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中學八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根據區教育局和區綜合實踐基地的要求,現將我校20**年八年級段綜合實踐活動有關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八(5)至八(8)班:1月8日(星期四)、八(1)至八(4)班:1月9日(星期五)
7:50在操場集中,8:10發車; 下午3:00上車返校。
二、考核地點:七都學生實踐學校
三、活動組織機構
1、建立勞動與技術考核考評領導小組
組長:z
成員:z
2、班主任為該班級組織活動責任人
3、教務處負責評價
4、政教處負責活動過程組織、紀律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四、活動的內容及流程:
(一)7:50 集中操場整頓隊伍;8:10準時出發;
(二)8:40七都階梯教室開營儀式
(三) 9:00—10:10 心肺復蘇
(四)10:30—12:00營養烹飪
一個班級分成6組,6名學生為一小組,考生必須協同操作。考生必須自帶餐具(包括碗、盤、筷、鍋鏟);每人自備一道需加工的菜肴(洗干凈、切好的凈菜),同組的菜肴不要相同,每組自備1種主食。操作過程要求如下:
1.每生必須自己動手加工好菜肴;
2.學生要說明自己及小組內各種菜肴的主要營養成分、搭配原理及對人體的功用;
(學生應在家長的指導下,親身經歷買菜、洗菜、切菜等備菜過程,熟練掌握幾道菜肴的烹飪方法,并選擇其一參加考核)。
(五)12:10—13:20 場地自由拓展活動
(六)13:30—14:40選項活動
1.木藝:學生自己設計,并利用木工機械將木板加工成小工藝品的手工制作類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動手能力。
2.陶藝:學生通過揉、捏、按、壓等手工技法和烘烤定型,將軟陶制作成工藝品的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動手能力。
3.鐵藝:通過對鐵絲的“折、纏、繞、接”等手法,將其制作成如自行車等工藝品的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動手能力。
4.拓展B:團隊拓展訓練類課程。
通過團隊拓展訓練,培訓學生相互信任、相互協作精神,讓學生在參加素質拓展訓練的過程中,克服心理恐懼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同時感受到團隊的重要和快樂,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勇于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精神。
5.地震:防震減災等生命教育類課程。
通過知識講解、現場展示和觀看視頻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防震減災教育。內容包括:①地震成因;②地震預兆;③地震時如何避險;④震后的自救與互救。
(七)14:40—15:0環保十分鐘、閉營儀式
(八)15:10 離開實踐基地,返校
五、紀律要求
1、注意安全,遵守實踐學校的規章制度,聽從學校指導老師和學校帶隊老師的指揮與安排,不得擅自到非考核指定區域活動。特別注意上下車安全;操作安全和活動安全。
2、自覺愛護自然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勞動結束時,及時清理各種廢棄物,保持場地和工具整潔。
3、愛護公物。借用物件及時償還,損壞物件要主動照價賠償。
六、評價辦法
1.組織紀律(10分)
遵守實踐學校的規章制度,有序組織活動,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聽從指揮,注意安全。評為10分。
遵守實踐學校的規章制度,聽從指揮,有序開展活動。評為8分。
基本遵守實踐學校的規章制度,能開展活動。評為6分。
2.勞動態度(10分)
聽取指導師的技術指導,積極思考,主動提問,了解規定考核項目所要求的技能,評為10分。
虛心聽取指導師的技術指導,了解規定考核項目所要求的技能。評為8分。
在指導師的指導下,大致了解規定考核項目所要求的技能。評為6分。
3.勞動技能(必考項目30分+選考項目10分,共40分)
眼、腦、手并用,按規定操作,獨立完成,善始善終,保質保量。分別評為30分、10分。
按規定操作,獨立完成,善始善終,保質保量。分別評為26分、8分。
在指導師的幫助下完成,質量達到要求。分別評為20分、6分。
4.勞動效果(必考項目20分+選考項目10分,共30分)
熟練完成指定的勞動項目要求,合乎規范,有一定新意。分別為20分、10分。
完成指定的勞動項目要求,合乎規范,有一定新意。分別評為16分、8分。
基本上能完成指定的勞動項目要求。分別評為12分、6分。
5.環保意識(10分)(學生須自帶垃圾袋)
勞動過程中,自覺愛護自然環境;勞動結束時,及時清理各種廢棄物,保持場地整潔和工具整潔。10分。
勞動過程中,不破壞自然環境;勞動結束時,能清理各種廢棄物,場地、工具基本整潔。8分。
勞動結束時,能在指導師的督促下清理各種廢棄物。5分
七、等級評定辦法
綜合實踐活動考核采用現場評分辦法,有學校考評小組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的基礎上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評定,60分以上(含60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八、活動前準備:
1.對于活動項目,每個班級設一名班長,分成若干組,每組6人,每組選定一個組長負責;對于選考項目各班要組織學生選擇考查項目。
2.材料準備:每位同學準備一道自選家常菜的原料(水餃除外,洗干凈、切好大小),同組同學盡量做到多種花樣,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數量適當(須吃飽吃完,不準浪費)。
3.工具準備:每組準備自帶盛菜的碗盤及餐具、、桌布保鮮膜、抹布、水桶、垃圾袋。(鏟、勺、刀、柴火、點火工具等由實踐基地提供)
九、注意事項(每人必須樹立安全意識、環保意識,創良好校風)
1.統一校服,出發前,各班由班長負責在學校操場做好點名報告工作(各小組小組長清點組內人數,向班長報告,班長向帶隊老師報告)。
2.要按次序有序上車,在車內不準把頭伸出窗外,注意安全,要注意保持車內衛生。
3.要文明用語,不準講臟話粗話。
4.到達實踐基地后,再次做好點名報告工作(各小組小組長清點組內人數,向班長報告,班長向基地老師報告)。小組長要隨時注意本組成員的動向,有特殊情況及時報告。
5.在勞動實踐基地要聽從指揮,有序行走,注意安全,不準在場地內追逐、打鬧;不準進入施工場地;不準到河邊玩耍。
6.每位同學要自覺地把垃圾放入自帶的垃圾袋中,返回時扔入門口垃圾堆積處。
7.勞動結束后,再次做好點名報告工作(各小組小組長清點組內人數,向班長報告,班長向基地老師報告)。
8.返回時,按固定車輛、固定位置,有序上車,小組長及時清點人數,前后左右的同學相互關照。所有學生必須乘規定車輛,不得擅自行動。
十、帶隊老師安排
1.班級帶隊和考評老師安排:
1月8日(周四)1月9日(周五)
八(5)班: z八(1)班:z
八(6)班:z君八(2)班:z
八(7)班:z八(3)班:z
八(8)班:z八(4)班: z
職責:(1)做好路途中各班帶隊工作;
(2)協助班主任對必考項目進行考評: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的基礎上,對每個學生的營養烹飪做出評價。
(3)選考項目考評老師職責:對選考項目進行考評,根據學生對選考內容的完成情況,對學生做出評價,具體安排如下:
1.木藝班:z2.鐵藝班:z
3.陶藝班:z4.拓展班:z
5.地震班:z
十一、安全監督小組安排
組長:z組員:z(周五)z(周四)z校警1
負責:前期安全布置工作;學生上車、下車集中等組織工作;場地安全巡視工作;現場通往河邊道路的守衛及處理緊急事務;校醫劉秋來備好藥品,做好食品衛生督察工作。
十二、攝影、通訊員:z
篇2:校草樹木知識研究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校園花草樹木知識研究”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說明:
花:理想、希望、幸福、友誼的象征,可比擬為真、善、美的化身。
草:具有頑強不屈、堅韌不拔的精神。
樹:參天大樹,成材的標志,建設的材料。
花草樹木,是春的象征,春的使者。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周圍的環境,對花草樹木的知識研究也越來越普遍,越來越有興趣。為培養學生興趣,豐富學生知識面,陶冶學生情趣,搞此活動。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花草樹木名稱。培養學生對花草樹木的興趣。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過程,植物的分類科、屬、種……豐富學生知識。
3、通過活動讓學生參與種植、管理。培養學生愛勞動、動手實踐能力。
4、通過活動,對學生進行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美化校園的思想教育。
三、活動人員:五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時間:本學期
五、活動準備:
1、請有關人員介紹花草樹木名稱,并做好筆記。
2、訂閱有關雜志,搜集有關花草樹木材料。附上說明。
3、取得家長支持,買一些有關書籍閱讀。
4、實地參觀學校,聯系花木園地,請園藝老師介紹。認識各種花草、樹木,收集各種花草樹木盆景資料剪貼。m.dewk.cn
六、活動方法及過程:
(一)請學校園藝師介紹校園花草樹木名稱
1、認識校園內的花草樹木。
2、做好標簽。掛簽熟記。
3、選一種植物觀察。
(二)搜集有關雜志,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植物,了解它的屬性及生長過程。(附上圖、文說明)
1、收集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圖片。
2、了解這種植物屬性及一年四季的生長過程。
3、收集花卉盆景資料圖文結合進行展示活動。
(三)分小組在家里選一種植物種植管理,或去花鳥市場買一植物種植、管理
1、選好植物種植(盆栽),定期澆水、施肥。
2、掌握花草樹木的管理方法。
3、把植物集中放置到校園內。評選最佳種植員。
七、總結活動。
1、回顧自己種植的植物名稱特點。
2、結合自己種植過程談感受。
3、收集自己喜愛的花卉盆景圖片剪貼、展示,感受藝術美。
4、想象設計未來校園新貌。繪畫評比。
篇3:五年級環境保護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五年級環境保護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地球被厚厚的大氣包圍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由人類活動等各種原因產生的廢氣,煙塵和其它污染物質,被排放到大氣中,當它們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活的條件,對人類和動植物造成危害的現象時,稱為大氣污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空氣污染。我們根據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及其基礎,確定以人與大氣為課題,指導學生進行研究、寫記錄并向學校進行匯報。
二、研究方案:
(一)實施目標:
知識能力:
1、使學生認識到大氣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了解人類健康生活需要清新的空氣
2、了解什么是大氣污染以及目前大氣污染的嚴重程度。
3、了解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大氣污染現象。
情感態度:
1、積極參與小組學習討論,認真完成小組分派的任務。
2、通過參與此次實踐活動提高對大氣的認識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價值取向:
1、小組分工明確,能團結本組成員,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實踐活動。
2、加強交流,在跨組交流中實現資源共享,使雙方達到""雙贏""。
(二)活動內容:
1、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確定研究對象及目的
(2)確定研究小組成員
(3)制定研究計劃
(4)提出具體要求
a、小組成員m.dewk.cn積極參與,高度重視研究該問題的全過程。
b、服從組長分配,遵守紀律,團結協作。
c、注重研究的方法,以解決問題為最終目的。
d、隨時做好記錄,保留好第一手資料。
2、課題研究步驟
(1)、第一階段:增強對大氣的了解,懂得的重要性。
(2)、第二階段:通過調查了解我們周圍大氣的狀況,解什么是大氣污染以及目前大氣污染的嚴重程度。
(3)、第三階段:研究匯報對大氣的綜合認識
3、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成員積極開展活動,以調查法、問題分析法為主。
(三)活動過程:
1、第一階段:
增加對大氣的感性認識(什么是大氣,有何作用等)
查找有關大氣的資料
向同伴介紹大氣
2、第二階段:
尋找有關大氣污染的資料,并進行交流展示。
3、第三階段:
匯報對大氣的研究結果
制作小報。
三、成果展示:
關于大氣的資料
資料分析展示
暢談活動中的感受
小報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