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晶學校防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為防止教學樓、公寓樓發生擁擠踩踏事故,保證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制定本預案:
(一)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使廣大師生認識踩踏事故的嚴重后果,在上下樓梯處設置安全指示牌,要求廣大師生上下樓梯時不起哄、不打鬧、不擁擠、不插兜。
(二)各班按政務處要求從不同的出口出入,防止擁擠。
(三)加強管理,政務處、各年級組在上下課時安排干事、班主任、教師值班,加強對上下樓梯同學的疏導及樓道紀律的維持,并安排不同年級放學時錯開時間。
(四)組織機構:
指揮長:z(華晶學校校長)z
副指揮長:z(德育副校長)z
z(教學副校長)z
z(小學部副校長)z
行動組:z
通訊聯系組:z
疏散引導組:z及中學部、小學部各班班主任
安全救護組:z
(五)學生上下樓安排:
初中部:
①從教學樓正門出入的班級有:
一樓8個班(78、79、81、80、76、77、82、83)
二樓8個班(66、67、68、69、64、65、70、71)
四樓8個班(54、55、56、57、58、59、52、53)
具體負責人:一樓:z及相應各班班主任
二樓:z、z及相應各班班主任
四樓:z及相應各班班主任
②從教學樓東門出入的班級有:
一樓2個班(74、75)
二樓2個班(62、63)
四樓2個班(50、51)
具體負責人:一樓:z及相應各班班主任
二樓:z及相應各班班主任
四樓:z及相應各班班主任
③從教學樓西門出入的班級有:
一樓2各班(84、85)
二樓2個班(72、73)
四樓2個班(60、61)
具體負責人:一樓:z及各班相應班主任
二樓:z及各班相應班主任
四樓:z及各班相應班主任
2、公寓樓上下樓安排:
男生:101-107116-126201-207218-222從一樓東后門撤離
108-115208-217從一樓側門撤離
301---308318-322401-408418-422從一樓正門撤離
309-317409-417從一樓西后門撤離
女生:101-107116-126201-207218-222從一樓西后門撤離
108-115208-217從一樓側門撤離
301-308318-322401-408418-422從一樓正門撤離
309-317409-417從一樓東后門撤離
公寓樓負責人:男部:z生活教師
女部:z生活教師
小學部:
西側樓梯
樓梯口:z
一二層之間:z
二三層之間:z
三四層之間:z
東側樓梯
樓梯口:z
一二層之間:z
二三層之間:z
三四層之間:z
z(集合點指揮)
注:其他沒有安排的教師在集合點組織學生。
行走路線:
教學樓西側
一樓三個班:一4班一3班二2班
二樓三個班:三4班三3班二4班
三樓三個班:五4班五3班四2班
四樓九個宿舍:419418417416415414413412411
教學樓東側
一樓三個班:一1班一2班二12班
二樓三個班:三1班三2班二3班
三樓三個班:五1班五2班四1班
四樓九個宿舍: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
宿舍樓
正門
樓梯口:z
一二層之間:z
二三層之間:z
三四層之間:z
側門
樓梯口:z
一二層之間:z
二三層之間:z
三四層之間:z
z(集合點指揮)
注:其他沒有安排的教師在集合點組織學生。
行走路線:
正門
一層:101102103104105
二層:20**02203204205
三層:301302303304305
四層:401402403404405
集合地點在食堂門口組織人員z
側門
一層:106107108109110111
二層:206207208209210211
三層:306307308309310311
四層:406407408409410411
集合地點在小院z
(六)發生事故緊急處理辦法:
1、發現安全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發現事故人員立即報告相應樓層的負責人、政務處或校長,并果斷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
2、如發現有學生受傷,應立即通知校醫進行及時處理以防止傷勢惡化。如傷勢嚴重,應立即撥打120,及時通知學生家長并做好安撫工作。
3、發現事故的教師應及時保護事故現場,學校安全領導小組及時調查事件經過,寫出書面報告,上報教育科技局。
篇2:(學校)冬季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練預案
> 中學(學校)冬季防地震、防火、防踩踏演練預案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應急演練,使全體學生掌握應急避險的正確方法,熟悉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應急避險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體學生的生命安全。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學會逃生的本領和能力,提高學生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練指揮小組
現場總指揮: *
現場副總指揮:*
操場指定地帶:*
后勤保障:*
現場疏導員: 教育處干事、
三、演練準備
1.演練前召開動員大會,闡述地震應急演練的重要意義,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2.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3.在校園廣播上發出信號(警笛聲),第一次信號不得離開教室,應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第二次信號發出后,在老師的組織下有序離開教室。
4.各班主任提供參加演練人員名單,控制人數,嚴肅紀律,如有故意破壞且造成惡劣影響者將嚴加處理。
四、演練要求
1.聽從指揮,服從安排,保持安靜。
2.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4.在撤離途中,如出現擁擠摔倒,后面學生及樓梯口應立即大聲喊"停"同時停止不動,各班老師招呼本班學生停下,等險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順序撤出。
5.各班主任在樓梯口安排專人值班,要高度負責,嚴防踩踏事件發生。如發生人為問題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五、演練疏散程序
1.聽到第一次信號"緊急避險"后,全體學生在5秒鐘的時間內,迅速鉆到自己的課桌下并且用雙手抓緊課桌的桌腿。聽到第二次信號"緊急疏散"后,每班靠門的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按座次撤出教室,以班為單位有序撤出。
2.教室內學生疏散安排如下:
⑴靠近門的學生先疏散。
⑵前4排學生從前門依次疏散,后4排學生從后門依次疏散,要求有序、動作要迅速。
⑶出門后變成一路縱隊,按指定方向跑步前行。
3.教學樓內疏散安排:
初三1、2班走教學樓東樓梯。初三3班走東樓樓梯。初三4、5班走教學樓中間樓梯。初三6班走西樓樓梯。初三7、8班走教學樓西樓梯。到操場集合。
3.學生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后,各班班長、體委要在指定位置站好,清點人數,向班主任報告,再由班主任向安全辦主任報告。
5. 現場疏導員(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職責:
⑴第一次發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⑵第二次信號發出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⑶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6.后勤保障要保證車輛、急用藥品、通信暢通。
六、演練時間
20**年11月24日下午第三節。
各相關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認真組織好本次演練活動。
篇3:實驗中學學校防踩踏應急預案
一、 精心組織,及時疏導。
1.在學生大型*、做操前后上下樓梯時,年級主任和值日教師按要求到崗,要到本年級學生所經過的過道及樓梯處負責安全;控制上下樓梯的流量,及時疏導,防止學生擁擠。
2.在學生大型*、做操前,班主任應對學生反復進行上下樓梯安全進行教育,對品行不端的學生要加強安全防范教育。
3.在大型*、做操前后上下樓梯時,應以班級為單位,按劃定的樓梯,排隊行走。下樓時的順序是:樓層低的班級先走,上樓梯的順序是:樓層高的班級先走。
4.老師要隨時提示學生靠右行走,不擁擠打鬧,不追逐起哄,不騎跨欄桿、扶手,不將身體探出欄桿。
5.集合、做操時應給學生充足的上下樓梯的時間,集合時間不得少于10分鐘。
二、保證樓道暢通,設置明確提示。
1、保持樓梯及過道無雜物堆積。
2、在過道及樓梯明顯位置設立“安全通道”指示標志。
3、在過道及樓梯明顯位置張貼“靠右行走”、“請勿擁擠”等提醒標志
4、雨雪天時在過道及樓梯設立防滑物質和樹立防滑標志。
5、保證過道寬度、樓梯坡度及欄桿、扶手的高度符合國家建設設計規范。
6、保證樓梯及過道的照明設施完好,在重要通道裝應急燈,以防停電。
三、應急處理辦法
1.發生擁擠、混亂等情況時,班主任或在場的其他老師應立即制止擁擠局面,維持秩序,組織疏導,查看有無受傷學生,如有學生受傷,應迅速將傷者送往醫院,同時迅速疏散學生。
2、可能出現的事故有扭傷、骨折、擠傷、踩傷、墜樓等。
3、當出現扭傷、骨折等情況時,在場者應立即將傷者送往醫院。
4、校醫務室應備有活血止痛膏、冰塊等急救藥品和物品,并有完整急救措施,對于嚴重傷情,衛生室應在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后,立即送醫院救治。
5、值日教師、班主任應立即報告學校值日領導,并及時通知學生監護人。
四、責任追究與獎勵
在上下樓過程中,由于值日教師脫離崗位、現場教師不作為造成嚴重踩踏事故,影響學校聲譽的,學校將視其情節進行處理。對于在現場組織、施救、疏導有功的老師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