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催收的價值分析
在《物業管理條例》、《物權法》的立法框架內,業主拖欠物業費用,物業公司可以向業主提起訴訟進行催收。除此之外,比較有效的法律途徑幾乎沒有。由于采取訴訟催收的成本(訴訟費、律師代理費和時間精力等隱性投入)較為高昂,實踐中,物業企業難以將之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首選方式,而往往基于震懾業主違約心理的考慮,選擇性地對部分業主采取這類手段。同時,勝訴之后的執行困難也成為影響物業訴訟效用的重要因素。
主導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思想并不推崇訴訟,在這一價值觀念的影響下,訴訟催收僅僅被認為是解決物業費拖欠問題的最后保障,而非物業企業的優先選擇項。如果物業企業在進行訴訟催收之前,仍沒有其他更為有效的非法律手段解決物業收費難題,按照筆者對物業費催收訴訟現實困境所作的上述分析,則意味著,即便物業企業求助于訴訟催收這一手段,其效用也相當微弱,甚至是于事無補。
正是因為訴訟催收對于解決物業收費難題的作用極為有限,物業企業的收費率往往得不到保障,甚至因缺乏足夠資金投入而減少服務支出、降低服務等級。而降低服務等級將導致更多業主拒交物業費用,從而陷入惡性循環的境地,最終引發物業管理秩序崩潰,物業企業不得不撤出,業主、物業企業利益均受到損害。
篇2:某交通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勞動爭議與勞動訴訟
某交通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勞動爭議與勞動訴訟
第十五章 勞動爭議與勞動訴訟
第二百六十二條 本制度所指勞動爭議是指公司(公司代表)和員工之間因為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勞動報酬以及傷病等原因引起的不同看法,而雙方又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
第二百六十三條 本制度所指勞動訴訟是指發生勞動爭議的雙方中的一方向法院遞交民事或經濟訴訟請求,而法院予以受理的情況。本制度不涉及有關刑事訴訟的方面。
第二百六十四條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及所有員工和已經從公司離職的員工。公司和上述人員應嚴格遵守《勞動法》和國家、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項法律法規,盡量避免勞動爭議和勞動訴訟。
第二百六十五條 公司及所有員工應認真對待勞動合同,清楚合同條款的含義,嚴格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同時享有合同規定的權益。
第二百六十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雙方應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面對事實,尋找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必要時可以請第三方進行調解或進入仲裁程序。
第二百六十七條 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勞動爭議,必要時公司向法院提出相應訴訟。
第二百六十八條 發生勞動訴訟時,無論原告是公司還是員工,公司其他員工都應積極配合取證,陳述事實,必要時可以到庭作證。
若發生訴訟,公司對待事件的處理決定將以法院的終審判決為準。
篇3:案例:業主要求公布公共收益業主的撤銷訴訟
案例:業主要求公布公共收益業主的撤銷訴訟
某業主委員會成立,原先的業委會與某物業管理公司曾簽訂過物業管理合同,期限兩年,合同中約定小區停車費用于小區建設和彌補物業虧損,原物業管理合同到期后,現任某業主委員會未與物業公司續簽合同,后房地局要求物業公司繼續對該小區進行物業管理,之后,某業主委員會仍與該物業公司簽訂《小區公共收益情況約定》,約定某小區的停車費每月300元,電梯廣告費每月250元用于公寓房屋的日常,維修、公燈費等支出,單獨立賬??顚S?,由業委會核定并定期向業主公布。。業委會與物業公司共同制定了某小區業主大會賬目公布報表,商鋪住宅物業管理費用賬戶公開報表,停車廣告收益等報表予以公布。
后4名業主對電梯改造的維修基金支出、公共收益收入、支出等費用產生異議,要求業委會提供維修基金支出的費用清單及結算報告、分攤依據明細賬目撤銷 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的《某小區公共收益情況約定》。因業主與業委會協商不成,4名業主分別起訴到法院,認為在未得到業主大會授權,業委會擅自指定該物業公司為小區物業管理,遂起訴要求公布小區公共收益及支取情況,公布近3年來的物業房屋維修基金的使用。審理中,4名業主還提供了上海某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審計報告指出某小區專項維修資金的使用、公共收益支配等存在問題。
法庭上,某小區業委會辯稱,原該小區物業一直由該物業公司在管理,合同到期后物業公司因虧損不愿繼續服務。經區房地局指定某物業公司繼續對小區進行管理,而非業委會擅自決定聘用。鑒于該現狀,某小區的公共收益仍在補貼物業公司,來彌補物業公司開支上的虧損。雙方有合同約定,在每半年一次的財政收支情況表中予以公布。業委會對維修基金使用是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的,每半年公布財務報表,并公布支出情況,涉及售后公房的維修基金也由建設銀行定期發放,均不存在未公布的現象。
法院認為,業主對居住物業的共有部分,均具有共同管理權,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代表了業主意愿,對眾業主具有約束力。業主對業委會的決定,享有監督權。某業委會與物業公司簽訂《某小區公共收益情況約定》,是涉及全體業主權益的事項,應當先征詢業主同意再經業主大會討論后通過。鑒于某物業管理虧損的特殊性,一直延續著公共收益補貼物業公司的做法,該小區的部分業主也予以積極支持。4名業主對該補貼做法有不同意見,業委會應當廣泛聽取意見做好解釋工作?!赌承^公共收益情況約定》涉及全體業主的共同利益,在眾業主之間未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現僅有4名業主訴請撤銷權,未達到小區超過50%的業主認可,法院遂一審判決對4名業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本案中,僅4名業主訴至法院,要求撤銷經大部分業主認可的《某小區公益性收益情況約定》,雖然各小區業主均享有成員權,但其行使成員權的方式卻不符合法律的規定。此類涉及全體業主共同利益的事項,應經法律規定的程序,正確行使成員權才是明智之舉。各地法院對此有不同的觀點,上海目前是可以受理的,認為個別業主有權提起撤銷權訴訟,但司法實踐中并不統一,也有案例認為業主沒有撤銷權。
此外,某物業按照約定按期公布維修基金、公益性收入的使用、收益情況,4名原告要求判令某物業公布相關情況的請求屬于業主知情權的范圍,應當另行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