣質量監測點連續48小時出現嚴重污染。
4.Ⅰ級(紅色)預警:預測我市未來持續3天出現嚴重污染,或我市≥80%的空氣質量監測點連續24小時空氣質量指數(AQI)在450以上。
七、應急響應措施
根據我市預警級別,采取如下響應措施。
(一)發布藍色預警時,啟動Ⅳ級響應
1.限制土方開挖外運作業,禁止裝飾露天切割作業。
2.施工工地增加灑水降塵頻次,封閉、覆蓋易產生揚塵的物料、垃圾、裸土,加強建筑工地出入口道路沖洗。
3.攪拌站骨料露天堆場、進料倉口增加噴淋頻次,控制鏟車上料產生的揚塵污染。
(二)發布黃色預警時,啟動Ⅲ級響應
1.停止涉土基礎施工作業,禁止裝飾露天切割作業。
2.施工工地增加灑水降塵頻次,封閉、覆蓋易產生揚塵的物料、垃圾、裸土,加強對產生揚塵的作業和工序管理。
3.禁止城市建成區內未封閉攪拌站生產作業。
(三)發布橙色預警時,啟動Ⅱ級響應
1.停止建筑工地、道路工地等涉土基礎施工作業;停止易塵材料運入工地,停止裝飾露天切割作業。
2.施工工地增加灑水降塵頻次,封閉、覆蓋易產生揚塵的物料、垃圾、裸土,加強對產生揚塵的作業和工序管理。
3.所有混凝土攪拌站實施停產措施。
(四)發布紅色預警時,啟動Ⅰ級響應
1.建筑工地停止一切作業,開啟各類噴霧降塵設備。
2.施工工地增加灑水降塵頻次,封閉、覆蓋易產生揚塵的物料、垃圾、裸土,加強對產生揚塵的作業和工序管理。
3.所有混凝土攪拌站實施停產措施。
八、保障措施
(一)人力資源保障。加強應急工作組專業人員隊伍建設,要求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責任單位工作組技術負責人必須參加,為應急重污染天氣提供技術支撐。
(二)裝備器材保障。揚塵防治責任單位按照屬地應急預案內容,負責購置儲備應急裝備器材,做好有效應對。
(三)紀律監督保障。市級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指導轄區市縣區級應急小組的工作,對轄區責任單位響應應急預警、落實應急措施進行督查,依據《湖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處罰責任單位;對工作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管理部門,依法依紀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