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管施工質量控制及保證措施
由于本工程頂管施工,頂管深度較大,頂管所經過路段靠近建構筑物近,對頂管質量及安全控制要求高。施工時,要做好各方面質量及安全控制工作,以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頂管施工質量控制關鍵是頂管軸線定位導向控制技術,頂管軸線定位導向包括頂管軸線(中線)定向,頂管標高控制技術等。施工時,工作井定位、工作井制作、沉降及頂管控制等均需圍繞核心進行嚴密組織、精心施工,以達到工程的設計功能目標。
1、測量系統:
工作井定位及高程控制是頂管能否按設計圖紙施工極為重要的環節,施工時,我司將采用精密全站儀、緊密水準儀籌儀器進行測量。精心測放軸線頂進方向,工作井和接收井方向對接、相鄰標段的施工單位頂進施工時,也需要嚴格校核頂管軸線方向。高程控制關系管道流量及流向。施工時,必須嚴格控制,每頂進一個進尺,即要復核一次流水位標高,把施工流水位標高控制在驗收規范標準以內。
2、頂管過程質量控制:
(1)人員配備:
頂管施工設備包括工具頭、千斤頂紐、高壓油泵系統、中繼間、激光定位裝置、減阻泥漿攪拌及注漿系統等,設備使用要求高,我司將配備足夠的數量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本工程的施工作業,并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頂管、測量等關鍵工序的施工,保證頂管質量。
(2)機具材料準備:
頂管施工期間,首先準備好頂管用管材,減阻泥漿配置需要的膨潤土,水泥漿置換所用的配料配備齊全,保證頂管施工順利進行。另外,還須根據工作井頂管管徑制作止水法蘭圈。法蘭圈以鋼板制作,設兩道泡沫橡膠止水圈并備齊配件。千斤頂與頂進管連接的頂鐵也應同時配置備齊。
(3)管道頂進:
根據頂管長度、管徑等計算頂力,配備足夠的千斤頂和中繼間,保證頂進順利。
本工程地質結構中多為中砂和粉細砂,摩擦力較大,施工期間,須增加觸變泥漿減阻,頂進長度控制在50m以內,每超過50m設一中繼間,以保證頂進力。
頂管過程中需要連續作業,防止停機、抱管、悶頂等情況發生,頂管過程中,嚴格控制頂進方向和標高,隨時進行測量和糾偏。
階段頂管完成后,立即進行水泥漿注漿置換工序,將減阻泥漿置換為水泥漿以保證管道穩固,置換水泥漿注漿孔可利用減阻泥漿注漿孔,并以高壓泥漿泵灌注。
(4)控制措施:
施工期間,排1個數量的專業機手操作,實現對工具頭刀具的轉動、糾偏控制、壓力顯示、實時監控(工具頭安裝了攝像頭、控制臺上安裝了電視機)。頂進千斤頂,觀察工作倉的壓力表,調節泥水平衡,使丁作倉內應保持一定壓力,倉內土壓力應掌子面主動土壓力相干衡,被動土壓力過大,地面隆起;主動土壓力過大,地面沉陷,所以控制頂進與出泥的速度相當關鍵。
3、泥漿系統:
頂進過程中,需要經常進行壓觸變泥漿工作,以減少頂進的阻力,觸變泥漿系統由拌漿、注漿和管道三部分組成。拌漿是把注漿構材料兌水以后再攪拌成所需的漿液(造漿后應靜置24小時后方可使用)。注漿是通過注漿泵進行的,根據壓力表和流量表,它可以控制注漿釣壓力(壓力控制在水深的1.1~1.2倍)和注漿量(計量桶控制)。管道分總管和支管,總管安裝在管道內一側,支管則把總管內壓送過來的漿液輸送到每個注漿孔上去。注漿孔布置為:工具頭一道、第1砼管設一道、之后每間距7.5m設一道補漿孔(間隔2節砼管)。
頂完一節管后,拆開所有管線(電力電纜、信號線、油管、觸變泥漿管),進行砼管吊裝后,安裝好所有管線(電力電纜、信號線、油管、進出泥漿管、觸變泥漿管),繼續頂進。
篇2:園林綠化養護質量控制措施
園林綠化養護質量控制措施
1.0目的:
對綠化養護過程及效果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及時發現養護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從而提高綠化養護管理水平及質量。
2.0適用范圍
綠化養護養護工作。
3.0職責和權限
3.1綠化養護主管領導負責審核全年的綠化養護管理方案,養護技術標準和每月養護工作計劃。
3.2綠化養護技術主管人員負責制定綠化養護管理標準、作業指導書和全年養護管理方案、物料使用計劃。
3.3主管領導根據養護技術標準及園林植物具體情況,編制每月工作計劃;指導檢查日常工作、周(月)工作的完成情況及綠化工的考勤情況。
3.4綠化園藝工負責根據工作安排及作業指導書具體實施綠化養護工作,并達到養護標準。
4.0質量控制
4.1綠化管理質量控制分為內部監督檢查和外部評價。
4.2綠化管理質量的內部監督檢查通過日檢、月檢進行有效控制和評價。
4.2.1日檢:
根據養護管理標準及作業指導書,現場巡檢人員對日常的綠化養護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未完成養護計劃及不符合養護標準的及時協助解決處理。填寫相關記錄并備案。
4.2.2月檢
由綠化養護主管領導牽頭,對綠化養護工作的質量及效果全面進行一次檢查,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指導糾正,對不合格項填寫相關記錄,查找原因,并對整改過程跟蹤驗證。
4.3外部評價:主要是本項目業主、客戶的評價和社會評價
4.3.1客戶評價定期向業主發放《意見征詢調查表》,以了解業主對綠化養護管理質量的評價,從而更有效的開展養護工作。
4.3.2社會評價
以參與有關綠化管理評比,獲得相應綠化管理獎、證書等,將考評結果進行記錄。
5.0相關質量記錄
《日檢報告》
《綠化養護管理()月檢表》
篇3:工程項目門窗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工程項目門窗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安裝前檢查門窗扇的型號、規格、質量是否合乎要求,如發現問題,應事先修好或更換。
2.安裝前先量好門窗框的高低、寬窄尺寸,然后在相應的扇邊上畫出高低寬窄的線,對扇門要打迭(自由門除外),先在中間縫處畫出中線,再畫出邊線,并保證梃寬一致,上下冒頭也要畫線刨直。
3.畫好高低、寬窄線后,用粗刨刨去線外部分,再用細刨刨至光滑平直,使其合乎設計尺寸要求。
4.將扇放入框中試裝合格后,按扇高的1/8-1/10,在框上按合頁大小畫線,并剔出合頁槽,槽深一定要與合頁厚度相適應,槽底要平。
5.門窗扇安裝的留縫寬度,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6.先立門窗框(立口)
(1)立門窗框前須對成品加以檢查,進行校正規方,釘好斜拉條(不得少于2根),無下坎的門框應加釘水平拉條,以防在運輸和安裝中變形;
(2)立門窗框前要事先準備好撐桿、木橛子、木磚或倒刺釘,并在門窗框上釘好護角條;
(3)立門窗框前要看清門窗框在施工圖上的位置、標高、型號.
門窗框規格、門扇開啟方向、門窗框是里平、外平或是立在墻中,按圖立口;
(4)立門窗框時要注意拉通線,撐桿下端要固定在木橛子上;
(5)立框子時要用線錘找直吊正,并在砌筑磚墻時隨時檢查有否傾斜或移動。
7.后塞門窗框(后塞口)
(1)后塞門窗框前要預先檢查門窗洞口的尺寸、垂直度及木磚數量,如有問題,應事先修理好;
(2)門窗框應用釘子固定在墻內的預埋木磚上,每邊的固定點應不少于兩處,其間距應不大于1.2m;
(3)在預留門窗洞口的同時,應留出門窗框走頭(門窗框上、下坎兩端伸出口外部分)的缺口,在門窗框調整就位后,封砌缺口。
(4)當受條件限制,門窗框不能留走頭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將門窗框固定在墻內木磚上;
(5)后塞門窗框時需注意水平線要直。多層建筑的門窗在墻中的位置,應在一直線上。安裝時,橫豎均拉通線。當門窗框的一面需鑲貼臉板,則門窗框應凸出墻面,凸出的厚度等于抹灰層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