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通江縣教育局中小學幼兒園推進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動員會議精神,積極探索推進我校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全面提升我校的社會管理水平,著力解決影響學校平安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切實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師生的合法權益,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據通江縣教育局《關于印發〈通江縣中小學幼兒園推進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通教發[**]31號)要求,制定如下試點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全員參與、科學管理的原則,積極探索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方法和措施,不斷建立健全校園綜治維穩機制,凝聚教育合力,努力維護校園平安、和諧、穩定,提高辦學質量,進一步夯實學校“三全”精細化管理基礎,努力推動學校科學、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通過建立和完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校園治安防控體系、各類組織服務管理體系、公共安全管理體系、應急管理體系、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體系、輿情監管體系”等社會管理創新項目,促進我校平安和諧穩定形勢持續好轉,學校管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為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家長、服務學生,切實推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營造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再上新臺階。
三、主要內容
(一)學校成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具體措施
1、安全法制課做到計劃、課時、教材、師資、效果“五落實”。通過課堂教學、專題講座、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形式,有計劃地開展安全常識教育,尤其要把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一氧化碳中毒、防擁擠踩踏、防火災、防溺水、防盜竊、防傷害、防自然災害等作為教育重點,切實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自覺遵紀守法,積極營造廣大師生“珍愛生命、拒絕毒品、遠離*”的濃厚氛圍。
2、堅持“抓安全、保穩定、構和諧、促質量”和“一統一”、“兩縱兩橫”、“三全”、“四化四嚴”、“樹立五種意識,客服五種心態,做好五個強化”的
安全管理思路即“一統一”即統一部署;“兩縱”即校長—分管安全副書記—安保處—年級組—班主任—學生,值周領導—值周教師—值周班級—學生;“兩橫”即安全辦公室—各處室、各部門(包括膳食中心),治保委—學生會—安全監督員—學生;“三全”即全員、全程和全方位;“四化四嚴”即責任具體化、管理科學化、程序規范化和活動系列化;嚴進、嚴教、嚴管和嚴出;“樹立五種意識,客服五種心態,做好五個強化”即樹立政治意識、法紀意識、責任意規矩意識和風險意識,客服僥幸心態、麻痹心態、松懈心態、抵觸心態和冷落心態,做好強化領導、強化責任、強化檢查、強化考評和強化問責。進一步落實學校精細化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校園安全管理,保障廣大學生擁有平安和諧的校園和良好的受教育環境。
3、一月一次組織人員對學校的校舍及其附屬設施、消防設施、在建工程、維修工程、教學設施(含體育設施、實驗設備)、生活設施、活動場所等進行徹底安全隱患排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建立臺賬并實行銷號整改,對一時不能整改的必須落實有效防范措施,確保不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篇2:鄉鎮書記創新社會管理座談會發言稿
鄉鎮書記創新社會管理座談會發言稿
按照縣委要求,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和準備,方才又聽了各位領導的講座以及各單位的發言很受啟發,受益匪淺。**鎮地處縣城中心,城鄉結合,是**縣城關重鎮,創新社會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對于發展經濟,穩定社會,實現縣委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其它鄉鎮也將產生重要輻射。因此在工作實踐中總結了八條粗淺見解與大家商榷。
一、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根本。
俗話說:“窮了奸,餓了吵,不窮不餓矛盾少”。創新社會管理的根本就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反過來也會推進社會管理。幾年來,**鎮立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個根本,創立大型沼氣,建設沼氣溫室,創立CC小菜園,完成泥草房改造任務,修筑城鄉公路,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縮短城鄉差距,從根本上推進了社會管理。
二、宣傳教育、公眾參與是創新社會管理的基礎。
創新社會管理沒有公眾的積極參與,實現社會管理任務目標就是一句空話。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調、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宣傳教育和發動公眾參與十分重要。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教育提高公眾的主人翁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文明素質,啟發動員公眾參與,把社會管理作為每個公眾自己的事情。幾年來,**鎮開展培訓、普法宣傳、組織講座、印發傳單、張貼標語等采取多種宣傳教育形式,公眾參與意識較強,為創新社會管理奠定了基礎。
三、幸福和諧、富裕安寧是創新社會管理的目標。
人民群眾即是社會管理的實施者也是受益者,創建和諧有序、富裕安寧的生活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要求。為實現群眾期盼,我們在社會管理中重點加大社保、醫保、環保、住房、就學等方面的投入,使城鄉居民基本上實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逐步實現幸福和諧、富裕平安的小康目標。
四、公平正義、社會進步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核心。
古人馬中錫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從法律、制度、政策上營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享受社會各種資源,為其提供平等的發展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解決行政不公不廉的問題。在這方面我們今年完善了20項制度,有效的保證了依法行政,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
五、化解矛盾、促進穩定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抓手。
幾年來,**鎮以縣委發展戰略大局為重,立足城關鎮重要位置,認真化解社會各類矛盾。20**年鎮里抽調干部成立專門班子,將900多名“五七工”、“家屬工”穩定到鎮里,緩解*壓力;20**年在CC村征地工作中落實了191人的社保問題。近年來,我們強化社會管理,化解了原基金會矛盾、草原漁塘土地等資源發包矛盾,火災、群訪、越級*等不安全不穩定因素大輻下降。化解矛盾、促進穩定即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手段,也是主要任務。
六、創新機制、科學民主是創新社會管理的途徑。
我們在推進社會管理中創新機制,嚴格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有序的原則作決策。對“三重一大”、重大項目推進等問題,按照有關政策法律,通過公眾參與,實行公開,按照程序作出決策,在推進落實過程中作到一步一公開。實踐證明只有科學民主、依法有序的行政決策機制,才能有效避免失誤;才能不斷創新社會管理;才能切實做到實現依法管理、科學管理、人性化管理。
七、依法行政、監督問責是創新社會管理的手段。習xxx說:“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社會管理的權力主體是政府,政府在行使社會管理權的過程中必須依法、監督和問責。我們在推進草原魚池、林權等重大事項發包、檢查和管理中,首先要求政府按照職能分門別類,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法律法規,研究制定計劃時限,黨委組織落實監督,每項工作完成后落實獎懲和問責。幾年來,我們依法行政、監督問責較好的完成了各頂工作任務。
八、黨的領導、群眾路線是創新社會管理的保證。***提出的“為民務實清廉、群眾路線”方針是指導我們推進創新社會管理的根本指導。沒有黨的領導,就失去靈魂和方向;離開群眾就是無水之魚。缺少這兩點我們一事無成。因此,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群眾路線。我們**鎮黨委要立足城關鎮這個重要位置,站在縣委、縣政府的戰略大局,在縣委的領導下,發動全鎮廣大群眾,在推進創新社會管理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