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學校德育管理工作制度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首。認真貫徹《小學德育綱要》和《*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見》提高德育質量,建設良好校風,培養“四有”新人,特制訂本制度。
一、認識意義,明確目標,把握基本要求。
1、全體教職工要充分的認識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小學德育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因,是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標志。學校的德育工作,貫穿于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起互相促進、相互相成,保證培養人材的正確方向,有著主導的作用。
2、小學德育的培養目標是: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幫助自己、為集體服務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為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礎。
3、小學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教育內容,深入持久地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的教育,著重抓好二個方面的教育,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的教育,倡導以集體主義核心的價值觀教育和熱愛祖國的教育。二是抓好和培養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教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健全機構,訂好計劃
1、學校德育工作,校長統一領導,建立德育二級管理:
第一級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工會、各年級組長代表為成員的德育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落實德育工作計劃的檢查,實施和總結。(由教導處制訂計劃,負責德育工作的實施和管理。)
第二級為班主任,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負責班級的德育工作,抓好每個班的德育管理。
以上校、班二級管理,形成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體系,調動各部門、各學科德育工作的齊抓共管。
2、學校德育工作隊伍,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觀念,重點抓好班主任隊伍的建設。
?。?)挑選優秀的教師任班主任。
(2)加強班主任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業務學習,教導處每學期安排三次班主任專題學習。
(3)關心、支持班主任工作,及時為班主任排憂解難。
(4)每學期要評選優秀班主任經驗論文,對好的經驗論文,給予獎勵。
?。?)班主任工作計劃,要體現下列內容:班級情況、基本目標、管理與教育實施班隊活動、家長工作、工作周歷。
3、發揮校外德育網絡作用。
?。?)正常家長學校工作。
?。?)健全警校共建制度。
?。?)完善“手拉手”學校的共建工作。
三、嚴格加強學生的管理
1、優化育人環境。學校制訂的《校園管理制度》,加強學生愛校、護校教育,保證校舍使用完好無損,保證校容凈化、綠化、美化、教育化。
2、規范儀容儀表。學生進校要穿戴整齊,佩戴紅領巾,不準穿拖鞋。
3、嚴格執行管理。要加強《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教育,保證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的正常開展。
4、加強班級管理,創良好班風。
?。?)各班要健全機構。各班設少先隊中隊委,中隊委設中隊長、副班長、學習、宣傳、組織、生活衛生委員各1人,班委會也是中隊委,班委會下設四個組(小隊),每組設正、副組長(小隊長)各1人。
?。?)各班要統一布置,做到美觀、大方、整潔,做到墻壁潔白、天灰板無灰塵、地面無紙屑,講臺清潔、課桌整齊、衛生工具齊全。
?。?)各班應相應地制訂班級規章制度。要根據學校有關規章制度,結合班的實際情況,加強班級管理。
?。?)培養良好的班風,良好班風的基本要求是:尊師守紀,勤學向上,熱愛集體。學校每月對各班進行1次班風評比。評比內容包括:到校情況,課內外紀律,儀容儀表、班風班貌,清潔衛生,愛護公物,眼保健操等項目。為促進班風的形成和鞏固,期末評選出先進班集體,并予表彰。
5、加強教師值日制度。學校制訂教師值日制度,值日教師要根據值日的職責加強課前、課間和課后的管理。
四、加強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教育
1、教育內容:學校教育內容的依據是《小學德育綱要》、《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禮儀常規》開展十個方面教育活動: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集體;熱愛勞動、艱苦樸素;努力學習、熱愛集體;文明禮貌,遵守紀律;良好的道德意識;法制意識和具有創新的素質。
2、教育途徑:學校的德育工作,通過學科(包括思品課)教學、班級工作、各種教育活動、少先隊中隊、大隊活動,家長學校等途徑來實現,根據《小學德育綱要》提出的任務和要求,各自發揮獨特作用。
?。?)學科教學:各學科教學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根據各學科的特點,發掘德育因素,實行教學與德育教育的密切聯系,滲透教學內容,進行教育。
(2)學校與班級工作:要開好四會:校會、晨會、周會、主題班會,主題班會。(3)各種教育活動:學校每學期舉辦各種教育活動,以學段教育為主體。其中的每周星期一舉行升旗儀式;三月份進行“學雷鋒”專項教育;清明節進
行革命傳統教育;“五一”節勞動教育和熱愛勞動人民教育;“六一”進行主人翁意識教育;“七一”節熱愛共產黨教育;“教師節”進行尊師愛校教育;“國慶節”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教育;“元旦”進行國情教育;“春節”前熱愛人民軍隊,開展擁軍優屬教育。結合活動課,開展一些教育活動和競賽。
?。?)少先隊教育。少先隊教育是學校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少先隊大隊部根據自身工作特點,應抓好:(1)組織機構的建設;(2)少先隊知識教育,提高隊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3)開展大、中隊活動;(4)紅領巾值日監督崗的建設;(5)紅領巾廣播站的建設;(6)每年“六一”節組織一次大規模的大、中隊活動。
3、認真學習、執行《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開展“心理素質”課題研究,培養學生文明行為習慣。
?。?)一年級入學,要用2周時間進行入學教育和校紀校風教育,十周后要學會《規范》條文落實行動。
?。?)規范教育要與家長密切配合,各班應發動家長,組織家長教子經驗交流,規范教育子女的經驗。
4、努力加強后進生的教育。
?。?)學校應全面地重視對后進生的教育,明確二個認識:一是轉化好一名后進生跟培養一名尖子生同樣光榮;二是做好后進生教育工作,人人有責。
?。?)要特別重視一、二年的后進生教育。一方面要矯正不良的行為習慣,一方面對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要及時扶一把,防止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以防止上三年級后,后進生人數的增多。
?。?)五、六年級后進生的教育,不容忽視。要充分發揮“警校共建”和校外德育機構的作用,促進其轉化。
5、完善和實施德育量化制度。
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禮儀常規》,結合個人表現和實際情況,實行德育量化考評。全學期對學生進行德育考核,評定學生操行。
篇2:中小學校德育工作制度范例
中小學校德育工作制度(4)
一、政治學習(10分)
一周一次記錄,兩周一次體會,全學期至少有16次記錄,8篇體會,一般在學習之后立即上交記錄體會本,最晚可推遲一天交,晚交一次扣1分。
二、教師考勤(10分)
1、簽到一般是自己簽自己的名字,若代他人簽的,他人必須在場方可,如果出現一個人有兩個簽名者,則雙重名字者按遲到論處,遲到一次扣1分,早退一次扣1分。
2、有事可請假,但必須有請假條,經批準后方可高校。請假一天扣1分,公差、生育、婚、喪、病假、外出學習不再扣分,電話請假或請人捎假者,若無請假條,按曠課論處,曠課1晌扣1分。
3、外出開會、聽課、教研等工作,如果遲到或曠工者,根據教辦所扣的分值,學校將在月評總分中扣除相應分數。
三、少先隊工作(80分)
1、德育工作手冊的填寫。(20分)
按時填寫,填寫字跡工整,內容詳實、無誤、有質有量的記滿分,缺填一頁扣1分,填寫不缺頁但質量不好的量情扣分。
2、督導檢查。(20分)
根據紅領由監督崗評價和學校領導檢查兩項總評,評出月班級次序,第一名為20分,第二名為19分,第三名為18分,依次類推。
3、少先隊活動及資料上交。(20分)
(1)少先隊活動。(10分)
根據活動質量高低評為三個等級,分別記為10分、8分、6分。
(2)資料上交(10分)
資料有質有量按時上交者記10分,晚交一天扣1分。
4、班會記錄(10分)
要求一周一次記錄,缺1次扣1分。
5、班務日志(10分)
班務日志一日一記,內容同少先隊每天的檢查記錄內容,時間記為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周時間,每缺一次扣1分。
篇3:小學德育工作制度
> 小學德育工作制度(5)1、德育工作要認真執行《*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小學德育綱要》。認真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三個好”(在校做好學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會做好少年)和“三個習慣”(良好的學習、行為、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等。
2、建立校德育領導小組。建立校長、德育處、班級的三級責任教育網。校長根據情況的不斷變化,負責德育目標的制訂與督導;德育處負責日常德育工作的監督、管理與協調;班級負責逐日的檢查、評比、協助處理偶發事件,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的教育、管理、家訪和后進生的跟蹤轉化及工作檔案的整理。做到分工明確,職責落實。
3、德育主任全面負責學生的德育工作。制定每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定期檢查。組織各種針對性活動,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4、認真實施《德育工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利用德育基地、歌曲、影視、宣傳欄等對學生進行教育。嚴格執行每周一升國旗制度。
5、中隊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和任務變化,發揮少先隊的德育功能,參與學校管理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定期召開會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6、班主任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身體發育狀況。建立起良好的班集體,開好主題班會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和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習慣。在教育工作中,堅持正確的德育工作原則和方法,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出發,以正面教育、啟發引導、表揚鼓勵為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循循善誘,寓教于樂。嚴禁挖苦、諷刺、侮辱、孤立、打擊、訓斥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7、科任教師要協助班任老師做好班工作,做到教書育人,要寓德育滲透于科學教學之中。
8、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包括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社會調查、警民共建等。
9、辦好家長學校。每期最少召開一次家長會。班主任應定期做好家訪工作。
10、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等教育,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發生。
11、認真執行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定期體檢,定期舉行運動會(一般1-2年舉行一次)。
12、做好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
13、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德育工作網絡。學校和班級要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和做好家訪工作,并做好記錄。
14、建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針對學校各方面的情況,討論研究德育工作,對學生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德育管理和教育。
15、每周一上午第二節課舉行升國旗儀式,要完善國旗下講話制度,使國旗下講話成為教育學生的重要途徑。
16、班主任應按班主任手冊認真填寫有關內容,并在學期結束后上交德育處。
17、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自救等教育,嚴禁發生違法犯罪現象,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發生。
18、認真執行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定期體檢,定期召開運動會。
19、做好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優秀中隊的評選工作。
20、德育領導小組成員在杭好本條塊德育工作的同時,還要認真搞好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對全校德育工作提出合理建議和最佳實施方案。
21、充分發揮廣播、畫廊、墻報等校園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作用,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