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銷售新員工入職培訓資料之專業知識篇
一.基本術語
1.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2.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用地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3.混凝土:水、水泥、石子、沙子攪拌在一起的混合物。
4.柱:是獨立支撐結構的豎向構件,它在房屋中頂住梁和板這兩種構件傳來的荷載。
5.板:是直接承擔其上面的平面荷載的平面構件,它支撐在梁上或直接支撐在柱上,再把所有荷載傳給梁或柱。
6.用地性質:是指規劃用地的使用功能。
7.用地面積:是指規劃地塊劃定的面積。
8.用地紅線:是指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建設用地范圍的界限。
9.容積率:是指地塊內建筑物的總建筑面積與地塊面積的比值,即:容積率=總建筑面積/建筑用地面積
10.日照間距:日照間距=建筑物高度/建筑物相鄰距離(國家標準為1.2倍)
11.綠化率:綠化率=綠化面積/規劃用地面積
12.建筑控制高度:又稱建筑限高,是指地塊內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一般地區,其建筑高度,平頂房屋按女兒墻高度計算;坡頂房屋按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計算。
13.建筑密度:是指地塊內所有建筑物的基底總面積占地塊面積的比例,即:建筑密度=建筑基底總面積/建筑用地面積。
14.建筑間距:是指兩棟建筑物外墻之間的水平距離。
15.得房率:房屋實用面積與房屋建筑面積之比,即:得房率=房屋實用面積/房屋建筑面積
16.樓花:即未完成的商品房,也叫期房。
17.居住人口密度:居住人口密度=居住總人口/總用地面積
18.公共建筑比例:公共建筑比例=公共建筑面積/住宅建筑面積
二.問答:
1.何為磚混結構建筑?
答:磚混結構建筑的豎向承重構件采用磚墻或磚柱,水平承重構件采用鋼筋混凝土樓板、屋頂板,其中也包括少量的屋頂采用木屋架。這類建筑物的建造層數一般在6層以下,造價較低,但抗震性能較差,開間和進深的尺寸及層高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這類建筑物正逐步被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物所替代。
2.何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
答:鋼筋混凝土的承重構件如梁、板、柱、墻(剪力墻)、屋架等,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大材料構成。其圍護構件如外墻、隔墻等,是由輕質磚或其它砌體做成。它的特點是結構的適應性強,抗震性能好,耐用年限較長。從多層到高層,甚至超高層建筑都可以用此類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結構主要有: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框架筒體結構和筒中筒等。
3.成套房屋建筑面積包括?
答: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積由套內建筑面積及共有建筑面積的分攤組成。套內建筑面積由套內房屋的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筑面積三部分組成。
4.預售房屋需要那些基本條件?
答:○1.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2.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3.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并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4.開發企業向城市、縣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辦理預售登記,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5."五證俱全"是指哪五證?
答:○1.建筑施工許可證
○2.房屋預售許可證
○3.建筑用地規劃許可證
○4.國有土地使用證
○5.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6.何為三通一平?
答:水通、電通、煤氣通、場地平整。
7.何為七通一平?
答:通上水、通下水、通污水、通電力、通電訊、通煤氣、通道路、場地平整。
8.土地使用權的最高出讓年限?
答:○1.居住用地70年;
○2.工業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4.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5.綜合或其它用地50年。
9.房屋的保修內容與保修期限?
答:○1.屋面防水為5年;
○2.土建為1年,具體包括:
a.墻面、樓(地)面空鼓、開裂、起砂;
b.墻面、頂棚抹灰層脫落、吊頂破損;
c.墻面、廚房和衛生間地面、地下室管道滲漏;
d.門窗翹裂、粉刷起殼、開裂、脫落,五金件損壞;
○3.衛生潔具為1年;
○4. 電氣管線、上下水管線及燈具、電器開關為2年;
○5.管道堵塞為2個月;
○6.供冷、供熱系統和設備為2個供冷期及2個供暖期。
10.住宅按建筑層數劃分為?
答:1~3層為低層;4~6層為多層;7~9層為中高層;10層以上為高層。
對于高層建筑,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劃分為4類:
○1.低高層建筑:層數為9~16層,建筑總高度25~50m;
○2.中高層建筑:層數為17~25層,建筑總高度50~75m;
○3.高高層建筑:層數為26~40層,建筑總高度75~100m;
○4.超高層建筑:層數在40層以上,建筑總高度在100m以上。
篇2:某食品銷售公司省級辦事處管理辦法
食品銷售公司省級辦事處管理辦法
總則
辦事處是銷售公司在各省區市場設立的辦公事務地點,負責協調公司對所管省區的事務管理。加強并規范省級辦事處管理,是公司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公司管理科學化的途徑,加強對各省辦事處的規范管理,對公司的發展將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選址及變更事項管理
2.辦事處的選擇要遵循科學原則,綜合考慮各因素,經過認真分析篩選后在確定。
1)、辦事處的選址設計活動地域、社會公共設施、經濟基礎設施、地點知名度、可供擴展空間、成本以及其他因素,需要根據公司要求對各因素做出評估。
2)、辦事處基本選定以后,由省級經理簽字并上報公司,經過公司統一后方可簽訂租用合同。
3)、所簽訂的合同必須符合法律文本格式,手續完成后,辦事處必須在三日之內將各法律文件以及稅票上報公司備案。
3.辦事處一旦選定后,如無其他客觀因素,原則上不允許經常遷移。
1)、因主觀因素需要遷移辦公地點,該辦事處必須提前三天上報公司,闡明變動原因。
2)、在上報公司變動原因之時,以必須及時考察選擇新的辦公地點,一般要求同時考察三處或以上地點,經所比較后在決定。
3)、新的辦事處地址變換后,各項手續及要求同第2條。
人員配置管理
4.人員的配置、招聘、錄用以及培訓,遵循公司的有關規定,結合市場的具體實際,做到不缺不濫。
1)、辦事處的人員配置要遵循公司"因需設崗"的原則設置崗位并配備人員。
2)、辦事處的人員招聘需求必須經過省級主管上報公司同意,由公司指派或經公司同意后由辦事處在當地招聘。
3)、新錄用人員要按照正常規定將其檔案資料保送公司及人力資源部備案,同時各辦事處留存一份備檔。
4)、新招的人員培訓工作由公司負責,或由公司委托各辦事處完成,經考核合格,即可正式錄用。
辦公消耗品管理
5.省級辦事處的辦公消耗品的訂購、采購、分發等工作均由省辦事處內務助理統一負責。
1)、一般情況下,一季度采購消耗品一次,若出現特殊情況必須經省級經理簽字同意主可提前采購。
2)、訂購物品送到后,負責人要核對、規格、數量和質量,確保沒有存在問題后,簽字驗收。
6、消耗品的使用要盡可能節儉,同時要加以妥善保管。
1)、所以購入的用品,都必須一一填寫清單。
2)、必須清楚地掌握辦公用品上庫存情況,經常整理,必要時實行防蟲防潮等措施。
3)、每年6月和12月要對各區域辦事處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統計,若存在問題應該及時指出并相應地整改。
文書管理
7.各省辦事處需要負責管理相應的文書,加強保密制度的規范實施。
1)、所有文書包括經銷商業務統計、會議決議、通報、合同或協議、廣告投放調查表、各種帳本、統計圖表等一切業務相關的用書或公文。
2)、全部文書歸公司所有并收藏,任何個人不得私自占有,任何人都必須嚴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
3)、文書的收發、領取與寄送,原則上由各辦事處內務助理負責。
4)、文書負責人必須按照公司的要注對其按照密級分類,并按照保密制度處理。
5)、文書按照內容進行整理后,按尚未完成的文書和可以歸檔的文書二類進行管理,全部完結的文書,分別按照所屬部門、機密程度、整理編號保存年限進行整理與編輯,做好登記并且歸檔保存。
會議管理制度
8.辦事處的會議包括例會以及因特殊情況需要臨時召開的會議。
1)、省級主管將會議相關文件內容通知內務助理后,內務助理應該及時組織會議地點,材料等,并及時準備通知每一位出席人員。
2)、每一次會議,內務助理或主管都必須做好會議記錄。會議記錄要盡可能詳盡,能反映當時的真實情況。
3)、對于因故缺席人員,內務助理要正確了解原因,做好記錄,按照公司相關規定給予處罰,對于無故缺席者,要及時向省級主管報告上報公司備檔。
4)、會議要求講究效率,杜絕"文山會海"現象。
出差考勤管理
9、省級辦事處所負責所在區域各業務員的出差考勤管理,對業務員的考勤要不時抽查,做好出差費用報銷工作。
1)、省級辦事處接到公司通知相關業務員回杭州開會的文件后,應該及時通知各人員并做好記錄。
2)、回總部出差的各業務員應到辦事處辦理出差手續,包括從總部出差歸來后的報銷手續等等。
3)、到各地市、縣出差的業務員,辦事處要做好記錄,了解每位業務員的出勤情況。
4)|出差費用報銷,嚴格遵守《銷售公司銷售人員出差費用報銷的規定》。
10、由于銷售工作的特殊性,各辦事處應該不定期抽查所屬業務員的業務考勤情況。要求區域經理考核一月二次,客戶經理一月四次,銷售代表及及跑單員一月至少一次,同時要求客戶經理配合對銷售代表以及跑單員的抽查。
安全、衛生制度
11、集團公司的安全保衛制度同樣適用于各辦事處。
1)、由于各辦事處未配備門衛保安人員,故應該加強安全工作,每天下班時都要鎖好門窗。若上半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處理。
2)、各業務員不得帶無關人員進入辦事處,若因需要則必須做出口頭說明并做好登記。
3)、由于各辦事處所在地域氣候以及周圍環境的特殊性,因此必須謹防火災等情況發生。
12、各辦事處要切實搞好衛生,維護員工健康以及工作場所環境衛生。
1)、辦事處的工作場所,至少每日清掃一次,并采用適當方法減少灰塵的飛揚,不得亂堆放垃圾或亂扔紙屑。
2)、工作場所內,嚴禁隨地吐痰。
3)、飲水機必須保持清潔。
4)、各辦事處應定期對公共場所進行大掃除,確保光線明亮、空氣流通,保證工作人員的健康。
篇3:學校膳食中心食品加工、銷售、飲食衛生制度
> 學校膳食中心食品加工、銷售、飲食衛生五四制1、膳食工作人員必須堅持從原料到成品實行“四不制度”。
(1)采購員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
(2)保管驗收員不收腐爛變質的原料。
(3)加工人員(廚師)不用腐爛變質的原料。
(4)營業員(服務員)不賣腐爛變質的食品;(零售單位不收進腐爛變質的食品;不出售腐爛變質的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廢紙,污物包裝食品)。
2、成品(食物)存放實行“四隔離”。
(1)生與熟隔離。
(2)成品與半成品隔離。
(3)食品與雜物、藥物隔離。
(4)食品與天然冰隔離。
3、用(食)具實行“四過關”。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蒸氣或開 水)。
4、環境衛生采取“四定"辦法。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并實行劃片分工,包干負責。
5、個人衛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