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先進事跡
--興趣指引科研 堅持成就夢想
“請進。”還未見到z教授本人,我們就被這柔和又充滿活力的聲音所吸引,推門進入,老師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一個理性、有親和力的老師--這是我們見到她的第一感覺。
科研之路 永不放棄
打量四周,一個格局與其他辦公室無異的屋子被綠植裝點得充滿生機;眼前堆滿書籍的辦公桌被布置的井井有條。辦公桌后面坐著一位老師,一個“80后”用實力書寫自己的青春,自信的眼神證明著她的堅定。
20**年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畢業,z教授便來到了西安郵電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z教授的事業亦是被興趣所指引 。“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我現在依然記得,當年我學習遇到了瓶頸,編程老師不斷鼓勵我,這些激勵的話竟然成為了打開我學習興趣大門的鑰匙,從此走上視頻圖像處理和計算智能的科研之路。”
z教授對于“Google DeepMind研發的AlphaGo 4:1戰勝了世界冠軍李世石”的人工智能津津樂道,她認為這件事彰顯了計算智能的強大優勢和發展前景,視頻圖像處理和計算智能也會逐漸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中。計算智能是借助自然界規律的啟示,使用現代計算工具模擬自然界的智能機制、生命演化和智能行為對信息進行獲取和處理的理論和方法。z教授一直堅持利用計算智能的理論和方法解決視頻圖像處理問題,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提及科研工作,z教授嚴肅起來:“我覺得科研工作是一件特別崇高的事情。如今我們的社會不缺制造,缺的是創造。我們要時刻懷有使命感,不一味地地追求結果,而是享受創造過程,科研成果必定會水到渠成。”我們又問:“您在科研過程中覺得什么時候最快樂?”z教授說道“一個科研者最開心的事不是論文發表和獲獎,而是靈光乍現的某一秒,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欣喜。”這是一個科研工作者對科研事業所懷有的豐沛感情。
“那您以后有什么樣的規劃呢?”z教授毫不猶豫地表示會繼續堅持,對視頻圖像處理和計算智能進行深入的研究。如今z教授會一直在自己的領域繼續進行著研究,她堅信“80后”的她會將科研事業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而奮斗。
學高為師 身正為范
z教授認為作為一名老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文化水準外,更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她說一名老師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生有長期的規劃,并且要關心學生,鼓勵學生。在此她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自己的求學歷程:“初讀博士階段,我曾面對突如其來的沉重負擔,自行研究課業一度使我想要放棄,我感覺自己失去了方向。我找到研究生階段的導師,是他的指引和鼓勵讓我豁然開朗,我重拾信心,直面困難,最終完成了學業。”
z教授認為,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和關愛是十分重要的,要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區別對待,雖然學生之間存在能力上的差異,但應該關注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長處,并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獨到的優點,說出自己的困惑。一名老師不應該把成績作為判別學生的唯一標準,而作為學生,也應該對老師布置的任務按時按量完成。只有老師和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學生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在她看來,教師是一個平凡但不平庸的工作。
學生們給予z教授這樣的評價:“課上,她是嚴謹治學的老師,雖嚴格認真,卻要求人性化管理;課下,她是與學生親密交談的朋友,雖言語隨和,卻及時指出學生們原則上的錯誤。”z教授雖然是年輕的“80后”,談起問題卻有自己的見解。她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公私分明,依照自己的標準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不包庇不縱容,否則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z教授喜愛與學生互動、聊天。談到學生時她滿臉笑意,對學生的關愛溢于言表。她希望學生可以更加具備專業素養,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并為之努力奮斗。z教授認為“大學是用來發現自己,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視課堂效率;而對知識,人們對它的渴求不應變化。”z教授一直在總結方法,好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她鼓勵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強調做事要注重過程而并非只求結果。同時也一直在思考一位教師應盡的職責。“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她闡明了一位教師應有的風范。
展望未來 寄語學生
“我希望青年學生不要荒廢大學四年的時光,要定時的進行自我反省,多問自己問題,只有主動學習,努力學習才能在以后有更多選擇權力的機會,要做一個有追求的人。”這是z教授對學生的期望,同時老師自始至終提到的兩個詞就是“興趣”和“堅持”。興趣是一個人動力的源泉,它可以讓你看穿一件事物表面的艱難而直達其深處,只有對一件事物有超乎常人的興趣和理解力,才能發現學習它的樂趣。相信堅持的力量,提早給自己定下目標,不能將美好的大學四年時光白白荒廢,重視課堂效率,從聽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做起,成就自己的夢想。這看似簡單,實則做到的人并不多,但一旦堅持下來,你就會比別人優秀很多。
采訪的時間過的很快,我們被這位“80后”老師的敬業、樂觀所感染。在采訪結束的時候,z教授說,她誠邀立志從事視頻圖像處理和計算智能科學研究的大二和大三學生加盟智能信息處理團隊,也希望未來更多熱愛學習、熱愛科研的同學走向這條道路。
學習的道路雖然艱苦,但知識的渴求是無止境的,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懂得如何努力向上。這個時代,需要學習,需要堅持,需要追求。
篇2:生命不息著書不止:記我校X教授勤奮筆耕先進事跡
生命不息 著書不止
--記我校zz教授勤奮筆耕的先進事跡
我校zz教授退而不休,著書立說,十九年來先后編寫專著23部,被人們譽為多產科普作家。
zz教授從事蔬菜教學、科研和推廣工作36年,對蔬菜栽培有著豐富的經驗,為了把自己積累的知識和技術傳承后人,他1995年退休后,放棄休閑娛樂的時光,專心致志寫作,先后出版《蔬菜育苗新技術》、《特菜安全生產技術指南》、《彩色甜椒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等專著22部,為我國蔬菜生產做出了貢獻。
zz教授出書之多、出書之快,與他勤于學習、善于總結有很大的關系。他幾十年開展了多種蔬菜栽培試驗,特別喜歡特種蔬菜和食用菌栽培技術的研究,并收集了大量的資料,為他以后著書立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寫好專著,他博覽群書,除自購書籍外,還經常到學校圖書館借閱專業書刊,翻閱大量的參考資料,把最新科技成果和新技術引入書中。因此,他編寫的書通俗易懂,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出版發行后,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其中《大棚日光溫室黃瓜栽培》、《蔬菜栽培實用技術》、《蔬菜間作套種新技術》(北方本)、《魔芋栽培與加工利用新技術》等4部書,供不應求,先后再版6-11次,發行量達37萬多冊。近年來,他先后向我校圖書館贈送已出版的專著14種(本),為我校學生學習提供了珍貴的參考資料,受到了大學生的喜愛。
20**年,他因患腎病做了一次大手術,身帶尿袋,行動不便,但他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依然筆耕不輟,五年編寫6部專著,他這種頑強的拼搏精神,使我校師生深受感動和教育。
zz教授退休后勤奮筆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撰寫的《青椒保鮮與貯藏》一文,被收錄于《中國領導干部理論參考文庫》,并獲一等獎。《香椿貯藏保鮮與加工利用》一文,在中國新經濟研究中心、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和北京時代前沿人力資源信息咨詢中心,20**-20**年開展的中國人力資源、科研、學術成果訪問活動中,鑒于此文在該領域具有一定的實踐探索性、開拓性,經調研室綜合評審,被評定為優秀作品,并榮獲優秀科研學術成果特等獎。該文在“中國改革與發展經典成果論著”中被評為一等獎。《香椿種芽的生產》一文,在建國55周年優秀論文獲獎文庫征文活動中,榮獲優秀獎。《黃花菜繁殖技術綜述》一文,在北京精苑文化交流中心舉辦的全國優秀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個人傳略被收錄于《世界名人錄》、《中國專家大辭典》、《共和國農業專家名人錄》、《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
年近八旬的zz教授,雖然年老體弱,但他仍然堅持每天寫作。目前,他又承擔了兩部書的編寫任務。他活到老,學到老,創作到老。他生命不息,寫作不止。
篇3:工業大學十佳教師先進事跡簡介:劉教授
工業大學十佳教師先進事跡簡介:劉教授
劉z 電力學院副院長、電工基礎教學中心黨支部書記,副教授。
任教以來,一直從事本、專科及研究生電工電子類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效果較好,歷年學生評教、同行評教成績均為“優秀”。重視課程建設與改革,努力實踐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創新,組織、主持、參與自治區級和校級精品課程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教學團隊建設以及各類教學改革項目10余項,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工作中樂于奉獻,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對青年教師嚴格要求,盡心輔導,指導2名教師獲得校級教改項目、教學技藝大賽二等獎和校基金項目,其中1名教師已成長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的骨干力量。
積極參與科研工作,努力提高學術水平,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SCI收錄1篇,EI收錄6篇。20**年以來,主持自治區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參與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項目1項。項目研究過程中,注重科研與教學的互動,通過近兩年的努力,與課程組教師一起整理、挖掘出具有一定工程概念的研究性小課題34個,并在20**、20**兩屆學生中嘗試了“基于項目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擔任電工基礎教學中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期間,緊緊圍繞“教學”這一中心工作,深入開展各類主題活動,保證了教學工作的圓滿、高效完成。中心黨支部多次被學校、自治區授予“先進基礎黨組織”、“三育人”先進集體、“自治區級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點” 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