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橋街道“美麗家園”建設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按照《上海市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20**)》、《浦東新區關于落實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工作的實施意見(20**-20**)》的要求,結合街道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社會***,對標卓越的全球城市,圍繞建設“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凈”的“美麗家園”目標,以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和法治化、社會化、智能化、標準化為著力點,著力持續精準補齊民生短板、著力完善服務市場機制、著力健全社區共治機制、著力優化體制機制,實現“美麗家園”建設全覆蓋。
二、建設目標
圍繞“溫馨塘橋·宜居家園”的建設目標,深化小區綠化自治,激發居民自治活力,建設“一居一品”特色綠化;開展道路綠化提升,豐富綠化層次,打造色彩之路;完善家門口服務體系,形成一批特色項目,提供多元化便民服務;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試行定時、定點管理,增強居民分類意識,養成分類習慣。堅持圍墻內外呼應,管理建設并重,激發自治、共治活力,實現像繡花一樣的精細管理,努力營造“美麗、幸福、文化、平安”的生活環境,持續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三、組織架構
成立塘橋街道美麗家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擔任雙組長,副組長由分管社區管理、社區自治、社區文化的辦事處副主任擔任,成員包括管理辦、黨建辦、自治辦、綜合事務辦、黨政辦、房辦、城運中心、城管中隊、綠化市容中心等部門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分管社區管理的辦事處副主任擔任,副主任由管理辦主任擔任,具體負責統籌推進、綜合協調美麗家園建設工作。
四、工作內容
(一)建立美麗家園項目申報體系。
制定美麗家園建設項目申報標準,將項目申報與自治金使用相結合,成功申報項目改建經費由自治金支出。
項目通過自下而上的模式產生,由居委會、業委會通過“聽證會”等方式廣泛征集居民意愿,產生初步項目上報街道初選。
初選通過后,街道組織由專家、職能部門、居委會代表、社會組織代表、居民代表等組成的評審小組,對項目方案、資金計劃等進行現場評審,確定項目可行性,確認可實施項目。
項目確認后,委托設計單位實施設計,并由居委會、業委會將設計方案通過“協調會”、公示、投票等方式吸納民意民智,實現眾創眾籌、群策群力,對項目再次進行優化。
項目實施后,居委會、業委會通過“評議會”等方式,對設計方案的優劣、實施效果的好壞進行評估。項目實施情況評估將作為居委下一次申報的依據,納入考量。
(二)打造小區綠化特色
每個小區確定一種綠化品種作為小區特色綠化,積極發揮志愿者隊伍作用,在條件成熟、方案完善的小區先行試點建設,鼓勵居民優先選擇小區內植被退化、黃土裸露等綠化不佳的點位開展試種,逐步擴大改造區域,打造小區綠化特色。試點后在轄區內全面推廣,最終全面建成“一居一品”的特色綠化小區。
(三)推進色彩之路建設
開展東方路景觀提升,打造“家園”文化主題,連接兩大特色街區,更新道路設施、提升綠化品質,建立通行高效、環境優雅的高品質空間;實施臨沂北路彩化工程,根據沿路條件將原有生長不佳的銀杏更新為更適宜生長的色葉樹種,豐富道路色彩層次,建設特色林蔭道。
(四)加快垃圾分類減量
完成剩余46個垃圾廂房改造,改建30個兩網融合點,建設1處資源回收中轉中心,全面完成分類設施改造。組織企事業單位、小區物業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培訓,對不同單位的垃圾收集方式和垃圾廂房現狀提出有針對性的垃圾分類操作方案,理順養護等常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順利執行。
(五)優化生活服務質量
實施菜場升級優化,對藍村路86號臨時菜場采用品牌化凈菜、定時供應模式,為居民創造整潔舒適的購物環境,提供更實惠、安全的菜品,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完善沿江區域公交站點布局,結合浦江沿岸E20單元開發公交樞紐建設方案,新增若干條公交首末站,不斷溝通優化區域站點設置,提升公共交通站點的覆蓋水平。
五、實施步驟
(一)前期梳理(20**年1月-3月)
對社區情況進行分析、梳理,擬定美麗家園建設項目申報標準,制定工作實施意見及項目申報流程。
(二)項目調研(20**年3月-4月)
通過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聽取相關科室、部門以及部分居民區意見和建議。對美麗街區、口袋公園、小區景觀、綜合整新等改造項目進行方案征詢和調整。
(三)申報篩選(20**年4月-5月)
動員各居民區以小區為單位,對照美麗家園建設項目申報標準,申報建設類型及建設周期。
(四)實施階段(20**年5月-10月)
小區圍墻外,由相關建設單位推進項目實施;小區圍墻內,各居民區根據各自計劃推進,相關科室(部門)給予相應支持、做好督促指導。
8月底,由分管領導牽頭相關科室(部門)、邀請有關專家進行中期調研。
(五)評估階段(20**年11月)
對項目推進實施情況,進行階段性工作驗收點評。以實地考察為主,以交流匯報為輔。
六、工作要求
(一)堅持黨建引領一核多元,推進自治共治。美麗家園建設涉及面廣、關注度高,在推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居民區黨組織核心作用,建立起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駐區單位、社會組織、專家、設計師等共同參與的治理框架,調動各方資源,確保項目充分體現小區需求、居民意愿。在項目產生、項目實施、項目評價等全過程貫徹實行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社區自治、共治模式。
(二)匯集民心民智,提高“主人翁”意識。對項目的產生注重需求采集機制,在調查征詢摸底的基礎上,召開協調會、聽證會、評議會等方式廣泛征集居民意愿,產生初步項目申報;結合專業設計師的技術指導,形成項目實施方案;通過公示、征詢、投票的方式,匯集民智、匯聚民心,充分吸納居民意見,實現眾創眾籌、群策群力;項目實施過程中鼓勵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實施完成后,鼓勵居民對項目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維護。
(三)整合各方資源,豐富實施項目。匯集社會各方力量,增強社區共治的資源支持。針對小區環境提升改造等項目,通過自治金激發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居民區黨總支要積極搭建平臺,為小區建設各相關方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定期會商進行分析、研究、討論,更好地推動各方參與“美麗家園”建設。
(四)全面總結經驗,建立長效機制。居民的感受度和滿意度是檢驗美麗家園建設工作的標尺,街道繽紛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將根據各小區美麗家園建設開展的情況進行驗收評估,推選一批有亮點、有成效,群眾滿意并積極參與的項目,樹標桿、樹典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實現自治、共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附件:1.塘橋街道美麗家園建設指導意見
2.塘橋街道美麗家園建設實施流程圖
篇2:康橋鎮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工作實施方案
康橋鎮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落實《浦東新區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20**)》的文件精神,以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本市住宅小區綜合治理的工作意見》(滬府辦發〔20**〕3號)和《上海市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20**)》(滬府辦〔20**〕8號)為指引,結合康橋鎮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市委、市政府關于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提升人民群眾的居住滿意度為目標,以浦東“勇當新時代全國gg開放、創新發展的標桿”為契機,根據《康橋鎮加強城市管理精細化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的要求,以“家門口”服務體系為平臺,以精細化管理為手段,進一步完善“黨委牽頭、政府監管、市場服務、社會參與、居民自治、法治保障”六位一體、良性互動的住宅小區綜合治理格局,實現社區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建設有溫度的美麗家園。
二、基本原則
(一)加強領導、合力推進。發揮政府各部門、居民區在“美麗家園”建設中的指導作用,按照體系、功能、機制、載體、隊伍“五大元素”同步推進的要求,不斷深化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基層治理格局,增強小區綜合治理能力。
(二)因地制宜,百花齊放。尊重各居民區區域位置、產業特點、人口結構和歷史文化底蘊等差異,分類指導,通過提高智能應用、增強空間美感、提升舒適便利等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美麗家園”樣板小區。
(三)居民自治,注重長效。發揮居民自治作用,調動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積極性,建立健全覆蓋全鎮的居民管理長效常態機制,制定落實考核措施,鞏固建設成效。
三、工作目標
圍繞建設“安全有序、整潔舒適、環境宜居、幸福和諧”的“美麗家園”總體目標,以新區“四個一”工作目標為引領,進一步提升小區運行安全水平和居住環境品質,進一步完善社區治理能力和業主自我管理水平,進一步優化住宅小區行政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務水平。
(一)持續精準補齊民生短板,著力提升小區運行安全水平和居住環境品質。
1.開展住宅小區環境綜合整治。開展“無違建小區”創建工作,完成率達到70%以上;大力整治樓宇門棟廣告亂張貼、樓道亂堆物,開展“樓宇文化”、“美麗樓道”創建行動;推進住宅小區雨污分流整治工程;積極推行通信及相關架空線入地入管工程;提升老舊小區綠化品質;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無障礙通道設施建設;開展無證照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整治,提升居住環境品質。
2.強化小區垃圾綜合治理。推行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投放,不斷完善和優化分類減量體系。規范配置分類駁運、分類運輸車輛,監督收運單位分類清運。加強建筑垃圾、大件垃圾源頭管理,實施垃圾的預處理,在各居村設立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
3.疏解住宅小區車輛停放矛盾。加強住宅小區車輛停放管理,充分利用住宅小區周邊各類資源,推進停車錯時共享;在有條件的住宅小區周邊規劃增建停車設施,探索利用住宅小區現有場地及空間資源增設停車位;新建8個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完善停車矛盾疏解調處機制,預防和減少因停車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
(二)加快完善服務市場機制,著力提升行業整體服務能力和監管水平。
1.改進物業服務行業窗口形象。推行小區主要出入口門崗規范化建設,規范保安日常服務行為;統一住宅小區管理處設置標準,改善管理處窗口形象;統一設置“上海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監督公示牌”,公示物業服務合同、收費標準、服務監督電話、維修資金及公共收益賬目等;統一小區物業服務人員著裝,佩戴工種銘牌(袖章、胸標),便于業主識別。
2.完善信息發布和價格協商機制。完善物業服務合同網上簽約;建立市場主體主動公開服務收費信息制度,物業服務企業、裝修垃圾清運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小區內公示服務內容、收費標準及投訴監督電話等;引導建立物業服務收費價格協商機制;探索專業社會服務組織提供價格評估服務,促進形成合理、公平的市場環境。
(三)不斷健全社區共治機制,著力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業主自我管理水平。
1.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覆蓋和引領。通過合法程序,推動符合條件的居民區黨組織成員兼任業委會成員。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群眾工作優勢和業主委員會黨的工作小組作用,幫助業主樹立主人翁意識,培育積極參與小區管理的“主心骨”和“熱心人”,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加強黨建引領,擴大住宅小區黨建聯建示范點覆蓋面,全鎮達到15個,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2.加強居民委員會對業主委員會的指導監督。完善居民委員會對業主自治管理的引導機制,規范業主委員會運作。做實居民區聯席會議制度,協商解決住宅小區公共管理事務。進一步提升符合條件的居民委員會成員兼任業主委員會成員的覆蓋面。
(四)切實優化綜合治理機制,著力提升管理效能和工作合力。
1.夯實黨委、政府管理責任。建立健全“黨政雙牽頭”工作機制,堅持落實住宅小區綜合管理聯席會議制度;重點聚焦指導監督業主大會建設和業委會日常運作;發揮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用,完善住宅小區矛盾糾紛化解長效機制,探索引導社會力量與物業矛盾糾紛調處機制。
2.完善網格化管理和處置機制。推動網格化管理由8小時內向24小時延伸,由住宅小區圍墻外向圍墻內延伸,由住宅小區管理向社區治理延伸。實現小區管理疑難雜癥早發現、早研究、早處置,大幅降低各類投訴量,提升網格化管理的保障能級。
四、創建內容
1.老舊住宅小區修繕改造:59017平方米。
2.實施統籌管線入地、二次供水設施改造、消防設施改造、雨污分流整治、環境整治、道路整修、住宅小區違法建筑整治等工作的小區1個。
3.全面開展高層住宅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排查率100%。
4.完成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移交接管工作。
5.大力整治樓宇門棟廣告亂張貼、樓道亂堆物,開展“樓宇文化”、“美麗樓道”創建行動,制定實施樓道整治方案。
6.發揮綠色賬戶激勵機制作用,推行生活垃圾定點分類投放管理模式,完成綠色賬戶18000個,創建資源回收服務點16個,創建達標居住區44個。
7.小區制定裝修垃圾臨時堆放點落實率100%,需完成99個小區。
8.在現有基礎上,新增完成8個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9.建立停車矛盾疏解調處工作機制,明確調處流程,預防和減少因停車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
10.實施物業管理的小區100%完成統一設置“上海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監督公示牌”,公示物業服務合同、收費標準、服務監督電話、維修資金及公共收益賬目等。
11.轄區內物業服務企業及項目管理處100%完成統一物業服務人員著裝,佩戴工種銘牌(袖章、胸標)。
12.結合本地區實際,建立包括售后房、直管公房、系統公房、保障性住房和早期商品房等在內的物業服務考核達標分級獎勵和獎勵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13.大型居住區業委會組建率達40%。
14.符合條件的11個業委會成立黨的工作小組,并開展活動,發揮作用。
15.推行居委會成員兼任業委會成員工作,符合條件的15個居委會、業委會開展試點。
16.建立街鎮對專業社會服務組織工作評價方案,將評價結果作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重要參考依據。
17.居委會及村委會創建“無違法居住”居村工作,創建率達到60%。
18.加強住宅小區地下空間安全使用管理。鎮負責開展轄區內地下空間安全管理專項整治工作,制作工作方案,落實管理責任,以書面材料為準。積極配合落實鎮地下空間網格化巡查機制實施。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全鎮住宅小區“美麗家園”建設工作的領導,進一步推進安全有序、整潔舒適、環境宜居、幸福和諧的“美麗家園”建設,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成立康橋鎮住宅小區“美麗家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相關職能部門主動跨前,發揮職能優勢,形成充分交流、相互借鑒、有序推進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發揮樂活康橋、居委公眾號等宣傳載體,加大法規、政策宣傳力度,大力弘揚社會道德規范和《上海市民文明居住行為公約》,引導業主依法、主動、守約、有序參與自治管理活動;加強宣傳,強化市民群眾參與住宅小區綜合治理的主體意識,營造住宅小區綜合治理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強化考核,扎實推進。
將“美麗家園”建設工作列入居民區年度考核指標,在創建工作中,嚴格創建標準,強化日常考核,對各居委工作推進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定期通報動態。
附件:1. 康橋鎮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附件:2. 20**年康橋鎮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任務分工明細表
篇3: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一、六大基本管理單元:負責指導和督促轄區內居民開展“美麗家園”建設,營造安全有序、整潔舒適、環境宜居、幸福和諧的“美麗家園”建設工作氛圍。
二、黨建辦: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黨員帶頭率先垂范,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擴大住宅小區黨建聯建示范點覆蓋面,開展“樓宇文化”“美麗樓道”創建行動。
三、社區辦:落實市、區開展建設“美麗家園”行動計劃,制定鎮“美麗家園”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指導居民區“美麗家園”建設工作,完善居民委員會對業主自治管理的引導機制,健全社區共治機制,著力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和業主自我管理水平。
四、穩定辦:開展居民區“群租”整治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綜合整治工作,做好小區技防設施安裝、改造工作和平安小區創建工作。
五、規建辦:落實住宅小區設施改造項目,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鞏固提升繽紛社區建設成效。
六、城運辦:規范分類配套基礎設施,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形成居住區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的全程分類體系建設。引導推廣綠色賬戶激勵機制,提升垃圾分類實效。
七、區域發展辦:以“美麗家園”創建為契機,開展既有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八、房管辦:落實住宅小區開展“美麗家園”建設工作,建立工作臺賬、梳理排摸相關數據、上報各階段建設工作推進情況、督促指導轄區內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工作,做好業委會組建、換屆、備案等。
九、司法信訪:指導社區、居委會各類物業管理糾紛調解工作,開展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
十、城管中隊:負責依法查處住宅小區內違法建筑行為,加強市容管理,開展小區道路亂設攤整治活動。
十一、市場監管所:依法查處住宅小區內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堅決取締地下食品加工窩點,開展居民區食品安全工作教育培訓。
十二、“五違”辦:開展“無違建居民區”創建工作。
十三、派出所:配合開展群組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綜合整治工作,對居民區及物業服務企業也加強消防安全指導和監督,消除安全隱患。
十四、安監所:督促、指導居民區及物業服務企業落實住宅小區消防安全工作。配合區域發展辦一起做好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十五、各居民區:為住宅小區“美麗家園”創建屬地責任主體,在各相關職能部門指導下,全面推進“美麗家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