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本科教學團隊建設管理辦法(試行)
一、總則
第一條
根據教育部教高〔20**〕1、2號文件精神和長安大學“十一五”本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規劃的有關文件,為貫徹實施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規范與加強學校教學團隊的建設與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辦法。
二、建設目的
第二條
教學團隊建設目的,旨在通過建立團隊合作的機制,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開發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和老中青相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
三、基本要求
第三條
團隊組成
(1)根據各學科(專業)的具體情況,以系或教研室、研究所、實驗室、教學基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工程中心等為建設單位,以系列課程或專業為建設平臺,在多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形成團隊,具有明確的發展目標、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隊結構,老中青搭配、職稱和知識結構合理,在指導和激勵中青年教師提高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方面成效顯著。
(2)教學團隊建設與各教學基層組織機構建設相結合,每個教學團隊設帶頭人1名,主講教師和骨干教師若干名。
第四條
帶頭人
團隊帶頭人一般應為本學科(專業)的專家,且只能擔任一個教學團隊的帶頭人。具體要求如下:
(1)本校教授、博導(本課程、學科或專業暫無博導的可適當放寬),年齡一般在55周歲以下,身體健康,為人師表,具有博士學位。
(2)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開拓創新意識。
(3)能擔任團隊核心課程主講任務,教學效果好;熟悉本學科專業及課程體系的內容和發展趨勢,并有明確的教育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思路。能指導本團隊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4)在本科教學工作中已取得較大成績,在研究生和青年教師培養方面成績顯著。
(5)具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和創新性學術思想,具有本學科領域內豐富的科研成果和較高的學術水平。
第五條
主講教師
(1)長期擔任本科教學工作,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職稱任職資格,應主講本學科專業主干課程3年以上。
(2)堅持教學科研相結合,具有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和較高學術水平,近三年的教學工作考評中至少有一個優秀。
(3)熟悉本學科專業的發展前沿和本課程發展的趨勢,能積極參與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比較明確的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思路,并有較強的創新意識。
(4)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指導過研究生或青年教師。
第六條
骨干教師
(1)一般應具有3年以上講師任職資格,或副教授及其以上職稱任職資格,近三年一直主講本學科專業相關課程。
(2)堅持教學、科研相結合,具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一定的學術水平,教學工作考評合格以上。
(3)熟悉所授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能積極參與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有一定的創新意識。
第七條
教學工作
教學與社會、經濟相結合,了解學科(專業)、行業現狀,追蹤學科(專業)前沿,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科學,教學手段先進,重視實驗、實踐性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創造性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在教學工作中有強烈的質量意識和完整、有效、可持續改進的教學質量管理措施,教學效果好,團隊無教學事故。
第八條
教學研究
積極參加教學改革與創新,參加過省部級以上教改項目,如省級教學改革立項、省級精品課程、省級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獲得過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勵。
第九條
教材建設
重視教材建設和教材研究,承擔過國家規劃教材和省部級以上各類教材編寫任務。教材使用效果好,獲得過優秀教材獎等相關獎勵。
四、實施辦法
第十條
教學團隊的建設要與學校的學科、專業、課程、實驗室、教學基地、教學實驗示范中心、工程中心等建設密切結合。學校在各學院申報與初步論證、評審的基礎上,由學校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評議,遴選推薦擬建設的本科教學團隊,并報校質量工程領導小組研究確定。
第十一條
批準建設的各教學團隊必須及時提交團隊建設方案,各學院要積極開展教學團隊的建設工作,加強對教學團隊的建設與管理。
第十二條
教學團隊評選工作每年開展一次,每年擬評選出若干個校級教學團隊。
第十三條
校級團隊建設周期為2年,省級和國家級團隊建設周期為3年。
五、建設資金
第十四條
列入建設的教學團隊,學校將按期投入專項經費,用于資助團隊建設,其資助范圍包括團隊日常教學活動經費和團隊教學條件建設經費等。
第十五條
學校分別按校、省、國家三級教學團隊進行建設,校級教學團隊資助經費在院質量工程啟動經費中列支,國家級、省級教學團隊建設資金進行1∶1配套。學校投入的團隊建設經費,必須專項用于本科教學團隊建設。
六、考核與獎勵
第十六條
每年度各教學團隊必須依據教學團隊評審指標進行自評,并提交自評總結報告,由教務處組織有關專家對各教學團隊進行綜合評估與考核,寫出評估結論,報人事處備案。
第十七條
申報獲得省級、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可免校級考核,同時,學校除對該團隊加大建設經費外,還將給予團隊校級教學研究項目立項優先,并對團隊進行獎勵。具體獎勵按照《長安大學本科教學工作獎勵辦法》執行。
第十八條
對于考核優秀的,建設成效顯著,成果豐碩的教學團隊,學校將給予教學研究立項優先,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并將作為教師聘任的重要條件之一。
第十九條
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建設成效差,未取得一定的成果的教學團隊,學校將停撥建設經費,并責令其整改。
七、其他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由學校人事處和教務處負責解釋。
本文檔系網絡所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本人定盡快處理!
5
篇2:鷹的精神,雁的團隊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鷹的精神,雁的團隊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鷹,猛禽的一種,嘴藍黑色,上嘴彎曲,腳強健有力,趾有利爪,翼大善飛。自古他就代表著一種精神,那就是一種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奮斗精神!那就是一種百折不饒、無所畏懼、勇攀高峰的超越精神!在自然界,鷹要站在生物鏈的最頂端,在無垠的天空中高傲地飛翔,在撲食時矯健地俯沖,就必需經歷了一個艱辛無比的磨練和褪變重生的升華。
據說鷹是壽命最長的鳥類,一般不出意外能活到七十歲,跟人的壽命相當,但是想要活到那么長的壽命就必需經歷一次痛苦的重生蛻變,在他四十歲時,他的喙變得又長又彎,他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捕捉獵物,他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翅膀變得十分沉重,使得飛翔十分吃力。此時的鷹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等死,要么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150天漫長的蛻變。他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飛翔。鷹首先用他的喙擊打巖石,直到其完全脫落,然后靜靜地等待新的喙長出來。鷹再用新長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鮮血一滴滴灑落。當新的趾甲長出來后,鷹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
5個月以后,新的羽毛長出來了,鷹重新開始飛翔,重新再度過30年的歲月!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同樣代表著那種堅忍不拔、永不言棄的鷹派精神!在現實中,一個人只有具備那種遇到困難永不言棄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只有具備那種百折不饒、無所畏懼的精神才能一次一次的超越原來的自我成就一番事業。從三院的發展歷程來看也是那樣的,在三院經歷了十年的權利真空,在馬院長等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把醫院從以前的搖搖欲墜的狀態下改變成現在不管從醫療技術水平、醫院硬件建設還是醫院管理能力均達到三級醫院水平,在惠州地區均名列前茅,這正是這種無所畏懼、永不言棄的精神的體現,也是一種成功的重生蛻變。
雁,候鳥的一種,喙平褐色,蹼趾善泳,頸長翼大,喜群居,能長徙。一直以來大雁就代表著一種團隊協作、服從領導的團隊精神!那就是一種目標一致、自我犧牲的協作精神!在大自然作為一種候鳥大雁每年春天到北方繁殖,冬天到南方過冬,而要完成這種空間上的跨越,自然就免不了長時間的飛行。大雁在遷徙過程中,由一只領頭雁領頭其他大雁要么排成“V”型,要么排成“一”字型進行飛行。科學家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大雁以這種方式飛行要比單獨飛行多出12%的距離,飛行的速度是單獨飛行的1.73倍。
因為大雁在飛行過程中,一般是由一只比較強壯的大雁在前面開路,能幫助它后面或兩邊的大雁形成局部的真空,減少飛行的阻力,并且領頭雁時常發出叫聲,以此鼓勵其他的大雁不要掉隊。當領頭雁感覺疲倦無力,另外的大雁會及時補上,以此保持飛行的速度,大雁就是通過這種團結協作的精神才完成長達1至2個月的飛行。當大雁遇到傷病時掉隊就意味著死亡的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精神被許多著名的企業家欣賞并推廣,一個企業或者單位需要發展就需要一個像領頭雁一樣有魄力、有膽識的領頭人,還需要像其他大雁一樣團結互助、甘愿自我犧牲的成員。
三院的馬院的帶領下銳意進取,對多個職能科室的行政職務進行調整提高了其管理能力,加大了醫院的硬件建設投入使得現在醫院的醫療設備在惠州地區躍居前列,種下梧桐則引來鳳凰,在加大硬件建設的同時大力引進人才使得醫院某些科室的診療水平也處于惠州領先地位。近幾年來,醫院有設備及技術成長的收獲,也同時加強醫院的文化建設,打破醫院以前那種一盤散沙的局面。在這樣的領頭雁領頭下,祝福三院在未來的道路上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篇3:團隊建設與品質管理--《核心團隊打造》培訓心得
團隊建設與品質管理--《核心團隊打造》的培訓心得
物業管理作為服務性行業之一,主要支出是人力成本的投入,因此打造一支核心團隊是物業服務企業最強大的戰斗力。從步入社會就一直處在某個“大家庭”的品質管理工作崗位中,曾與領導無數次的提過團隊這個詞,也曾與各個管理層討論過什么是團隊,也知道團隊的力量就是要實現1+1>2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但是沒曾想過團隊真正的內涵,也沒有真正領悟出如何從品質管理的角度來為公司整個團隊的建設出一份力,只有在發現問題時會想到持續改進、優化工作流程及確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標。
鐘彩民老師關于《核心團隊打造》的培訓深刻地闡述了“團隊”的內涵及團隊的建設、領導的風格、沖突管理等等,在培訓過程當中我首次清晰地意識到了自己在團隊里的定位,通過角色的描述我屬于完美者與實干者,在團隊打造過程中具有以身作則的作用,具備推動品質管理的潛質,但缺乏靈活性,易焦慮,對于未被證實的想法不感興趣。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延伸到品質工作崗位中,這次培訓讓我真理感悟到我的品質管理的理解尚不全面,還缺少一重要的靈魂,在以往的工作當中我忽視了團隊建設在品質當中的地位,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了一個深刻的反思。
團隊,從象形學上來分析,即是一個有口才的人對一些有耳朵的人說話。團隊是一個組織,大家為了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了一起,通過有效的溝通、共同奮斗、共同負責、共同承諾形成互補、團結和諧的組織。理解了團隊的涵義后我深思了品質工作中尚存的另一重要靈魂──團隊建設,在物業管理企業舊的管理體系中,是以職務為重心,以職務功能劃分部門,各部門相互獨立,缺乏橫向聯系;而現在,對于物業服務企業、物業職業經理人而言,須面對的難題是將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斷層銜接起來,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意識,將分散的部門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著強大戰斗力的團隊。那么,品質的工作就是根據組織者的標準及團隊整體的標準羅列、歸納總結團隊內每崗位每天/人做的事情,整理出明確的方向和標準,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的發展不斷的持續改進、優化每步的方向及標準,從而通過內部機制創造戰無不勝的團隊,讓每個人都在在快樂工作中來成就自我。
從品質管理的角度來考慮,要打造一支核心團隊就需要建立四大機制:
1、決策機制:由組織者牽頭組織團隊內的每個成員參與決策,對于公司的流程、準則及目標都須廣納意見集眾智,不斷的補充修正定決策,通過民主決策的過程統一思想而形成共識。大家利益是捆綁在一起的,參與決策是從經濟上直接關注了效益,這從根本上凝聚人,調動人的積極心,因此決策機制包含尊重人、依靠人、凝聚人的機制。
2、執行機制:決策之后品質部將會根據結果形成相關的規范、規章,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在體系的整個運行過程當中就是重在運行,行政指揮有力、技術指導精當、計劃調度靈活,必須牢牢抓住積極作為、規范行為,確保每個部門之間的節點沒有出現脫節現象。人是執行機制的主體,為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業務水平,強化綜合素質,得有學習培訓機制,同時也得有檢查評估機制等等,因此,執行機制包含提高人、激勵人的機制。
3、反饋機制:為了保障團隊的目標、準則及團隊內的成員適應公司的發展,達到一致步調,保證正常運行,這就需要建立反饋機制。對反饋的信息我們必須進入相關的處理流程,實行閉環性的管理。反饋機制可以形成良好的溝通,從而營造理解、和諧的氛圍,這樣團隊內部就有了帶動力、協同力和制約力。因此,反饋機制也是了解人的機制。
4、監督機制:品質部從某定位來說還起到監督的作用,監督機制是保護團隊的機制,缺乏制約和約束的企業則會逐步走向松散。監督機制必須要透明,保證團隊能夠健康地發展,對安全要建立保障機制,定期必須要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檢查活動。監督機制在某種程度包含了關心人的機制在內。
作業物業品質人員,我明白團隊解決問題及決策的速度、項目管理的效率、在服務上的創新及其他成就都不太容易量化,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可以借以作為評估團隊工作質量最有力的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