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鐵合金廠智能化方案構想及要求
一、施工單位的要求
施工單位必須擁有建筑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叁級以上資質(含叁級),資質證書必須由云南省建設廳頒發。
二、施工單位的工作范圍:
整個小區的停車場管理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所有工程內容。具體工作內容有;方案設計、方案優化、所有設備安裝調試、保證竣工一次性驗收、后期的人員培訓及售后服務。
三、具體要求:
1、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要求:
因本小區無紅外對射報警系統,閉路電視監視系統在小區內圍墻邊、重要的區域和場所安裝攝像機,監控不能有死角。
攝像機的選擇能保證夜晚無燈光情況下能正常進行工作。
中心矩陣切換控制主機將視頻信號切換。
系統具有MPEG-4壓縮技術特點。
實時監視圖像分辨率:PAL:704*576(D1);NTSC:704*480(D1)。
回放分辨率:PAL:
176*144(QCIF),352*288(CIF)
NTSC:176*120(QCIF),352*240(CIF)。
硬盤ICE接口:
4個ICE接口,支持4個ICE硬盤;支持的每個硬盤容量達500GB。
VGA接口:1個,分辨率:800×600/60Hz,800×600/75Hz,1024×768/60Hz。
可實現普通的手動錄像,定時錄像,各輸入視頻的循環錄像。硬盤能存儲20天以上的音像資料。
2、停車場管理系統要求
道閘安裝于西北側大門和東南側大門位置,西北側大門大門為一進一出兩個道閘設置,東南側大門為一進一出共用一個道閘設置,并且在每道大門都設置值班室。
系統以IC卡為信息存儲介質,通過服務器記錄車輛進出信息,利用計算機管理手段確定停車計費金額,結合工業自動化控制技術控制機電一體化外圍設備,從而控制進出停車場的各種車輛。
提供461張以上IC智能卡,智能卡具有防水、防磁、防靜電、無磨損、信息貯存量大、高保密度等特點。
智能卡操作刷卡無需接觸,操作更為方便。
全中文菜單式操作界面,操作簡單、方便。
完善的財務管理功能,自動形成各種報表。
臨時車全自動出卡,減少人員操作,自動化程度高。
車輛入、出全智能邏輯自鎖控制系統,嚴密控制持卡者進、出場的行為符合“一卡一車”的要求。
具有防抬桿、全卸荷、光電控制、帶準確平衡系統的高品質擋車道閘。
高可靠性和適應性的數字式車輛檢測系統
。
壓力電波和地感雙重防砸車裝置可保證車輛在閘桿下停留,閘桿不會落下,或即使桿輕碰到車輛道閘也會停止動作并自動啟桿。
系統可以進行擴張。
4、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和停車場管理系統的主控機房設置于地下室工具間內,主機考慮安放在靠消防水池墻面旁。物管用房于原廠辦公樓二樓,在物管辦公室內可以實時對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和停車場管理系統監控及管理。
5、承建單位負責報批、報驗等全部報批手續,保證一次性驗收合格。
6、維保說明:設備維保期限為2年。維保期內免費保修,維保期滿后有償保修,但只收取成本費。接到設備故障通知,4小時內予以解決,對產品提供終身跟蹤服務,每年派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巡檢二次。
7、人員培訓:由承建單位安排資深工程師對現場實際操作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直至能夠熟練獨立操作,培訓教材及使用說明由承建單位免費提供;培訓地點在工地現場;培訓時間由發包方確定;培訓經費由承建方提供。未進行培訓以前由智能化施工單位進行監控中心管理。
篇2:大廈智能化系統
大廈智能化系統
"智能建筑"定義圖義
其中:
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為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
CAS(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為通信網絡自動化系統;
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為辦公自動化系統.
上述三系統簡稱為3A系統.為實施3A系統,需借助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即PDS(Premsies Distribution System).
1、智能化的基本結構:
(1)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BAS)
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用于對大廈內的各種機電設施進行自動控制,包括供暖、通風、空氣調節、給排水、供配電、照明、電梯、消防、保安等。通過信息通信網絡組成分散控制、集中監視與管理的管控一體化系統,隨時檢測、顯示其運行參數;監視、控制其運行狀態。
(2)通信網絡自動化系統(CAS)
通信網絡系統用來保證大廈內、外各種通信聯系暢通無阻,并提供網絡支持能力。實現對話音、數據、文本、圖像、電視及控制信號的收集、傳輸、控制、處理與利用。通信網絡包括:以數字程控交換機(PAB*)為核心的、以話間為主兼有數據與傳真通信的電話網、電纜電視網、聯接各種高速數據處理設備的計算機局域網(LAN)、計算機廣域網(WAN)、傳真網、公用數據網、衛星通信網、無線電話網和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等。借助這些通信網絡可以實現大廈內外、國內外的信息互通、資料查詢和資源共享。
(3)辦公自動化系統(OAS)
辦公自動化系統是服務于具體辦公業務的人機交互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由多功能電話機、高性能傳真機、各類終端、PC機、文字處理機、主計算機、聲像存儲裝置等各種辦公設備、信息傳輸與網絡設備和相應配套的系統軟件、工具軟件、應用軟件等組成。綜合型智能大樓的OAS系統,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服務于建筑物本身的OAS系統,如物業管理、運營服務等公共管理、服務部分;二是用戶業務領域的OAS系統,如金融、外貿、政府部門等專用辦公系統。
2、大廈智能化的特點
(1)創造了安全、健康、舒適宜人的辦公、生活環境。現在,不少大廈的中央空調系統不符合衛生要求,往往成為傳播疾病的媒介。在國外,把引起居住者頭痛、精神萎靡不振,甚至頻繁生病的大樓稱之為:"患有樓宇綜合病"(Sick Building Sydrome)的大廈。而智能建筑首先確保安全和健康,其防火與保安系統要求智能化;其空調系統能監測驗出空氣中的有害污染物含量,并能自動消毒,使之成為"安全健康大廈"。智能大廈對溫度、濕度、照度均加以自動調節,甚至控制色彩、背景噪聲與味道,使人們像在家里一樣心情舒暢,從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節能以現代化的商廈為例,其空調與照明系統的能耗很大,約占大廈總能耗的70%。在滿足使用者對環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廈應通過其"智慧",盡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氣冷量(或熱量)來調節室內環境,以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按事先在日歷上確定的程序,區分"工作"與"非工作"時間,對室內環境實施不同標準的自動控制,下班后自動降低室內照度與溫濕度控制等行業的最新技術,最大限度地節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點之一,其經濟性也是該建筑得以迅速推廣的重要原因。
(3)能滿足多種用戶對不同環境功能的要求,老式建筑是根據事先給定的功能要求,完成其建筑與結構設計。 例如,辦公樓的小開間,不允許改成大堂。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結構設計必須具有智能功能,除支持3A功能(即BAS、CAS及OAS)的實現外,必須是開放式、大跨度框架結構,允許用戶迅速而方便地改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重新規劃建筑平面。室內辦公所必需的通信與電力供應也具有極大的靈活性,通過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在室內分布著多種標準化的弱電與強電插座,只要改變跳接線,就可快速改變插座功能,如變程控電話為計算機通信接口等。
綜上所述,智能建筑的靈活性與機動性極強,一天之內,使你的辦公環境面目一新已不足為奇。
(4)現代化的通信手段與辦公條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信息時代,時間就是金錢。在智能建筑中,用戶通過國際直撥電話、可視電話、電子郵件、聲音郵件、電視會議、信息檢索與統計分析等多種手段,可及時獲得全球性金融商業情報、科技情報及各種數據庫系統中的最新信息;通過國際計算機通信網絡,可以隨時與世界各地的企業或機構進行商貿等各種業務工作。空前的高速度,大大有利于決策與競爭,這就是現代化公司或機構相租用或購買智能大廈的原因。
3、樓宇設備自動化系統基本功能
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的基本功能可歸納如下:
(1)自動監視并控制各種機電設備的啟、停、顯示或打印當前運轉狀態。如冷水機組正在運行,冷卻水泵出現故障,備用泵已經自動投入等。
(2)自動檢測、顯示、打印各種設備的運行參數及其變化趨勢或歷史數據。如溫度、濕度、壓差、流量、電壓、電流、用電量等等,當參數超過正常范圍時,自動實現越限報警。
(3)根據外界條件、環境因素、負載變化情況自動調節各種設備始終運行于最佳狀態;如空調設備可根據氣候變化、室內人員多少自動調節,自動優化到既節約能源又感覺舒適的最佳狀態。
(4)檢測并及時處理各種意外、突發事件。如檢測到停電、煤氣泄漏等偶然事件時,可按預先編制的程序迅速進行處理,避免事態擴大。
(5)實現對大樓內各種機電設備的統一管理、協調控制。例如火災發生時,不僅僅是消防系統都將自動轉換方式,協同工作:供配電系統立即自動切斷普通電源,確保消防電源;空調系統自動停止通風,啟動排煙風機;電梯系統自動停止使用普通電梯并將其降至底層,自動啟動消防電梯;照明系統自動接通事故照明、避難誘導燈;有線廣播系統自動轉入緊急廣播、指揮安全疏散等,整個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將自動實現一體化的協調運轉,以使火災損失減到最小。
(6)能源管理。自動進行對水、電、燃氣等的計量與收費,實現能源管理自動化。自動提供最佳能源控制方案,如白天使用燃氣,夜晚使用電能,以錯開用電高峰,達到合理、經濟地使用能源。自動監測、控制設備用電量以實現節能,如下班后及節假日室內無人時,自動關閉空調及照明等。
(7)設備管理。包括設備檔案管理(設備配置及參數檔案)、設備運行報表和設備維修管理等。
篇3:智能化小區敘述
智能化小區敘述
國家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對于住宅小區智能化的基本概念是這樣敘述的:"住宅小區智能化是利用4C(計算機、通訊與網絡、自控、IC卡)技術,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多元信息服務與管理、物業管理與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統集成,為住宅小區的服務與管理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實現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與管理,提供安全舒適的家居環境。"根據對數字社區和家庭自動化技術的長期跟蹤開發與市場調研,結合目前家庭應用的實際情況,有關人士提出了一個的智能家居系統的基本概念,即通過綜合采用先進的計算機、通信和控制技術,建立一個由家庭安全防護系統、網絡服務系統和家庭自動化系統組成的家庭綜合服務與管理集成系統,從而實現全面的安全防護、便利的通訊網絡以及舒適的居住環境的家庭住宅。
在智能家居系統規劃中,智能家居系統遵循的總體規劃原則應該是"以人為本",也可以說是以管理和服務為本,這是貫穿整個系統規劃的中心思想。智能家居的集成設計絕不是圍繞著各式各樣的設備展開,這樣會變成"以設備為本",但人不是設備的奴隸,設備是為人服務的。智能家居的智能化設計應該始終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進行設計,智能家居的實際使用者和服務對象可分成以下3類:
·住戶--智能家居中的"上帝",最終服務對象,他們的服務費用支出是智能家居服務者的主要收入來源,同時也是智能家居系統的直接用戶;
·社區管理人員--以社區的物業管理者為主,包括保安管理人員和信息服務管理人員,是智能家居的管理者和服務提供者,他們的素質高低和對智能家居系統的熟悉掌握程度直接影響智能家居系統的實際使用效果;
·社會資源部門--包括社區周邊商戶、社區網絡提供運營商、公安消防和醫療部門以及其他與社區生活密切相關的可以通過數字城市網絡與智能家居系統相連的部門。該類用戶可能牽涉到所有與住戶生活相關的部門,在未來數字城市中,他們對智能家居的貢獻更大程度上依靠整個社會環境的建設,包括相關的管理服務體系和發達完善的社會網絡。
值得強調的是,在智能家居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實際規劃設計中必須緊扣這三類用戶的實際需求去展開規劃和設計,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總體規劃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