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保護公司與客戶的商業秘密,維護公司的安全與利益。
二、適用范圍
本規則適用于zz公司全體員工。
三、定義
(一)公司的商業秘密系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1、不為公眾所知悉,系指該信息不能通過公開渠道(如:報紙、新聞、出版物等)由外界直接獲取;
2、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系指該信息具有確定的可應用性,能為公司帶來現實的或者潛在的經濟利益或競爭優勢;
3、經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系指包括設置保密警示標識、制訂保密條款、簽訂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及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的實施。
(二) 前款所述之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
1、公司管理、財務、人事等方面的系統設計、制度文本內容及方法;
2、公司公共關系的內容與方法;
3、公司客戶名冊;
4、公司經營計劃與營銷策略;
5、招投標的規劃與標底;
6、客戶資料;
四、本制度所稱之載體系指載有公司商業秘密內容的:
(一)各種工作底稿、文本、電子磁盤及其他載體(含正本、副本、影印件、傳真件、摘抄件);
(二)公司《文件檔案管理制度》規定的各類秘密文件、資料等。
五、保護原則
保護商業秘密的工作,遵循積極防范、層級管理、既確保商業秘密之安全性又便利于各項工作的原則。
六、責任部門與人員
(一)由綜合行政部負責公司商業秘密監督、管理事宜。
(二)公司全體員工負有保護商業秘密的責任和義務。
七、保護措施
(一)在《zz公司個人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商業秘密保護條款,員工在聘用期與解聘后規定期限內須承擔規定的義務。
(二)公司根據需要,可要求專案和有關人員簽訂對特定事項的保密承諾書。
(三)行政部對電腦設定完整的文件目錄和子目錄系統,并根據需要設定管理密碼,由專人控管;同時公司與密碼控管人簽定保密責任協議書。
(四)行政部對傳真機、復印機統一管理,由專人使用,建立嚴格的使用登記管理流程。
(五)行政部建立嚴格的管理流程對公司發文進行管理。
(六)行政部負責根據《文件檔案管理制度》進行對各類載體設置警示標識的工作。警示標識包括:密級標識、字樣及“不得復印”、“不得攜出”等特定字樣。
八、泄密應急
(一)員工發現公司商業秘密有可能泄露時,均有義務報告主管部門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二)公司商業秘密已經泄露,發現人與當事人均有義務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即采取補救措施;
九、泄密責任追究
(一)當公司商業秘密已經泄露,公司有權追究當事人的經濟和法律責任;
(二)根據情況,公司同時可追究主管部門和人員的連帶責任。
十、本管理規定總經理辦公會討論通過后執行。
篇2:(公司)商業秘密管理辦法
> 企業(公司)商業秘密管理辦法(一)總則
1、本辦法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能為本企業外公眾所知悉,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具有實用性并經企業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2、辦公室負責商業秘密保護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工作。辦公室、財務部門、審計部門負責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進行認定和處理。一般性決定、決議、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資料等內部文件不屬于保密范圍。
3、公司所有員工在職期間均有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的義務,離職或退休后仍應承擔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
(二)商業秘密界定
1、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2、尚未付諸實施的經營戰略、經營方向、經營規劃、經營決策、經營項目及項目方案、草案、創意。
3、內部掌握的合同、協議、意見書及可行性報告、主要會議記錄。
4、在對外談判中,限內部掌握的談判方案、價格底牌及對外詢價、報價資料。
5、營銷策略、營銷計劃、營銷合同、國內外銷售市場網絡和客戶名單、涉及商業秘密的業務函電。
6、有價值的項目情報、供銷情報、價格情報、資料。
7、對外招投標中的標底、方案及標書內容。
8、內部核算成本、內控價格、資產債務等不公開的財務資料。
9、公司財務預決算報告及各類財務報表、統計報表。
10、已掌握的尚未進入市場或尚未公開的各類信息。
11、其他經公司確定應當保密的事項。
(三)密級
1、商業秘密分絕密、機密、秘密三級
A、直接影響公司權益和利益的重要決策文件資料為絕密級。
B、公司的規劃、財務報表、統計資料、重要會議記錄、公司經營情況等為機密級。
C、公司人事檔案、合同、協議、員工薪酬、尚未進入市場或尚未公開的各類信息為秘密級。
2、屬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資料,應當標明密級,并確定保密期限。沒有確定的保密期限為5年。保密期限屆滿,自行解密。
3、商業秘密標識
A、書面形式的商業秘密用標識“▲”標在首頁的右上角,“▲”前標明密級,“▲”后標明保密期限。
B、非正規書面形式的商業秘密用前項規定的標識方式標在易于識別的地方。
C、對于不易標識的商業秘密應當用其他有效方法予以確認。
4、所有涉密部門須制定保密細則,建立崗位責任制,保證商業秘密管理制度化。
5、確定商業秘密有關事項,必須在掌管、接觸該項秘密和已經知密的人員范圍內公布。
6、商業秘密的密級以及保密期限如有變更,應當在原件上作出明顯標志并及時通知保密責任人。
7、屬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它物品的制作、收發、傳遞、使用、復制、摘抄、保存和銷毀,由辦公室門或主管副總經理委托專人執行;采用電腦技術存取、處理、傳遞的公司秘密由該涉密電腦負責人負責保密。
8、對于密級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必須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A、非經總經理及領導批準,不得復制和摘抄。
B、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由指定人員擔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C、在設備完善的保險裝置中保存。
9、在公務中需要提供公司秘密事項時,須事先經總經理批準。
(四)泄密處理
1、公司職員發現公司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時,須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及時報告辦公室;辦公室接到報告,應立即作出處理。
2、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于侵犯企業商業秘密
A、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它不正當手段獲取企業商業秘密的。
B、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前項手段獲取企業商業秘密的。
C、違反約定或者違反公司有關保守企業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企業商業秘密的。
3、有前款所列侵權行為之一,給公司經營帶來影響的,視情節輕重給予5000元以上的經濟處罰,并承擔公司因調查該項侵權行為而支付的費用,同時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
4、追究泄密人所在部門負責人責任。
篇3:公司商業秘密管理規定(3)
> 公司商業秘密管理規定(三)一、目的
保護公司與客戶的商業秘密,維護公司的安全與利益。
二、適用范圍
本規則適用于zz公司全體員工。
三、定義
(一)公司的商業秘密系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1、不為公眾所知悉,系指該信息不能通過公開渠道(如:報紙、新聞、出版物等)由外界直接獲取;
2、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系指該信息具有確定的可應用性,能為公司帶來現實的或者潛在的經濟利益或競爭優勢;
3、經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系指包括設置保密警示標識、制訂保密條款、簽訂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及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的實施。
(二) 前款所述之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
1、公司管理、財務、人事等方面的系統設計、制度文本內容及方法;
2、公司公共關系的內容與方法;
3、公司客戶名冊;
4、公司經營計劃與營銷策略;
5、招投標的規劃與標底;
6、客戶資料;
四、本制度所稱之載體系指載有公司商業秘密內容的:
(一)各種工作底稿、文本、電子磁盤及其他載體(含正本、副本、影印件、傳真件、摘抄件);
(二)公司《文件檔案管理制度》規定的各類秘密文件、資料等。
五、保護原則
保護商業秘密的工作,遵循積極防范、層級管理、既確保商業秘密之安全性又便利于各項工作的原則。
六、責任部門與人員
(一)由綜合行政部負責公司商業秘密監督、管理事宜。
(二)公司全體員工負有保護商業秘密的責任和義務。
七、保護措施
(一)在《zz公司個人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商業秘密保護條款,員工在聘用期與解聘后規定期限內須承擔規定的義務。
(二)公司根據需要,可要求專案和有關人員簽訂對特定事項的保密承諾書。
(三)行政部對電腦設定完整的文件目錄和子目錄系統,并根據需要設定管理密碼,由專人控管;同時公司與密碼控管人簽定保密責任協議書。
(四)行政部對傳真機、復印機統一管理,由專人使用,建立嚴格的使用登記管理流程。
(五)行政部建立嚴格的管理流程對公司發文進行管理。
(六)行政部負責根據《文件檔案管理制度》進行對各類載體設置警示標識的工作。警示標識包括:密級標識、字樣及“不得復印”、“不得攜出”等特定字樣。
八、泄密應急
(一)員工發現公司商業秘密有可能泄露時,均有義務報告主管部門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二)公司商業秘密已經泄露,發現人與當事人均有義務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即采取補救措施;
九、泄密責任追究
(一)當公司商業秘密已經泄露,公司有權追究當事人的經濟和法律責任;
(二)根據情況,公司同時可追究主管部門和人員的連帶責任。
十、本管理規定總經理辦公會討論通過后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