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公司施工資料管理培訓
施工技術資料是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唯一的歸檔保存的質量證明文件,工程資料應隨工程進度及時收集、核對、整理,分類歸檔;表格應統一采用當地的表樣。所有的存檔資料均應采用A4紙打印或采用黑色或藍黑色墨水填寫,簽字(不得代簽)蓋章齊全,內容真實可靠、填寫規范準確、字跡清楚整潔,不得涂改、偽造,隨意抽撤、損毀,保持技術資料的可追溯性。另外,施工現場人員變動時,要辦理好交接手續,并保存相關記錄。竣工資料及竣工圖的總套數應滿足合同規定的要求。
對于分包單位資料的收集要及時,并嚴格按要求進行審核,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避免工程竣工時,施工資料還收集不齊全的情況發生。
針對目前我單位外地工程多,且多是群體工程,房號多、資料員多是新手,變換較頻繁的特點,為更好的控制施工資料的管理,所以對于目前在施工資料的整理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匯總,各施工現場資料員要按附件(施工資料整理過程中注意事項)要求執行。
相關資料
附件一:施工資料整理的要點要求
附件二:資料整理順序
涉及到的規范:
GB50300-20**GB50202-20**GB50203-20**
GB50204-20**GB50205-20**GB50207-20**
GB50208-20**GB50209-20**GB50210-20**
GB50303-20**GB50026-20**GBJ107-87
附件一:施工資料整理的要點要求:
土建部分
1、工程開工:開工報告(附施工許可證復印件),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2、圖紙會審、設計變更:應加蓋甲方、監理、設計、施工單位紅章。
3、工程定位測量及復試記錄:定位放線(注明原水準點的方向、距離、標高、注明建筑物的位置和臨界關系,并注明施測數值及有關說明);并將建設單位給出的工程定位依據作為附件收入竣工資料中。墊層、基礎及各層(各標高層)均應有測量記錄
4、地基驗槽記錄(對軸線、基槽輪廓線、斷面尺寸、基底高程、坡度等進行檢查,并在記錄中附圖)本記錄應五方人員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
基槽(土方開挖檢驗批)隱驗
5、地基釬探記錄:釬探方式:分人工或機械釬探;直徑:是多大寫多大,數值唯一,不要寫有范圍的數值。如Φ22~Φ25。
釬探探點布置圖中須注明:1)指北針2)探點距槽邊的距離3)探點間距4)探完后,標注出需處理部位的長、寬、深,其處理方法見驗槽時的變更記錄。
異常點判斷:相鄰兩點點數相差1/3。
“結論”欄,應是對本頁探點情況作出的結論,無問題的填“未見異常”;有問題時,填“**點有異常,其它點未見異常”。
6、樁基:樁定位測量圖、樁平面布置圖(標注樁號)、樁驗槽記錄(混凝土灌注樁)、樁檢驗批、隱驗(鋼筋籠、樁基)、樁施工記錄、樁基檢測報告(承載力和完整性,確定取樣數量符合規范要求)、樁護壁按當地要求收集整理相應資料。
7、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通常以下部位應有隱驗:基槽、基礎鋼筋、墊層及基礎混凝土、地下防水、回填土、主體鋼筋、砌筑墻體內拉結筋、抹灰時加鋼絲網片、屋面保溫層、找平層、防水層、細部構造、地面墊層、地面找平層、地面防水層、鋼結構焊縫、鋼結構除銹、吊頂龍骨等部位,并加蓋項目部及監理單位紅章
8、以下原材料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合格證)、檢測報告、進場復試:鋼筋、水泥、外加劑、防水材料、磚、砌塊、地板磚、內外墻磚、屋面保溫材料等,復試報告中代表批量應符合規范要求,報告總數滿足現場實際要求
砂、石材料現場取樣復試
門窗、其它材料(吊頂龍骨、面板、玻璃、油漆、涂料等應有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
9、所有原材料合格證及檢測報告必須至少有一份原件,檢測報告無明確規定的兩年內有效,且確保執行的規范為現行標準規范。對于原材料合格證及檢測報告(質量證明文件)應核對其內容(規范、日期、數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如若是復印件應加蓋經銷商紅章,傳真件無效。不常用的材料如防水材料還應有使用說明書、操作要求、注意事項等。
10、施工試驗:混凝土試塊報告、砂漿試塊報告、鋼筋焊接報告(焊工證)、土壤擊實試驗報告、土工試驗報告(附取樣點布置圖)、混凝土配合比、砂漿配合比、鋼筋保護層厚度、飾面磚粘結強度試驗
11、混凝土強度匯總評定:
基礎、主體要分別匯總,每個匯總應有二項需要匯總,一是標養試塊報告匯總表,即齡期為28d的報告匯總,按日期匯總。二是結構實體砼強度檢驗用同條件試塊強度報告匯總(用于拆模的同條件試塊報告不匯總,附于模板拆除檢驗批后即可)。混凝土施工記錄中“備注欄”填寫標養或同條件試塊報告編號及強度等級相關內容。
評定時基礎、主體分開,按不同砼強度等級分別作出評定。
12、混凝土抗滲試塊:單位工程中所包含的抗滲試塊,按每個單位工程、每個強度等級留取一組抗滲性能試驗報告。
13、砂漿強度匯總評定:按不同強度等級分別作出匯總評定。
14、混凝土施工資料: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均應做開盤鑒定。
混凝土澆注前均應做混凝土澆灌申請書,混凝土施工完后做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坍落度檢查記錄,冬期混凝土養護測溫記錄,大體積混凝土測溫記錄
混凝土資料順序:混凝土試塊報告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施工檢驗批。日期必須相符。
商品混凝土廠家應提供的資料:混凝土配合比、商品混凝土合格證、原材料[水泥(3天28天強度報告)、砂、石、外加劑(7天28天強度報告)]出廠合格證、復試報告,混凝土試塊28天強度報告。
15、施工日志主要內容:(1)主要原材料進場、進場檢驗、施工檢驗結果的記錄(2)洽商變更記錄(3)新工藝、新材料推廣使用情況(4)有關領導或部門對工程做的生產、技術方面的決定或建議(5)砼、砂漿試塊的留置組數、時間及強度試驗報告結果(6)氣候氣溫等天氣情況
日志應及時填寫并簽字,不得補記、隔頁或扯頁。
16、技術交底根據交底對象應有針對性,交底中包括以下內容:工程概況、施工準備、設計及規范要求、質量標準、操作工藝、注意事項、成品保護、安全措施、新材料新工藝及該部位的變更情況等。交底中常出現的問題(1)缺少設計變更和洽商交底,而在其他記錄如鋼筋隱驗中也不能體現。(2)使用現有資料軟件中模板的,內容上未根據工程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注意使用時要保證滿足工程實際情況。(3)一般工程中應包含以下部位交底:工程定位放線、土方開
挖、土方回填、混凝土部分(鋼筋、模板、混凝土)、鋼結構(加工、焊接、吊裝、涂裝)、砌筑、裝修部分(抹灰、涂料、墻磚、門窗、地面等)、屋面部分(屋面保溫層、找平層、防水層、保護層等)水電部分見附件資料要求。17、鋼結構工程:原材料包括型鋼、螺栓、防火、防腐涂料、焊條等焊劑。高強度螺栓復試報告,二級以上焊縫探傷報告。注意整理鋼結構焊縫及鋼結構除銹隱驗、吊裝記錄、焊工證。
18、中間交接檢查記錄:專項工程施工完畢,交付其他單位之前應做中間交接檢查記錄,各單位簽字蓋章齊全。并及時收集其他單位施工完畢交付我單位施工時的中間交接檢查記錄,整理存檔。
19、安全功能:屋面淋水試驗記錄(防水層做完后)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試驗記錄(防水層做完后、面層做完后)
建筑物垂直度、標高、全高測量記錄(附圖)
地下室防水效果檢查記錄
20、工程竣工施工總結:無規定表式,是施工單位在工程竣工驗收前就工程的施工作出的總結;主要內容有:⑴工程概況⑵技術檔案資料情況⑶設備安裝調試情況⑷工程質量驗收情況等。
21、竣工圖編制要求
(1)一般采用藍曬圖,采用手風琴式,折疊成A4幅面,圖標欄露在外面。
(2)工程洽商或設計變更、工程變更均應在圖紙上予以反映,并標明變更修改依據,凡有重大改變或變更的部分超過圖面1/3的,應采用新的竣工圖。
(3)所有竣工圖均加蓋竣工圖章,圖章大小及內容有規定,蓋在圖標上方空白處或折疊后外翻圖標上方。
22、分項、分部、檢驗批劃分依據GB50300-20**規定執行
23、單位工程竣工驗收資料應加蓋各公司的公章。
24、存檔的每份資料均應由本人簽字,嚴格杜絕他人代簽現象。核查檢驗批中各項,填寫應規范準確。
給排水及采暖部分:
1、施工日志:(要求同土建)
2、技術交底:給水系統、排水系統、采暖系統、消防系統、衛生潔具安裝
3、給排水及采暖資料驗收部位均按系統劃分;原材檢測報告無明確規定的兩年內有效。
4、給水系統:地下部分:埋地管道打壓、檢驗批、隱驗
地上部分:管道打壓、檢驗批、清洗、消毒、通水
5、排水系統:地下部分:埋地管道灌水記錄、檢驗批、隱驗
地上部分:管道通水記錄、檢驗批、通球
衛生器具滿水記錄、衛生器具給水配件安裝檢驗批、衛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裝檢驗批
6、雨水系統:地下部分:同排水
地上部分:管道通水記錄、檢驗批
7、采暖系統:地下部分:埋地管道試壓記錄、檢驗批、隱驗
地上部分:管道試壓記錄、檢驗批、清洗記錄
散熱器安裝檢驗批、系統水壓試驗及調試檢驗批
8、消防系統:管道同給水系統、消火栓系統安裝檢驗批
9、各種閥門強度及嚴密性試驗記錄、采暖用散熱器試壓記錄
10、原材料:給水(衛生檢疫部門的衛生許可證)、排水、消防、采暖管材及管件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衛生潔具、各種閥門、散熱器、水嘴、水表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另外水表還應有鑒定證明書;消火栓、消火栓箱、快速接頭、水槍水帶、報警按鈕等合格證、檢測報告(國家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部門出具);保溫材料合格證檢測報告。
11、分項、分部劃分依據GB50300-20**規定執行
電氣部分
1、施工日志:同土建
2、技術交底:配管、穿線、燈具安裝、開關插座安裝、避雷及接地、接閃器安裝、配電箱安裝
3、原材料:管材(線管)、接線盒、引下線用角鐵、扁鋼、電線電纜(“3C”認證)、開關、插座、燈具(“3C”認證)、配電箱及其配件斷路器、空氣開關等(“3C”認證)。所有檢測報告應為“質量監督部門出具”且無明確規定的在兩年內有效。
4、配管:明敷:檢驗批
暗敷:檢驗批、隱驗,且同主體鋼筋一個日期,按縱橫分開整理
5、穿線:檢驗批,按層或系統整理
6、開關、插座安裝:檢驗批,內容填寫應注意有哪項填哪項
7、燈具安裝:檢驗批,分普通燈具和專用燈具安裝
8、接地裝置安裝:檢驗批、隱驗
9、引下線:檢驗批、隱驗,報驗部位跟柱子或墻壁鋼筋一樣,日期相同。
10、配電箱安裝:檢驗批
11、電纜頭制作絕緣電阻測試:檢驗批
12、照明全負荷試運行:檢驗批
13、另外注意是否有:等電位及接閃器。等電位同引下線;接閃器:檢驗批
14、測試記錄:接地絕緣電阻測試記錄
避雷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線路開關插座接地檢查記錄
照明全負荷試運行記錄
15、分項、分部劃分依據GB50300-20**規定執行
附件二:資料整理順序
1、工程進場:工程開工報審、施工組織設計報審。
2、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3、工程定位放線記錄、預檢記錄。
4、基礎部分:
(1)土方開挖:釬探記錄檢驗批地基驗槽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墊層:
放線:基槽放線記錄
模板:預檢、檢驗批(安裝、拆除)
混凝土:檢驗批(原材料、配合比、施工、現澆結構外觀質量、尺寸偏差)、混凝土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澆灌申請書、混凝土開盤鑒定、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坍落度檢測記錄
(3)基礎:
放線:墊層放線記錄
鋼筋:檢驗批(原材料、加工、連接、安裝)、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模板:預檢、檢驗批(安裝、拆除)
混凝土:檢驗批(原材料、配合比、施工、現澆結構外觀質量、尺寸偏差)、混凝土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澆灌申請書、混凝土開盤鑒定、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坍落度檢測記錄、大體積混凝土測溫記錄、冬期混凝土測溫記錄
(4)回填土: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5)如有地溝除做相關施工資料外,還應做地下防水效果檢查記錄
(6)設備基礎:除做相關施工資料外,還應對預埋件、預留孔洞做預檢記錄
5、主體部分:
(1)框架結構:按層、結構縫或施工段劃分檢驗批。
放線:主體放線記錄
鋼筋:檢驗批(原材料、加工、連接、安裝)、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模板:預檢、檢驗批(安裝、拆除)
混凝土:檢驗批(原材料、配合比、施工、現澆結構外觀質量、尺寸偏差)、混凝土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澆灌申請書、混凝土開盤鑒定、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坍落度檢測記錄、大體積混凝土測溫記錄、冬期混凝土測溫記錄
(2)筒倉結構:
放線:主體放線記錄
鋼筋:檢驗批(原材料、加工、連接、安裝)、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模板:預檢、檢驗批(安裝、拆除)
混凝土:檢驗批(原材料、配合比、施工、現澆結構外觀質量、尺寸偏差)、混凝土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澆灌申請書、混凝土開盤鑒定、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坍落度檢測記錄、大體積混凝土測溫記錄、冬期混凝土測溫記錄
筒倉結構驗收批劃分情況:鋼筋按庫壁不超過3m為一個檢驗批;模板滑模組裝完成后,滑升前做安裝檢驗批,如中間有變徑、改模情況即滑模安裝、拆除增加一次,滑模至頂拆除后做模板拆除檢驗批、混凝土外觀質量、尺寸偏差檢驗批;混凝土每澆筑一次均應有混凝土施工檢驗批,混凝土施工記錄包括:混凝土澆灌申請書、混凝土開盤鑒定、混凝土施工記錄、混凝土坍落度檢測記錄。
(3)鋼結構部分:
鋼材及焊接材料進場驗收檢驗批
鋼零件加工檢驗批
鋼構件組裝檢驗批
鋼構件拼裝檢驗批
鋼結構焊接檢驗批
緊固件連接檢驗批
鋼結構安裝檢驗批
壓型鋼板安裝檢驗批
防腐、防火涂料涂裝檢驗批
對鋼結構焊接焊縫、除銹做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施工記錄:鋼結構吊裝記錄。
6、裝修部分:
(1)抹灰: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如抹灰時加的鋼絲網)
(2)門窗:門窗安裝檢驗批、門窗預埋件等連接件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玻璃安裝檢驗批、油漆粉刷檢驗批
(3)涂飾:水性涂料涂飾、溶劑性涂料涂飾檢驗批
(4)飾面磚:內、外墻貼磚檢驗批
(5)吊頂:暗龍骨吊頂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明龍骨吊頂檢驗批
(6)地面:
1)無防水要求的地面:
墊層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面層檢驗批
2)有防水要求的地面:
找平層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隔離層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檢查記錄;填充層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面層檢驗批、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檢查記錄。
7、屋面部分:
(1)保溫層: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找平層: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3)防水層: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屋面淋水試驗記錄
(4)細部構造:檢驗批、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5)保護層:檢驗批
8、注意事項:
(1)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須進行技術交底;施工日志隨施工進度連續記錄。
(2)所有使用到工程實體中的原材料在使用前必須收集齊全其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其中需要復試的材料必須具備復試報告等質量證明資料,并按單位工程分別委托試驗,使原材料具有可追溯性。
篇2:冶金公司安全生產文件資料管理制度
冶金公司安全生產文件資料管理制度
一、文件與資料識別
1、各單位、部門在制定安全生產文件時,必須按標準化要求制定符合標準的各種文件。(格式、紙張、文件程序、版面等)
2、對外來文件要進行識別與分析,在轉發或修訂下發時要進行標準性轉換,下傳的文件必須符合標準化文件要求。
3、各種資料的收集、整理要以標準資料格式進行裝訂收藏。
4、對資料的內容進行識別分析,不符合標準化要求的要修改完善。
二、文件與資料的管理規定
1、文件、資料都要按標準格式進行分類、保存、管理。
2、下發文件要建立“文件下發登記表”,登記表格式必須符合標準化要求,并將保存文件下發登記表存檔。
3、建立文件、資料檔案庫,專人負責管理和保存。
4、借閱、查詢各種資料、文件時,要建立借閱、查詢登記表。
5、文件、資料要整理規范,保存有序,管理到位,查找便捷。
6、若文件、資料需更新、補充、增加,必須經過保管員進行操作,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行修改。
7、妥善保護文件、資料,不得隨意外借;查詢文件時不得在文件上做任何標記,不得損壞。
8、文件、資料科室要做好防火、防潮、防盜工作,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保證文件、資料的安全。
篇3:某廠設備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某廠設備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第三十條 設備的技術資料是做好設備管、用、修工作的技術依據不斷地改善和管理好設備的技術資料,將有得于指導生產順得進行和維護修理工作,縮短預檢時間,全面反映設備狀況,也可以便于機床改裝和提高機床精度的分析研究,設備技術資料管理就按:
第三十一條 設備科設有資料室,負責全廠設備技術資料的保管收集復制,設備分臺檔案的建立、保管和設備修復所需要生產圖紙的供應工作。
第三十二條 凡新設備安裝完畢和自制非標準設備驗收投產時,必須將所有資料完整轉交設備科資料室。
第三十三條 對各車間較大技術措施項目,成功后作為設備移交,須將有關資料轉交設備科資料室。
第三十四條 所有技術資料必須編號、登記、存放要整齊,清潔,標記要醒目(原出廠圖要保留)。
第三十五條 外單位索取交流資料,經設備科負責人批準后,按廠資料室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所有技術資料必須做到帳,物相符,增減必須隨時登記,代圖要及時,服務態度要良好。
第三十七條 技術資料借閱:
1、借閱說明書,可持本人工作證或調和操作證辦理借閱手續每人只限一本,兩周為期,如工作需要延長使用者,可辦理續借手續。機修急用,隨時收回。
2、所有技術底圖一律不外借,需曬圖時,統一由資料員申請辦理。
3、所有進口設備外文原本,翻譯底稿和外來藍圖一律不外借,需查對時可在資料室查閱。
4、愛護國家財產,保護技術資料整潔,完整,不得任意涂改損壞或么自撕毀。
5、技術資料丟失,需主動填寫事故單,說明情況,查明原因由所在單位和齊備科共同研究作出處理意見,對過期,故意不還,占為已有或有意損壞者,除批評教育外,按原價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