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度供應商大會報告發言稿
鄔總及各位在座的全體朋友:
大家下午好!
在這春暖花開之際,各位老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蒞臨興偉公司一年一度的供應商大會,在此,我代表公司總經辦向各位同仁表示感謝!
首先我來談談今年國內國際的形勢:
20**年底,中國最大的廣交會國際采購商人數與成交額雙雙大幅下降。官方數據顯示:上屆廣交會出口成交只有326.8億美元,比20**年春交會下降9.3%,為20**年以來最低水平,廣交會被認為是反映外貿出口形勢的晴雨表。出口商的全球需求疲軟體現在中國最大的工業產品展銷會上,買家和訂單的數量較春季展銷會上減少了10%。買家的稀少和供應商的悲觀情緒進一步表明,中國的出口放緩前景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因為來自美國、歐洲和中東地區的零售商的訂單都是針對20**年。當然,今年的春季廣交會結果將是如何,我們還得拭目以待。
在過去的一年里,經濟形勢不好,在座諸位想必感同身受, 20**年我司產值較20**年下降了10%,目前看來,20**年形勢仍然不夠明朗,從國際上來看,高福利高稅收的歐洲經濟短時間內無法扭轉,雖然美國正努力從能源進口國變成出口國,但是我認為歐美經濟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復蘇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對于目前國內最大的OEM制造基地寧波來說,大多數做外貿的企業如何找訂單、找空間、找生存,還需要投入相當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從國內形勢來看,因為收入分配問題及消費意識上的差別,內需難以拉動,盡管中國有13億的人口,不是老百姓消費力不夠就是沒有這個消費觀念,所以,盡管我們產品利潤很低甚至零利潤、負利潤,依然還是缺乏消費市場。(例如:晨光文具MG例子與日本消費力相比就是天差地別!)
從20**年起,珠三角地區大量的外資、港臺企業開始內遷和撤離,據估計,廣東在這五年時間至少撤走或內遷企業就有上萬家,其中有數千家大大小小港臺資遷往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地,在珠三角,許多地方蕭條已經顯山露水,繁華程度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相比,已是江河日下,曾經的“世界工廠”號稱20**年中國最富裕的城市東莞,許多鄉鎮蕭條已成為不爭事實(簡單介紹東莞:不計其數的流動人口,28鎮4個區,廣東四虎,80%南下打工都去過東莞,世界500強大多在東莞有制造基地,20**年時工業產值就達到5500億),過去有“東莞塞車、全球缺貨”的說法,現在,有些鄉鎮已瀕臨破產邊緣,這個月初出差廣東,我在《南方都市報》上看到,很多本地村民開始找事做,這在東莞來說是很稀奇的事情,許多農村已經停止分紅或象征性分幾百塊錢,廠房招租和門面轉讓的招牌隨處可見,而路上行人較以前也是少了許多。據出租車司機介紹,僅三年時間,東莞最少流失人口800萬!
部分能反映中國制造業現狀的代表就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在20**年初,富士康臺北總部就開始下達大陸全面停止招工的通知,在深圳觀蘭富士康甚至開始鼓勵員工辭職,600塊/人。目前富士康人數由20**年中國內陸100多萬下降到近80萬。僅深圳觀蘭一個廠就由17萬下降到12萬人。
再拿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搖籃溫州來說:熟悉溫州經濟的人都知道,溫州曾是一座“制造之城”。溫州企業稱雄中國皮革、制鎖、打火機、眼鏡等諸多行業,而現在,金屬打火機的企業由1000多家降到1/10不到,就連溫州人最驕傲的制鞋廠也從發展高峰時期的6000家降到現在的2000多家,許多原先交給溫州的外貿訂單,現在已有80%交到了印度、越南。
上周,我在《財經日報》上看到:溫州企業有可能面臨著新一輪的“破產重組潮”。繼月兔集團、信泰集團、海鶴藥業之外,又一家溫州知名企業奧古斯都遞交破產清算書,據估計:溫州民間借貸高達1000億,溫州基層法院預估至少有三百家企業將面臨著破產清算境地。雖然說制造業利潤非常低,但是,在中國,每年都有數萬家在開張,同時,每年也有成千上萬家在關門大吉。每個行業都有成千上萬家企業前赴后繼,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工廠最少有幾千萬家,別的不說,就拿諸暨大唐一個鎮來說,輝煌時,襪廠生產企業有一萬多家,配套企業3500多家,年產襪子180億雙。
在滬蘇地區:喬山、偉創力很多大型外資臺資開始遷出上海。從今年的招工形勢大家可以看得出來,所謂的“民工荒”其實并不存在,存在的就是工資壓力。外資企業將制造基地遷往欠發達國家,無非就是為了規避西方國家的反傾銷、貿易壁壘、還有不斷高漲的人工成本。據統計,在中國沿海地區,人工成本平均在500美金以上,而越南只有200美金,印尼卻只有150美金,柬埔寨僅僅需要100美金。
當然,形勢也并沒有想象的那樣糟糕,仍然有跡象證明,中國經濟形勢開始慢慢趨于穩定。從需求此消彼長來看,歐美進口放緩,但是,新興國家的需求在出口總額中比例卻在提高,雖然,總體出口份額都在減少。
所以說,做外貿的機會還是有。從我公司這幾個月的訂單生產任務來看,還是十分繁重。當然這主要是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接單量比較大造成的,11月接單2000多萬,12月接單1800多萬,但是,今年這三個月接單分別只有1300多萬、1000多萬到目前1712萬(截止上午十點)。可生產訂單4月份1600多萬,5月也排到近一千萬,這還不包括三月份及之前遺留下來近千萬。這其中原因可以看出,西方國家采購是面臨著中國春節長假到來而提前下訂單,而1、2、3這三個月就是比較真實反映了目前的訂單狀況。
不過,美工刀在國內有規模的專業制造商并不多,我在網上搜索過最多不過20家左右,再加上我們大大小小的客戶群有五六百家之多,產品種類也開發得十分齊全,所以說我們美工刀按目前形勢來分析想高到什么程度比較難,除非在附加值上提升,但是,要低到什么地步應該也不會。按目前匯率不變,一個月平均做一千萬以上是沒問題。
說到匯率問題,迫于歐美壓力人民幣升值只能是越來越高,去年是6.36到現在6.21,這的確不是好消息。所以,對興偉來說,如何完成原來積壓的訂單,并不斷開拓新興市場、開拓新客戶,挑戰和壓力非常之大(人力狀況及額外增加成本),因此,這些現實狀況就需要我們和協力廠商相互配合,共渡難關,抱團作戰。
對于過去一年的生產、采購、倉儲、品質等情況,各部門負責人都做了一個簡短的小結,下面,我對他們的報告做一個匯總。
因為我本人從事制造業也有16、7年,從國企做到美資,從港臺企業做到民營,深知做制造業的不容易和辛苦。我本人是專業財經院校畢業,曾經在北京國安公司做過財務,在深圳做過業務,時間最長是從事制造業各個環節的工作,如:生產、品質、倉儲、采購、物控等。在東莞有九年,來寧波也有七年了,所以,對制造業管理還是有一定的經驗和發言權。
我覺得興偉公司這幾年來,供應商在各方面的配合的確比之前進步了不少、規范了許多,放在西店來說興偉還算可以,和許多大型正規企業來比,我覺得還有一段路要走。
比如:在送貨規范方面:采購協議條款這些內容基本涵蓋了我們在座各位供應商的不規范操作和對公司正規化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像送貨單有單無貨、有貨無單、送貨單字跡潦草、隨意更改、非定量包裝、包裝不好、數量不準、備品不足、品質不良、該送的沒來、不該送來的都送來、單價隨意填寫等等,這些多少都比以前有進步,但是,這些現象依然存在。我希望,所有的供應商在20**年內再接再厲,不斷規范送貨流程,跟上興偉的節奏和改革步伐。
在品質方面:無非也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五金類就是刀片生銹、刻字不刻字混在一起、色差、螺絲、鐵芯、刀座尺寸有偏差;紙卡類就是新舊版本混在一起、印刷不良、吸不牢;泡殼尺寸問題、修邊不良、厚薄不均;袋子容易破損;中合外箱尺寸不符、嘜頭印錯或印刷不良、絲印不牢、絲印圖案搞錯了;外加工的刀子就是功能方面,推不到位(比如:S*4、S*5、S*10這些簡單刀)。這些問題在剛才熊向陽的報告中數據也都很明顯。
我覺得這些品質在過去有,今年也會有,明年甚至后年還會存在,因為,只要在生產就會出現不良,就算是號稱全球精益生產做得最好的豐田公司也出現定速巡航失靈的重大事故,差點釀成車廢人亡。20**年豐田車在中國因車窗問題被召回就有140萬輛,全球召回近740萬輛。盡管如此,豐田車在全球的銷路仍然以970萬輛占據第一的位置,世界500強前十名,說明了什么,說明了豐田車也在不斷改進、改良、改善、改革、改正。才能取得這個成績。所以,我覺得有問題不可怕,怕的就是不改,怕的就是執迷不悟。不改革、不創新、不進步就會被淘汰,這也市場經濟規律所在,沒有人能改變得了。品質這東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覺得任何一家公司老板好,總經理也好,你們的思想觀念就代表著公司今后的發展方向,現在政府都開始在向服務型企業轉變,何況企業,都要轉變自己的職能,做外協加工的為成品制造商服務,制造商為銷售商服務,銷售商服務于終端消費者。在這中間,大家都只有一個角色,就是服務員,把我們最好的品質,最好的服務貢獻給我們的服務對象。有人說一個成功的人只要40%的思想+40%的人脈+20%的專業技能就可以了,我要說,一個成功的外協加工商、制造商、銷售商同樣適用這個等式。
在采購方面:最重要提到的就是一個單據問題。我再一次強調:你們任何一家供應商來財務結賬,不要只拿一個采購訂單來結賬,這是作坊式的管理辦法,是擾亂公司正常規范作業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公司下單,你們按單生產送貨到倉庫,倉庫點數并檢驗合格后辦理系統入庫打印單據,為什么要系統打印單據為什么還要送貨單,這是正規企業的規定,這種規定是有它的必要性,每一個動作都有他的道理。沒有采購單你憑什么生產?沒有送貨單倉庫憑什么收貨?沒有系統入庫單,我怎么知道我系統中訂單數量是多少?如何知道倉庫有沒有辦理入庫?生產職能部門怎么獲取這個信息?沒有發票就更不要說結賬的事情了。所以,我請各個單位各個環節的相關人員嚴格把關,不要自行決定,不要破壞公司的正常作業流程和程序。
采購另外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單價:過去幾年單價一直是公司一個神秘的問題,很多單價只有供應商和倉庫知道,單價是多少竟然連采購部都不知道,我覺得這簡直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公司的賬只有倉庫去對,這也是很危險的事情,現在實行ERP軟件也上線一年了,我們的單價該全面實行ERP管理了。當然,大部分單價我們是能掌控得住,只有一部分因為變動得比較頻繁的單價還是一個空白的地帶。這一塊,我將協同采購部全體人員和信息部及倉庫對一些單價規范操作進行ERP管理。比如:紙卡,供應商按正規的報價程序來操作:多少克的紙、幾色印刷、上PET油還是PVC油、人工、稅、利潤等等,然后其它紙卡的參照價,每一新款都需要打樣進行單價確認,根據量的比例定一個區間價格,就如同OPP袋子一樣。
所有的物料外協件價格變動都需要有報價審批程序,請老總簽批后才能交給采購和信息部輸入ERP,進行系統化管理。否則,自行定價全部做無效處理。不管是漲價還是跌價,都得有一個正規的報價程序,不是一個電話我對鄔總講過了,我對尤總說過了,不錯,材料漲了,成本上了,有些漲價是合理,但是,材料跌了,各方面成本降了的時候,我們也應該主動提出降價,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合作供應商,當然,如果原材料的確上漲了,鄔總也會主動考慮的,相信在座各位也能感受得到我們老總的為人和品質。
至于單價的一些具體細m.dewk.cn節操作辦法,在會后我們再找相關供應商一一接觸進行討論,這里不再詳談。
總之、定價權在老總那邊,定好的價格必須有簽字蓋章回傳程序,采購和信息部對價格進行管理,倉庫對價格進行跟蹤和監督,到最后全部是由系統根據訂單自動核算出金額。供應商依據五張單據進行財務結賬(采購訂單、送貨單、系統入庫單、外協來料檢驗單、增值稅發票),這就是一個完整的供料過程。
至于生產方面,我認為如果所有的外協供應商只要配合到位了,送貨及時,品質到位,其它的問題就與在座各位沒有直接關系了。我手頭有一份資料:僅20**年布局的外貿參展就達14個,涵蓋國家有美國、日本、德國(科隆、法蘭克福)等,國內如上海、廣州、武漢、寧波各大城市展會,20**年預計參展也會達到11個,涵蓋國家有德國、美國、巴西等國內國外各大城市,公司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可想而知。每一次國外展、國內展各種費用相信在座各位也能核算出來,到歐洲到美洲光機票就可以想象得到,而且,不是所有的參展都滿載而歸(比如:日本展、武漢展等),所以說,我們四處找訂單為了什么,直接來說,是為了我們公司的生存發展,間接來說也是為了保證在座各位訂單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去抱怨這個訂單太小了,那個訂單不賺錢了,想想看,你們不賺錢的訂單,興偉公司可能虧得更多,但是,做生意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沒有一個人做生意總是賺,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有賠本的時候,但是,賺錢的時候畢竟還是多,如果在座有哪一位老板賠得多賺得少,我不相信有人還會坐在這里氣定神閑地喝茶開會。
因此,如何把我們的訂單一個個接過來,保質保量按時交出去,這就是在座諸位要共同努力的方向。至于人工成本,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隨著CPI指數不斷上漲、物價上漲 、匯率上漲等各種因素,人工成本只能是越來越高,要生存,我們只能在管理、在研發上下手,如何減少浪費、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提升品質,從而把我們的產品競爭力提高上去,把我們的價格沖上去,這才是我們制造型企業和配套服務型企業必須努力的方向。
我要說的很多,因為時間的關系,今天就講到這里, 感謝在座各位同仁能夠耐心聽我把話說完。
最后,祝所有協力廠商和興偉公司在20**年里合作愉快、共贏共利,為取得更大的進步而努力!
改用英國詩人雪萊的一句話來結尾:春天已經來了,冬天也不會遠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倘無危機,缺乏生機;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沒有遠見,必自尋短見。只有我們在座每個人都有憂患意識,我們才能真正抱成一團,不畏嚴寒冬天的到來,才能把我們的生意做得更大更強更持續,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雙贏!
謝謝大家!!
篇2:房地產企業供應商管理方案范本
房地產企業供應商管理方案范本
一、總則
1. 目的
為了穩定供應商隊伍,建立長期互惠的供求關系,特制定本管理方案。
2. 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向企業供應各類材料、零部件、設備及提供配套服務的廠商。
二、選擇供應商
1. 對每類材料或設備,由材料設備部進行市場調研后,提出3~5家候選供應商名單。
2. 企業成立一個由材料設備部、質量管理部以及技術部門組成的供應商評選小組。
3. 評選小組初審候選廠家后,由材料設備部實地調查廠家,并填寫《供應商調查表》。調查評價的內容如表7-8所示。
表7-8 供應商調查表
調查時間: 年 月 日
4. 經對各候選廠家逐條對照打分,計算出總分排序后決定取舍。
5. 核準為供應商的,可進行采購;沒有通過審核的,請其繼續改進,保留其未來候選資格。
三、供應商評價
(一)材料設備部制定評價指標,如表7-9所示,并依照此指標對供應商進行級別評定。
表7-9 供應商級別評價指標
指標
指標細化
權重
質量水平
1.供應材料的優良品率;2.質量保證體系;3.樣品質量;4.對質量問題的處理
30
交貨能力
1.交貨的及時性;2.擴大供貨的彈性;3.樣品的及時性;4.增、減定貨的供應能力
20
價格水平
1.優惠程度;2.消化漲價的能力;3.成本下降空間
25
技術能力
1.工藝技術的先進性;2.后續研發能力;3.產品設計能力;4.技術問題的反應能力
5
后援服務
1.零星訂貨保證;2.配套售后服務能力
5
人力資源
1.經營團隊;2.員工素質
5
現有合作狀況
1.合同履約率;2.年均供貨額外負擔和所占比例;3.合作年限;4.合作融洽關系
10
(二)供應商級別分為A、B、C和D級
各個級別的得分情況如下:
1.A級,85分(含)以上;
2.B級,70(含)~85分;
3.C級,60(含)~70分;
4.D級,60分以下。
(三)對選定的供應商,企業與之簽訂《長期供應合作協議》,在該協議中具體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互利互惠條件。
(四)材料設備部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供應商進行評價,對不合格供應商解除其長期供應合作協議。
(五)每年對供應商予以重新評估,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淘汰,從候選隊伍中再行補充合格供應商。
(六)企業可對供應商劃定不同信用等級進行管理。評級過程參照上述篩選供應商的辦法。
(七)對最高信用的供應商,企業可提供物料免檢、優先支付貨款等優惠待遇,對于被評為D級不合格的供應商,企業將中止同其開展的采購合作。
四、供應商關系維護
1. 企業對重要的供應商可派遣專職駐廠員,或經常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檢查。
2. 企業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供應商品進行質量檢測或現場檢查。
3. 企業要減少對個別供應商大戶的過分依賴,分散采購風險。
4. 企業需制定各采購件的驗收標準、與供應商的驗收交接規程。
5. 企業對重要的、有發展潛力的、符合企業投資方針的供應商,可以投資入股,建立與供應商的產權關系。
篇3:P地產公司供應商管理辦法
P地產公司供應商管理辦法
1.目的為了規范供應商的管理,客觀評價供應商的履約能力,為采購的效果和效率提供基礎保證,特制訂本辦法。
2.適用范圍本辦法適用于公司的供應商(包括總承包商、專業分包商、設備材料供應商)和服務類供應商(包括監理、勘察、設計、咨詢顧問、營銷策劃/代理/模型/樓書等)的管理工作。
3.定義
3.1合作供應商指向公司提供直接用于項目建設或維護的材料、設備、施工以及服務的組織。
3.2可試用供應商指經資質審查合格,具備向公司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資格,尚未合作或首次合作存在問題但不嚴重,并有意再次試用的供應商。
3.3合格供應商指與公司合作過,經公司評審為合格的供應商。
3.4戰略合作伙伴行業知名企業或已經評定為的合格供應商,經公司批準確定為戰略合作伙伴。
3.5不合格供應商不符合公司供應商資格初選條件,或經資格審查、評審為不合格的供應商。
3.6黑名單供應商在采購或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嚴重違約等行為的供應商。
4.職責
4.1采購部負責公司內材料,設備供應商信息的收集、初審、履約評審以及維保服務的評采購管理
4.2公司各專業管理部門(工程部、技術部、策劃部)
4.2.1負責設置歸口管理業務范圍內的供應商資格初選條件;
4.2.2負責歸口管理業務范圍內的供應商初選;
4.2.3必要時,參與歸口管理業務范圍內供應商的考察并提供專業意見;
4.2.4必要時,參與歸口管理業務范圍內供應商投訴調查并提供專業意見;
4.2.5必要時,參與對供應商的履約評審。
5.供應商資格管理
5.1供應商資格要求供應商資格必須符合公司規定的供應商資格初選條件。
5.2供應商信息收集與初審公司相關各部門應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收集供應商信息,建立擴充供應商信息庫,對于與業務需求相關的供應商應及時登記供應商信息。公司各相關部門應要求供應商按照標準格式填寫《供應商調查表》(附件一)并須提供表中要求的附件資料,并在一周內對供應商提供的資料進行初審,若不能滿足供應商資格初選條件要求,應報主管領導批準。
5.3供應商資格審查公司應對滿足供應商資格初選條件要求的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參與考察的人員必須由包括業務需求部門和預算部等2人以上組成。實地考察主要內容包括:產品顏色、樣式、外觀、質感等項目可選用型。考察結束后,必須組織填寫《供應商實地考察評分表》(附件二)或編寫《供應商考察報告》,參與考察人員要簽字確認。對于《供應商實地考察評分表》中得分60分以下或《供應商考察報告》評定為不合格的供應商,列入《不合格供應商信息庫》。對于《供應商實地考察評分表》中得分60分以上或《供應商考察報告》評定為合格的供應采購管理商,經公司審批后,列入《可試用供應商信息庫》備用。對于行業知名企業,可以直接報公司審批,列入《可試用供應商信息庫》備用。
6.供應商的選擇與評審
6.1入圍供應商確定公司合作供應商的選擇方式主要是邀請招標(定向招標)。
6.2履約評審
7.2.1在合同履行完畢(除保修部分內容)后,由采購經辦人組織工程、成本、設計、營銷等相關專業管理人員根據各自職責對合作供應商的技術、質量、交貨/工期、服務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7.2.2評價各方必須填寫《供應商履約評審表》(附件三),并簽字確認報主管領導審核后報送公司批準,公司以此作為參考依據對供應商作履約評審分析。
7.3維保評審保修期滿之后,由各公司客戶服務部、物業部組織評審供應商保修服務及配合質量,同時填寫《供應商保修服務評審表》(附件四),經公司客戶服務部審核后報送公司批準,公司以此作為參考依據對供應商作維保評審分析。
8.供應商的關系維系及沖突管理
8.1供應商的日常管理由公司各分管職能部門進行。
8.2建立定期的“合作情況調查”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公司每半年訪問供應商一次,及時掌握供應商的現狀,提交一份對每個供應商進行評價的報告,包括合作情況、生產狀況、供應商的發展動態等信息,交換雙方的意見和未來發展規劃。。
8.3重大問題即時報告制度,對于公司合作供應商反應的有關危及雙方的品牌及合作誠信的重大問題,公司各分管職能部門應在24小時內組織調查。
9.供應商違規處理在采購或合同履約過程中,供應商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將其列入供應商黑名單,給予取消合作資格一至三年或直至永久資格的處罰,違規情節極其嚴重觸犯法律的,應采取法律手段予以解決。提供虛假材料、隱瞞真實情況,騙取供應商入圍資格的;采購管理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10.附則本管理辦法由公司采購部組織編制,并負責組織解釋與修訂,自頒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