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企生產作業管理辦法
總則
制定目的
規范的生產管理工作中各部門的工作流程,使之制度化。
促進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提高,以及其他生產經營之目標達成。
適用范圍
適用與生產管理有關的工作事項及涉及的部門。
權責單位
總經理室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起草工作。
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核準。
生產作業管理原則
生產部門組織
依《生產部門組織辦法》,本公司所屬之生產部門包含下列部門:
生管部
采購部
資材部隊
制造部
開發部
生技部
品管部
生產管理作業事項
生產計劃的制訂、修改;
制造命令的發出、修改;
生產過程各項報告的呈報;
品質維持、改善、預防;
設備的維護、保養與管理;
其他有關生產管理的事項。
生產計劃
計劃種類
年度計劃
訂出次年度各月份各產品系列生產、銷售、庫存之預定數量,于每年12月10日前完成。
季度生產計劃
訂出次季各月份產品系列生產、銷售、庫存預定數量。
業務部
每年3月、6月、9月、12月15日前,完成下季度之銷售計劃制訂工作。
生管部
每年3月、6月、9月、12月20日前,完成下季度之生產計劃制訂工作。
月生產計劃
訂出次月份各產品系列的生產預定數量與進度。
業務部
每月18日前,決定次月份各產品系列的銷售計劃。
生管部
每月22日前,完成次月份生產計劃的確認工作。
制造部
每月25日前完成次月份生產計劃的確認工作。
周生產計劃
訂出下周各產品別、客戶別的生產預定數量、進度。
生產部
每周周五前,完成下周各產品別、客戶別的生產計劃(含數量、進度)。
制造部
每周周六前,完成下周生產計劃的確認工作。
計劃確認流程
生產計劃由生管部制訂。
制造部對生產計劃進行確認,并提出修訂意見。
必要時,由生管部主持召開周(或月)生產計劃協調會,各相關生產部門負責人參加,對生產計劃進行充分的討論、修改。
生管部綜合各部門意見后對生產計劃進行修訂。
由生產副總經理批準正式生產計劃。
計劃變更
變更時機
變更時機
生產條件變化時。
市場需求變化時。
其他因素導致計劃必須調整變更時。
計劃之變更由生管部提出,并經生產副總經理核準即可生效。
生產管理作業規定
制造命令作業
生管部依據生產計劃,按客戶別、訂單別發出制造命令,各相關單位針對制造命令所交付之工作,實施工作并填寫相應報表。
物料供應作業
物料請購作業
生管部物料課根據年度、季度生產計劃,編制長期物料需求計劃,確定采購前置期較長的物料的請購計劃。
生管部物料課根據月、周生產計劃,編制月份、周次物料需求計劃,確定各物料的請購計劃。
物料請購計劃經生產副總核準后,轉采購部進行采購作業。
物料采購作業
采購部依據物料請購計劃,編制物料采購計劃。
采購部依據周、月生產計劃,通知供應商物料進貨日期、數量。
物料進料驗收作業
供應商物料進貨后,由資材部負責點收。
資材部點收后通知品管部作進料檢驗。
品管部依抽樣計劃,予以檢驗判定,并填寫檢驗記錄。
品管部判定不合格(拒收)之物料,須填相應的不合格報告,傳至生管部、采購部、資材部。
因實際需要,經采購部或廠商書面申請,依公司品質管理有關規定,對判定不合格(拒收)之物料可據情予以讓步接收(特采)。
品管部判定合格或讓步接受(特采)之物料,由資材部予以接收入庫。
不合格(拒收)物料由采購通知供應商作退貨處理
物料領發作業
制造部依據制造命令開具《領料單》向資材部領用物。
資材部依據《領料單》發放物料。
物料發放情況由資材部登記、統計。
制造部如需超領物料,須經權責人員核準,并憑超領單領用。
生產制程作業
生產進度作業
制造部各課、班依生產計劃安排逐日完成生產任務。
制造部每日填寫當日《生產日報表》。
制造部應負責排除進度落后之困難,達成進度。
遭遇各種異常狀況造成進度落后,應通知相關部門協力研擬對策或由生管部作計劃變更、調整。
生產工藝控制作業
生技部制訂產品制作工藝流程,供制造部遵循使用。
生技部制訂作業指導書,供制造部遵循使用。
關鍵工序、關鍵工藝作業條件由生技部與制造部研擬制訂,并建立標準執行。
制程品質管理作業
各作業人員應隨時依標準作自我檢查工作。
制程中視需要設立全檢站,實行全檢工作,或由下工序對上工序作互檢工作。
制造部對全檢、自檢、互檢中的問題點,及時檢討改進。
品管部設定制程檢驗人員,定期對制程作業標準遵循狀況、設備可靠性和產品符合性進行巡檢、統計。
品管部針對制程巡檢的資料、問題進行分析并擬定對策。
重大工程問題由生技部負責整改工作,品管、制造部配合并追蹤。
半成品、成品入庫作業
完工檢驗工作
制造部各課生產的半成品或成品在入庫之前的品質檢驗統稱為完工檢驗。
制造部在半成品或成品加工后,以“批送檢”的方式,交由品管部負責抽檢。
品管部依抽樣計劃,予以檢驗判定,并填寫檢驗記錄。
品管部判定不合格(拒收)之半成品或成品,須填具不合格報告傳至制造部。
制造部對不合格之半成品或成品,經返工或返修后,重新交品管部檢驗。
入庫作業
品管部判定合格之半成品或成品,貼上合格標示,由制造部辦理入庫手續。
資材部依據制造部之《入庫單》點收,檢查入庫物料。
入庫物料由資材部負責登記、統計并管理。
品管部判定拒收之物料,經制造部或生管部申請,依公司品質管理有關規定,可據情予以讓步接收(特采)。
讓步接受之物料經明顯標示后,視同合格品辦理入庫作業。
成品入庫作業
出貨前品質檢驗作業
成品倉庫依據業務部之出貨通知,準備相關的成品,交由品管部或客戶驗貨員作出檢驗。
品管部或客戶驗貨員依檢驗規范、抽樣計劃進行驗貨,并填寫記錄。
品管或客戶判定不合格(拒收)的成品,由權責部門負責返工返修。
出貨手續
品管部或客戶判定合格的成品,成品倉庫依出貨計劃發貨。
成品倉庫負責出貨數量之清點、檢查。
成品倉庫負責出貨憑證的收集、統計及倉庫賬目的記錄、匯總。
設備管理作業
設備日常保養工作
設備使用單位負責設備日常點檢、擦拭保養等工作。
生技部負責定期點檢、保養工作,設備使用單位人員予以配合。
日常保養、點檢記錄由使用單位填寫及保存。
定期檢查、保養記錄由生技部填寫及保存。
設備維修改造工作
設備出現故障需排除時,由使用者通知生技部進行維修。
生技部負責設備故障之修復工作,使用單位應予以配合。
生技部定期檢查時,確認并作維修或改造的設備,由生技部負責維修或改造,使用單位予以配合。
使用單位因作業需要欲對設備進行改造時,應提出申請,生技部負責改造作業,使用單位予以配合。
設備維修、改造由生技部記錄并存檔。
生產日報表
部門: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一、應有時間=(1+2+3) | 二、不就業時間=1+2+3 | ||||||||||||||||
項次 | 項 目 | 時 間 | 項次 | 項 目 | 時間 | ||||||||||||
1 | 應出勤數 | 1 | 缺勤 | ||||||||||||||
2 | 加班時間 | 2 | 遲到早退 | ||||||||||||||
3 | 借入時間 | 3 | 借出時間 | ||||||||||||||
合 計 | 合 計 | ||||||||||||||||
三、除外時間 | 四、異常時間 | ||||||||||||||||
項次 | 項 目 | 時 間 | 項次 | 項 目 | |||||||||||||
1 | 早 會 | 1 | 計劃異常 | ||||||||||||||
2 | 開 會 | 2 | 材料異常 | ||||||||||||||
3 | 教 育 | 3 | 設備異常 | ||||||||||||||
4 | 盤 點 | 4 | 制程異常 | ||||||||||||||
5 | 清 掃 | 5 | 機種異常 | ||||||||||||||
6 | 公 出 | 6 | 水電異常 | ||||||||||||||
合 計 | 合 計 | ||||||||||||||||
實勤時間 | 損失時間 | 實際時間 | 稼動率 | ||||||||||||||
項次 | 產品名稱 | 生產數 | 良品數 | 標準工時 | 標準時間 | 實用時間 | 作業能率 | 備注 | |||||||||
1 | |||||||||||||||||
2 | |||||||||||||||||
3 | |||||||||||||||||
4 | |||||||||||||||||
5 | |||||||||||||||||
合 計 | |||||||||||||||||
綜合效率=作業能率*稼動率 | |||||||||||||||||
說明事項: | |||||||||||||||||
填表__________審核______________ |
篇2:縣中心小學語文作業管理辦法
縣中心小學語文作業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提升作業的規范化程度,特提出本管理辦法。
一、本辦法適用于課堂作業(一、二年級:拼音本、拼音寫字本、三-六年級課堂作業本、作文),《語文補充習題》、《語文練習與測試》、《習字冊》、語文單元測試卷及期中、期末測試卷、日記。
二、各類語文作業管理規范:
1、作業本封面要求:學生的作業本封面統一由任課教師規范填寫(格式為:1、課堂作業本:學校全稱、班級、姓名;其他:專用本簿名稱、班級、姓名;)。
2、各類作業本要保持本面整潔,不卷角,不缺頁,不涂抹。
3、作業書寫一至二年級統一用鉛筆(補充習題、練習冊、試卷),二年級下學期的作業可以培養向鋼筆逐步過渡,三-六年級用鋼筆書寫。用鋼筆書寫時,要以班為單位,統一顏色,一本作業用一種顏色的筆書寫,作業中作圖可用鉛筆。如在作業書寫用筆與色彩上有特殊要求的,可作特殊規定,但全班必須統一要求。
三、語文課堂作業批改規范:
1、正確。批改作業不能有知識性錯誤,避免錯批、誤批現象發生。批語用詞確切,以正面鼓勵為主。
2、嚴格。作業的書寫格式、使用符號、答題過程等,都應按規范嚴格要求。每次作業要書寫課題名稱、題目序號要有邏輯層次、一次作業中題與題之間要空一格,上一次作業與下一次作業之間至少要留2-3格。不符合作業規范的,要對有關學生進行嚴肅的教育,并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
3、及時。及時批閱作業,及時向學生反饋作業信息,練習結果,可以增強學生的練習興趣,及時糾正練習中的錯誤,提高練習效果。每次批閱作業都寫上等第和日期。批改作業要精批細致,對學生的共性和突出的錯誤要認真做好批改記錄,利于認真總結,改進教法。
4、規范。批改作業一律用紅筆,教師批改作業要規范,勾和叉大小要適中,每題必改,每一道小題目都要打上一個鉤,體現老師的精批細改。批完作業打的等第也要美觀、清楚,給學生以榜樣示范。如有錯誤,講評以后一定要讓學生及時訂正并做好訂正后的二次批改。 批改符號統一。三至六年級要指導學生畫好規范的批改等第格,等第格長4厘米,寬2厘米,左邊上欄寫書寫規范的評定批改等級,批改等級分為“甲、乙、丙”;左邊下欄寫作業正確性的評定,批改等級分為“優秀、良好、及格”。右欄畫左下到右上橫線,寫明批改日期(如24/5),見例圖。 批改中不得出現紅錯、漏批、漏改現象,杜絕只寫一個“閱”字、或一頁只劃一個“√”等不負責現象。更不得讓學生代批代改。或在有錯誤的地方畫上一橫或打上“?”
5、提倡作業面批,特別是對學困生的作業批改。
三、其他作業批改規范
(一)作文批改規范
1、批改符號要求:按語文教材中所規定的作文批改符號進行批改。
2、大作文要求每次全面進行詳細的眉批,總批,修改符號規范。眉批在內容上可以包含這幾個方面:思想性、觀察品質、想象力、內容的詳略、條理、通順、標點符號等。總批要從諸多角度給予學生習作中肯的評價和適當的鼓勵,語言技巧點撥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總批語在學生作文結尾處另起一行書寫。
3、作文批改時,優美的詞句要作標記并給予表揚鼓勵,病句一般要劃出,并標注問號,語病不重的建議學生在原處修改;語病重的,編好該病句號碼,并于右側訂正欄標注相應號碼及冒號,再作修改;錯別字圈出來,并于右側訂正欄中畫直角半框,學生于此處訂正好錯別字后,老師先批閱關框,老師再批訂正的詞句。
4、大作文一定要先成草稿,經修改后再謄寫。每次謄寫習作時,用鋼筆進行謄抄,居中寫文題。大作文批改等第在首頁第一行右上角,日期在文章末尾填寫(注清周別即可)。
(二)《語文補充習題》和《語文練習與測試》一定要與教學進度同步。教師要指導學生書寫規范,保持頁面整潔美觀,錯對符號規范。講評及時,訂正及時、到位,二次批改及時。
(三)每一單元結束后要及時檢測,及時批改、講評、讓學生及時訂正,同時注意二次甚至三次批改。批改符號同語文課堂作業,要注明每一題所扣(加)分和所得總分。每一單元測試卷收好收齊,以備復習、檢查所需。
(四)《習字冊》的書寫與教學進度同步。教師要指導學生書寫,做到一課一練。要求頁面整潔,書寫漂亮,力爭發揮習字本的作用,使學生的寫字水平逐步提升。
篇3:公司復印作業管理辦法(5)
公司復印作業管理辦法(五)
9.1目的:明確復印機的定位與保管,使各部門的復印資料更清晰、完整、及時。
9.2權責:
9.2.1公司的復印機由人事行政部專人負責管理。
9.2.2保管人員應負責復印正常運作及日常維護工作。
9.2.3若復印機發生故障,保管人員應及時關機,同時盡快聯絡維修公司來修理,待復印機完全修好后方可作業。
9.2.4保管人員應擔保復印紙張供應及碳粉補充以使復印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9.2.5保管人員上班時應將復印機打開,下班后關閉。
9.3管理
9.3.1資料需復印時,需其部門主管核準(附復印申請單)方可復印.復印50張以上時,需經理核準.
9.3.2復印時,需填寫<資料復印登記表>,交給人事行政部文控組復印.
9.3.3連續復印100張時,應讓復印機休息5分鐘.
9.3.4嚴禁復印與公務無關的私人資料,違者罰款50元.
流程說明 表單 人事文員執行 申請復印部門
1、需復印的人員填寫<復印申請表>,交部門主管審核.
2、復印50張以上,除主管審核,還需經理審核.
3、復印資料與申請表一并交給人力資源部文員,填寫<資料復印登記表>.
4、登記好后,方可復印.
1、復印申請表
2、復印登記表
復 印
復印登記
50張以內
復印申請
主管審核
經理審核
50張以上
附復印申請單:
復印申請單
申請人 部門
復印內容 份數
科長審批 經理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