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檔案管理規定
汽車維修檔案管理制度
汽車維修檔案管理工作,是汽車維修的基礎管理工作,也是企業生產、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
1.汽車維修檔案由業務部門負責收集、整理、保管。汽車大修、總成大修、汽車二級維護的維修檔案一車一檔,一檔一袋,檔案內容包括遼寧省汽車維修合同、檢驗單、遼寧省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存根、遼寧省機動車維修結算清單等;汽車一級維護、小修的資料在維修登記本中保存。
2.維修檔案應保持整齊、完整。一車一檔裝于檔案袋中,不得混雜亂裝。檔案袋應有標識,以便檢索。
3.檔案放置應便于檢索、查閱,同時防止污染、受潮、遺失。
4. 車輛維修竣工后,檢驗員應在車輛技術檔案中記載總成和重要零件更換情況及重要維修數據(如氣缸、曲軸直徑加大尺寸)。
5.單證入檔后除工作人員外,一般人員不得隨意查閱,更改,抽換。如確需更正,應經有關領導批準同意。
6. 車輛維修檔案保存期2年。
汽車維修車輛進出廠登記制度
1. 維修車輛進廠維修,由業務部門負責在進廠登記本(或電腦)上做好登記工作,記錄進廠時間、車型、車牌號、駕駛員姓名、車輛所屬單位、駕駛員報修項目、車輛裝備的齊全情況(如有缺件應詳細記錄)、油箱中存油量等內容。一般情況下,隨車工具等與車輛維修無關的物品由托修方自行保管。如需置于車內,應清點登記并上鎖。登記完畢后雙方經手人員共同簽字,辦理車輛移交手續。
2.業務部門應對進廠車輛進行標識,待修車、在修車、竣工車應分別在不同區域停放,以免發生意外。顧客車輛由廠保衛部門負責看管。
3.車輛修竣檢驗合格后,由廠方通知托修人驗收付款,然后由業務部門與托修人當面按進廠時登記清單清點交接。交接雙方在交接單上簽字。交接完畢后由業務部門在出廠登記本中做好記錄,并開具出廠證,廠門衛憑出廠證查對車牌號后放行出廠。
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管理制度
1. 竣工出廠合格證是汽車維修質量合格的憑證。
2. 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對經整車修理、總成修理、小修和專項修理后的修竣車輛均應簽發《遼寧省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未簽發的機動車不得交付用戶使用,用戶對未簽發《遼寧省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的可拒絕交納維修費用。
3. 質量檢驗員負責機動車維修竣工質量檢驗和簽發《遼寧省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簽發合格證時應認真填寫車牌號碼、廠牌型號、維修類別、維修項目、進、出廠日期、質量保證期等內容,《合格證》一式三聯,第一聯“質量保證卡”應及時交予托修方,第二聯為維修企業存根,第三聯為“維修管理部門存根”。
4.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倒賣、轉借、涂改《遼寧省汽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
汽車維修合同管理制度
汽車維修合同管理工作是充實和完善汽車維修檔案制度、規范汽車維修經營行為、營造透明的汽車維修消費環境、促進行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舉措,是保障承托修雙方的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1. 汽車維修企業進行二級維護、總成修理、整車修理前應當與托修方簽訂《遼寧省汽車維修合同》。
2. 承托修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有關規定,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愿意履行承托修雙方權利義務的基礎上簽訂《遼寧省汽車維修合同》。
3. 汽車維修合同應裝入汽車維修檔案,入檔后除工作人員外,一般人員不得隨意查閱、更改、抽換。如確需更正,應經有關領導批準同意。
4. 維修合同簽訂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承、托修雙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可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的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5. 承、托修雙方在履行合同中發生糾紛時,應及時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當地經濟合同仲裁部門申請仲裁或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維修車輛在質量保證期內發生質量問題,當事人也可到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請調解處理。
篇2:公司會計檔案管理規定
公司會計檔案管理規定
1.0 目的
會計檔案是記錄和反映公司各項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財務部要切實加強對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會計檔案的立卷、歸檔、保管、調閱和銷毀等制度,切實把會計檔案管好。
2.0 適用范圍
2.1會計憑證:原始憑證、記帳憑證、銀行對帳單、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2.2會計帳薄: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帳、明細帳、總帳、固定資產卡片、輔助帳薄。
2.3會計報表:月、季度會計報表,年度會計報表。 2.4電腦磁盤:儲存會計核算資料、電腦核算程序。 2.5其他會計資料:帳單、發票、收據存根、計劃統計報表、經濟合同、會計移交清冊等等。
3.0工作職責
(略)
4.0 程序要點
4.1公司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都應由財務部按照歸檔要求,負責整理立卷或裝訂成冊。當年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財務部保管一年,期滿之后,由財務部編造清冊歸檔入庫。
4.2已入庫的會計檔案,應保持原卷冊的封裝,需拆封整理的,由會計檔案管理人員處理。
4.3會計檔案的保管,必須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同時嚴格執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不得隨意堆放,嚴防毀損,散失和泄密。
4.4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據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執行。
4.5公司保存的會計檔案應根據本單位的業務需要,積極給予利用。公司其他部門查閱會計檔案,須經有關負責人同意,要向保管人說明查閱范圍,并按規定進行登記,查閱后及時歸檔。
4.6外單位查閱會計檔案,需憑查閱單位介紹信,說明查閱范圍,查閱人還應出示身份證件,經財務部經理批準后,才能辦理登記查閱手續。
4.7查閱會計檔案必須由保管人陪同,不得讓查閱人單獨在場。
4.8查閱時會計檔案需保持原樣,不得拆抽,涂改,如需復印的,須經財務部經理同意。
4.9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銷毀時,應指定專人鑒定審查、編造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經酒店領導同意,報主管部門批準后方能銷毀。對于其中未了結的債權債務的原始,應單獨抽出,另行立卷,保管到結清為止。建設單位在建設期間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5.0 記錄文件與控制表格
6.0 支持文件
無
篇3:廣告公司檔案管理規定
廣告傳媒公司檔案管理規定
(一)公司的檔案范圍
1、企業行政文書檔案:包括法規性文件;各種合同及協議書;會議文件;工作計劃、規劃和工作總結;有關人員的任免、獎勵和處分、調配人事材料;職工花名冊、人事檔案等。
2、企業管理檔案:包括企業生產經營計劃、各種指標類定額類文件、企業管理方面的各種市場信息、勞動工資檔案,固定資產及辦公用品名冊,產品質量、用戶檔案等。
3、企業技術檔案:包括技術研究檔案、項目方案、樣片等。
4、企業會計檔案:包括會計憑證檔案、會計帳簿檔案、會計報表檔案等。
5、企業業務檔案:包括與客戶往來函件(含傳真、電子郵件等)、商務報告、業務單據等。
6、企業聲像檔案:包括照片、錄音、錄像檔案等。
(二)公司檔案管理體制
1、公司檔案管理機構:辦公室統一管理公司各類檔案(會計檔案除外)。
2、公司指定專人分管公司檔案工作,保管人須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并接受必要的培訓。
(三)立卷歸檔制度
1、檔案的收集:收集工作是建立在歸檔制度上的。各業務部門將辦(理)完畢的文件材料,經過挑選,立卷,定期移交各檔案室集中保存。
2、歸檔范圍:凡本單位具有考查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包括與客戶的往來函件(含傳真、電子郵件等)、商務報告、業務單據,以及工作日記、照片等各種形式、載體的文件。
3、歸檔時間:辦(理)完畢的文件,按工作階段性進行歸檔:
(1)按年形成的文件,第二年第一季度歸檔。
(2)凡有法律效用的文件材料,簽訂后就立即歸檔。當事人、部門負責人留復印件備查。
(3)凡是有機密性的文件,隨時形成,隨時歸檔。
(4)項目、科研課題,鑒定,驗收后,兩個月內歸檔。
4、歸檔要求
(1)材料完整齊全。
(2)系統、條理、保持有機聯系。凡是歸檔文件材料,均要按其不同特征組卷,盡量保持它的內在聯系,并區分它們不同的保存價值。文件分類準確、立卷合理。
(3)立卷時,要求將文件的正件與附件,印件與定稿,請示與批復等統一立卷,不得分散。
(4)在進行卷內文件排列時,要合理安排文件的先后秩序,按時間先后排列。對于同一事情的同一文件,應統一規定進行,比如:正件與附件,應正件在前,附件在后等。
(5)由檔案部門對業務部門加以指導,協助業務部門共同做好舊檔的組織工作。辦(理)移交手續,雙方在移交清冊上簽字。
5、部門歸檔要求
(1)編制立卷項目,將辦(理)完畢的文件按有關條款歸入卷內,便于次年立卷。
(2)文件按時間順序排列,最近的在最上面。
(3)一個客戶一個立卷,一個項目立一個卷,一個檔案盒。
(4)貿易檔案與往來函件分開放,貿易檔案分筆次按各自的辦(理)流水號放在文件袋里。
(5)定時交檔案室:文件量少的,一季交一次,季后第一個月收集。文件量大的,一月交一次。
6、檔案室在收到業務部門的歸檔和各類文件后進行分類編目排列。
7、記錄檔案文件材料目錄須打印,統一用A4紙。
(四)、檔案管理工作
1、檔案的管理:區分全宗,正確立檔單位;分類,依據檔案、來源、時間、內容、形式分成若干層次和類別;案卷排列并編制案卷目錄。
2、檔案保管:公司設立專用文件庫保存檔案。
3、檔案的鑒定:從檔案的內容、來源、時間、可靠程序、名稱鑒別、檔案價值,確定各類檔案的保管期限,編制成表。
4、檔案的銷毀編制銷毀清冊;辦(理)銷毀手續,經總經理批準,方能銷毀;銷毀要有二人以上監銷,并在清冊上簽字。
(五)、檔案利用工作
1、凡需調閱檔案,均須填寫檔案借閱單,依據借閱權限和檔案密級,經各級領導簽批后方能借閱。借閱檔案應在“檔案借閱登記簿”上登記,注明借閱檔案的名稱、密級、借閱方式、數量、期限。
2、檔案利用方式有:提供檔案原件;提供檔案復印件;提供文獻索引資料。
3、檔案管理部門要主動向部門員工提供公司檔案編研信息服務,主要方面為政策信息、管理信息、產品信息、市場信息等。
4、依據國家統計和有關法律法規,做好企業檔案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