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縣住宅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20**)
縣城各住宅小區、各物業服務單位:
根據縣政府辦《霍山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縣城區物業管理工作的意見》(霍政[20**]106號)文件精神,突出抓好縣城住宅小區存在的“臟、亂、差”現象,努力為廣大居民營造整潔、優美、舒適、溫馨的人居環境,縣局決定,大力開展小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整治工作目標
進一步加強縣城住宅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以建設文明、整潔、和諧、平安住宅小區為目標,以整治住宅小區的“臟、亂差”為重點,廣泛動員干部群眾和社會各方力量,全力完成我縣住宅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住宅小區環境綜合整治的管理體制和長效機制。
二、整治范圍、原則
縣城區規模以上住宅小區(100戶以上)。整治原則:屬地管理,誰建設,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
三、整治時間:從20**年4月開始至20**年6月底。
四、整治的任務及標準
(一)小區共用設施、設備管理
1、對小區內所有雨水、污水管道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修,要求達到排水、排污管道通暢;明溝疏通加蓋,化糞池定期清掏,下水管道暢通,各類井蓋無破損、管網系統完好。
2、積極組織小區所有主干道路、支路及樓旁小路進行全面整修,要求道路平整、整潔、無破損、無積水,完好率達到100%,確保行人和車輛通行不受影響。
3、全面落實供水、供電設備設施,做到改造到位、維護到位,保證運行正常。路燈、樓道燈、電梯等公共設備配置到位,有應急處理辦法。
4、物業管理用房配備到位,小區值班室、物業用房按規劃要求配建。
(二)、小區車輛、安全管理。
1、小區設置車輛存放點,機動車、非機動車輛入庫(棚)劃線定位擺放,日常有專人管理,統一指揮。
2、安全保衛人員認真負責,小區實行24小時值班及巡邏制度,并設置一定數量的監控設施,要求做到邊角監控無盲區。
(三)、小區衛生保潔、綠化養護管理。
1、建立健全環境衛生整治制度。落實足夠數量的清掃保潔人員及經費,做到保潔“定員、定時、定位”。
2、各類環衛設施完備。全面實行生活垃圾袋裝化、桶裝化、密閉化,小區定點、定量設置密閉垃圾桶(箱),配有保潔人員,實行日常保潔工作。
3、全面清理小區建筑物、構筑物衛生整潔,墻面立面整潔干凈,無亂貼亂畫、無野廣告。
4、徹底清理占用小區共用部位堆放雜物,亂搭亂建,違規裝修,確保共用部分功能正常使用。
5、積極組織實施綠化美化工程。小區綠化應由專業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經園林綠化部門審查驗收。綠化帶內無種菜、廢棄塑料袋、碎紙、煙頭、果皮。
篇2:某中學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制度
中學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制度4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綜治委、教育部、公安部關于開展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意見》,進一步鞏固校園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成果,深化學校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建設安全文明校園的長效機制,預防和減少侵害師生員工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的發生。現結合我校教育工作的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領導小組,負責此項工作的具體落實和部署。
二、校長是學校第一責任人,班主任是本班第一責任人。我們必須將安全檢查工作放在第一工作的重要位置,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把校園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為長期的工作來抓,形成長效的管理機制。每年定期研究部署綜治工作2次以上,做到整治工作有計劃、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
四、及時掌握學校周邊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排查,妥善解決在萌芽狀態。對重大不安全因素,及時進行上報。發生突發性群體性事件,果斷妥善處置。
五、多層次、多渠道對綜治工作進行宣傳,做到教育有形式、有內容、有成效。
六、定期開展安全檢查,消除各類隱患,逐步按技防標準配備設備。無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等安全事故發生。
七、認真開展“五五普法”教育工作,增強教職工的法制意識,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依法治校。
八、及時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切實做好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
篇3:鎮小學學校周邊環境整治辦法
鎮小學學校周邊環境整治辦法
1、每半年對周邊小店進行一次牌證的核對,對健康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證件不全或過期的要提醒整改。
2、對周邊的噪聲源要配合有關部門給予干涉,建議利用學生放或休息日工作。
3、對學校周邊設立游戲機房、舞廳等經營項目要做到早發現、早制止、爭取工作上的主動。
4、學校周邊臟、亂、差的局面要向有關部門提出整治。
5、及時發現、消除周遍存在的對學生可能造成傷害的不利因素, 防患于未然,切實保障師生身心健康。
6、營造優美、整潔的育人環境,不斷提升學校校園文化品位,爭創文明、平安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