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師應了解的62條知識(3)
41、剪力墻厚度和長度的經驗取值是多少?
(1)剪力墻厚度h與樓層數n關系:6度為h=8n,7度為h=10n,8度為h=12~15n,且h≥200mm。
(2)剪力墻長度L:不超過30層的建筑,6、7度剪力墻長度較短,一般為8.5~12h;8度區剪力墻長度較長,一般為12~20h。
42、是否所有的剪力墻墻段長度都不能大于8米?
(1)一般來說,在一個結構平面中,剪力墻的長度不宜相差過大,通常要求最長剪力墻與多數剪力墻長度相比不應大于2.5。單片剪力墻長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則其將吸收過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時將首先破壞,對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當剪力墻圍合成筒體時,各片之間互相作用形成一個空間整體,其抗側剛度和抗側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體墻段長度可以大于8米。
43、上下樓層剪力墻長度可以變化嗎?
(1)一般情況下,上下樓層改變剪力墻厚度,保持剪力墻長度不變。
(2)當為了保證上下樓層建筑空間凈尺寸相同,也可以保持剪力墻厚度不變,改變剪力墻長度。
(3)一般不采用既改變剪力墻厚度又改變剪力墻長度的做法。
44、是否所有的剪力墻墻段長度都不能大于8米?
(1)一般來說,在一個結構平面中,剪力墻的長度不宜相差過大,通常要求最長剪力墻與多數剪力墻長度相比不應大于2.5。單片剪力墻長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則其將吸收過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時將首先破壞,對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當剪力墻圍合成筒體時,各片之間互相作用形成一個空間整體,其抗側剛度和抗側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體墻段長度可以大于8米。
45、是否可以采用大部分由跨高比大于5的框架梁聯系的剪力墻結構?
大部分由跨高比大于5的框架梁聯系的剪力墻結構其受力性能類似與框架結構,對抗震性能較差。因此對于層數不多的6、7度設防地區是可以采用的,對于高烈度區則應盡量避免采用。
46、一個方向剪力墻長而多,另一方向剪力墻少而短的結構是否合理?
(1)在長方形平面的酒店、公寓等項目由于建筑要求經常會出現這種結構。這種結構一個方向受力性能解決純剪力墻,另一個方向呈框剪受力狀態,抗震性能不好,宜在墻短而少的方向盡可能布置多剪力墻,宜盡量避免類似結構的出現。
(2)當不可避免時,應注意采取措施提高剪力墻少而短方向的抗震性能,如提高該方向剪力墻及框架梁的抗震等級。
47、剪力墻住宅結構剪重比規律?
層數超過20層的剪力墻住宅結構計算剪重比有如下規律:
(1)6度區計算剪重比通常小于規范要求,但不宜小于規范要求的90%,否則應加強結構抗側剛度;
(2)7度區計算剪重比宜接近規范要求;
(3)8度區計算剪重比一般為規范要求的1.5~2倍。
48、高層結構自振周期一定要"平動、平動、扭轉"嗎?
高規僅要求第一扭轉為主的振型周期與第一平動為主的振型周期比值小于0.9,并為要求兩個方向的第一自振周期與扭轉為主的第一振型周期均小于0.9。工程設計是中是允許出現"平動、扭轉、平動"的振型,但應注意兩個主軸方向的第一平動周期的比值不大于0.8。否則說明兩個主軸方向抗側剛度相差過大,應調整和優化結構布置。
49、高層結構周期比不滿足規范要求怎么辦?
T=2π(m/k) 1/2,這說明周期的本質是剛度,因此周期比的本質是結構平面抗扭剛度與平動剛度的比值。當周期比不滿足規范要求時,說明結構平面抗扭剛度過小或平動剛度過大。解決方法有兩種:
(1)當結構抗側剛度較為合適時,應提高結構抗扭剛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離剛心最遠的地方布置剪力墻或加長剪力墻。
(2)當結構抗側剛度過大且層間位移角遠小于規范限值時,可削弱中間部位剪力墻或核心筒以降低平動剛度。
(3)需要注意的時,應謹慎采用將核心筒弱化成離散單獨墻肢的辦法,因為核心筒具有高效的抗震能力。
50、連梁的抗震等級怎么確定?
連梁是剪力墻的組成部分,無論連梁跨高比是否小于5,其抗震等級均與其相連的剪力墻相同。當連梁跨高比大于5時,宜按框架梁設計,箍筋不必全長加密。
51、連梁的輸入方式?
連梁是剪力墻設計中的關鍵。連梁跨高比對結構整體剛度和結構抗震性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連梁跨高比宜控制在2.5~5.0。跨高比大于5的連梁應按梁輸入計算分析,跨高比小于2.5的連梁宜按剪力墻開洞輸入計算分析,跨高比在2.5~5.0的連梁應根據工程情況判斷采用合適方式輸入計算。
52、剪力墻結構平均重度的經驗數據?
工程設計中最常見的高層剪力墻住宅項目(采用輕質隔墻材料),其平均重度規律一般如下:
(1)6度設防地區:20層為13.0KN/㎡;30層為14.0KN/㎡;40層為15.0KN/㎡;
(2)7度設防地區:20層為14.0KN/㎡;30層為15.0KN/㎡;40層為16.0KN/㎡;
(3)8度設防地區:20層為15.0KN/㎡;30層為16.0KN/㎡;40層為17.0KN/㎡;
戶型較小,隔墻較多時平均重度將偏大;戶型較大,隔墻較少時平均重度將偏小。
若SATWE計算結果中平均重度與上述規律相差超過10%時,應到PMCAD"②平面荷載顯示校核"仔細校核荷載輸入是否正確。當計算結果中平均重度偏大時,一般可能是荷載輸入偏大或重復輸入線荷載;當計算結果中平均重度偏小時,一般可能是荷載輸入遺漏。
53、高層住宅框剪結構,地震作用下的樓層最大值層間位移角*方向1/2900,Y方向1/1900是否滿足要求?
從位移角數值看,說明*、Y向的剛度不等且差別較大,宜按照規范控制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宜相近,一般控制到兩個方向相差20%以內。宜進行結構布置調整。
54、什么是短肢剪力墻?
(1)《高規》7.1.8條注1規定"短肢剪力墻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小于或等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墻;"。例如200*1500就屬于短肢剪力墻,但200*1650就是一般剪力墻,而墻厚大于300的剪力墻350*1750則屬于一般剪力墻。
(2)必須注意《高規》7.1.8條條文說明規定"對于L形、T形、十字形剪力墻,必須是各肢的肢長與截面厚度之比最大值大于4且不大于8時,
才劃分為短肢剪力墻"。例如L形一個墻肢長厚比大于8,另一個墻肢長厚比小于8應屬于一般剪力墻。(3)此外,《高規》7.1.8條條文說明還規定"對于采用剛度較大的連梁與墻肢形成的開洞剪力墻,不宜按單獨墻肢判斷墻肢其是否屬于短肢剪力墻"。
55、框架-剪力墻的傾覆力矩的合適范圍是多少?
要使得框架-剪力墻成為具有二道防線的有機組合結構體系,就應該合理布置布置和設計剪力墻和框架,使得剛度特征值處于合理范圍1~2.5 。根據相關研究和設計實踐,當剛度特征值處于合理范圍1~ 2.5 時 ,地震作用下最大樓層位移角的樓層高度約為0.6H 左右,對于20 層高的建筑框架部分承受的傾覆彎矩為40% 左右,對于30 層高的建筑框架部分承受的傾覆彎矩為30% 左右,對于40 層高的建筑框架部分承受的傾覆彎矩為20% 左右,此時框架-剪力墻設計最為合理、協同工作最有效,結構造價最為經濟。
56、部分框支剪力墻中框支框架承擔的傾覆力矩比值是看"規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墻地震傾覆力矩百分比(抗規)"對應的數據嗎?
不是
部分框支剪力墻中上部剪力墻的剪力通過轉換層變化為框支柱的軸力,因此,框支框架承擔的傾覆力矩比值是看"規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墻地震傾覆力矩百分比(軸力方式)"。如果按抗規模式計算的傾覆力矩進行判斷將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對結構安全造成重大隱患。
57、部分框支剪力墻轉換層上一層剪力墻老是超筋怎么辦?
在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中經常會出現轉換層上一層剪力墻老是超筋的情況,而且一般都是水平筋超,也就是抗剪超。其根本原因是由于PKPM中框支梁采用梁單元模擬,上部剪力墻采用墻元模擬,梁單元與墻單元的連接情況與實際情況不符造成的。真實情況是轉換層上一層剪力墻水平剪力比計算結果要小很多,因此PKPM的計算結果是不太合理的。解決辦法有兩種:
(1)采用墻元模擬框支梁,即框支柱和框支梁用剪力墻開洞的方式生成。
(2)框支梁仍然用梁單元模擬,但將轉換層分成兩層建模。如轉換層層高6米,框支梁2米高,則將其分為一個5層高的轉換層+(0.5框支梁梁高=1.0米)的上部標準層,上部標準層計算結果以轉換層上第二層計算結果為準。
58、獨立基礎一般采用錐形基礎還是階梯形基礎?
錐形獨基和階梯形獨基在實際工程中均有做的。錐形基礎支模工作量小,施工方便,但對混凝土塌落度控制要求較嚴格。階梯形獨基支模工作量較大,但對混凝土塌落度控制要求較松,混凝土澆筑質量更有保證,因此階梯形獨基應用范圍更大。
59、階梯形獨立基礎最小配筋率如何計算?
可以按最危險截面控制最小配筋率。一個設計合理的階梯形獨立基礎一般都是第一階最危險(長高比一般為2),因此當設計合理的階梯形獨基可按第一階截面控制最小配筋率,而不必按全截面控制。
60、筏板合理厚度如何取值?
(1)一般按50mm每層估算一個筏板厚度,其實這只是一個傳說。筏板厚度與柱網間距、樓層數量關系最大,其次與地基承載力有關。一般來說柱網越大、樓層數越多,筏板厚度越大。
(2)根據老莊研究,對于20層以上的高層剪力墻結構,6、7度可按50mm每層估算,8 度區可按35mm每層估算;對于框剪結構或框架-核心筒結構,可按50~60mm每層估算。局部豎向構件處沖切不滿足規范要求時可采用局部加厚筏板或設置柱墩等措施處理。
61、筏板沉降如何計算?
筏板基礎沉降計算應按勘察報告輸入地質資料,并采用單向壓縮分層總和法-彈性解修正模型進行計算。需要注意的計算沉降調整系數需要根據工程經驗進行合理取值,一般土質較差時可取0.5,土質較好時可取0.2。
62、筏板基礎要否進行裂縫驗算,筏板最小配筋率是0.15%還是0.2%?
一般情況下筏板基礎不需要進行裂縫驗算。原因是筏板基礎類似與獨立基礎,都屬于與地基土緊密接觸的板,筏板和獨基板都受到地基土摩擦力的有效約束,是屬于壓彎構件而非純彎構件。因此筏板基礎和獨基一樣,不必進行裂縫驗算,且最小配筋率可以按0.15%取值。
篇2:集團企業結構工程師職位描述
集團公司結構工程師職位描述:
崗位工作職責:
1、參與編寫項目工程的節點計劃,及時上報工程進度節點,規范執行、模塊化管理,獨立完成算量套價;
2、監督工程施工,對工程進度及變更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安全生產;
3、參與工程項目設計和施工圖審核,并會同有關部門鑒定設計、監理、材料設備定購和施工合同,審核預決算工程量;
4、提出與項目有關的結構、配套專業的設計標準及設備產品要求;
5、參與工程各階段的驗收,特別是項目竣工驗收,并辦理相關手續,督促施工單位做好竣工資料;
6、配合招標專員編制招標清單,完成談判任務;
7、負責質量保證期內的質量維修及相關統計分析工作;
8、定時巡查現場,核對現場與圖紙差異,撰寫周報;
9、完成領導交辦其他工作任務。
基本要求:
1、本科或以上學歷,工民建、土木工程等相關專業,有結構工程師證;
2、5年以上大型地產公司從業經歷,至少3年主管工程師相關崗位工作經驗,具有本地區房地產公司同崗位項目管理經驗者優先;
3、具項目施工全流程管控經驗,有統籌單個項目工程管理經驗優先。
4、良好的溝通協調、統籌、團隊管理能力;
5、熟悉土建類施工圖、施工管理和有關土建的施工規范及要求,掌握項目規劃、建筑設計、施工、驗收規范及市政配套等基本建設程序政策;
6、認同公司企業文化,責任心強,思維靈活,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有奉獻精神,承壓能力強。
福利待遇:
1、工資面議;
2、其他獎金福利:通訊補貼、午餐補貼、年終獎金等。
篇3:中海花園項目部結構工程師崗位工作職責
中海花園項目部結構工程師崗位職責
1、負責項目技術管理和實施工作:
2、負責設計圖紙及變更下發前的審核及核對工作;
3、負責對公司設計部、裝飾部的聯絡工作,參加各階段、各專項圖紙會審,審核圖紙會審記要;
4、配合公司組織有關部門、有關單位參加研討并確定重大技術方案;
5、負責解決監理部報送的土建專業存在的技術問題,組織解決設計中土建與水電專業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并審核重點部位和關鍵工序的施工方案;
6、定期進行現場巡視,及時發現和解決建筑功能性問題,行設計變更完成情況的檢查工作,對施工中存在的涉及到外立面、分戶面積、使用功能方面的問題及時與公司請示和溝通,或將現場的處理意見及時反饋給設計部;
7、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起草各類文件,及時解決工程中存在的各類施工或技術問題,并負責編制工程技術總結;
8、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編制各階段、各專項設計的詳細出圖計劃,配合并督促設計部跟進和落實相關出圖時間;
9、編制各階段裝飾材料樣板及應由公司設計部或裝飾部確認的施工樣板的確認計劃,并組織相關樣板的確認工作;
10、負責每周技術例會的組織工作;
11、根據各階段補充設計或設計變更,提出新增工程項目;
12、完成地盤經理交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