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產生的背景
環境問題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問題。8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出現了眾多危及生存的環境問題,其中包括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陸地水體污染、海洋污染、固體廢氣物污染等十大環境問題。它們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造成的危害,引發了各國政府極大的關注。
人類社會真正對環境采取行動是70年代以后。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了第一次環境保護大會,又稱“人類環境會議”。這次大會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和《人類環境計劃》,成立了聯合國環境開發署。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了第二次環境保護大會,有103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以及18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被稱為“20世紀地球盛會”。此次大會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將環境保護與人類的經濟發展并列起來。這次會議反映了各國環境保護思想的轉變,表明了環境管理已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
19*,我國召開第三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明確提出了環境保護八項管理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三同步”制度;
排污收費制度;
排放污染物許可證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度;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1996年,第四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
題的決定》。近20年來,我國在環境保護領域相繼推出了10多部法律,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國特點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為有效實施和推廣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
為順應國際環境保護的發展,依據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需要,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207個技術委員會(ISO/TC207)于1996年9月、10月相繼推出了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其標準號從14001-140100共100個標準號,統稱為ISO14000系列標準。自1996年國際標準化組織開始推出ISO14000系列標準以來,ISO14000標準以其體現“全面管理、污染預防、節約資源、持續改進”的思想,引導世界環境管理潮流,目前已有120多個國家引進并開始實施該系列標準。
ISO14000系列標準旨在要求組織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并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以避免國際間因生產力水平的差異及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差異所形成的“綠色貿易壁壘”。
ISO14000給企業帶來的好處
1、提高形象、增強競爭力
ISO14000標準的出臺是為了促進環境保護和經濟貿易的協調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這一標準,更多的企業已經在經濟活動和貿易中提出了對ISO14001的認證要求,更多的用戶意識到環境對其生活的重要性。如果公司實施了ISO14000認證,將會給顧客以更強有力的信心保證。如已導入ISO14000環境體系的創世紀濱海花園就有業主向報紙推薦:創世紀濱?;▓@是一個真正的綠色住宅。又如已獲ISO14001認證的蘇州新區都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通過設計、建材、施工、日常管理等過程的環境控制節約資源,促進污染防治、降低成本、增加組織的經濟效益,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物業管理企業如果實施ISO14000,將會從物業管理等過程進行有意識或強制性的環保行為的
篇2:物業公司怎樣建立ISO14000環境質量管理體系
物業公司怎樣建立ISO14000環境質量管理體系
一、注意事項
處在跨世紀的“綠色年代”,如何建立與企業現行管理制度相結合的ISO14000環境質量管理體系,做一個關注環保、關注人類未來的綠色企業,適應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贏得未來綠色市場的巨大商機,創建用戶滿意、社會認可的物業,這些是擺在進入新世紀的物業管理者面前的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
(1)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地傳播和宣傳貫徹ISO14000的意義和效益,轉變觀念,在增強企業內部環境憂患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同時,做到及時與業主溝通,爭取讓業主主動加入到對自身物業的環境保護中來,并通過業主委員會建立良好的聯系,得到廣大業主的配合與支持,這是實現ISO14000環境質量管理的前提條件。
(2)加強人員培訓是實施ISO14000的重要保障。
(3)推行ISO14000環境質量管理系列標準一定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和有關的法律、法規、規范,實行“量體裁衣”,否則再好的理論、再先進的管理模式,都只能是“事倍功半”。
(4)選擇有實力的咨詢公司和科學的咨詢程序。質量認證咨詢是一項技術性極強的專業中介服務活動,因此,必須要選擇一家既有專業能力,又能提供規范性服務的咨詢機構,只有這樣才能使咨詢工作比較深入,取得實效。咨詢機構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建立宣傳標準,還能協助企業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指導企業編寫好質量認證體系文件,幫助其搞好試運行及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貫標認證中的各項工作。
(5)將對新污染的控制和老污染的限制治理達標與實現ISO14000環境質量管理標準有機地結合起來,堅持管治并重、以管促治,通過自身的工藝改造,消除污染,做到不排、少排、低濃度排放,減少污染治理的投資成本,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二、難題與對策
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個國家引進并開始實施了ISO14000的國際環境質量管理系列標準,我國也已于1996年將該標準等同地轉化為國家標準。據悉,1996年7月,原國家環保局在企業自愿的基礎上,組織全國55家企業開展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質量認證試點工作。1998年,又選擇了廈門、蘇州、大連等9個城市進行了城區環保推進工作,其中,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和廈門鼓浪嶼分別為試點地區,并且已取得了成功的認證。另外,上海市環保局和浦東新區也在積極推行ISO14000系列標準,并將金橋開發區確定為試點單位。在住宅區中,如上海錦秋加州花園、深圳世紀花園等高檔住宅項目都已實現了ISO14000的認證,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ISO/TC176技術委員會認為:“所有組織都會從質量管理和外部質量保證相結合的總體利益中獲得好處?!比欢?,就我國目前的整體狀況看,在物業管理中實施ISO14000環境質量認證的企業還很少,使用這一國際標準認證的主要還是在制造業。從已獲得ISO14000環境質量認證的物業管理企業經驗與感受來看,一個最敏感的問題就是成本費用問題。在物業管理中實施ISO14000環境質量管理與質量認證,不但質量認證的成本費用高,更重要的是實現ISO14000標準所述狀態以及維護、保持、改善這一狀態所需支付的費用更高。
如住宅區物業環境質量管理中的綠化問題??梢哉f,我國大多數物業管理小區環境質量與ISO14000所述標準的狀態相距甚遠,而要達到標準要求的綠化率的水平的費用又是相當高的。同時,我國物業管理的收費水平以及業主/住戶對物業管理費用的承擔能力,都是物業管理企業不敢生硬追求ISO14000的關鍵原因,具體地說,大片環境改造的費用應該由誰來負擔?由誰負擔才是合理、合適的?當然,企業有實力追求長期效益和外部形象的優化,這無疑是一條良好的通道,但就目前實際狀況而言,要讓物業管理企業(公司)全部承擔這項費用,對于大多數物業管理企業來說,恐怕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目前一片環境保護的呼聲中,即推行物業管理ISO14000的環境質量難度還是很大的,除了普遍的、顯而易見的環境意識的問題之外,更具體的難題表現在:
(1)經費來源難以落實;
(2)實施管理的難度較大;
(3)現行理念差異較大;
(4)系統界定難;
(5)基礎設施條件差。
針對上述問題以及目前的實際狀況,要在物業管理中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可采取以下對策:
(1)加強宣傳教育,強化生態意識,增強法律觀念;
(2)加強管理;
(3)轉變觀念,鼓勵參與;
(4)在法律符合的范圍內,加強合作;
(5)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6)加強試點工作。
目前,就我國可以在商品房的物業管理中引進ISO14000,在業主/住戶自愿的基礎上,選擇一些住宅小區作為試點,為今后的推行做好經驗和物質上的準備。
篇3:公司ISO14000手冊:環境管理體系內審程序
公司ISO14000手冊--環境管理體系內審程序
編號-EP19EMS程序文件
1目的
定期進行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以驗證環境活動和有關結果是否符合策劃的安排并是否有效,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和預防不合格,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和不斷地改進。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的控制(簡稱內審)。
3職責
3.1綜合辦公室負責制定內部體系年度審核計劃,報環境管理者代表批準。
3.2環境管理者代表確定審核組成員,任命審核組長。
3.3審核組長負責制定審核計劃,提交審核報告,內審員負責配合組長實施內審,并對不符合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綜合辦公室是內審的實施部門。
3.4環境管理者代表對審核報告評審,并將審核報告下發到相關部門,同時向最高管理者代表匯報,提交管理評審。
3.5各部門負責對內審提出的不符合項進行整改。
4工作程序
4.1每年1月初,由綜合辦公室負責制定《年度審核計劃》,經管理者代表審核,報總經理批準后實施。一般情況下每年一次對公司環境管理體系所涉及的各部門各要素覆蓋一次審核。如有下列情況,可臨時增加頻次。
a發生嚴重的環境問題或相關方有嚴重抱怨。;
b組織的領導層、環境方針、目標、指標、重大環境因素、生產工藝等有較大改變。;
c即將進行第二、三方審核。。
4.3審核的準備
4.3.1組建審核組。
a.審核組長:由綜合辦公室成員擔任。
b.審核組成員:由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內審資格證書且被公司總經理任命的內審員組成。
4.3.2審核組的職責
a.審核組長
(1)代表審核小組對審核實施管理并負有最終責任。制定《EMS內部審核計劃》。
(2)確定審核范圍。
(3)確定審核結果。
(4)向環境管理者代表匯報。
b.審核組成員
(1)根據審核準則進行審核。
(2)審核應客觀公正,并與被審核區域無直接責任。
(3)記錄審核中的不符合項,并向審核組長匯報。
c.被審核部門
(1)將審核的有關事項及時傳達給部門的有關人員。
(2)提供審核所需的資料及作現場說明,積極配合審核組審核。
(3)對審核出的不符合項,提出糾正措施。
(4)實施糾正措施并確認效果后,向審核組長報告。
4.3.3編制審核計劃
由審核組長根據年度審核計劃編制《環境管理體系審核計劃》,報管理者代表審批后實施。審核計劃于審核前七天由ISO14001審核組發至各部門。各部門負責人在收到審核通知后,如對審核計劃有異議,可在兩天內通知審核組,協商調整。審核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審核的目的、依據、范圍、日期、受審核的部門、時間安排、審核員分工等。
a受審核的范圍:覆蓋全公司所有部門和分廠所涉及活動、產品和服務,ISO14001標準17個要素;
本公司環境管理體系審核范圍是:位于浙江紹興縣安昌鎮盛陵村的紹興縣方圓染整有限公司紡織產品的印染整理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
b審核的目的:
1)環境管理體系是否符合對環境管理工作的預定安排和ISO14001標準的要求;
2)是否得到了正確的實施和保持;
3)向管理者報送審核結果。
c審核的準則:
1)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2)適用于公司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3)公司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4.3.4審核組預備會議
審核員分工、編制檢查表、準備不符合報告表式等。
4.4審核實施
按《審核實施計劃》審核
4.4.1召開首次會議
審核組長負責主持會議,總經理、管理者代表、審核員及受審核部門領導和陪同人員參加。會議內容主要是:明確審核目的、范圍、介紹審核員分工、確認審核計劃,介紹審核方法和程序、澄清審核計劃中不明確的內容等。
4.4.2現場審核
審核員按分工到受審核部門進行現場審核,收集客觀證據,填制《審核檢查表》,確定不符合項,內審員依據《EMS內審檢查表》通過面談、文件審閱和對現場活動與情況的觀察,收集證據,對偏離EMS審核準則的表現作出記錄,以便判定。
a.通過與部門負責人、主管及操作工的面談、了解EMS在該部門的貫徹情況。
b.通過查閱程序文件、EMS相關文件、作業指導書執行情況。
4.4.3審核組內部交流
現場觀察結束后,審核小組進行審核評議,審核組長負責主持,全體審核員參加。
交流主要內容是:總結審核工作,研究所有的不合格項及其分布
,其不符合項事實應得到受審部門的認可;并開具不符合報告。報環境管理者代表復審。評價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初步擬制審核報告等。
4.4.4召開末次會議
審核組長負責主持會議。公司級領導、管理者代表、受審核部門領導人及陪同人員、審核員參加。會議主要內容為:審核組長介紹審核總體情況;宣布不合格報告;提出糾正措施;審核的審核結論;總經理或管理者代表講話。
4.4.5編制審核報告
《審核報告》由審核組長或其授權的審核員編寫。《審核報告》的主要內容有:
a審核目的和范圍;
b審核日期;
c審核的準則;
d審核組成員;
e審核發現;
f不符合報告;
g審核結論,包括對環境管理體系運行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評價;
審核報告經管理者代表審核批準后分發給受審核部門,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員。
4.6糾正措施的跟蹤
4.6.1受審核部門根據不符合報告的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糾正措施和實施計劃,并按“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組織實施。
4.6.2各部門負責人負責本部門不符合項的整改,組織人員在1周內提出糾正與預防措施,向審核組長提出復查要求。
審核組長接到部門復查要求后,3天內安排內審員驗證,驗證結果向審核組長匯報。
4.7審核員認為責任部門糾正措施的實施為無效時,由責任部門修改糾正措施計劃按4.6.1執行。
因責任部門人員失職致使糾正措施不得力時,由審核員報管理者代表處理。
4.8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中使用的全部記錄由審核組長移交綜合辦公室按《環境記錄管理程序》進行管理。
4.10內審的記錄由綜合辦公室負責整理和保存。
5相關文件
《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
《環境記錄管理程序》
6記錄
6.1《年度內審實施計劃》
6.2《內審實施計劃》
6.3《內審檢查表》
6.4《不符合項匯總分析表》
6.5《內審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