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初級中學教師聽課評課制度
為了推進教學改革的發展,探索教學規律,研討課堂教學模式內容,形式和教法,提高40分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同時為教師積累教學業務資料,促進教學管理和教研組建設,特制訂《教師聽課評課制度》。
聽課
聽課是教師互相學習,互相探討,溝通教學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內容。
聽課分為校內聽課和校外聽課兩類。校內聽課可在學科內部聽課,也提倡在學科之間橫向聽課。聽課又分為指導性聽課,評議性聽課和隨堂聽課。
每學期聽課數定為:校行政領導在20節以上,正副教研組長在15節以上,教師在10節以上,3年以下青年教師30節。
聽課教師要作好聽課記錄,并做出評價。
評課
評課是教師間各抒己見,互相探討,共同探索教學規律,促進教學理論學習,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環節,也是考核執教教師教學水準的一種手段。
教研組應將開設教學公開課,研討課,展示課納入教研組工作計劃。教研組一般可在2-3年中使每一位教師有一次開設組級以上教學公開課的機會,每一學期中安排不同職稱教師的教學公開課。高級教師和教學骨干要在聽課評課中起表率作用。
凡屬組級以上教學公開課都應開展評議活動。評課中要發揚教學民主,貫徹“百花齊放”的方針,以嚴肅科學的態度,按照教學規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如實的評議:
在評議中對執教老師的意見或建議,可通過各種方式相互坦誠交換。
< >獎勵和材料保管 教師執教公開課應計入其工作量,并給予適當鼓勵。學校根據教改要求在適當時候組織教學公開課評比,成立由本校和外聘教師組成的評課小組,設若干等第獎給予獎勵。
凡參加區級以上教學公開課評比的教師,學校同時根據其教學效果和所獲等第給予獎勵。
凡組級以上教學公開課,教研組要認真評議,作好記錄并妥善保存。
凡獲校級以上教學公開課等第獎的評議記錄和教案,上報校教學處,由校務辦公室保管。在教師職務評審中,學校應予認可,并作為評審、晉級等的依據之一。
z初級中學教育處
篇2:第二小學聽課評課制度
第二小學聽課評課制度
為優化教學過程,規范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特制定zz小學聽評課制度:
一、每學期教學負責人聽課不少于30節,教研組長聽課不少于20節,教師聽課不少于15節,切忌照抄與弄虛作假,檢查情況計入個人考核。
二、每次聽課前,授課教師要提供備課,不能提供備課或備課達不到要求的酌情扣分,總評成績計入個人考核。
三、聽課之后要及時評課。評課要求客觀公正,合理記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提出合理意見與建議,促進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四、學校領導聽課分調研課和推門課兩種形式,推門課不少于學期聽課總數的50%,以督促教師自覺提高施教水平,縮小公開教學和日常教學的差距。聽課完畢,可結合教學內容隨堂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促進課堂教學效益。隨堂考查由教導處負責組織并進行評定,每學期不少于兩次,考查結果優秀率低于80%的,視為不合格;達到80-90%的,視為合格,達到90%以上的,視為優秀。凡隨堂考查不合格的,要重新上課并再次評定,直至合格,并計入考核。
五、如上幾項,要求各組教師必須做到。未盡事宜,將另行補充。
zz小學
篇3:中心校聽課周集體評課簡案
中心校聽課周集體評課簡案
一、評課目的
1.對課堂教學的優劣作出簽訂。
2.對課堂教學成敗的原因作出評價、分析幫助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高教學水平。
二、評課原則
1.實事求是原則
2.坦率誠懇原則
3.局部兼整體原則
4.方法靈活原則
三、評課標準
1.教學目的
2.教學程序
4.情感教育
5.教學基本功
6.教學效果
7.教學特色
四、評課方法
1.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2.從處理教材上分析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4.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5.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6.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五、評課技巧
1.要抓主要矛盾
2.要采用多種形式
3.工堅持激勵原則
4.要端正學風,講求客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