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學術規范建設方案
為貫徹《**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的精神,落實《**市“十二五”教育科研發展規劃》的相關要求,進一步繁榮我市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提升我市教育系統高層次人才的研究水平,推動全市各中小學(含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學術規范建設,制定本方案。
一、學術規范建設的重要性
學術規范是中小學教育學術研究工作應遵循的基本規范,是保證中小學教師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新的重要保障。
當前,中小學教育學術研究工作中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學術風氣不正、學術道德失范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研究工作中少數人違背基本學術道德,或抄襲剽竊,或由他人代寫學術論文,或署名不實;或粗制濫造論文,或杜撰、偽造過程性數據;或投機取巧,在只重經濟利益漠視社會效益的低層次刊物上發表所謂論文,甚至在假刊、套刊及其他一些非法刊物上發稿。受不良風氣的影響,在研究成果鑒定、項目評審以及學校評估等工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弄虛作假或試圖以不正當手段影響評審結果的現象。這些行為和現象,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嚴重損害了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形象,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為了維護學術研究的尊嚴,履行學術創新的使命,必須大力推進學術規范建設,努力構建科學求實、規范嚴謹、自由開放、有序高效、激勵創新、風清氣正的教育科研生態系統,提升教師的科研品質和科研水平。
二、學術規范建設的目標和原則
我市中小學學術規范建設的目標是:營造自由健康的學術研究氛圍,建立系統完善的課題管理、論文撰寫的規章規則,引領、鼓勵教師發現真問題,進行真研究,取得真成果。
為實現上述目標,在學術規范建設上應遵循以下原則:(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和諧統一的原則
學術自由的基本精神在于學術研究的自由意志、獨立精神和批判意識;既要積極推崇并維護中小學教師的學術自由,也要倡導教師在自由表達研究觀點的同時遵循共同的學術規范。
(二)制度規范與自我約束有機結合的原則
一方面,廣泛宣傳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我市教育科研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學術研究失范的監控和懲處;另一方面,積極提倡廣大教師自覺地尊重、維護和實踐教科研活動的職業道德,將學術規范內化為自身研究活動的行為準則及價值取向。
(三)事先預防和事后處理互為補充的原則
對于學術不端行為,要根據嚴重程度給予不同形式的懲處。同時,要著力于學術研究失范的預防機制建設,避免潛在的學術研究不端現象的發生。
(四)表現形式與研究過程雙向并重的原則
倡導教師要從細節做起,注重基礎性的形式規范,對于研究過程中包括引文注釋、觀點引證等技術、形式層面的具體規則精益求精;更要從內容層面對研究成果的原創性、實質性進展水平、理論的實際價值、學術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
三、學術規范建設的實施
(一)加強領導,標本兼治。
加強學術規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縣、區校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學術規范建設工作,形成區域教師全面動員、共同參與,各單位齊抓共管、分工負責、標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將學術規范建設納入縣區、學校的整體工作之中,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使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成立組織,專項督察。
擬成立“**市中小學教師學術規范指導委員會”,由教育行政領導以及教科研專家組成。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負責制定、解釋和評估縣區、學校學術規范建設方面的政策、規定,接受對學術道德問題的舉報,對有關學術道德問題進行調查,并向委員會提交明確的調查結論和處理建議。
(三)完善制度,強化管理。
完善市、縣區、校三級教育科研管理網絡。成立**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下設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掛靠市教科所)。各縣、區應相應成立縣、區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掛靠縣、區教科研部門),各縣、區、校原則上設立獨立的教科室。研制各級教科室的建設標準和教科研基地的建設標準,加強縣區、學校教科研機構建設和教科研基地建設,創建和評審市級優秀教科室。
在學術規范建設過程中,重在制度建設和機制建設,從晉級評優等方面進行引領,從褒獎優秀與懲治不端兩個方面同時著手,對違反學術道德規范的個人可視其行為和情節,給予相應處理。出臺《**市中小學教師學術規范基本要求(試行)》,完善教科研與教學實踐融為一體的工作制度、課題管理制度、學術成果評審制度。通過一系列建章立制工作,為加強學術規范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四)廣泛培訓,防微杜漸。
組織全市中小學教師、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廣泛參與討論修訂相關規章制度;加大培訓力度,分學段、分學科進行學術規范的通識和專識培訓;編發學術規范細則和典型案例供廣大中小學教師參考。充分利用全市各種資源,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力度,營造教師自律的良好學術研究氛圍。
(五)政策激勵,保障經費。
設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專項經費。各縣區每年設立課題研究專項經費,用于縣區級以上立項課題的研究。要特別重視對區域性重點課題和重大研究項目的經費投入,縣、區、校要給與相應的扶持。對市級重點課題、重大課題給予一定的專項資助,分三期撥付。在晉級評優等評審工作中,對于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與非規劃課題、中長期課題與短期課題在分值與權重上體現差異。
建立學術研究成果獎勵制度。進行年度學術研究成果獎的評選。對經市學術成果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學術風氣建設委員會審核的個人學術研究專著,對在主流刊物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研究報告、調查報告等,視質量和數量,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在省級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重大論文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每3年召開一次總結表彰會,進行表彰和獎勵。在晉級評優等相關評審中,對于主流期刊論文與一般刊物論文在分值與權重上體現差異,省級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主要賽事一等獎論文視同省級主流期刊發表。
開展教育科研先進評選、競賽活動。每兩年開展一次教育科研優秀成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優秀教育科研基地、科研型校長的評選活動,每年開展一次全市中小學(含學前教育、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研究能力競賽活動(雙年份小學和學前教育,單年份普通中學和職業教育),評選結果作為晉級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一二年三月
附件:《**市中小學教師學術規范基本要求(試行)》
篇2:學習《科研誠信和學術規范》感想
學習《科研誠信和學術規范》感想
在當今社會,判斷一個人的人品的基本標準之一便是這個人的誠信問題。誠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一個人立身社會的基本要求,就猶如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涉及到誠信問題,比如我們要真誠、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我們要要求自己一言九鼎,一諾千金。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我們更應該誠信待人,誠信對事,誠信科研。
在學習《科研誠信和學術規范》的課程后,我突然認識到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過程中時刻保持誠信品質的重要性。科學研究工作是科學領域中的檢索和應用包括對已有知識的整理、統計以及對數據的搜集、編輯和分析研究工作的總稱,任何一名科研工作者都擔負著尋找真理和答案,批判傳統和謬誤的職責。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我們要用百分之一百的誠信態度去對待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數據和每一個偶然事件。就像我的導師曾經說過,他說:“我們做科研的,不在乎你做了多少事,也不在乎你犯了多少錯誤,更不在乎你的數據與理論值有多大偏差,我們要的是最真實的數據和最真實的結果,也許我們會遇到無數挫折和失敗,但是我們一定要誠實。”我相信他說的是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最應該保持的優良品質。只有用真實的數據和結果才能理直氣壯的說話。然而,講誠信,并不是說說,很多人說得容易做起來難。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誠、誠而難信的一種劣根性緣故,他們以利益確定誠信,以自私和貪婪玩弄誠信。在現實社會生活里,我們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誠信,弄得人去尋找誠信的機會和條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別人有誠信講誠信,而自己就很難用誠信來對待他人。在文明發展的今天,更應該體現人事的誠信度,結果卻令君大失所望。
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中,我國的學術界科研不誠信的案例比比皆是,從老師到學生,從職位高者到普通教師,在這些人看來仿佛誠信已經遙不可及,達到目的才是唯一王道,下面我就舉幾個例子。比如西南交大副校長黃慶教授抄襲論文,博導資格被取消,他抄襲別人的論文不僅不備注引用,而且基本逐字復制,或者故意改寫其他作者論文中的一部分,雖然他刻意隱藏抄襲行為,但還是被人民群眾舉報,最終不得不為自己的惡性付出代價。再比如,中科院一博士論文造假被撤銷博士學位,在這個案例中,黃某某僅僅是偽造了幾個數據,用沒有用實驗得出的數據撰寫博士畢業論文,自以為只要畢業了就高枕無憂了,可她萬萬沒想到竟然會有馮同學重復她的實驗,當馮同學沒有得到她的那種結果后,專家多次與她聯系并詢問如何能獲得她的那種高產率,可是她卻并沒有給出正面答復,多次聯系無果后,這位馮同學只能報告了導師。在以上兩個案例中,不過當事人是否是缺乏科研誠信意識或者是本身就不知道在科研中不誠信會招致惡果,但是結果都是會為自己的無知和鄙行付出承重的代價。這也從正面教育了我們,作為一名剛入學的研究生,加強《科研誠信和學術規范》課程的學習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我記得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在作題為《大學的學術誠信與科學精神》專場報告時,寄語四川大學全體師生:“你們可以不驚天動地,但必須要有誠信。你們可以什么都破產,但學術信譽不能破產。”這位謝老師的意思是很明確的,就是要廣大師生一起保持謙卑謙遜的態度,秉持老一輩科學家誠信立人處事的作風,時刻保持著對科學孜孜不倦的探索欲望,確保自己研究的目的只在于推動科學的進步;就像我國老一輩科學家竺可楨、師昌緒等,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不求名利,沉下心來做學問,在為學之道上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唯其如此,才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看看我們身邊,我們的老師和師兄師姐們哪一個不是勤勤懇懇的工作和學習,他們始終堅持而執著的遵循科研的真諦,不怕辛苦不怕麻煩,在科研的第一線為我們保駕護航,他們為我們樹立了最真實的榜樣,讓我們在迷茫和無知時找到前行的方向,他們尚且如此,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跟上節奏呢。再者,我們已經是一名碩士研究生了,我們很可能成為未來國家的棟梁之材,我們要為祖國的科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無論是做人做事,我們都必須以誠信為第一準則。然而在我國,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還沒有開設科研誠信、科研行為規范的課程,也缺乏適合的教材和讀本。許多年輕人甚至有一定研究經歷的科研工作者也不很清楚“什么該為”與“什么不該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學校在一開學就針對研究生新生進行入學的《科研誠信和學術規范》教育,不僅可以讓我們認識到為人基本乃誠信,還可以讓我們在今后的科研和學習中時刻保持警惕,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畢業而犯下終生遺憾的大錯。
因此,能夠學習這門課程,對我個人而言意義極大,這門課不僅告訴我怎么杜絕上述事件的發生,而且告訴我要從平時的點點滴滴做起,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即便會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結果和實驗數據,我們都不能用投機取巧的心理去刻意湊數據,刻意靠近理論值,我們應該用事實說話,實事求是,做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簽名:
時間:
篇3:中小學教師學術規范建設方案
中小學教師學術規范建設方案
為貫徹《**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的精神,落實《**市“十二五”教育科研發展規劃》的相關要求,進一步繁榮我市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提升我市教育系統高層次人才的研究水平,推動全市各中小學(含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學術規范建設,制定本方案。
一、學術規范建設的重要性
學術規范是中小學教育學術研究工作應遵循的基本規范,是保證中小學教師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新的重要保障。
當前,中小學教育學術研究工作中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學術風氣不正、學術道德失范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研究工作中少數人違背基本學術道德,或抄襲剽竊,或由他人代寫學術論文,或署名不實;或粗制濫造論文,或杜撰、偽造過程性數據;或投機取巧,在只重經濟利益漠視社會效益的低層次刊物上發表所謂論文,甚至在假刊、套刊及其他一些非法刊物上發稿。受不良風氣的影響,在研究成果鑒定、項目評審以及學校評估等工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弄虛作假或試圖以不正當手段影響評審結果的現象。這些行為和現象,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嚴重損害了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形象,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為了維護學術研究的尊嚴,履行學術創新的使命,必須大力推進學術規范建設,努力構建科學求實、規范嚴謹、自由開放、有序高效、激勵創新、風清氣正的教育科研生態系統,提升教師的科研品質和科研水平。
二、學術規范建設的目標和原則
我市中小學學術規范建設的目標是:營造自由健康的學術研究氛圍,建立系統完善的課題管理、論文撰寫的規章規則,引領、鼓勵教師發現真問題,進行真研究,取得真成果。
為實現上述目標,在學術規范建設上應遵循以下原則:(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和諧統一的原則
學術自由的基本精神在于學術研究的自由意志、獨立精神和批判意識;既要積極推崇并維護中小學教師的學術自由,也要倡導教師在自由表達研究觀點的同時遵循共同的學術規范。
(二)制度規范與自我約束有機結合的原則
一方面,廣泛宣傳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我市教育科研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學術研究失范的監控和懲處;另一方面,積極提倡廣大教師自覺地尊重、維護和實踐教科研活動的職業道德,將學術規范內化為自身研究活動的行為準則及價值取向。
(三)事先預防和事后處理互為補充的原則
對于學術不端行為,要根據嚴重程度給予不同形式的懲處。同時,要著力于學術研究失范的預防機制建設,避免潛在的學術研究不端現象的發生。
(四)表現形式與研究過程雙向并重的原則
倡導教師要從細節做起,注重基礎性的形式規范,對于研究過程中包括引文注釋、觀點引證等技術、形式層面的具體規則精益求精;更要從內容層面對研究成果的原創性、實質性進展水平、理論的實際價值、學術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等方面進行客觀評價。
三、學術規范建設的實施
(一)加強領導,標本兼治。
加強學術規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縣、區校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學術規范建設工作,形成區域教師全面動員、共同參與,各單位齊抓共管、分工負責、標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將學術規范建設納入縣區、學校的整體工作之中,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使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成立組織,專項督察。
擬成立“**市中小學教師學術規范指導委員會”,由教育行政領導以及教科研專家組成。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負責制定、解釋和評估縣區、學校學術規范建設方面的政策、規定,接受對學術道德問題的舉報,對有關學術道德問題進行調查,并向委員會提交明確的調查結論和處理建議。
(三)完善制度,強化管理。
完善市、縣區、校三級教育科研管理網絡。成立**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下設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掛靠市教科所)。各縣、區應相應成立縣、區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掛靠縣、區教科研部門),各縣、區、校原則上設立獨立的教科室。研制各級教科室的建設標準和教科研基地的建設標準,加強縣區、學校教科研機構建設和教科研基地建設,創建和評審市級優秀教科室。
在學術規范建設過程中,重在制度建設和機制建設,從晉級評優等方面進行引領,從褒獎優秀與懲治不端兩個方面同時著手,對違反學術道德規范的個人可視其行為和情節,給予相應處理。出臺《**市中小學教師學術規范基本要求(試行)》,完善教科研與教學實踐融為一體的工作制度、課題管理制度、學術成果評審制度。通過一系列建章立制工作,為加強學術規范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四)廣泛培訓,防微杜漸。
組織全市中小學教師、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廣泛參與討論修訂相關規章制度;加大培訓力度,分學段、分學科進行學術規范的通識和專識培訓;編發學術規范細則和典型案例供廣大中小學教師參考。充分利用全市各種資源,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力度,營造教師自律的良好學術研究氛圍。
(五)政策激勵,保障經費。
設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專項經費。各縣區每年設立課題研究專項經費,用于縣區級以上立項課題的研究。要特別重視對區域性重點課題和重大研究項目的經費投入,縣、區、校要給與相應的扶持。對市級重點課題、重大課題給予一定的專項資助,分三期撥付。在晉級評優等評審工作中,對于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與非規劃課題、中長期課題與短期課題在分值與權重上體現差異。
建立學術研究成果獎勵制度。進行年度學術研究成果獎的評選。對經市學術成果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學術風氣建設委員會審核的個人學術研究專著,對在主流刊物發表的學術研究論文、研究報告、調查報告等,視質量和數量,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在省級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重大論文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每3年召開一次總結表彰會,進行表彰和獎勵。在晉級評優等相關評審中,對于主流期刊論文與一般刊物論文在分值與權重上體現差異,省級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主要賽事一等獎論文視同省級主流期刊發表。
開展教育科研先進評選、競賽活動。每兩年開展一次教育科研優秀成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優秀教育科研基地、科研型校長的評選活動,每年開展一次全市中小學(含學前教育、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研究能力競賽活動(雙年份小學和學前教育,單年份普通中學和職業教育),評選結果作為晉級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一二年三月
附件:《**市中小學教師學術規范基本要求(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