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物業應急組織
1、組織結構
2、人員組成
(1)應急總指揮:z
?。?)指揮代理人:z及日常總值班經理
?。?)應急工作組:
a)安全排險組長:z
b)安全排險組員:安全事務部全體安全員
c)客戶救援組長:z
d)客戶救援組員:客戶服務部全體職員
e)工程搶修組長:z
f)工程搶修組員:工程維修部全體維修工
3、應急總指揮職責
?。?)決定事故應急預案的啟動和終止;
?。?)統一領導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確定現場指揮人員,負責應急隊伍和資源的調動;
?。?)向公安、消防、安監、衛監等應急部門報告,并保持密切聯系;
?。?)消防等部門人員到達單位后,配合這些部門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5)向社區有關部門和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和要求提供救援事項;
?。?)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和求援事項;
(7)向單位員工通報事故情況;
?。?)根據上級授權,向新聞媒體公布事故情況;
?。?)負責事故原因調查和善后工作。
4、指揮代理人職責
?。?)在應急總指揮無法到場或無法及時到場的情況下,全權代理應急總指揮,行使現場總指揮權利,負應急總指揮責任;
?。?)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如應急總指揮臨時到場,仍由指揮代理人負責指揮全局,應急總指揮起輔助配合作用。
5、應急工作組職責
?。?)按照與事故相應的應急預案行事,在事故現場指揮救援行動,把事故消滅在初始狀態;
?。?)把事故情況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求援事項向應急總指揮報告;
?。?)服從應急總指揮調遣;
(4)指揮現場無關人員有序疏散,撤離到安全區域;
(5)負責救護受傷人員和尋找失蹤人員;
?。?)負責現場應急救援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
(7)與消防等應急部門合作,提供建議和信息;
(8)維持現場秩序,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護;
(9)負責事故后的現場清理工作。
6、日常及節假日行政值勤人職責
?。?)由管理部經理等干部輪流擔任日常及節假日值班工作,行使行政和安全指揮權;
?。?)在應急總指揮無法到場或無法及時到場的情況下,擔當代理指揮人;
(3)在確認事故即將發生或已發生后,向單位領導報告,向上級部門報告;
(4)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啟動事故應急預案;
(5)維持現場秩序,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護;
7、應急責任制
?。?)總經理是公司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保證總公司安全,擔任總公司應急總指揮,是總公司應急預案第一指揮者。
(2)執行總經理全面負責項目部安全工作,保證該項目安全,擔任項目應即總指揮,是項目部應急預案的第一指揮者。
(3)指揮代理人,在應急總指揮無法到場或無法及時到場的情況下,擔當應急預案第一指揮者職責。
?。?)應急工作組組長,由公司/項目部部門經理擔任。承擔本預案規定的職責,指揮本組人員進行搶險排難。
(5)公司每年進行考核,對考核年度內無責任事故,工作成績優良者,作為考核評優條件之一。
?。?)對發生安全事故的部門/項目部,根據責任大小,實施批評或行政處分、經濟上處罰等措施。
篇2:物業會所游泳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物業會所游泳池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泳池的突發事件一般是指設備因故障停止工作,物品丟失,溺水。
1、設備故障,及時通知甲方維修人員,查明原因,如實記錄上報至公司。
2、泳客物品丟失,在與其做好溝通的同時協助泳客請求物業協助調看監控,如遇貴重物品無法尋回,可建議泳客撥打110報警。
3、溺水事故:發生溺水,傷亡等事故處理預案
1)、游泳者因溺水,外傷或因個人原因引起的突發性嚴重傷亡事故時,除投入現場專業搶救人員外,其他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待崗休息人員,按原崗位全部上崗,做好安全和疏散人群及工作。
2)、游泳池負責人及甲方負責人在接到通知后應迅速到達現場,判斷事故嚴重程度,按預定方案作出正確處理,切記因慌亂而指揮失誤,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溺水事故等級劃分,緊急處理預案:
1)、一級事故
(l)、癥狀:游泳被救起時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放大,呼吸、心搏消失或出現死亡癥狀。
預案:
A、除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外,所有工作人員一律堅守崗位,如情況危急,立即終止泳池開放,疏散人群。
B、應第一時間將溺水者平放置地,打開其呼吸道,實施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等心肺復蘇的現場急救。
C、迅速撥打120電話,聯系救護車轉送醫院搶救(轉運途中應分秒必爭繼續施救)
D、現場記錄人員如實詳細記錄后向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匯報,并迅速與其家屬取得聯系。
2)、二級事故
?。?)、癥狀:溺水受傷者出現昏迷狀態,呼吸、心搏微弱,嚴重外傷、骨折、大出血,有生命危險。
預案:
A、除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外,所有工作人員一律堅守崗位。
B、應立即施行心肺復蘇并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現場搶救。
C、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聯系救護車轉送醫院搶救。
D、盡快與其家屬取得聯系。
E、向上級部門領導報告。
3)、三級事故
?。?)、癥狀:發生一般溺水,較重外傷,但無生命危險
預案:
A、現場作急救處理傷口,包扎。
B、通知家屬到現場接送,必要時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溺水現場搶救心肺復蘇預案:
1)發現溺水者,應立即搶救上岸,倒水,清除口腔異物(假牙應摘除),舌頭后墜者應拉出。
2)將溺水者放置平地,檢查清醒度,檢查瞳孔是否放大。
3)暢通氣道,如呼吸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4)檢查頸動脈,如無搏動應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
5)迅速撥打120,聯系救護車轉送醫院搶救,轉運途中應繼續施行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救護流程:
(1)判斷意識,如無反應,立即呼救;
?。?)仰臥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開放氣道,清理口腔異物,判斷有無呼吸;
?。?)如無呼吸,立即口對口吹氣2次,保持頭后仰,另一手檢查頸動脈有無搏動,如有脈搏,可僅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如無脈搏,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每按壓30次,口對口吹氣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壓30次,如此反復進行;
?。?)心肺復蘇開始1分鐘,或者連續操作四個循環后,檢查一次呼吸和脈搏、瞳孔變化,以后每進行4、5分鐘檢查一次,每次不超過5秒鐘。
二、發生緊急情況時人員的分工:
1)救生組負責現場搶救的同時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2)、場務組檢票組負責維護場內外的秩序,并疏散圍觀游泳人員。
三、泳客摔傷刮傷的處理方案
導致泳客受傷的主要因素有:
1)光腳跑跳追逐者;
2)私自混進泳池醉酒者;
3)使用設備不當和設備隱患等。
為確??腿税踩?,首先以預防為主。在崗員工要時刻關注泳客,發現有安全隱患的行為應及時禮貌制止。對設備設施堅持每天一次排查(救生員負責)杜絕設備隱患的存在。
1、當泳客出現受傷時能及時做出應急處理,必備應急藥品有:紗布、創可貼、酒精、雙氧水、醫用棉簽、氣霧劑、冰塊等。發生泳客摔倒于血而無流血的情況,先攙扶泳客坐下,安撫情緒,密封袋或小冰巾裝冰柜里的冰塊進行冰敷(防止紅腫),然后拿來紗布進行包扎(堅持一定時間,觀查泳客情緒,可叫其稍作休息,一會兒再上藥)。同時安慰泳客(可介紹冰敷的作用和使用效果,讓泳客放心)。待泳客情緒穩定休息后會送泳客離去。
2、當發生泳客受傷情況時(救生員負責)我們首先要及時上前攙扶以示對泳客的關注和禮貌)并查看傷情,了解情況并安撫泳客情緒,視傷勢程度:如小傷口(泳客無情緒)將泳客攙扶至椅子坐好,拿來備用藥品,用棉簽吸濕雙氧水涂于傷口止血,吸濕酒精對傷邊進行消毒,再用棉簽將傷口擦拭干,然后用創可貼貼于傷口。里過程中多與泳客溝遁,多安慰,讓泳客感受到我們的熱情服務和對他傷勢的關注。這樣多數泳客會高興離去,后由項目主管上報公司。
3、如泳客傷勢較重(傷口大,創可貼無法處理的,失血量過多)要及時上報公司,并撥打120急救電話,(必須在一分鐘內完成)。在此過程中員工切勿慌亂、叫嚷、圍觀泳客做好解釋疏散工作。如遇泳客情緒激動的(不論傷勢大?。?,項目主管要親自安撫。在醫務人員到場前要積極處理泳客傷勢,避免客戶投訴。
篇3:物業會所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物業會所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為了作好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處理,確保一旦發生群體性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時,能及時有效地控制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減輕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損害,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及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預案實用范圍
游泳場所范圍內發生的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
2、組織架構和工作職責
游泳場所危害健康應急處理小組:
應急處理組長:_____
應急處理副組長:_____
設備應急處理維護負責人:_____
秩序應急處理負責人:_____
現場應急處理的衛生管理員:1人(_____)
現場應急處理的救生員:1-3人(取得救生員資格證)
4、應急處理小組的主要工作職責:
當發生游泳場所危害健康突發事故后,現場應急處理成員必須上報應急處理組長,正副組長及相關責任人立即到達現場進行調查處理。相關應急處理的負責人必須服從組長指揮和安排,協助突發事故的簡單應急救助,保護事故現場、做出緊急避險措施、控制現場局勢及保證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突發事件及現場情況。
5、事故處理
發生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時,管理人員及員工應鎮靜,不慌亂,及時了解包括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發病情況、死亡人數、可能發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發展趁勢等內容,并做好詳細記錄,同時協助衛生監督員和醫療搶救人員做好事故處理和傷員搶救工作。根據情況主要完成下列任務:
1)暫停導致游泳場所危害健康事故作業區域,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擴大,盡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協助醫療衛生機構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人員。
3)協助衛生監督員對事故地點進行現場錄象、照相、勘驗,提取與事故有關的證據,并陳述當時現場情況,協助衛生監督員盡快查明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和程度。
4)討論分析事故責任,根據衛生監督機構提出的衛生監督意見書提出防范事故再次發生應采取的改進措施,對事故責任人追究責任。
5)以書面報告形式向公司上級領導,在由公司向地方衛生監督機構匯報該次公共場所事故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內部處理情況和整改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