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教師評課制度
一、 教師每學期至少聽主講教師授課6節以上,并參加教研組組織的評課活動。
二、教師聽課必須認真仔細,并要有書面記錄,課后要對聽課筆記進行整理,并根據上課的要求寫明教師在授課中的優缺點;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促進教師授課質量的提高。
三、教師在評課中要本著實事求實的精神和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評析,既要講優點,又要指出不足之處,真正達到交流經驗,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目的。
四、教師聽課后,可及時與授課教師交換意見,不便講的問題可向教導主任反映,由主任向任課教師提出,使任課教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從而改進教學。
五、教師的聽課記錄每學期由教導處統一抽查1-2次,教師聽課和評課情況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基本內容之一。
六:評課的指導思想:
1、評課要以課堂真實情況為基礎,以科學的理論為依據,恰如其分進行評價。要坦率交換意見,成績要說夠,缺點要說透。看準的問題要明確地、直截了當地指出。評議要抓緊時間,聽后就評為最好。
2、兼顧整體。評課者要樹立整體思想意識,應注意把點和面、局部和整體結合起來,評價一個教師課的好與壞,既要看當前的課,又要看平時的課,既要看上課,又要看教學成績,不要聽兩節課就給教師教學水平下結論的片面做法,要做到全面分析,整體評價。
3、激勵進步。領導在評課中對教師講課中成功的方面恰當適時地給以鼓勵和評價,可成為他們教改的直接動力,可促進教學骨干隊伍的壯大和教學能手的產生。
4、允許差異。針對不同層次教師,評課應各有側重。在形式上應因人而異,靈活多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導人。
5、講究方法。評課要講究藝術性。首先,應尊重講課者勞動。其次,要褒貶得當。再次,要主次分明,評課時再重點問題上多加分析,一般問題可一帶而過。
6、評課時應注意場合,講話要留有余地。可采用以下幾種形式:①個別交談式;②集中講座式;③書面評議式;④師生互評式;⑤評委打分式;⑥自我評議式。
總之,通過聽評課,達到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有利于教師教學個性風格的形成,有利于教學改革和教育創新之目的。
篇2:X中學上學期教師聽評課活動方案
z中學上學期教師聽評課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落實省素質教育會議精神,全面實施新課程,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為宗旨,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轉變教師角色,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力加強校本教研和課堂教學研究,構建素質教育下的新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組織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三、講課教師范圍
所有任課教師。
四、課堂評價
本次聽評課課堂教學評價以區教育局《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為主,成績將作為教師年度崗位考核課堂教學得分,同時也將作為學校評選首席教師、骨干教師、名優教師以及優質課推選的重要依據。
五、講課時間
本次聽評課從下周二(12月2日)開始,歷時兩周,教師講課時間安排在上午二、三節課,下午一、二節課。
六、組織實施
為保證本次活動有效開展,本次聽評課活動分四組同時進行,聽課每日下午第三節課由分組領導組織,學科教研組長挑頭,對當日聽課教師進行評課。教師講課時間由教導處統一安排,講課教師根據安排自行調課。同學科教師隨堂聽課。
學校提倡跨學科聽課,要求每位教師本學期聽評課節數不少于12節,學校領導對參加聽評課活動的教師做點名記錄,考核結果納入教師專業成長和繼續教育學分管理。
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z中學教導處
篇3:坪頭中學教師聽課評課制度
坪頭中學教師聽課評課制度
為了開展教學技能切磋,推動教師授課技能整體提高,培養青年教師早日站穩講臺,塑造學科教學能手,開展校本課程研討,特制定本制度。
一、聽課標準:
青年教師(35歲以下)聽課不少于20節/學期;
中年教師(36歲-49歲)聽課不少于15節/學期;
老年教師(50歲以上)聽課不少于10節/學期。
二、聽課范圍;
1、新調入教師觀摩課由教研組組織,授課教師所在組的成員必須聽課,歡迎其他教師光臨指導。
2、教學能手、教學新秀評選課初賽由教研組組織,組內全體教師聽課并評分。復賽由教務處組織,全體教師聽課,教務處選聘評委評分。
3、優秀教師示范課。校本教研匯報課由教務處組織,全體教師聽課,并邀請有關人士點評。
4、公開研討課,由教研組組織。組內教師全部參與,歡迎其他教師光臨指導。
三、評課要求:
5、評課采取書面評議和口頭評議相結合的方式,示范課、匯報課必須有點評稿,其它口頭探討評議法,并作好評議記錄。聽課教師必須在聽課記錄中填注評課詳細意見。
6、評課因類型不同而有不同要求,新教師匯報課以站穩講臺為目標;教學能手、新秀評選課以授課藝術為目標;示范課、研討課以單項重點內容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