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目的
按小區公共設備規范管理要求,確保設備管理工作的統一、完整和完善,使各項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滿足服務要求。
2.0 適用范圍
適用于小區物業機電設備的綜合管理工作。
3.0 職責
4.1 工程值班員負責設備的日常養護及運行操作,做好運行記錄,并負責所管設備的檔案管理工作。
4.2 工程維修工負責設備的定期維護及年度大修工作,做好維修記錄。
4.3 電梯維修工負責物業電梯運行保養及安全管理工作。
4.4 弱電工負責物業項目自控、電視電話、背景音樂、消防監控等系統的操作、維護與保養工作。
4.5 工程水工負責物業項目排污管道、雨水管、沙井、雨水井、化糞池、天臺渠口、道路、房屋本體等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最佳狀態。
4.7 工程主管全面負責物業項目的設備管理工作,編制設備的維修保養計劃,制定月檢、季檢、年檢及全年大修計劃,并組織相關人員實施。
4.8 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負責計劃的審核,呈報公司相關部門或主管領導審批,并監督、檢查、指導上述人員的工作。
4.9 物業公司工程經理負責對物業項目的工程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編制有關工程技術檔案;分包工程的方案審定、預算審核;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處理公司重大工程改造,指導設備設施故障維修工作。
5.0 程序內容
5.1 遵循“維護為主、保養與修理并重”的原則,加強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確保設備的使用壽命。
5.2 配置與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相適應的機電人員、設備設施、儀器儀表和作業環境。
5.3 制訂并貫徹執行各種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及機電人員的崗位職責。
5.4 制訂并貫徹執行設備臺帳管理制度,健全設備設施的編號、統計、保管、更新、報廢等管理辦法。
5.5 制定各種機電設備修理工日、材料損耗報表及備品備件定額。
5.6 建立健全設備技術檔案,做好設備運行和維修記錄。
5.7 工程人員在操作設備前必須進行有關的培訓后,才能使用和操作
5.8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及巡視檢查制度。
5.9 必須嚴格執行設備操作規程,嚴禁不按規程違章操作。
5.10 堅持“事故處理三不放過”原則,嚴肅處理設備事故,認真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預防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6.0 程序要點
6.1 設備的接管驗收
6.1.1 設備的接管驗收由主管領導組織相關部門與建設單位辦理設備交接驗收及資料移交手續。
6.1.2 設備接管時按照出廠合格證明書及國家規范、標準進行驗收。如驗收不合格,則應在驗收單中說明實際情況及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議,限期由開發商負責整改。
6.2 設備的基礎管理
6.2.1 設備的資料管理
6.2.1.1 在接管物業項目后應盡快將所有設備建立起《設備臺賬》,并在建檔后將《設備臺賬》進行存檔。
6.2.1.2 《設備臺帳》內容包括:設備名稱、統一編號、型號、生產廠家、使用時間、主要技術參數等。
6.2.1.3 《設備臺賬》應與設備現狀一致,設備管理人員應將設備封存、停用、報廢、更換零部件及檢修情況,及時分別在《設備臺賬》或《設備卡》上登記。
6.2.1.4 《設備臺賬》和設備出廠原件(合格證、說明書、保修協議等)統一由物業公司專人保存。
6.2.1.5 重要設備的操作手冊復印件由服務中心建檔保管。
6.2.2 設備的編號與標識
6.2.2.1 接管物業項目后應將所有設備及其運行狀態進行統一標識與編號。標識內容分別填寫在設備卡和設備狀態標識牌上。設備標識牌制作、標識要求統一執行公司VI系統要求。
6.2.2.2 所有設備應按單機單臺懸掛或張貼《設備卡》。《設備卡》標明該機的編號、型號、責任人、主要技術參數,用標牌形式制作。
6.2.2.4 應對設備狀態進行標識,以防止因設備誤操作造成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壞。
6.2.2.5 設備狀態分為運行、備用、停用、封存、報廢、檢修及嚴禁合閘等;
6.2.2.6 設備狀態標識牌應在設備狀態確定后,由設備操作人員及時懸掛于應標識設備的顯眼位置;設備狀態改變,標識應隨之改變。
6.3設備的日常操作、運行、維修保養管理(詳見工程類各設備的操作、運行、維修保養管理程序)。
6.4設備的停用和封存
6.4.1 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設備應予停用或封存:
6.4.1.1 多余設備,含服務提供不再需要的設備;
6.4.1.2 設備功能已不能滿足提供服務需要的設備。
6.4.2 停用或封存的設備應采用措施防止銹蝕、碰磕和其他形式對其狀態的損壞。
6.4.3 工程部應定期對停用或封存的設備進行檢查,以保持其適用性。
6.4.4 設備主管人員應填寫設備停用或封存的報批單,由服務中心負責人上報公司領導批準后實施。
6.5 設備的報廢
6.5.1 無修復價值的設備應予報廢。
6.5.2 報廢設備應由公司工程部組織鑒定。參與鑒定的人員應包括:運行值班人員、工程主管、服務中心負責人、物業公司工程部經理等。
6.5.3 工程主管填寫《設備設施封存、報廢審批表》,經服務中心負責人審核、公司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
6.5.4 需報廢設備在未獲得批準、實施前,應懸掛“待報廢”標識。
6.5.5 報廢設備應及時撤離原安裝或使用場所,未撤離前應懸掛“報廢”標識。
篇2:小區文體設施管理標準作業規程(3)
小區文體設施管理標準作業規程(三)
1.0目的
規范小區問題設施管理工作,確保各類文體設施的合理使用與有序管理。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管理公司對各類文體設施的管理工作。
3.0職責
3.1管理處經理負責制定文體設施管理制度及管理工作監控。
3.2公共事務部主管負責組織實施文體設施的管理工作。
3.3公共事務部管理員負責依照本規程進行文體設施的具體管理。
4.0程序要點
4.1小區公共文體設施管理的一般要領
4.1.1小區公共文體設施一般只為本區內住戶提供服務,不對外開放營業。
4.1.2小區文體設施一般不收費或只收設施維護費,目的是為住戶提供服務,不以營業為目的。
4.1.3住戶使用文體設施時,一般憑證/住戶證入場活動。
4.2社區內文體設施一般包括:網球場、游泳池、兒童活動中心、乒乓球室、桌球室、棋牌活動室、圖書室、健身房、宣傳欄等項目。
4.3網球場、健身房管理
4.3.1開場前的準備工作:
公共事務部文化管理員應于開場前10分鐘到崗,不得無故延誤;
清潔球場、健身房衛生,特別做好休息椅的清潔,檢查設施完好情況;
打開網球場、健身房門迎接住戶入場。
4.3.2網球場、健身房入場一般程序:
網球場、健身房入場消費對小區業主采用會員制形式,對非業主采用購票入場形式;
小區內業主應于每年12月31日前到公共事務部憑業主證辦理會員證,會員證辦理程序參照公共事務部相關作業規程;
業主進入網球場、健身房消費時:
--首先向文化管理員出示會員證;
--文化管理員核對會員證與使用人本人是否相符,如有疑問應驗明其他證件直到無疑問;
--填寫《文體活動消費登記表》請業主在相應欄目內簽名確認;
--請業主進入網球場健身房進行消費活動;
--活動結束后,文化管理員請業主在《文體活動消費登記表》相應欄目內簽名確認。
非業主進入網球場、健身房消費時:
--到管理處收銀處購買入場活動購買門票;
--入場前向文化管理員出示門票;
--文化管理員將門票副券小心撕下妥善保管,正券交消費者本人保管。
--持票人進入場內消費。
小區業主進入網球場、健身房消費可采用電話預約或親自填寫《網球場、健身房訂場登記表》預約活動時間,文化管理員憑訂場先后順序準予業主使用網球場、健身房,在不影響業主活動的前提下方可讓非業主進場活動。
4.3.3網球場、健身房公眾管理規定:
所有人員進場時必須穿運動鞋,嚴禁穿皮鞋進場;
愛護網球場、健身房內的公共設施,因使用不當而損壞的設施應照價賠償;
講究場地衛生,不得亂丟、亂吐、亂涂,違者除負責清理恢復原狀外,處以一定罰款;
網球場、健身房內只能進行健康的娛樂活動,不準進行賭博等違法活動;
參加活動者必須服從文化管理員管理,不強行延長活動時間。
4.3.4每日活動結束后,文化管理員應收拾好各類設施、整理該日內入場活動記錄及相關票據副聯,無誤后方可鎖門下班。
4.4游泳池管理
4.4.1開場前的準備工作:
文化管理員于開場前半小時到崗;
做好游泳池場地的清潔工作,檢查設施完好情況,不充水源、協助專業消毒人員做好游泳池消毒工作;
迎接泳客入場。
4.1.2游泳池入場一般程序:
到管理處收銀處購票。小區業主可憑《業主證》到收銀處購買優惠票,但每戶每月最多限購90張;
憑票及本人《健康證》進場,文化管理員必須嚴格執行《入場須知》,嚴禁不符合入場條件人員進入游泳池內;
到物品保管處領取貯物牌,將自己隨身攜帶物品鎖入保管柜內;
更衣淋浴,在經消毒池洗腳入池。
4.4.3游泳池注意事項:
必須憑票憑證入場,嚴禁強行沖入或爬欄入場;
按時進場和出場;
嚴禁在池內玩球和打水,影響他人游泳;
下池前應看清池水深檣標識,凡在高在1.4米以下或不會游泳者,不得進入大池游泳,游泳不熟練者越過分區線入深水區游泳;
注意公共衛生,不在池內吐痰、大小便和丟雜物,愛護公共設施,節約用水隨手關閉水閥;
入場者必須服從工作人員管理,自覺遵守游泳場一切規章制度。
4.4.4文化管理員應于每場結束后清場,統計該場泳客數量及票據,并填寫《每日工作匯總表》。
4.5兒童活動中心管理
4.2.1兒童游樂場專供兒童使用,謝絕成人在設施上活動。
4.2.2小孩活動時,家長或保姆要保護孩子的安全,不要從滑坡往上爬,要秋千時幅度不要過大。
4.2.3講文明禮貌,互敬互讓,不在場內爭執、吵鬧。
4.2.4保持環境衛生,不亂丟雜物,不玩泥沙,不隨地大小便。
4.2.5愛護場內設施。
4.2.6公共事務部文化管理員負責兒童活動中心的具體管理,凡進入兒童活動中心的人員必須聽從文化管理員的安排。
4.3乒乓球室、桌球室、棋牌活動室管理
4.3.1開場前的準備工作:
文化管理員應于每日活動室開放前半小時到崗;
清理活動場地的衛生、擺放好桌椅、清理球具;
迎接活動人員入場。
4.3.2入室
活動一般程序:到管理處收銀處購買相應類別活動門票。小區業主可憑《業主證》到收銀處購買優惠票;
在各活動室開放時間內持票進入活動室內;
文化管理員根據入場先后順序,安排好各類活動的時間場次,并負責各類活動用具配置及監督使用情況;
每場活動結束后,活動人員應整理好棋牌、球具類,經文化管理員清點無誤、無損壞后離場。
4.3.3活動室內注意事項:
活動人員必須憑票到相應活動室內活動,不得串崗或到處走動;
室內不得有大聲喧嘩、隨地吐痰、吸煙、亂丟雜物等行為;
愛護室內設施和活動器具,不得將玩具、棋牌亂丟,不得在臺面、墻面上亂畫,損壞設施或器具照價賠償;
活動人員必須人文化管理員管理,依照排定的時間場次進行活動,不得無理取鬧。
4.3.4文化管理員于每次活動結束后應清理現場,收拾好球具類、棋牌類并擺放好,統計該次活動的門票收入情況,認真填寫《每日工作情況匯總表》。
4.4圖書室管理
4.4.1小區內圖書閱覽室是顯豐富社區居民業佘文化生活,便于小區居民查閱資料、學習而設立非營利性學習場所,由公共事務部文化管理員負責具體管理。
4.4.2凡欲進入圖書閱覽室學習的住戶需在規定的開放時間內持相關的有效證件進入圖書室。
4.4.3閱覽室內注意衛生,不亂丟雜物、不隨地吐痰。
4.4.4自覺維護室內秩序,不大聲喧嘩,保持室內安靜。
4.4.5愛護圖書及公共=財物,不得撕毀、涂改圖書,不得將圖書帶出閱覽室。如確有需要欲帶出室外的,住戶應提前憑有效證件辦理《借閱證》,憑《借閱證》做好詳細登記后方可帶出。
4.4.6文化管理員負責閱覽室的清潔衛生,維護秩序、桌椅及圖書整理工作,每次開放時間結束后,文化管理員應將圖書歸類擺放整齊,清點有無圖書丟失,并將該圖書開放情況詳細填寫在《每日工作情況匯總表》內。
4.5報刊宣傳欄、公告欄管理
4.5.1社區宣傳欄、公共欄是為了向住戶宣傳有關法規、法令、小區新人、新事、新見尚而設定的,由公共事務部文化管理員具體負責收集宣傳資料及定期更換。
4.5.2公共事務部主管根據本部門月工作計劃及宣傳需要,指定文化管理員擬定宣傳品。
4.5.3文化管理員應及時收集想相關資料、制作圖文并茂、形式生動活潑的宣傳制品,報公共事務部主管及管理處經理審定后張貼到宣傳欄上。
4.5.4任何外單位(個人)末經許可不得在小區宣傳欄內外張貼宣傳品,特別是不良宣傳品,違者一經查處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4.5.5公共事務部文化管理員負責每月更換宣傳欄內容,保證無陳舊、過期的宣傳品,并負責對宣傳欄的清潔與養護工作。
4.5.6文化管理員必須將每期的宣傳內容、版式材料收集匯編好,-拍攝照片并歸檔保存。
4.6質量檢查
4.6.1管理處經理匯同公共事務部主管不定期對各類活動場所及設施進行巡查,并填寫相關質量檢查表。
4.6.2管理處經理、公共事務部主管還應經常進行回訪及社會調查;該調查結果及相關質量檢查表作為公共事務部員工績效考評的依據之一。
5.0記錄
5.1《網球場、健身房活動訂場表》
5.2《業主文體活動消費登記表》
5.3《每日工作情況匯總表》
6.0相關支持文件
篇3:賽迪大廈消防設施管理規程
賽迪大廈消防設施管理規程
1.目的
嚴格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確保消防設備、設施完好無損,靈敏可靠。
2.范圍
適用于賽迪大廈消防設備、設施的管理和控制。
3.職責
3.1項目執行部所屬安保部負責按《安保部工作手冊》中規定建立健全防設備設施管理制度。
3.2安保部經理督促工程維修人員對消防系統設備設施定期維護、檢修。
3.3工程部建立健全消防設備的管理檔案,并按照《工程部工作手冊》消防設備設施檢查規定進行檢查及維護。
4.程序
4.1保安員定期檢查更換滅火器材,督導值班人員熟悉掌握消防設備的使用,每月進行二次消防設備、設施的檢查。
4.2各部門、各公司區域內配備的滅火器和其它消防設施、設備,應指定專人負責保管,不得損壞和丟失。
4.3嚴禁隨意挪動、拆除、遮檔消防器材及設施、設備。
4.4要勇于監督、制止、檢舉他人損壞消防器材、設施的行為。
4.5消防器材、設施除自然損耗外,當發現損壞或丟失后,要及時上報,由肇事者賠償損失,并酌情扣罰管理人員的浮動工資。
4.6不得隨意觸動消火栓內的報警盒。
4.7不得亂動、拆除安裝在墻壁的報警機。
4.8不得故意用煙頭去熏報警探頭,消防噴淋頭上嚴禁懸掛任何物品。
4.9如發現消防設施、設備故障或損壞時,應及時報修。
5.監督執行
項目執行部安保部經理監督執行。
6.支持性文件和相關文件
JC/GZA05-1998(1)《安保部工作手冊》
JC/GZA06-1998(1)《工程部工作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