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yè)公司內審的組織和實施程序
1.0目的
規(guī)范內部質量審核(以下簡稱內審)活動。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物業(yè)管理公司內審的組織和實施。
3.0職責
3.1管理者代表負責按計劃和追加審核的需要組織進行內審,審批有關文件,對內審員審核過程進行監(jiān)督檢查及批準審核組人員的組成。
3.2品質部負責審核的具體組織工作。
3.3內審組及其成員負責獨立進行內審工作。
4.0程序要點
4.1審核計劃
4.1.1品質部負責編制年度內審計劃,管理者代表負責審批。
4.1.2追加審核時,審核的范圍由管理者代表決定。
無論是例行審核還是追加審核,品質部均需在審核實施前至少3個工作日,下達《內部質量審核通知》,并確保受審部門、審核組成員在上述時限內收到審核通知。
4.2審核準備。
4.2.1審核準備工作由審核組長及其成員負責,受審部門也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4.2.2審核組的準備工作包括:
a)審核組長召集審核組成員會議,分配各內審員審核范圍,討論審核重點、關鍵和注意事項;
b)收集與審核領域相關的信息、文件和記錄;
c)審核組長根據(jù)審核領域相關信息、文件和記錄編制《內部審核實施計劃》、《內部審核檢查表》,在審核進行前至少1個工作日取得受審部門負責人的確認,審核組長可根據(jù)受審部門負責人的意見或建議,在不違背規(guī)定的審核日期的前提下,對《內部審核實施計劃》、《內部審核檢查表》作適當修改,否則應報管理者代表批準;
d)準備審核用《內部審核不合格報告》、《體系審核會議簽到表》等空白表格。
4.3審核實施
審核實施的過程如下:首次會議--現(xiàn)場檢查--內審組會議--向受審部門負責人通報審核結果(審核組長認為必要時才進行)--末次會議--現(xiàn)場審核結果。
4.3.1首次會議。
a)首次會議由審核組長主持,受審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參加。參加會議的人應簽到,會議由審核組記錄。
b)首次會議的程序為:
宣布首次會議開始;
介紹審核方法;
確認審核日程安排
強調審核抽樣的特點及風險;
通知末次會議時間、地點和參加人員;
散會,立即轉入現(xiàn)場檢查。
4.3.2現(xiàn)場檢查。
a)檢查方法:內審員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順查法、逆查法或交叉查法。
b)檢查方法:查、問、看,必要時召開小型座談會:
查:應該有的是否有;應該做的是否做;以及不應該做、不應該有的是否存在;
問:過程是怎么進行的及進行的依據(jù);應該知道、清楚、明白、懂得的是否知道、清楚、明白、懂得;
看:看狀態(tài)、看標識、看客觀證據(jù);
c)現(xiàn)場檢查應基本按照檢查表的檢查項目和檢查內容現(xiàn)場隨機抽樣進行,當超出審核范圍時,應經審核組長同意。
d)現(xiàn)場檢查基本上應按《內部審核檢查表》審核排定的時間進行,內審員應具有嚴格的守時觀念。
e)做好現(xiàn)場檢查記錄,記錄應客觀、公正、詳實、具有可追溯性。
4.3.3審核組內部會議。
a)現(xiàn)場檢查結束后,審核組長應準時召開審核組內部會議。
b)內審組內部會議的內容為:
各審核員通報現(xiàn)場檢查情況;
報告發(fā)現(xiàn)的不合格項,向受審核方提交的不合格項報告應經審核組長同意并確認;
擬定對受審核方質量體系運行有效性的評價;
內審員起草確認的不合格報告。
4.3.4與受審核方負責人的溝通。審核組長認為有必要時,審核組可向受審核方負責人通報審核中發(fā)現(xiàn)的不合格項及審核評價。
4.3.5末次會議。
a)末次會議由審核組長主持,參加會議的范圍可較首次會議擴大,會議仍需由審核組負責簽到和記錄。
b)末次會議的程序為:
宣布會議開始;
重申審核目的、審核依據(jù)、審核范圍;
再次強調審核抽樣檢查的特點;
由各審核員逐項報告“不合格報告”;
征詢對不合格報告的異議;
提出糾正措施的要求;
對受審核方的支持和配合表示感謝;
受審核方的負責人簡短講話;
散會,宣布現(xiàn)場審核結束。
4.4審核報告
4.4.1現(xiàn)場審核結束后不超過3個工作日,審核組長應編制完畢《質量環(huán)境體系內部審核報告》,并經管理者代表批準后發(fā)出。審核報告的發(fā)放的范圍為:總經理、管理者代表、公司其他部門負責人、品管部以及受審核部門和相關的責任部門。
4.4.2管理者代表應確保將內部質量環(huán)境審核的實施及其效果提交管理評審。
4.5糾正措施及其驗證。
4.5.1受審核方負責人根據(jù)審核報告的要求和內審組提交的不合格報告,按《不合格糾正、預防標準作業(yè)規(guī)程》制定并實施糾正措施。
4.5.2品管部應負責對糾正措施的實施及效果進行檢查驗證。
4.5.3審核報告下達,相應的一次內審結束。
4.6內審結束后,由管理者代表負責為參加內審的內審員填寫內審員審核經歷記錄。
4.7品管部負責建立并長期保存下列記錄。
4.7.1內審員證書復印件。
4.7.2內審員任命書復印件。
4.7.3內審員審核經歷記錄。
4.7.4內審員清單。
5.0記錄
5.1《內部審核通知》PG/QEW06-06-R1
5.2《內部審核實施計劃》PG/QEW06-06-R2
5.3《內部審核不合格報告》PG/QEW06-06-R3
5.4《質量環(huán)境體系內部審核報告》PG/QEW06-06-R4
5.5《內部審核檢查表》PG/QEW06-06-R5
5.6《內部審核簽到表》PG/QEW06-06-R6
6.0相關支持文件
6.1《不合格糾正、預防標準作業(yè)規(guī)程》。
篇2:內部審核實施:內審末次會議
文 件 名:內部審核實施
內審末次會議
●末次會議的任務
(1)向受審核方介紹審核情況,以便他們能夠清楚地理解審核的結果,并予確認。
(2)報告審核發(fā)現(xiàn)(重點在不合格項)和審核結論。
(3)提出后續(xù)工作要求(糾正措施、跟蹤審核等)。
(4)結束現(xiàn)場審核。
●末次會議的內容
審核方對受審核方的整個審核期間的合作表示感謝,要真誠具體,但不必聲勢很大,過分熱情。與會者應簽到。
(1)重申審核目的和范圍。考慮到參加末次會議的人員不一定參加過首次會議,審核組長應重申。
(2)強調審核的局限性。審核是抽樣進行的,存在一定風險。但審核組已盡量使這種 抽樣具有代表性,使審核意見具有公正性。
(3)宣讀不合格項報告(可選擇主要部分)。
(4)提出糾正措施要求。審核組向受審核方提出采取糾正措施的要求,包括確定糾正 措施的時間,完成糾正措施的期限,驗證糾正措施的方法等。
(5)宣讀審核意見。審核組長宣布審核意見,并說明審核報告的發(fā)布時間、方式及其 他后續(xù)工作要求。
(6)受審核方領導表態(tài),并對糾正作出承諾。
(7)會議結束,審核方表示謝意。
●末次會議的注意事項
(1)末次會議不僅是第三方審核結束時的一個重要會議,也是內部審核結束時的一個重要會議,不能省略。
(2)末次會議的重點應圍繞著不合格項提出糾正措施及要求。
(3)審核結果、意見涉及到的重要部門和人員應到會,以便實施糾正。所有到會的人員應簽到。
(4)末次會議的召開時間是在審核計劃中確定的,應保持審核風格和良好的氛圍。“ 準時開 始、準時結束”,會議時間通常為一小時。受審核方想延長會議時,可滿足其正當要求。末 次會議切忌拖沓,發(fā)生爭執(zhí)。審核組長見已達到末次會議目的后,應堅決而有策略地予以“ 關閉”。
(5)末次會議應有會議記錄,并保存。記錄應包括到會人員的簽到。
(6)有些不合格項受審核方已在末次會議前采取了糾正措施,經審核員驗證也較滿意 ,可不在會上提出或在會上表示滿意態(tài)度。
(7)末次會議應適當肯定受審核方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不要一味談問題。
(8)宣讀不合格項報告或對受審核方不利結論時,應充分準備,選擇適當措辭,防止 陷入“僵局”。
(9)所有的審核都具有一定的不確定因素。由于審核是利用有限資源在有限時間內開 展工作 ,因此審核期間所收集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只是建立在對可獲得信息的抽樣基礎上。所以這就 導致了所有的審核都具有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審核結論的使用者應對這種不確定性加以關注 。
(10)在末次會議之前審核組應進行內部商議,以便:
①評審所有審核發(fā)現(xiàn);
②達成一致的審核結論;
③討論審核的跟蹤措施。
篇3:內部審核實施:內審首次會議
文 件 名:內部審核實施
內審首次會議
首次會議是實施審核的開端,是審核組全體成員與受審核方領導及有關人員共同參加的 會議 。首次會議由審核組長主持,向受審核方介紹具體內容及方法,并協(xié)調、澄清有關問題。到 會人員要有簽到記錄。
●首次會議的作用
(1)傳達并落實審核計劃。
(2)簡要介紹審核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3)建立審核組與受審核方的正式聯(lián)系。
(4)提出并落實審核有關要求。
(5)澄清并協(xié)調有關審核問題。
●首次會議的要求
(1)建立審核活動的風格。
(2)準時、簡短、明了,會議以不超過半小時為宜。
(3)獲得受審核方的理解并得到支持。
(4)由審核組長主持會議。
(5)參加首次會議的人員應包括:審核組全體成員,高層管理者(必要時),受審核部門代表及主要工作人員等。
●首次會議的內容
(1)會議開始。參加會議人員簽到,審核組長宣布會議開始。
(2)人員介紹。審核組長介紹審核組成員及分工,受審核部門介紹將要參加陪同工作的人員。受審核部門重要人物未到場時,應詢問原因。
(3)申明審核目的和范圍。明確審核目的、審核準則和審核將涉及的部門、班組或崗位。
(4)傳達審核計劃。審核計劃應征得受審核部門的最后確認,一般情況下,審核計劃不宜作大的調整。
(5)強調審核的原則。強調公正客觀立場,說明審核是一個抽樣過程,有一定局限性 ,但審 核將盡可能取其有代表性的樣本,使得審核結論公正;說明相互配合是審核順利進行和獲得 公正結論的重要條件,提出不合格項報告的形式等。
(6)闡明、澄清有關問題。對有疑問的問題進行澄清,交流雙方關心的具體問題,確定末次會議的時間、地點及出席人員等。
(7)落實后勤安排。必要時,應對辦公、交通、就餐作出安排。
(8)會議結束。以審核組長的致謝詞結束會議。
●首次會議的注意事項
(1)首次會議應準時開始、準時結束,通常時間不應超過半小時。
(2)會議應始終圍繞主題,簡明扼要。
(3)規(guī)模較小、時間較短或常規(guī)性內審,可不開首次會議,有關問題可以通知審核形 式替代,即使召開首次會議,上述內容及環(huán)節(jié)可視具體情況增刪。
(4)首次會議應致力于建立一個良好的審核“風格”和“氛圍”。
(5)與會人員簽到,審核組長發(fā)現(xiàn)受審核部門重要人物未到場時應詢問原因。
(6)審核目的、范圍和計劃一般不在首次會議上作更改,較小的計劃變更是允許的。
(7)陪同人員的作用
①為審核組提供支持;
②可代表受審核方見證審核活動;
③其他職責。如確保現(xiàn)場審核員知道有關安全和保安方面的要求。審核員應注意確保陪同不施加過分的影響或進行干預。
(8)強調在審核所安排日程(時間)段中,被審核部門負責人應在場。
篇4:一體化審核內審員教材:一體化審核的實施
一體化審核內審員教材:
第七章 一體化審核的實施
管理體系審核通常分兩個階段,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第一階段是對管理體系文件的審核,第二階段是對管理體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審核,這個階段的審核要在受審核方的現(xiàn)場進行,也稱為現(xiàn)場審核。
環(huán)境管理體系審核也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預審,用于確定第二階段的審核一般安排,第二階段的審核可以和其他體系審核一起進行,即一體化審核。
現(xiàn)場審核不僅是要評價受審核方是否建立起一個符合所選擇標準要求的管理體系,更重要的是通過到現(xiàn)場收集證據(jù),確定受審核方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達到規(guī)定目標的能力。
審核的實施包括:首次會議、現(xiàn)場審核、不符合項報告、審核組內部會議、未次會議、審核報告與跟蹤審核等幾方面的內容。
第一節(jié) 首次會議
首次會議是現(xiàn)場審核的第一步,對隨后的審核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應把首次會議開好。為審核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首次會議由審核組長主持,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參加會議的人員為審核組全體成員,公司管理層代表和受審核部門負責人。
附:首次會議演示(參考)
一、 請出席會議的人員簽到(事先準備好簽到表)
二、 人員介紹(由審核組長或分別由審核組長代表審核組講話)
大家好!受公司的委托,由我們幾個人組成本次內部審核的審核組,來操作本次內部審核。我先介紹一下我們審核組的成員。我叫***,是公司聘用的內部審核員,擔任本次審核的組長(再一一介紹審核組的其他成員)。接下來我把本次審核的一些事項向大家再介紹一下,看大家有什么意見。
三、 介紹審核的目的、依據(jù)和范圍
1、 審核的目的:這次審核的目的是驗證公司建立的管理體系與ISO9001:2000和OHSMS18001標準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 審核的依據(jù):有四個方面:□標準;□公司的管理體系文件; □合同;□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3、 審核的范圍:產品+主要過程(如 ╳╳ 產品的設計和制造)
四、 明確審核計劃
在開會之前,我們已將審核計劃發(fā)到各個部門,在這里,我再宣讀一下審核計劃,看大家有無補充或修改意見。
五、 簡單介紹審核方法
本次審核是一次抽樣調查活動,我們將盡量保證抽樣具有代表性。在審核過程中,我們將會查閱有關的文件、調閱有關的記錄,并和有關人員進行交談,通過參觀有關的現(xiàn)場或要求有關人員重復某些已經完成的過程來了解管理體系的運作情況。從中尋找客觀證據(jù),評價管理體系是否符合ISO和OHSMS相關標準的要求,是否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是否符合本公司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
需要說明的是:本次審核活動雖然覆蓋了管理體系(標準)的所有要求,但不可能對公司管理體系的所有活動或所有文件全部進行檢查,我們只能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來進行審核,因此在審核中審核組沒有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可能還存在于我們的體系中,各部門還要進行自查,盡量把所有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問題找出來,需要時,制定相應的糾正或預防措施。
六、 審核結果的報告
本次審核我們是從正面來尋找客觀證據(jù)(主要是符合性的證據(jù)),當然,在審核過程中,也會發(fā)現(xiàn)一些與標準要求不符合或潛在不符合的證據(jù)。對此,我們將會以不符合項報告或觀察項報告的形式來報告審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正面審核,負面報告”。
不符合項分為嚴重不符合項和一般不符合項。
嚴重不符合項:是指在審核中發(fā)現(xiàn)的可能導致管理體系失效,或導致過程或產品失效、或可能導致顧客嚴重不滿的客觀事實;
一般不符合項:是指在審核中發(fā)現(xiàn)的不符合事實較輕微個別現(xiàn)象,不致于使管理體系失效或產品失效的,不會導致顧客的嚴重不滿。
審核結束以后,審核組將會以審核報告的方式對公司管理管理體系做出評價意見和結論。如果不符合項較多,或者不符合項分布范圍較廣,我們會繪制不符合項分布表來幫助各部門分析管理體系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七、 明確審核的陪同人員
為方便審核,希望各部門指定陪同人員。陪同人員有三重作用:
一是當向導(帶路);二是做全程記錄; 三是共同驗證。陪同人員
應熟悉審核領域情況,能及時協(xié)調審核組與被審核區(qū)域的活動安排。
八、 確認審核所需要的資源和設備
公司應提供給審核組臨時辦公的場所,以供審核組開內部會議時用。
九、 明確限制范圍和事項
在審核過程中,如果有某些區(qū)域或特殊事項不宜審核組人員介入的,如危險區(qū)域或牽涉機密事項,陪同人員在陪同過程予以提醒,只要不影響審核目的的達到,審核組將予以回避或在審核過程中不作記錄。
十、 重申保密規(guī)定
在這里我代表我們審核組申明:我們作為公司的一員,在審核期間所獲得的有關信息保密,審核組不到處亂說。請大家監(jiān)督,如有反違上述規(guī)定的取消其審核員資格,并根據(jù)情節(jié)嚴重程度給予必要的處罰。
十一、再次征求意見,請領導講話。(需要時可巡視工廠,開始審核)
第二節(jié) 現(xiàn)場審核
一、收集證據(jù)
1、現(xiàn)場收集客觀證據(jù)
審核員從首次會議和現(xiàn)場巡視開始,就應著手收集客觀證據(jù)。從這時開始,您所聽到的有關人員的談話或看到的事實,經證實后均可作為客觀證據(jù)。
⑴ 從文件和記錄中收集證據(jù):管理體系的各種文件、報告,設計輸出的計算數(shù)據(jù)、圖紙、工藝規(guī)范,以及各種質量記錄,其中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和錯誤的地方均可作為客觀證據(jù)。
⑵ 通過巡視現(xiàn)場(辦公室、實驗室、倉庫、生產和服務場所)收集證據(jù);
⑶ 通過找有關人員交談來收集證據(jù);
⑷ 通過驗證資源的充分性來收集證據(jù);
⑸ 審核員還可以用抽取已檢驗過的產品重新檢驗搜集證據(jù)。
2、抽樣要公正、有代表性。
收集證據(jù)應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最重要的是保證所抽樣本具有代表性,能夠真實地反映受審核方質量管理體系的原貌。一般可以按檢查表的順序隨機抽樣,有經驗的審核員還可根據(jù)質量手冊的審核結果、首次會議聽到的對話、現(xiàn)場觀察獲取的信息以及審核員的審核經驗和專業(yè)知識,進行定向抽樣。
二、審核控制
1、目標明確
在收集證據(jù)期間,審核員心中就在時刻記住審核目標。范圍和計劃安排,不要輕易偏離檢查表,經常對照檢查表來校正審核方向。
2、合作
當兩人一小組審核時,應相互配合,避免重復或遺漏審核內容。需要去其他部門調取文件或袖取樣本,應由一名審核員隨同工廠人員一起去取,以保證及時和樣本的真實性。
3、靈活性
檢查表應該成為審核員的“工具”,而不應成為審核員的“主人”。在審核中,如果發(fā)現(xiàn)新的情況,可以偏離檢查表甚至調查審核計劃。通常,發(fā)現(xiàn)新線索后,作好記錄,判斷其重要性。對于一般的信息,可以不過問或者交待其他審核員附帶調查。對有重要意義的問題,在征得組長同意后,可以偏離檢查表或改變審核計劃進行跟蹤。
三、分析整理
1、小結會
小結會應有審核員、對方陪同人員和受審核部門代表參加,會上由審核組介紹一天的審核進展情況和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對方交流信息,征求對方對審核工作的意見。對不符合項報告應要求對方簽字確認。如果受審核部門的人員對報告內容有異議,可把異議寫在報告上或撤銷事實尚不充分的不符合項。
2、審核組內部會議
在審核組內部會上,審核員應對收集到的客觀證據(jù)進行分析、整理,以確定哪些不符合項要寫成報告;哪些還缺少足夠的事實,有待進一步證實或舍棄;哪些是偶然因素或已經糾正。
第三節(jié) 不符合項報告
對現(xiàn)場審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諸如違反管理體系標準要求、合同要求和有關法規(guī)要求,違反質量手冊,程序,作業(yè)指導書的規(guī)定等,將以不符合項報告的方式提交受審核部門,并以此做出對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的結論。
一、不符合項報告的內容和要求
不符合項報告應簡單明了,只陳述客觀事實,不進行分析。描述所發(fā)現(xiàn)的客觀事實違反了什么要求?既要反映問題,又要使受審核方容易接受和理解,便于受審核方查找原因并制定糾正措施。
不符合項報告的內容和要求:
- 寫明在什么時間發(fā)現(xiàn)的問題;
- 寫明在哪里發(fā)現(xiàn)的問題;
- 寫明是什么事情(只陳述客觀事實,不作任何分析、評判);
- 寫明是誰說的或是誰做的(一般只寫職務,不寫姓名);
- 寫明規(guī)定要求的具體內容;
- 寫明對應的管理體系標準條款號;
- 寫明必要的細節(jié)(如合同號、圖紙?zhí)枴⒃O備號、校準證書或檢驗報告編號、標準/手冊/程序/作業(yè)指導書的章節(jié)號等);
- 使用本行業(yè)術語,內容簡明清晰,便于受審核部門理解;
- 應對受審核部門有幫助(便于其分析原因并糾正);
- 應有受審核部門負責人的簽字確認。
不符合項報告示例:
公司QP0308《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第6條規(guī)定,“檢驗科對返工和返修后的不合格品應重新按檢驗規(guī)程進行檢驗。”
審核時發(fā)現(xiàn),三臺編號為01002、01003、01004的變壓器在做(10KV)耐壓試驗時,第三組線圈均被擊穿,試驗員換上新線圈后,未重新按檢驗規(guī)程進行檢驗,即簽發(fā)了產品合格證,運往成品倉庫儲存。
以上事實,不符合ISO9001:2000標準第8.3條要求“應對糾正后的產品再次進行驗證,以證實符合要求。”
不符合項報告格式:
不 符 合 項 報 告
審核部門:檢驗科 審核日期:20**年3月9日 合同號:008
審核依據(jù):ISO9001:2000標準條款8.3
審核員:張明
不符合項描述:
公司QP0308《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第6條規(guī)定:“檢驗科對返工和返修后的不合格品應重新按檢驗規(guī)程進行檢驗。”
審核時發(fā)現(xiàn),三臺編號為1002、1003、1004的變壓器(10KV)在做耐壓試驗時,第三組線圈均被擊穿,試驗員換上新線圈后,未重新按檢驗規(guī)程進行檢驗,即簽發(fā)了產品合格證,運往成品倉庫儲存。
以上事實,不符合ISO9001:2000標準第8.3條要求“應對糾正后的產品再次進行驗證,以證實符合要求”
受審核方代表:李 俊
不符合項種類:嚴重
糾正措施:
1. 對此三臺未重新檢驗的變壓器進行檢驗,見附件一。
2. 因檢驗員不熟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檢驗科應組織檢驗員的培訓,并確保所有檢驗員了解有關文件規(guī)定,不再發(fā)生類似情況,見附件二。
3. 抽查其它產品,防止有類似問題存在,見附件3。
受審核方代表:李 俊
糾正措施跟蹤情況:
糾正措施已完成,并運行有效。
審核員:張 明
二、不符合項的嚴重程度
對審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一般按其嚴重程序分為嚴重不符合項、一般不符合項和觀察項。
1、嚴重不符合項的定義:
與管理體系標準要求嚴重不符合或可導致管理體系失效或 “不能確保所提供產品(服務)的質量符合要求或會產生嚴重后果或違反管理體系要求的一般不符合項數(shù)量太多。
2、一般不符合項的定義:
與管理體系標準要求輕微不符合或違反管理體系要求的孤立的(單獨的)輕微事件.
3、觀察項的定義:
潛在的不符合事項
說明:
①判定不符合項的嚴重與否應考慮兩個問題:
a.如果不符合項不糾正,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b.出現(xiàn)這種后果的可能性有多大?
②判定由‘違反管理體系要求的一般不符合項數(shù)量太多”構成的嚴重不符合項,應考慮以下兩個問題:
a、不符合項是否相對集中子某一部門或過程或要求?
b、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可使用“不符合項分布表”幫助分析)
第四節(jié) 審核組內部會議
審核組長應在每天審核結束及未次會議前召開審核組內部會議以研究審核情況。
每天審核結束后召開簡短的審核組內部會議,以便審核員交流審核情況,統(tǒng)一對審核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看法,協(xié)調安排對審核中發(fā)現(xiàn)疑點或線索進一步查證落實,確認或調整次日審核計劃安排,以便審核任務順利完成。
未次會議前,審核組應召開內部會議以對發(fā)現(xiàn)的不符合項進行討論,對不符合項的性質和分布進行分析,以便對組織管理體系的符合性作出合理判斷,準確作出推薦意見。會議內容可包括:
一、確定不符合項
在末次會之前審查不符合項報告是非常必要的。確定不符合項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符合項的證據(jù)是否確切;
2、是否包括了所有必要的細節(jié);
3、違反的規(guī)定要求是否確切;
4、是否簡明扼要,容易被理解;
5、是否便于受審核部門采取糾正措施等。
如缺少必要細節(jié)的,要加以補充;不符合項報告中引用的規(guī)定要求應明確具體。
二、對不符合項統(tǒng)計分類
審核組內部會議上要做的另一項工作是對現(xiàn)場審核結果進行整理、分類和分析,以判定組織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將全部不符合項按下列內容進行分析整理:
1、“嚴重”不符合項;
2、“一般”不符合項;
3、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不符合項的數(shù)目;
4、各部門或過程、區(qū)域不符合項的數(shù)目。
制作不符合項分布表,如附表:
不 符 合 項 分 布 表
部門/過程ISO9001條款 設
計
部 生
產
部 供
應
部 銷
售
部 質量
保
證部 檢
驗
部 ...... 合計
4.1 1 1
4.2 12 2 1 2 1 3 21
5.1 1 1
5.2 1 1 2
5.3 3 1 4
5.4 2 2 1 1 6
5.5
......
合計 15 9 1 3 3 4 35
通過對不符合項的分類統(tǒng)計,可以找出管理體系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第五節(jié) 末次會議
末次會議是對審核工作做出結論的會議,通常是在有關審核的全部調查和分析工作完成之后召開的。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向受審核部門報告審核的結果。會議由審核組長主持,按預定的時間舉行。
末次會議演示:
一、 出席會議人員簽到
二、感謝受審方的合作(由審核組長或分別由審核組長代表審核組講話)
大家好!兩天以來,各部門給予我們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使得審核工作得以順利完成,在此,我代表審核組對各部門的支持與合作表示深深的謝意。
二、 重申審核是抽樣調查活動
這里我重申一下,審核是一項抽樣調查活動。在審核過程中,對承擔職責比較多的部門或過程,審核員抽樣會多一些,抽樣多,可能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會多,抽樣少,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可能會少。但是,沒發(fā)現(xiàn)問題不等于沒有問題,問題可能沒抽到。因此我們不提倡以被發(fā)現(xiàn)問題的多少或不符合項的多少作為評價該部門工作的唯一依據(jù),因為一般來說,做得多錯的機會也多。希望各部門針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糾正不符合項。通過自查、數(shù)據(jù)分析、過程監(jiān)控,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持續(xù)改進。
三、 肯定受審核方在質量工作上的優(yōu)點和成績
在審核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各部門在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里就不詳細講了,我要重點報告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
四、 報告不符合項和觀察項
1.通過審核,在肯定公司和各部門工作成績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這次審核,我們共形成了 ___ 個不符合項報告。需要說明一下:審核中,在哪個部門發(fā)現(xiàn)問題,不符合項報告就開給哪個部門,但責任不一定是那個部門。
下面我宣讀不符合項報告......
對以上的不符合項報告,如果不清楚的或有疑義的?可以提出來。
2.請各位審核員補充說明審核中發(fā)現(xiàn)的其他情況(有些問題可以作為觀察項,不一定以書面報告提出,可以口頭報告,以引起有關方注意)。
五、 總結和結論
審核組長對審核工作進行總結,宣讀審核報告;
六、 征求受審方的意見
審核組長征求各部門對審核結果的意見。如果沒意見,進入下一步。
七、 請受審核方代表在不符合項報告上簽字。
八、 商定未盡事宜。
商定采取糾正措施的時間(說明應在___個月內整改完畢)。
九、 再次表示感謝
再次對各部門的合作與支持表示感謝。
十一、請領導講話(結束會議)
第六節(jié) 審核報告
審核報告是審核工作的重要成果,是審核形成的正式文件。
一、審核報告的內容
審核報告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1、基本情況;
(1)審核目的、范圍、依據(jù);
(2)審核計劃的安排及審核組成員名單;(詳見審核計劃);
(3)共調查了多少個部門等。
2、審核結果的描述:
(1)不符合項數(shù)目(分嚴重不符合項和一般不符合項);
(2)不符合項分布情況(在標準的哪些條款、哪些部門);
(3)觀察項數(shù)目及分布情況。
3、審核結論;
評價意見(評價管理體系與標準的符合程度及其有效性,評價管理體系對達到規(guī)定方針、目標的能力)。
4、預計被審部門采取糾正措施的時間;
5、審校組長簽字;
6、審核報告分發(fā)清單;
7、附件目錄,如:
(1)不符合項報告;
(2)觀察項報告;
(3)審核計劃;
(4)出席首次會議人員名單(簽到表);
(5)出席未次會議人員名單(簽到表)。
二、審核報告的寫作要點
1、審核報告一般由審核組長親自起草,也可指定其他審核員按組長的指示代為起草,但審核組長對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2、審核報告一般要編制成表格,按表格的欄目將有關內容填上。
3、審核報告應清楚明了,使用確切的語言,如實地反映審核工作的做法和結果,觀點應明確,敘述得體,結論客觀,公正。
4、受審核部門采取糾正措施的時間一項,是審核組長根據(jù)受審核部門存在問題的類型、嚴重程度。范圍,以及受審核部門對采取糾正措施的承諾而決定的,以便于安排跟蹤審核。
內部審核報告示例:
內 部 審 核 報 告
審核范圍:
審核依據(jù):□ISO和OHSMS相關標準 □組織管理體系文件
□合同 □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
審核組成員:
審核日期:
審核概況:
1.本次審核共調查了( )個部門的管理體系過程或活動(見審核計劃)
2.審核中發(fā)現(xiàn)嚴重不符合項( )項,一般不符合項( )項,觀察項( )項(見不符合項分布表)
審核組對組織管理體系的評價:
預計受審核部門完成糾正措施所需時間:
附件:□簽到表 □審核計劃 □不符合項報告 □觀察項報告
審核組長簽字:
年 月 日
管理者代表意見:
簽字(蓋章) 年 月 日
特別說明:
1、 本次審核基于抽樣調查,不能包括組織全部質量活動,因此未發(fā)現(xiàn)不符合項可能仍會存在于目前的管理體系中。
2、如對審核結論有不同意見,請向管理者代表反映。
第七節(jié) 跟蹤審核
對審核中提出的不符合項,受審核部門的負責人應確保及時采取措施,以消除所發(fā)現(xiàn)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包括:
一 評審不合格;
一 確定不合格原因;
一 評價確保不合格不再發(fā)生的措施的需求;
一 確定和實施所需的措施;
一 審核組跟蹤審該,包括:
對所采取措施的驗證和驗證結果的報告;
一 推動管理體系持續(xù)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