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監控管理規范
一、監控系統管理必要性
在現代化大樓內,安全管理工作至關重要。不僅要防范外部人員的潛在威脅,對內部人員的行為規范也需加強管理;對于大樓內某些重要地點、貴重物品以及關鍵人物,更需要提供特殊保護。因此,為保障大樓的安全有序運行,必須設置多層次、立體化的保安系統和監控系統,并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
二、監控室出入管理規定 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嚴禁進入監控室。 公司員工若需到監控室查詢情況,必須經過部門領導同意方可進入。 外來人員如需進入監控室觀訪,同樣需要獲得部門領導的批準,否則不得入內。
三、監控室操作與設備管理 禁止在監控室內進行聊天、游戲等與工作無關的活動。 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監控設備,不得隨意拆裝、關閉設備。 要做好監控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四、案件線索登記存檔制度 監控人員每天都要對監控錄像進行仔細翻看。一旦發現有價值的案件線索,需及時另存入 U 盤保留,并做好清晰標記,為業務部門破案提供有效線索。 監控人員需對園區內發生的打架、斗毆、盜竊、交通事故、火災等錄像進行另存入 U 盤存檔保留,并做好相應標記。 對于公司領導要求保留的錄像,要另存入 U 盤,并制作光盤進行長期存檔保留,同時做好詳細標記。
五、監控人員工作要求 監控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心,認真履行公司賦予的安全監控任務,及時掌握各種監控信息,對監控過程中發現的情況要及時進行處理和上報。 值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規定的上下班時間,不準隨意離崗離位。若個人需處理事務,應征得值班領導的同意,并且在有人頂崗的情況下方可離開。 當監控到可疑情況時,要及時通知巡邏人員進行跟蹤,以此確保大樓區域的治安穩定。 每天都要對監控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并妥善保留值班登記本存檔。
篇2:物業設施設備運維管理規范
物業設施設備運維管理規范
一、設備維護四項要求1、整齊:設備零件及安全裝置齊全,各種標牌完整、清晰,線路、管道應安裝整齊、安全可靠;
2、潤滑:按時、按質、按量加油、換油。保持油標醒目,油杯、油嘴齊全,油線清潔。油泵壓力正常,油路暢通。各軸承部位潤滑良好;
3、清潔:設備無油垢,銹蝕,周圍環境清潔;
4、安全:熟悉設備性能、遵守操作規程及交接班制度
二、給排水設備
(一)水泵房管理制度
1、未經有關部門許可,非泵房工作人員不得隨便入內;
2、泵房內應配備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方便、顯眼的地放,泵房內嚴禁吸煙;3、每周清潔一次水泵房內的設施,做到地面、墻壁、天花板、門窗、設備設施表面無積塵、油漬、銹蝕,整潔光亮。
(二)二次供水設備衛生監管規程1、露天水箱入孔應加蓋鎖好,室內水箱應加鎖,鑰匙統一保管;
2、水箱清潔員需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操作;
3、每半年清洗水箱一次,清洗后取水樣檢查色度、有無異味、沉淀、測試PH值,做好清潔記錄。
(三)給排水設施維護規程
1、每年4月、10月應對水泵機組進行一次清潔、保養。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控制閥門的開關試驗;
2、對泵進行維護保養;
3、檢查閘閥的磨損狀況;
4、加強對給排水管的維修保養。
三、供配電設備
(一)電氣維修安全管理規程1、電氣維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在電氣維修時,維修人員應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配備絕緣良好的電工工具;
3、維修和保養電氣設備時,應按要求做好保證安全的組織和技術措施,維修組長應在分配工作時向維修人員講明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并在工作中檢查、監督執行情況;
4、在配電干線、變壓器、低壓配電箱作業時,應設專人監護,并至少二人進行;
5、一般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帶電作業,若因特殊需要必須帶電作業時,應安裝隔離擋板,并有專人監護;
6、在一經合閘即可送電到工作地點的開關和刀閘的操作手柄上,要掛"禁止合閘,有人作業"的標識牌;
7、維修或養護后的電氣設備或線路,經檢查無誤,拆除安全措施。全體維修人員撤離工作現場后,方可送電。
(二)配電室管理制度
1、未經相關部門許可,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2、室內照明、通訊保持良好,墻上配掛溫度計;
3、值班員必須持證上崗,熟悉配電設備狀況,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4、建立配電運行記錄,每班巡查,密切注意電壓表、電流表、功率因數表的指示情況,嚴禁變壓器,空氣開關超載運行。查出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及時上報;
5、配電設備的倒閘操作由值班員單獨進行,其他在場人員只做監護,嚴禁兩人同時操作,以免發生錯誤;
6、保持配電室消防設施的齊備完好,保證應急燈在停電狀況下能正常使用。做好防水、防潮工作,堵塞漏洞,嚴防蛇、鼠等小動物進入配電室;
7、供電回路操作開關標志要明顯,停電拉閘要掛標識牌;
8、配電室設備及線路改變要經主管部門同意;
9、操作及維修時必須使用電工絕緣工具,絕緣鞋、絕緣手套等;
10、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
11、經常保持配電室地面及設備外表清潔無塵。
(三)停電操作規程
1、驗明所停電線路開關位置,確認無誤后,方能停電,再掛上"有人工作,嚴禁合閘"標識牌;
2、全面或一臺變壓器停電,應按規程從低壓側負荷分開關開始停電,然后再停變壓器低壓側總開關,高壓側總開關,當停高壓側電的操作時,監護人需穿戴好絕緣手套、鞋等;
3、停電檢修也必須辦理操作票才能進行操作;
4、當要將電源轉換時,應選擇適當時間,并事先通知有關部門、業戶。
四、電梯
(一)電梯機房管理規定
1、每周對機房進行一次全面清洗,保證機房和設備表面無明顯灰塵,機房及通道內不得住人、堆放雜物;
2、保證機房通風良好,風口有防雨措施,機房內懸掛溫度計,機房溫度不超過40度;
3、保證機房照明良好,并配備應急燈,滅火器和盤車工具;
4、毗鄰水箱的機房應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5、機房門窗應完好并上鎖,未經部門允許,禁止外人進入,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小動物進入。
(二)電梯的日常檢查和維護
1、曳引電機的溫升是否正常,運行中有無震動和異味、通風是否良好。限速器運轉有無異常響聲。對以上設備外部進行清掃,保持設備本色;
2、制動器的動作有無異常,線圈是否過熱,緊固螺絲有無松動,制動輪表面有無劃痕和油垢,清除外部灰塵和油垢;
3、減速器的油垢、油色、油溫是否正常,有無滲油、漏油現象。運轉聲音是否正常,有無異常震動和沖擊。做好機體外部清潔;
4、曳引輪、導向輪及曳引繩的運行情況是否正常,軸承的潤滑是否良好。曳引繩在輪槽中有無打滑、扭轉、移位現象或斷絲,如發現有上述情況,應做好標記,每日進行跟蹤觀察。檢查曳引繩外表面清潔和潤滑情況,若油垢落灰過多,應安排時間擦洗。
五、消防監控系統
(一)火災報警控制系統維保程序
1、日檢:對火災報警主控屏作自檢功能檢查,主機顯示功能是否正常,指示燈是否有損壞;
2、月檢:完成日檢全部內容。測試主控屏主要工作電壓,檢查備用電源蓄電池是否正常。對集控柜清掃除塵。檢查接線端子電線是否松脫,導線編號是否完整清晰,因受環境影響導致煙感器、溫感器臟污應及時清潔;
3、年檢:逐個拆下煙感器、溫感器,對其上的灰塵、銹斑進行清潔,并對線路接頭進行緊固;
4、噴煙檢查每個煙感器報警的正確性。
(二)煙、溫感器系統的保養程序
1、日常情況下,主控器自檢時若發出煙感報警信號,應趕到報警現場檢查報警原因,若為誤報警,應對該報警作消音和復位處理;
2、每月抽取總煙感器的5%,用熏煙法試驗靈敏度,應該全部合格,若其中不合格,則應另外抽取總數的10%直至全部合格為止;
3、對因樓層跑水而危及煙感及其電路的地方,應及時做出特別檢查;
4、溫感的保養參照煙感進行,試驗報警靈敏度時應加溫,使其報警。
六、房屋設備有哪些
1、房屋設備的分類通常來說,我國城市房屋的常用設備主要是由房屋建筑衛生設備和房屋建筑電氣設備兩大類組成。
(一)房屋建筑衛生設備
(1)室內給水設備:通常分為生產給水設備、生活給水設備和消防給水設備;
(2)室內排水設備:通常分為生活污水管道、工業區廢水管道、室內雨水管道;
(3)熱水供應設備:一般由加熱設備、儲存設備(主要指熱水箱)和管道部分(熱媒循環管道、配水循環管道、給水循環管道)組成;
(4)供熱設備:包括熱水供暖設備和蒸汽供暖設備2種;
(5)消防設備:目前建筑物采用的消防設備仍然以水力滅火為主。如消火栓系統、噴淋系統,其他配套消防設備有溫感器、消防報警系統、防火卷簾、防火門、抽煙送風系統、通風系統中的防火閥、消防電梯、消防走道及事故照明等設備;
(6)通風設備:包括通風機、排氣口及一些凈化除塵設備等;
(7)空調設備:大型商業大廈、辦公寫字樓常用中央空調設備,小型商店或居住公寓樓通常采用分體式空調機。
(二)房屋建筑電氣設備
(1)供電及照明設備:變壓器房內的設備、配電房內設備、配電干線和層配電箱;(2)弱電設備:主要有:通信設備、廣播設備、共用天線設備及閉路電視系統、自動監控、報警系統以及電腦設備等;(3)電梯設備:其設備組成部分主要有傳動設備、升降設備、安全設備、控制設備和防雷裝置。
2、設備的登記與建檔物業管理公司一旦開始接管物業,工程管理人員就應根據設備的分類和目錄,對設備進行登記,建立設備臺賬,以便清查與核對。設備的登記主要是指填寫設備登記卡和設備臺賬。設備登記卡其中包括設備重量、基本性能、設備附件的數量和名稱、保養維修情況等,它是組織保養、維修計劃的依據。
3、設備管理內容設備管理工作,一般由物業管理公司工程設備部門主管負責。設備管理主要由設備運行管理和設備維修管理兩大部分組成。運行和維修既可統一管理,也可分別管理。房屋設備管理主要包括使用管理、維修養護管理、安全管理、技術檔案管理。
篇3:電梯鑰匙安全管理規范
電梯鑰匙安全管理規范
1.電梯鑰匙專人保管制度
電梯作為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種設備,其鑰匙管理必須建立嚴格的專人負責制度。對于電梯機房活板門鑰匙、檢修門鑰匙、電源開關鑰匙以及層門外開鑰匙,應當由經過安全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專職管理人員統一保管。單位內設有多個電梯機房的,需對所有鑰匙進行分類編號,采用激光雕刻等耐久性標記方式清晰標識,并建立完整的鑰匙臺賬。鑰匙保管人員應定期向安全管理部門匯報保管情況,確保鑰匙管理責任可追溯。
2.機房鑰匙使用審批流程
使用電梯機房活板門鑰匙或檢修門鑰匙時,必須嚴格執行審批程序。使用人員需提前填寫書面申請,經安全主管部門負責人簽字批準后方可領用。鑰匙領用后必須由持證電梯專業操作人員全程陪同使用,使用過程應做好詳細記錄。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將鑰匙轉借給無資質人員,使用完畢后應立即歸還保管人員,并辦理銷號手續。對于違規外借鑰匙的行為,將依據安全管理制度嚴肅處理。
3.電源鑰匙分級管理制度
電梯電源鑰匙實行分級授權管理。運行部門負責人應根據不同崗位的工作需求,制定詳細的鑰匙發放標準。建立雙人管理的領用登記制度,記錄應包括領用人、領用時間、使用事由、預計歸還時間等要素。鑰匙領用登記本應采用防篡改設計,由安全管理部門每月核查使用記錄。特殊情況下需臨時借用鑰匙的,必須經過值班主管現場確認并簽字備案。
4.層門鑰匙資質準入要求
電梯層門外開專用機械鑰匙的使用必須嚴格限定資質范圍。只有持有市場監管部門頒發的電梯維修作業證或檢驗資格證的專業人員方可申領。鑰匙發放前,保管人員必須核驗證件原件并留存復印件備案。建立電子化領用系統,實現領用審批、使用追蹤、超期預警等功能。對于無證人員申領鑰匙的請求,保管人員有權直接拒絕并上報安全管理部門。
5.備用鑰匙配制審批規定
所有電梯備用鑰匙的配制必須履行嚴格的審批程序。需求部門需提交書面申請,說明配制理由、數量及使用計劃,經安全管理部門現場核查后,報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審批。鑰匙配制工作必須由電梯原廠授權服務商或指定專業鎖具公司完成,配制過程應有雙人監督并錄像存檔。未經審批私自配制鑰匙的,一經發現將按重大違紀處理。
6.備用鑰匙保管要求
備用鑰匙應存放于專用的防盜保險柜中,實行雙人雙鎖管理。保險柜應設置在24小時視頻監控范圍內,存取記錄應保存三年以上。建立定期檢查制度,每月由安保部門會同設備管理部門對備用鑰匙進行盤點,核對實物與臺賬是否相符。特殊情況下啟用備用鑰匙的,必須經值班領導批準并在使用后三個工作日內補辦審批手續。
7.人員變動交接程序
保管人員崗位變動時,必須執行嚴格的交接制度。交接過程應由安全管理部門派人現場監督,對每把鑰匙進行實物清點,核對臺賬記錄。交接文書應詳細記載鑰匙數量、編號、使用狀態等信息,由交接雙方和監督人員共同簽字確認。交接完成后三個工作日內,安全管理部門應對新保管人員進行專項培訓。
8.維保單位更換管理
維保合同到期或變更時,必須將鑰匙交接作為重要驗收環節。原維保單位應提前七個工作日整理所有鑰匙,編制交接清單。交接時由設備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和新舊維保單位四方共同參與,逐把測試鑰匙的有效性。交接記錄應包含鑰匙類型、數量、測試結果等內容,經各方簽字蓋章后歸檔保存。
9.鑰匙管理檔案保存
建立完整的鑰匙管理檔案系統,包括借用登記、審批單據、交接記錄等資料。所有記錄應采用統一編號管理,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電梯使用年限。檔案保管人員應定期檢查文檔完整性,對破損文件及時修復或數字化處理。安全管理部門每季度開展檔案抽查,確保記錄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