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統計七大手法
品質統計方法是工廠品質管理過程中經常運用的重要手法。主要是通過對各種相關資料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以用來證實產品生產過程能力及產品對規定要求的符合性。其作用在應用于產品的設計.生產過程的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產生.品質問題的分析.查找原因.確定產品和過程的限定值,預測.驗證并測量和評定產品質量特性。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就必須選擇適宜的統計方法,下述即常用的統計方法及其應用。
一.圖示法(直方圖.制程流程圖.散布圖.柏拉圖.因果圖等)
主要用于進行問題診斷,并據此選擇適宜的方法進行統計診斷
二.統計控制圖(* –R.P.C控制圖等)
主要用于監控產品的生產和測量過程。
三.試驗設計
主要用于確定變量對過程和產品性能有顯著影響。
四.建立量化模型進行回歸分析
主要用于生產過程運作的條件和產品設計發生變化時,對產品和過程的特性進行分析。
五.進行變量分析
對各變量構成進行評估.似務變量占總體變量的比例,作為最佳的質量改進機會的依據。為控制圖.產品特性的確定和產品的放行設計抽樣方案。
六.抽樣計劃
工廠質量管理如果能充分運用各種統計手法,將在各方面受益,并表現在:
1.發現品質管制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對品質改善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2.查找形成品不良的因素,使品質追溯有據可依;
3.驗證品質控制方法有效性。
以下介紹品管七大手法
1.直方圖
2.柏拉圖
3.因果圖法(魚刺圖)
4.層別法
5.控制圖
6.檢查表
7.推移圖
篇2:小區物業品質目標指標解釋和統計方法
品質目標指標解釋和統計方法
二00九年度我公司的品質政策為: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滿足業主的需求,為業主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家。為此,我們制定了相應的品質目標:
1、管理小區獲市級以上"優秀安全文明小區"達標率100%;
2、業主(住戶)對區內物業管理滿意率達95%以上,有效投訴處理率100%;
3、房屋及公共配套設施完好率達98%以上,其中發電機發電率和消防水泵供水率達到100%;
4、住宅區內治安案件年發生率占總人口數的2%以下,無重大火災、刑事和交通事故。
5、住宅區衛生、消殺、環境綠化市級達標率100%。
解釋1:根據《 市安全小區考核計分標準》文件(見附頁)上每一條評分。
解釋2:每年二次以對業主(住戶)的《業主(住戶)意見征詢表》作業所收集的數據為依據。(1)先將各項不滿意數匯總,則各項滿意率為:
各項滿意率=(參加評議業主總戶數-不滿意戶數)/參加評議業主總戶數×100%,
平均滿意率=各項滿意率之和/項目數×100%
附表1:20**年度第一次《業主(住戶)意見征詢表》作業計算。
解釋3:分兩部分計算
1)房屋完好率=(完好房建筑面積+基本完好房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100%
A.建立經常性檢查制度;
B.嚴格裝修管理和日常管理,無人為損壞事件。
2)公共設施完好率=(公共設施總數-損壞件數)/公共設施總數×100%
注:損壞件數含尚未修好的設施;設施總數依設施登記表中設施件數為準。
解釋4:依據《治安案件處理表》上的數據進行統計。
案件發生率=案件發生數/小區戶數×100%
解釋5:按市級頒布的衛生標準并由市級和西區衛生部門對**小區不定期的衛生檢查為準。
制定人: 批準:
年 月 日
篇3:塑膠電子廠品質手冊:統計技術
塑膠電子廠品質手冊:統計技術
統計技術
1. 目的
驗證、分析制程能力,產品特性與相關之品質資料,以掌握問題分析對策,以穩定制程及降低不良率,
進而提高產品品質.
2. 范圍.
產品檢驗,制程檢驗的抽樣方式及問題統計分析.
3. 權責.
3.1. 品保:統計技術的運用管理,統計資料的分析,整理與分布.
4. 作業內容.
4.1. 進料、成品檢驗依據MIL-STD-105E11級水準抽樣計劃,制程管制依QC工程表執行抽樣檢驗,允
收水準依各產品之檢驗規范.
4.2. 品保人員對每日生產中不良情況應如實記錄檢驗報告表并按時上交.
4.3. 正確運用統計技術,真實反映生產及相關過程的有關數據,分析各項品質資料.
4.4. 根據圖表的顯示結果,若有異常或趨勢時,由品保部召售相關單位檢討對策,發出矯正與預防 措施要求書,并跟催結案.
4.5. 制造部門或工程部負責改善措施之執行.
4.6. 品保部進行追蹤并記錄保存.
5. 相關文件.
5.1.統計技術管制程序 PB-P-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