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綠化養護管理流程與標準
1 目的
為業主提供舒適的環境,保證綠化物的健康生長。
2 范圍
適用于物業公司各管理處綠化養護管理。
3 職責
3.1物業管理處經理負責綠化工作的檢查、指導。
3.2部門主管負責綠化工作的安排、實施、檢查及過程控制。
3.3綠化工負責綠化工作的具體操作。
4 園區名貴樹木實行掛牌管理:
4.1掛牌植物清單及介紹(詳見附件)。
4.2掛牌內容:科屬、植物生態習性、公司logo和公司名稱。
4.3掛牌方式:只對人流量大的區域或主要行人道兩旁植物進行掛牌;同種植物片植的只掛路口明顯處的一個;每個植物所掛的位置,應以植物和現場情況而定,高度1.8米,掛后能明顯看到和不易損壞樹木為準。
5 園林綠化養護標準:
5.1綠化養護技術措施完善,管理得當,植物配置合理,基本達到黃土不露天。
5.2園林植物
5.2.1生長正常。新建綠地、各種植物3年內達到正常形態。
5.2.2園林樹木樹冠基本完整,主側枝分布均稱、數量適宜、修剪合理,內膛不亂,通風透光。花灌木開花及時、正常,花后修剪及時。綠籬、色塊枝葉正常,整齊一致,形狀美觀。行道樹無缺株,綠地內無死樹。球類植物光滑美觀,冒條不超過7厘米。
5.2.3落葉樹新梢生長正常,葉片大小、顏色正常。
5.2.4花壇、花帶輪廓清晰,整齊美觀,適時開花,無殘缺。
5.2.5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齊一致,覆蓋率95%以上,草坪生長長度不超過10厘米。除點綴花草坪外草坪內雜草率不得超過5%。草坪綠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27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180天。草地、灌木無死塊,無踐踏,無重度積塵。
5.2.6病蟲害防治及時。園林樹木有蛀干、病蟲害的株數不得超過1%;葉上無蟲糞,被蟲咬的葉片每株不得超過5%,對季節性、遷移性病蟲害處理及時。
5.2.7及時施肥,喬灌木每年春、冬各施肥一次,綠化全年追肥不少于兩次。
5.3垂直綠化應根據不同植物的攀緣特點,采取相應的牽引、設置網架等技術措施,視攀緣植物生長習性,覆蓋率不得低于80%,開花的攀緣植物能適時開花。
5.4綠地整潔,無雜物、無白色污染(樹掛),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屑等)、綠地內水面雜物應日產日清,做到清理及時。
5.5欄桿、園路、桌椅、路燈、井蓋和牌示等園林設施完整、安全,基本做到維護及時。
5.6綠地完整,無堆物、堆料、搭棚,樹干上無釘拴刻畫等現象。行道樹下距樹干2m范圍內無堆物、堆料、搭棚設攤等影響樹木生長和養護管理的現象。
5.7綠化管理制度、綠化養護建議健全;養護管理實行“定崗、定位、定人”三定工作制度,工作有臺帳記錄。
5.8 對毀綠、占綠,及其他破壞綠化的行為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園路、廣場、花架及噴泉等園林設施局部松動,但能正常使用。
6 綠化養護內容
6.1每年12月20日前,各大區、各分公司提交所轄園區下年度綠化養護工作計劃,經公司工程部審批后執行。
6.2草坪的養護和管理
6.2.1澆水
6.2.1.1冬季12-2月份不澆水或少澆,3-5月份每3天澆一次,6-8月份每天澆一次,9-11月份每三天澆一次。
6.2.1.2 2月底3月初澆返青水,11月底12月初澆封凍水。
6.2.1.3澆水前應事先收聽當地氣象預報,結合天氣情況進行。澆水時間為上午10:00之前,下午16:00以后,冬季澆水在午后2點之前,要求一次澆透,濕潤根部達10-15cm。
6.2.1.4原則上不允許使用漫灌,使用噴頭每四個小時更換位置,使用微噴帶應將其放置在較高位置,每四個小時更換位置。
6.2.2施肥
6.2.2.1一般以氮肥為主,冷季型草于3月開始生長時施用一次,5月施第二次;夏季停止施肥,秋季于10月中旬最后一次施肥。
6.2.2.2施追肥應選擇陰天,在雨前或澆水時進行。
6.2.3 修剪
6.2.3.13月-4月,每月修剪一次;生長旺季的5月-10月,每7-10天修剪一次。
6.2.3.2修剪一般保持高度在10厘米,普通草坪不能超過15厘米。
6.2.3.3在修剪開始前,將草坪內雜物清理干凈。
6.2.3.4修剪草坪應8點以后,周六周日9點以后。
6.2.4草坪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有:銹病、葉斑病、渴斑病、赤霉病等。常用的殺菌劑有:多菌靈、甲基托布
津、百菌清、代森猛鋅等,病害易發期是6-9月,一般濃度控制在500倍液左右。7天左右噴施一次。蟲害有:尖頭負蝗、小地老虎、螻蛄、蠐螬 、蚜蟲等,常用的殺蟲劑有呋喃丹、鐵滅克、敵敵畏等。
6.2.5草坪維護要求
6.2.5.1及時修剪草坪,使其保持10CM以下的高度,高度整齊一致。
6.2.5.2剪后清除草屑和干草,不能遺留于草坪上。
6.2.5.3清理留在路上的草屑。
6.2.5.4每半月清除雜草一次。
6.2.5.5對缺草或枯草的地方應及時補草或撒草籽。
6.3 喬灌木的養護管理
6.3.1 澆水:一次澆透,不能長期積水。
6.3.2 施肥:施在樹坑的邊緣,翻土覆蓋。
6.3.3 修剪:修剪一般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落葉喬木在冬季修剪,修去徒長枝和過密枝及干枯枝,病枝。
6.3.3.1叢生式:一株發生多數枝條,通過多次摘心,平茬或修剪,促使根部生出稠密的株叢。如榆葉梅、紫荊。
6.3.3.2圓球式:對植株多次摘心或短剪,促使其從主枝上長出許多稠密的側枝,然后再對突出的側枝進行短剪。讓他們再生二次枝或三次枝,并將整個樹冠剪成圓球形或扁球形,如大葉黃楊、錦熟黃楊。
6.3.3.3月季的修剪:冬季修剪,一般留一年生枝,留兩個芽,以上全部剪去。
6.3.3.4綠籬的修剪:高度50-70CM,輪廓線明了,頂部平整。生長旺季,10天左右需修剪一次,休眠期剪去一些干枯枝與病枝。
6.3.4 喬灌木養護日常要求
6.3.4.1及時修剪,保持造型。
6.3.4.2綠化工每天要對各自的責任區巡視一遍,發現病害、蟲害要盡早預防。
6.3.4.3及時拔除死樹、病樹。
6.3.4.4清理樹坑內的雜草、雜物。
6.3.5 樹穴處理
6.3.5.1栽植不到一年的樹木:做成圓形的下沉式樹穴,樹穴邊緣與周邊地形必須銜接自然,不能有明顯高出的土,樹穴大小要參考樹木的大小而定,但必須保證同種規格的樹木樹穴一致,一般樹穴大小為樹木胸徑的8-10倍,另外樹穴中的土壤要經常進行松土,保持土壤疏松規整。
6.3.5.2栽植超過一年的樹木:在樹穴規整的基礎上栽植植物或鋪設鵝卵石等。一般廣場上栽植樹木的樹穴可種植蔥蘭或麥冬或紅花酢漿草或草花等植物;而綠地內樹木的樹穴可種植紅花酢漿草、鳶尾、蔥蘭、雜三葉或鋪設鵝卵石等;對于大喬木或古樹的樹穴內還可以種一些攀援植物,如:薔薇、蔦蘿及牽牛等,進行垂直美化。
6.4病蟲害防治
6.4.1 白粉病
6.4.1.1發病條件:在溫度18-25度的高溫,通風條件不良時易發生此病,每年5-6月及9-10月較為嚴重。
6.4.1.2寄生植物:月季、十大功勞、大葉黃楊、丁香、紫薇等。
6.4.1.3癥狀:主要危害葉、莖、嫩梢及花蕾等,初期葉卷曲,呈灰白色,隨病斑的擴大,葉面著生一層白粉狀物。
6.4.1.4防治方法:增加通風、光照,降低空氣溫度;早春發芽前,剪除病枝、病葉集中燒毀;噴灑甲基拖布津800-1000倍液。
6.4.2 銹病
6.4.2.1條件:溫暖多雨季節最易發生,5-6月及8-9月為盛期。
6.4.2.2寄生植物: 月季、薔薇、合歡、黑麥草、高羊毛等。
6.4.2.3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在葉片上呈銹狀斑點。發病初期,葉上產生淡綠色小斑點,后變黃色,引起落葉。
6.4.2.4防治方法:注意通風,控制溫度;及時清除病枝葉,集中燒毀,減少病原;藥物防治,發病初期噴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保護新葉,生長期噴灑粉銹寧500-600倍液。
6.4.3 黑斑病
6.4.3.1發病條件:在高溫高濕季節易發生,雨季最為嚴重。
6.4.3.2寄生植物:月季、榆葉梅、黃刺玖等。
6.4.3.3病狀: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及葉柄,發病初期葉面出現褐色小斑點,后逐漸擴大為黑色病斑,布滿后導致葉片脫落。
6.4.3.4防治方法:注意通風,控制溫度;及時清除病葉、病枝、集中燒毀,減少病原;藥物防治,發病初期噴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保護新葉,生長期噴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6.4.4蚜蟲
6.4.4.1發生時期:3-6月中旬及8-9月。
6.4.4.2寄生植物:月季、海桐、小葉女貞、桃樹、大葉黃楊、夾竹桃等。
6.4.4.3癥狀:植物幼葉卷曲變形,葉片上有分糖液泌物。
6.4.4.4防治方法:噴灑滅蚜威800倍液或蚜盡1500-2000倍液。
6.4.5紅蜘蛛
6.4.5.1發生時期:5-6月發生。
6.4.5.2寄生植物:紅花酢漿草、桃樹、海桐、大葉黃楊等。
6.4.5.3癥狀:葉片出現黃色斑點,發黃。
6.4.5.4防治方法:萌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期噴灑噠螨靈1500-2000倍液。
6.4.6介殼蟲
6.4.6.1發生時期:6-10月發生。
6.4.6.2寄生植物:紫薇、火棘、小葉女貞、大葉黃楊等。
6.4.6.3癥狀:枝條上有白色絨狀附著物。
6.4.6.4防治方法:刷掉枝干上的蟲體;剪掉危害嚴重的病枝并噴灑介殼靈500-800倍液。
6.4.7天牛
6.4.7.1發生時期:4-10月發生。
6.4.7.2寄生植物:桃樹、合歡、大葉黃揚、柳樹等。
6.4.7.3癥狀:植物干莖下部有木質屑,樹干上有洞。
6.4.7.4防治方法:捉殺成蟲;在樹干內注射倍液的敵敵畏50倍液。
6.4.8炭疽病
6.4.8.1發生時期:7-9月發生
6.4.8.2寄生植物:金葉女貞、大葉黃楊等。
6.4.8.3癥狀:葉片有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褐色至灰褐色,具顏色較深的邊緣。
6.4.8.4防治方法:噴灑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6.4.9黃刺蛾
6.4.9.1發生時期:5-8月發生
6.4.9.2寄生植物:櫻花、法青、石楠等。
6.4.9.3癥狀:幼蟲在葉背食害葉肉,留下葉柄和葉脈,把葉片吃成網狀,
6.4.9.4防治方法:噴灑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6.4.10夏季斑枯病
6.4.10.1發生時期:6-10月份
6.4.10.2寄生植物:冷季型草坪,以早熟禾為主。
6.4.10.3癥狀:最初為枯黃色圓形小斑塊(直徑約3-8cm),以后逐漸擴大成圓形或馬蹄形枯草圈,直徑大多不超過40cm左右(最大時也可達80cm),多個病斑愈合成片,形成大面積的不規則形枯草區。
6.4.10.4防治方法:用阿米西達或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等藥劑500至1000倍噴霧或灌根進行防治。
6.5農藥安全施用
6.5.1農藥分類
根據目前農業生產上常用農藥(原藥)的毒性綜合評價,分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類。高毒農藥: 3911、久效磷、甲胺磷、氧化樂果、磷化鋅、磷化鋁、呋喃丹等;中等毒農藥樂果、乙硫磷、抗蚜威、敵敵畏、敵克松等;低毒農藥:有敵百蟲、辛硫磷、三氯殺螨醇、多菌靈、托布津、代森鋅、百菌清等。
6.5.2農藥的購買和保管
6.5.2.1購買農藥時必須注意農藥的包裝,防止破漏。注意農藥的品名、有效成份含量出廠日期、使用說明等、鑒別不清和質量失效的農藥不準使用。
6.5.2.2搬運農藥時要輕拿輕放。
農藥進出倉庫應建立登記手續,不準隨意存取。
6.5.3農藥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6.5.3.1配藥時,配藥人員要戴膠皮手套,必須用量具按照規定的劑量稱取藥液或藥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嚴禁用手拌藥。
6.5.3.2如手撒時,必須戴防護手套,以防皮膚吸收中毒。
6.5.3.3配藥時,要用專人看管負責,嚴防農藥丟失或被小孩誤食。
6.5.3.4使用手動噴霧器噴藥時應隔行噴。手動和機動藥械均不能左右兩邊同時噴。大風和中午高溫時應停止噴藥。藥桶內藥液不能裝得過滿,以免晃出桶外,污染施藥人員的身體。
6.5.3.5噴藥前應仔細檢查藥械的開關、接頭、噴頭等處螺絲是否擰緊,藥桶有無滲漏,以免漏藥污染。噴藥過程中如發生堵塞時,應先用清水沖洗后再排除故障。絕對禁止用嘴吹吸噴頭和濾網。
6.5.3.6施用過高毒農藥的地方要豎立標志,以防人中毒。
6.5.3.7用藥工作結束后,要及時將噴霧器清洗干凈,連同剩余藥劑一起交回倉庫保管,不得帶回家去。清洗藥械的污水應選擇安全地點妥善處理,不準隨地潑灑。裝過農藥的空箱、瓶、袋等要集中處理。
6.5.4施藥人員的選擇和個人防護
6.5.4.1凡體弱多病者,患皮膚病和農藥中毒及其他疾病尚未恢復健康者,皮膚損傷未愈者不得噴藥或暫停噴藥。
6.5.4.2施藥人員在打藥期間不得飲酒
6.5.4.3施藥人員打藥時必須戴防毒口罩,穿長袖上衣、長褲和鞋、襪。在操作時禁止吸煙、喝水、吃東西,不能用手擦嘴、臉、眼睛,絕對不準互相噴射嬉鬧。每日工作后喝水、抽煙、吃東西之前要用肥皂徹底清洗手、臉和漱口。有條件的應洗澡。被農藥污染的工作服要及時換洗。
6.5.4.4施藥人員每天噴藥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六小時。
6.5.4.5操作人員如有頭痛、頭昏、惡心、嘔吐等癥狀時,應立即離開施藥現場,脫去污染的衣服,漱口,擦洗手、臉和皮膚等暴露部位。
6.6病蟲害防治時,操作人員應填寫《病蟲害防治記錄表》。
附件:
1、掛牌植物明細: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銀杏(Gingo Biloba)、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廣玉蘭(Magnclia grandiflora Lima)、大葉女貞(Ligustrun lucidum Ait)、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白玉蘭(Magnolia denudata)、桂花(Osmamthus fragrans)、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紅楓(Acer palma tum)、櫻花(Prunus subhirtella(Miq.)Sok.)、碧桃(Prunus persica Batsch. var. duple* Rehd.)、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和(臘梅Chimonanthus praeco*(linn.)Link.)。
2、掛牌植物介紹:
(1)香樟:樟科、樟屬,又名:樟樹、木樟,常綠喬木,主要分布長江以南及西南。灰褐色的樹皮有細致的深溝縱裂紋,全株具有樟腦般的氣味。喜光,稍耐蔭;耐寒性不強,不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
(2)銀杏:銀杏科、銀杏屬,又名:白果樹、公孫樹,落葉喬木,主要分布山東、安徽、江西、河北、河南、湖南、四川、貴州、廣東等省的60多個縣市。生長較慢,壽命極長,有活化石之稱。喜光,耐寒,不耐積水。
(3)棕櫚:棕櫚科、棕櫚屬,又名棕樹、唐棕櫚、山棕,常綠喬木,主要分布浙江、江蘇和湖南。樹冠傘形,葉形如蒲扇。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寒性極強。
(4)廣玉蘭: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洋玉蘭、荷花玉蘭,常綠喬木,主要分布我國長江流域以南。葉厚革質,倒卵狀長橢圓形,表面深綠有光澤,背面密被銹色絨毛。喜溫暖濕潤氣候,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5)大葉女貞:木犀科、女貞屬,又名:蠟樹,常綠大灌木或喬木,主要分布江蘇、浙江、湖南、福建、廣西、江西、四川。樹皮灰褐色,光滑不裂,葉革質光澤。喜光,喜溫暖,稍耐蔭。
(6)水杉:杉科、水杉屬,落葉喬木,主要分布江蘇、 湖北、湖南、重慶、陜西。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小枝下垂,全樹呈塔形,葉在小枝上排列兩行呈羽毛狀。喜溫暖濕潤氣候,要求土壤濕潤。
(7)白玉蘭: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望春花,落葉喬木,原產我國中部各省,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花香似蘭。喜光,較耐寒,忌低濕,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帶微酸性的砂質土壤。
(8)石楠:薔薇科、石楠屬,又名:扇骨木,常綠小喬木,主產長江流域及秦嶺以南地區,華北地區有少量栽培。樹冠球形,干皮塊狀剝落,幼枝綠色或灰褐色,光滑,初春嫩葉紫紅。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抗寒力不強,喜光也耐蔭。
(9)紅楓:槭樹科、槭樹屬,又名:紅葉羽毛楓,落葉小喬木,枝條多細長光滑,偏紫紅色,葉掌狀,5-7深裂紋,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尾狀尖,緣有重鋸齒。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是種非常美麗的觀葉樹種,其葉形優美,紅色鮮艷持久。
(10)櫻花:薔薇科、櫻桃屬,又名:山櫻花,落葉喬木,原產北半球溫帶喜瑪拉雅山地區,中國華北各地均有栽培。樹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橫紋,花于3月與葉同放或葉后開花。性喜陽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根系較淺,忌積水低洼地。
(11)碧桃:薔薇科、李屬,又名:粉紅碧桃、千葉桃花,落葉小喬木,原產中國,分布在西北、華北、華東、西南等地。小枝紅褐色,無毛,葉橢圓狀披針形。喜光,較耐寒,不耐水濕。
(12)桂花:木犀科、木犀屬,又名:月桂、木犀,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于中國西南部。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葉革質。性喜溫暖、濕潤。適宜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13)雜種鵝掌楸:木蘭科、鵝掌楸屬,又名:馬褂木,鵝掌楸和北美鵝掌楸的雜交種,落葉喬木,華北以南。葉形奇特,鵝掌形,或稱馬褂狀。喜光,適應性強,耐寒性較強。
(14)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屬,又名:百日紅、癢癢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中國華東、華中 、華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樹皮易脫落,樹干光滑,用手撫摸,全株微微顫動,故又稱為癢癢樹。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澇。
(15)木瓜:薔薇科、木瓜屬,又名:木瓜海棠、光皮木瓜,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主要分布山東、河南、陜西、安徽、江蘇、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樹皮片狀脫落,落后痕跡顯著。適應性強,耐寒、耐瘠薄,性喜陽光,也能耐半陰。
(16)臘梅:蠟梅科、蠟梅屬,又名:雪里花,落葉灌木,主要分布于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各地均有栽培。枝、莖方形,棕紅色,有橢圓形突出的皮孔。性喜陽光,較耐寒,耐旱,怕風,喜深厚、肥沃和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忌濕澇。
篇2:盟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盟東城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序號項目“z城”管理標準
1)基本要求
1.喬木植株生長正常,主枝基本完整,植株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生長季節葉片保存率高于95%。
2.灌木植株生長健壯,枝葉豐滿,主枝分布均勻合理,觀賞效果好,符合植物品種的造型特點,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3.綠籬和色塊造型整齊美觀,輪廓清晰,高度一致,修剪及時,出現死亡或缺株應及時補栽,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4.地被和花壇植物地被植物覆蓋率高于95%,花壇植物死亡率超過3%后能及時補栽更換。
5.草坪草坪整齊,覆蓋率高于95%。
6.古樹名木對正門口香樟書應建立檔案,制定專門養護計劃。
7.時花z城及z城以上服務標準可根據需要栽種時花。
2)綠化養護內容
1.灌溉有灌溉計劃,灌溉水下滲充足且均勻,有排澇措施;采用節水灌溉設備和措施,能利用雨水資源進行灌溉;確保在萌芽前、4月、5月、秋季、入冬前澆水,其他時間根據植物種類、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合理安排灌溉。
2.施肥喬木每年施肥1次至2次,灌木每年施肥3次至4次,地被和草坪植物每年施肥4次至5次,花壇植物根據生長情況進行追肥;通過有機覆蓋等方法,逐年增加土壤有機質。
3.病蟲害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及時掌控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盡量采用生物、物理方法有效防治病蟲害,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4.整形修剪喬木每年夏季、冬季各修剪1次;灌木修剪及時,全年至少修剪3次;綠籬和色塊每年至少修剪5次;冷季型草坪生長季節至少每2周修剪1次,全年至少修剪20次。
5.除草每年全面除草5次,重點綠地增加除草次數,出現雜草的綠地面積不超過總綠地面積的2%,局部雜草覆蓋率不超過綠地面積的30%,不出現20厘米以上的雜草。
6.垃圾處理綠化作業產生的垃圾和綠地內的垃圾雜物應隨時清理干凈。
3)工作檢查
1.生長季節每周至少檢查1次綠化工作。
2.編制每周綠化養護措施和工作計劃。
3.綠化檔案齊全、準確。
篇3:怎樣做好小區的綠化養護工作
怎樣做好小區的綠化養護工作
綠化養護對于住宅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對于生活的挑選都是以挑選舒適的環境為主,當然,住宅區里的環境除了空氣清新,怡人之外,還要保持好小區里的綠化環境,無論對于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小區,環境的維護都是非常重要的,綠化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小區園林綠化的好處很多。一是能固土吸塵,防止水土流失:二是訥訥個降低溫度,調節空氣和氣候:三是能蒸發水分,調節空氣濕度:四是能滅菌除害,殺死大腸桿菌:五是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氫等有害氣體,凈化空氣;六是能吸收強陽光、反射光、紫外線,保護人們的眼睛;七是吸聲、消聲、減輕城市噪音;八是美化了環境,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從這些好處可以知道,小區園林綠化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就應該對其進行定期的養護以便使其維持其本身應具有的功能和對空氣的清潔。
小區園林綠化分成很多的項目,小區的園林綠化由很多植物構成,要對各個項目進行維護才能使小區綠化得到完善:草地的養護,草坪又名草皮。"坪"是地坪的意思。草坪則是用種草的方式形成的地坪。對于草地的養護工作安排是
(1)在生長季節(4-10月),每月除雜草3次,非生長季節每月除雜草1-2次,要求連根拔除。
(2)修剪修邊
(3)填坑洼,平整草地:對因市政工程等各種原因遭到破壞的草坪,即使進行平整、填坑洼、對大面積坑洼不大的草坪,利用冬季保率鋪沙填平,以保持綠地平坦。
(4)補植:對因市政工程、交通事故、人為踐踏、生長不良等造成的裸露地,即使密植草地并加強保護,保證其迅速長滿。
(5)要對草地進行有時間針對性的淋水和施肥。
小區除了草地的綠化養護外,還有其他的綠化植物需要注意養護和保養,包括樹木、地被植物、花壇等。首先,談談關于樹木的養護,樹木也是小區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線,它對人體也是非常有作用的,要養護好樹木就要做好工作安排去保護好它的生長環境,還要定時地進行修剪、施肥、補植、家戶書狀(板)和綁帶、松土、整理養護穴以及淋水等。
接著是地被植物,在小區里通常都會看到很多的地被植物,那么,什么是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又有哪些呢?其實地被植物與草坪同屬于地面覆蓋的植物類型,從一定的意義上講,草坪植物也屬地被植物的范疇,只是由于草坪應用的歷史已久,其生產與養護管理也與其他地被植物不同,所以才將其加以分離,而沿用著兩個不同的詞語。地被植物是指草坪植物以外覆蓋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它除了矮生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枝葉密集的矮性灌木、竹類和蔓性植物。
地被植物能保護環境,凈化大氣,固土護坡,防止水土流失,而對于小區來說,地被植物的重要性更是不能忽視,對于小區的環境優化來說,它的功能是最大的,而地被植物也是要按生態習性和植物種類來分,最重要的還是要注重氣候和地理位置來分析,對于北方和南方的氣候來說,有些地被植物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對于地被植物的養護來說,由于地被植物一般面積比較大,大多數植物種類的適應性強,所以養護通常比較粗放,第一,要施肥,對于不同種類的地被植物要不同時間的施肥才能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第二,澆水,第三,修剪,第四,病蟲害防治,第五,更新。
然后是花壇的養護,花壇也是小區綠化中的一大亮點,因為花壇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可經常更換花木種類圖案,因而能創造四季富有變化的景觀效果。花壇是把各種不同色彩的花卉種植在幾何形輪廓或自然式的植床內,以突出鮮艷的色彩或精美華麗的紋樣來體現裝飾效果的一種花卉應用形式,其表現的是群體美,對于花壇的養護也是要花心思和用心才能更好的展示它的美感。
而對于一個小區來說,花壇的布置、類型以及花的種類也使要好好考慮,而花壇的觀賞效果,除了設計的圖案、栽植花苗的質量和施工水平等因素外,保證花株的正常生長和開花繁盛艷麗,或觀葉植物的整齊一致也使很重要的,這必須依賴于精細的養護管理。
一、澆水和施肥。
在花壇植床土壤變干時,應及時澆水不足土中水分的不足。澆水的時間視季節而定。如夏天澆水應在造成或傍晚進行,一般宜在造成8時及下午5時左右進行,避免中午前后高溫時澆水,否則土壤溫度高,水的溫度低,澆水后會使土壤驟然下降,不利于花苗對水分的吸收與生長。冬天的澆水應以中午為宜,春秋季的澆水則可隨時進行。澆水的數量要充足,但不能水量過大。為了保證花壇中花株的正常生長于開花,除在栽植時施入基肥外,在種植后也應根據需要進行幾次追肥,特別是種植的花苗較小時,更要增加施肥的次數,促使花株的發根和生長健壯。
二、也要注意除草和修剪
三、補植。
對花壇中出現的缺苗,應及時進行補種。補種花株的品種、色彩、大小與高低,都應與花壇植床的花苗相一致。
四、防治病蟲害。
對出現的病蟲害應及時進行防治。化學防治噴藥時,要掌握和施的濃度,以免產生藥害。
綜上所述,小區的綠化養護就要加緊保護以上植物的生長,但是對于植物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澆水和施肥,以及防治病蟲害,植物對于一個環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凈化器和美觀環境的美化器。不同小區所要求的綠化養護要求不同,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要給予植物必要的呵護和愛護,并重視其在人類生存環境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