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人民政府令121號
現發布《鄭州市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丟棄廢棄物等行為處罰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市長王文超
20**年5月21日
鄭州市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丟棄廢棄物等行為處罰規定
第一條為防止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傳播,制止隨地吐痰、丟棄廢棄物等不文明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市區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在城市公共場所,禁止下列行為:
(一)隨地吐痰、便溺;
(二)亂倒污水、垃圾、糞便;
(三)亂扔動物尸體;
(四)隨地拋撒、丟棄煙蒂、紙屑、口香糖、果核(皮)、包裝紙(袋、盒)、飲料桶(盒)等廢棄物。
第四條違反本規定的行為,由市、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按下列規定處罰:
(一)隨地吐痰、便溺,隨地拋撒、丟棄煙蒂、紙屑、口香糖、果核(皮)、包裝紙(袋、盒)、飲料桶(盒)等廢棄物的,責令立即清除,并處以50元罰款;
(二)亂扔動物尸體的,責令立即清除,處以50元罰款;
(三)亂倒污水、垃圾、糞便的,責令立即清除,并處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罰款;(四)未按規定時間攜帶寵物出戶的,對飼養者處以200元罰款;對無證犬只,予以沒收。
第五條單位和居民的生活垃圾、廢棄物,應當按指定的時間、地點、方式傾倒,垃圾清運單位應當對當日集中收取的垃圾當日清運干凈。
第六條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市政、愛國衛生、衛生、教育、廣播電視、環境保護等部門應當加強禁止隨地吐痰、丟棄廢棄物的宣傳,倡導文明行為。
第七條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嚴格查處隨地吐痰、丟棄廢棄物等行為,公安、市政等部門應當予以協助。第八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2:某幼兒園公共場所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幼兒園公共場所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1.幼兒外出集體活動,必須充分考慮活動場所、線路、交通工具、氣候環境等方面的安全性,以就近、小型、安全為原則,能不用交通工具的盡量不用,一般不要組織離開市區的活動。
2.出去活動前,要向幼兒提出安全保障要求和注意事項,教育幼兒遵守紀律,聽從指揮。
3.組織活動使用交通工具,必須與承運單位共同落實交通安全措施,嚴禁車輛無照運行、帶“病”運行和超員、超速運行,組織者要負責對交通工具安全性能的監督。
4.到公園、游覽區、游樂場等地活動,一定注意其合理的容量、設施的安全,防止倒塌,跌落,擠壓、溺水等事故的發生,室內活動特別要重視消防安全。
5.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必須堅持安全、無毒無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則。要加強勞動組織,重視勞動保護,教育幼兒遵守勞動規則。
6.商業性慶典活動及其他各類社會慶祝活動,原則上不得組織幼兒參與,必須需要幼兒參與的,須經園長或市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并嚴格控制人數,專人負責,確保安全。
7.組織幼兒活動的領導、老師應切實負起安全責任,幼兒應自始至終在領導、老師的帶領和保護下開展活動。
篇3:某小學公共場所通風、消毒制度
小學公共場所通風、消毒制度
為切實做好我校傳染病防治工作,把傳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開窗通風制度
1、按照《學校教室換氣衛生標準》規定,教室、圖書館(閱覽室)等學習場所每小時需要通風與換氣。根據季節和天氣的不同,確定換氣方式與次數,溫暖天氣宜實行全日開窗的方式換氣,寒冷天氣在課前和課間休息期間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戶開窗換氣。
2、各班級設立衛生委員,專人做好教室門窗開關通氣工作,并負責做好記錄,每周交校醫室檢查。
3、食堂、專用實驗室、會議室等公共場所指定專人負責開窗通風工作,并做好記錄。
4、學校每天對各班教室、各專用教室等學生學習、生活場所開窗通風換氣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做好記錄,并納入對年級、班級評比的內容。
二、消毒制度
1、學校應根據需要配備紫外線消毒設備、84消毒液等,配齊臉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學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強師生消毒知識、消毒器具使用與操作要點的培訓,根據不同季節向學生宣傳預防傳染病相關知識。
2、發現一例傳染或疑似病人,根據具體情況讓其回家休息、治療或直接送往醫院。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劑徹底對地面、桌面、門把手、以及手可以觸摸的地方進行徹底消毒。呼吸道傳染病,可采取紫外線照射對空氣進行消毒。
3、學生及教師患傳染病時應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級要進行徹底消毒。如各種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濕物品要用日光曝曬,加強室內通風,必要時進行空氣紫外線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診治醫院開據疾病痊愈、解除隔離證明,在經學校保健教師同意后方可回校。
4、對患者(傳染病)所在班級和與患者接觸過的學生要進行檢疫。隔離和觀察檢疫期間學生不許串班 ,取消大型*活動,檢疫期滿后方可解除隔離。
5、對原因不明的高熱、腹瀉的學生,在隔離室或衛生室內等待醫院來接。
6、教師員工在家中發生傳染病時,應及時報告學校領導和衛生室,以便采取必要的隔離和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