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親愛的同學們,紅領巾電視又和大家見面了。
A:我是主持人。。。。
B:我是主持人。。。。這次廣播讓我們共同聚焦發生在我們周圍的踩踏事故。****年12月31日23時35分,正值跨年夜活動,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灘迎接新年,黃浦區外灘陳毅廣場進入和退出的人流對沖,致使有人摔倒,發生踩踏事故,受傷者多為女性,學生居多。上海外灘陳毅廣場踩踏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
A:跨年夜那幕慘劇,讓很多人心有余悸。一個只有17級5米寬的樓梯上,36條鮮活的生命怎么那么輕而易舉地被奪走?那么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踩踏事故。
B:踩踏事故,是指在聚眾*中,特別是在整個隊伍產生擁擠移動時,有人意外跌倒后,后面不明真相的人群依然在前行、對跌倒的人產生踩踏,從而產生驚慌、加劇的擁擠和新的跌倒人數,并惡性循環的群體傷害的意外事件。
A:那么對于幼小的我們來說該如何保護自己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安全大課堂,一起來學習避免踩踏事故的相關常識和方法,保護自己和他人!
防踩踏第一招:學會觀察可能導致踩踏事故的現象。
1.人群較為集中時,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沒有止步,很容易發生踩踏。
2.人群受到驚嚇,產生恐慌,如聽到爆炸聲、槍聲,出現驚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擁擠踩踏。
B:3.人群因興奮或憤怒等過于激動而出現騷亂,易發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驅使,專門找人多擁擠處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集中而踩踏。這些都是即將發生踩踏事故的征兆和現象。
A:防踩踏第二招:發生踩踏選擇正確的方法自救。
1.不在樓梯或狹窄通道嬉戲打鬧;人多的時候不擁擠、不起哄、不制造緊張或恐慌氣氛。2.盡量避免到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在擁擠的人群中,要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雙肘撐開,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B轉向側面,作出正確示范動作)
B:3.發覺擁擠的人群向自己的方向走來時,應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亂,不要奔跑,避免摔倒。4.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A:5.假如陷入擁擠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穩,身體不要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彎腰撿鞋子或系鞋帶。盡快抓住堅固可靠的東西慢慢走動或停住,待人群過去后再迅速離開現場。6.若不幸被人群擠倒后,要設法靠近墻角,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B:7.在人群中走動,遇到臺階或樓梯時,盡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現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群開始騷動時,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A:9.在人群騷動時,注意腳下,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因素。10.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馬上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時分流擁擠人流,組織有序疏散。
防踩踏第三招:易造成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的原因
B:1.時間多在放學或*、就餐之時,學生相對集中,且心情急迫。2.事故發生地點多在教學樓一、二層之間的樓梯拐彎處。上面幾層的學生下到此處相對集中,形成擁擠。
A:3.學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慌亂,常常出現擁擠并大喊大叫的現象,使場面失控。4.學生不善于自我保護,在擁擠時或彎腰拾物被擠倒,或被滑倒、絆倒,造成擠壓事故。
B:5.平時缺乏對事故防范知識的學習和訓練,無應急措施。6.有個別學生搞惡作劇,遇有混亂情況時趨勢狂呼亂叫,推搡擁擠,以此發泄情緒或惡意取樂,致使慘劇發生。
A:7.晚上突然停電或樓道燈光昏暗,造成擁擠事故。8.樓梯較窄,不能滿足人員集中一下需要。
防踩踏第四招:校園防擁擠踩踏常識
B:1.上下樓梯要相互禮讓,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活動中,不求快,要求穩。3.不準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等。4.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不安全事故的發生。5.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給予制止,防止擁擠堵塞現象的發生。
A:6.上課期間,教學大樓的所有大小門都要打開,一旦發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等問題,便于及時有效地疏散。7.樓梯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8.一旦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現場的教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9.教師有責任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定,特別是上下樓道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要經常講,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B:同學們,當現場混亂有人指揮,一定要聽從指令。在學校中,遇事要聽老師的指揮。相信文明通行會為我們筑起安全的橋梁。
A:愿今天的紅領巾廣播給你收獲,讓我們共同用知識守護生命。本期的紅領巾電視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收看。
齊:我們下期再見!
篇2:木地板踩踏時有響聲接縫不嚴密原因維修方法
木地板踩踏時有響聲及接縫不嚴密的原因及維修方法
質量現象
木地板鋪設完畢后,人行走在地板上發出響聲。輕度的響聲只在較安靜的情況下才能發現,施工中往往被忽略。
原因分析
木格柵采用預埋鐵絲法錨固時,施工過程中鐵絲容易被踩斷或清理基層時鏟斷,造成木格柵固定不牢。
木格柵本身含水率大或施工時周圍環境濕度大(室內濕作業剛完或仍在交叉進行的情況下鋪設木格柵),填充的保溫隔音材料(如焦渣、泡沫混凝土碎塊)潮濕等原因,使木格柵受潮膨脹,導致在施工過程中以及完工后各結合部分因木格柵干縮而產生松動,受負荷時滑動變形,發出響聲。采用預埋件“:--”形鐵件錨固木格柵時,如錨固鐵頂部成弧形,木格柵錨固不穩;或錨固鐵間距過大,木格柵受力后彎曲變形;或木墊塊不平整有坡度,木格柵容易滑動;或鉛絲綁扎不緊,結合不牢等,木格柵也會松動。對空鋪木地板,當木格柵設計斷面偏小,間距偏大時,面層模板條的跨度就增大,人行走時因地板的彈性變形而出現響聲。
維修方法
檢查木地板響聲,最好在木格柵鋪設后檢查一次,鋪設毛地板后再檢查一次,如仍有響聲,應針對產生響聲的原因進行維修。
木墊塊不平整或有鞋面,可在原墊木的附近增加一二塊厚度適當的木墊塊,用釘子在側面釘牢。
當鐵絲產生松動時,應重新將鐵絲綁緊或再增加一道鐵絲并確實擰緊。
因錨固鐵頂部呈弧形而造成木格柵不穩定時,可在該處用混凝土將其澆筑牢固。
當錨固鐵間距過大時,應增加錨固點。方法是鑿眼綁鋼筋棍或用射釘槍在木格柵兩邊射入螺栓,再加鐵板將木格柵固定。
地板接縫不嚴密
質量現象
木地板的面層是由多塊木板拼接而成,如果板縫的寬度大于0.3mm,則出現接縫不嚴密。
原因分析
選用的地板條規格不符合要求:地板條不直(尤其是長條地板有彎)、寬窄不一、企口榫太松等。
拼裝企口地板條時縫太虛,表面上比較嚴密,經過刨平后即顯出縫隙,或拼裝時敲打過猛,地板條生產回彈,鋪設后形成縫隙。
面層板鋪設至接近收尾時,剩余的寬度與地板條的寬度不成倍數,為了湊整塊,加大了板縫;或者將一部分地板條寬度加以調整,經手加工后地板條不規矩,即產生縫隙。
地板條受潮,在鋪設階段含水率過大,鋪設后經風干收縮而產生大面積“拔縫”。
木地板在鋪釘完畢后,由于門窗未安裝玻璃,地板又未及時上油和苫蓋,受風吹后產生“拔縫”現象。
用硬雜木作長條地板,硬雜木的橫向變形值較大,易造成橫向變形而稀縫。
維修方法
縫隙小于1mm時,用同種木料的鋸末加樹脂膠和膩子嵌縫,縫隙大于1mm時,用相同材料刨成薄片(成刀背形),蘸膠后嵌入縫內刨平。如修補的面積較大,影響美觀,可將燙蠟改為油漆。并加深地板的顏色。
篇3:實驗幼兒園防止踩踏安全演練方案
實驗幼兒園防止踩踏安全演練方案
一、活動目的
為了增強全園師幼的安全意識,掌握有關安全知識,提高應急逃生的本領,打造平安校園,結合我園實際,決定開展“幼兒園師生預防踩踏事件應急演練活動”。本活動旨在預防校園踩踏事件的發生,培養幼兒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從容應對突發事件,主要達到以下目的:
1、使全體師生熟悉撤離線路及疏散方法,在緊急狀況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過疏散通道,撤離到指定地點。
2、使全體師生在人多擁擠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隊伍快、靜、齊,了解遇到緊急情況如何逃生的相關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時間:
20**年4月12日下午9:30分
三、組織領導:
(一)應急工作小組
組長:高峰
組員:張萬瑩
任文婷
田阿紅
(二)應急指揮機構組成
幼兒園應急指揮設立應急總指揮和現場應急指揮,應急總指揮由政教主任劉新擔任。
1、應急總指揮:(劉新)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負責發布啟動或者解除應急行動的信息;開設現場指揮機構;向當上級主管部門通報應急救援行動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體事宜。
2、現場指揮的職責:(張鑫)負責及時向總指揮(劉新)報告現場工作情況,保證現場行動與總指揮部的指揮工作協調;(趙慶)當在疏散過程中突發緊急事件,如踩壓等,立即組織救援工作開展,并通報總指揮部。
3、通信聯絡組:
負責人:趙慶
魏晨
職責:(趙慶)根據情況及時撥打緊急電話“110”,如遇火災時,(魏晨)負責撥打“119”,保證通信聯絡暢通,保證各種指令信息能夠迅速、及時、準確地傳達。
4、安全疏散組:
負責人:蒙亞寧
成員:張紋
景苗
侯苗
李苗
職責:主要負責疏散現場的師生員工。
5、防護救護組
負責人:李寧(保健醫生)
組員:張萬瑩
任文婷
田阿紅
(李寧)負責對受傷人員的實施救治和處置。(張萬瑩)根據傷員情況撥打“120”
協助做好緊急救助工作,立即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救治。
四、具體活動過程
(一)安全教育階段
各班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對幼兒進行防止踩踏安全教育,結合戶外活動課進行實地多次訓練到位,使幼兒了解活動概況,嚴格遵守撤離要求,避免在演習中發生意外,確保幼兒的安全與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應急演練
1、演練開始
(1)拉響警鈴后,全體教職工根據指揮組安排迅速到崗,指揮全體幼兒從疏散方案的安全出口安全撤出教學樓,到指定地點集合。
(2)撤離路線:
(張紋)負責學前班班幼兒沿樓梯沿進行疏散,(侯苗)負責大一班、大二班、幼兒從樓梯沿前門進行疏散,樊雯、孫倩文負責帶領中一、中二幼兒沿前門進行疏散,將幼兒疏散到前操場空曠平地上,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3)撤離方式:
嚴格按照規定順序上下樓,不搶不拖,各班幼兒下樓(或行進)時,都不得擁擠、推攘,不得超前,發現前面的人跌倒時,班主任立即吹哨示意停止前進,后面的幼兒應立即扶起前面跌倒的幼兒
,以免造成踩踏事故,確保安全。
2、魏晨、景苗負責檢查幼兒情況,發現受傷幼兒迅速帶出危險現場,立即對負責對受傷人員的實施救治和處置。
3、各班幼兒
全部安全撤離后到指定地點集合,各班班主任
迅速清點人數,并立即上報總指揮。
4、防踩踏演練活動結束。
實驗幼兒園
20**年4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