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走百家門、知百家情、做百件事”活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崇明縣《關于開展物業服務行業“走百家門、知百家情、做百件事”活動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根據進一步加強物業服務行風建設,提升物業服務行業形象,不斷提高行業滿意度的要求,E物業積極適應新要求、服務新需求、謀劃新追求,全面開展以“走百家門、知百家情、做百家事”為主要內容的“三百”工程實踐活動。為開展此項活動,結合公司工作實際,特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 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全會精神,強化服務功能,推進參與社會,進一步完善社區自治機制,形成“抓根本、管長遠”的長效工作機制,努力實現、維護、發展好社區居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物業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原則
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實效。按照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要求,以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精神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將“三百”工作納入E物業的重要工作,貫穿經濟工作始終。同時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三百”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標準。
堅持全面發展,突出重點。在全面了解、掌握社區居民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服務范圍,開發服務項目,分類分層次滿足廣大社區群眾的需求。在此基礎上突出重點,加大服務工作力度,以及社區內出現的急、難、險等問題,努力消除社區不和諧、不安全因素,實現社區和諧發展。
堅持親情化服務,真誠為民。把E的“三真”(真情、真誠、真心)作風作為“三百”工作的服務準則。要熱心服務,貼近社區居民,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要誠信服務,對居民反映的各類問題做到件件有答復,事事有回音,取信于社區居民;要講究效率,保證質量,像對待親人一樣用心幫扶,切實提高居民滿意度。
二、工作內容
緊密結合E工作實際,將工作重心突出在掌握民情、了解民意、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上,實現和諧社區建設全面發展。
(一)走百家門
各管理處從4月5日起,主動上門宣傳物業服務相關法律和政策只是,征詢業主對物業服務的意見和建議,結合發放宣傳資料和活動走訪記錄單,解答業主相關咨詢和疑問,使業主增長物業知識,增強物業意識。在此基礎上,認真填寫《物業服務企業“走百家門,知百家情,做百件事”活動走訪記錄單》,并征詢業主對小區物業服務方面的評價,記錄業主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二)知百家情
由小區經理及主管通過詢問、走訪,與業委會及業主代表、樓組長建立長期聯絡機制,掌握了解業主自住或租住人員基本情況,家庭車輛情況,飼養寵物情況等;查看業主住房安全情況,主動替業主檢查下水管以及電器設備線路是否正常等相關物業設備是否需要整修。
(三)做百件事
根據走訪情況,結合小區實際,對業主反映的突出問題認真研究、妥善解決,積極回應業主的訴求,對業主提出的意見、建議、存在的問題,在管理處服務的范圍內給予最大程度的協助解決,化被動為主動,以熱情飽滿的態度為業主提供優質的服務。并在活動中對反映問題及時歸納整理,按輕重緩急及時給予反饋和處理,確保落實的完整度和長效化。對于活動中發生的細節問題和開展情況,做好記錄跟蹤,并形成活動總結。
(四)調動積極性,做到“三必到三必訪五必報”。
切實發揮小區管理處的作用,調動每位員工的積極性,做到“三必到三必訪”(即居民求助必到、社區突發事件必到、社區重要活動必到;獨居老人每月必訪、殘疾人員每月必訪、重點幫扶人員每月必訪)
實行“一卡一庫”管理(一卡:社區必訪居民信息卡,按居民家庭逐一實行建檔登記;一庫:社區居民基礎信息數據庫,m.dewk.cn社區居民有關信息、歷史變化情況輸入數據庫管理),確保小區管理處全面掌握社情民意。
服務居民是物業服務工作的根本,是處理好各項事務、滿足社區居民需求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更是構建和諧社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E物業的員工做好服務員的同時,還要做好信息員,做到“五必報”(即社區公共設施損壞必報、庭院樓道不潔必報、居民房屋出租必報、有不安全隱患必報、有不穩定因素必報)。
(五)落實好三項制度,用機制保障服務工作
1、落實好民情日志制度。小區管理處要通過記錄社區民情日志的方式及時、準確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工作狀況。主要內容應包括了解或反映的居民情況、采取的工作措施、處理結果、居民反饋意見。
2、落實好分析研究制度。小區管理處定時召開民情分析會,對收集到的社情民意進行梳理分類,落實責任人辦理,確保社區情況處理及時。
3、落實好民情回應制度。對一些在管理處范圍內能夠解決的問題,管理處要立即予以處理。
E在崇明地區范圍廣,樓盤多,分散廣。根據這一情況,公司于各管理處成立活動領導小組,以小區為單位具體落實。
篇2:物業社區文化活動實施方案
物業社區文化活動實施方案
社區文化活動是增加業主與開發商、物業公司交流的有效渠道,是營造小區人文環境的必要手段。是社區成員包括業主和管理人員塑造的反映社會文明、體現現代生活方式、具有個性特征的小區居住理念及其活動方式的綜合。是創造社區良好人文環境和提高住戶生活品味的重要手段。服務中心將引導社區居民開展健康向上的群眾文體活動,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協助物業推廣和銷售。******將依托******大社區的有利條件,和社區融合在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
社區文化目標
******位于市中心地段,而合肥又以豐厚的文化底蘊而著稱。我們將通過業主樂于參與的大眾文化和高雅文化為載體,以“營造酒店式家居新理念”、“社區體育文化節”等為主題,堅持大中小相結合、以青年動力營為宣傳點,設置社區文體專員,合理做出社區文化活動計劃和安排,優先保證社區文化活動經費及活動場所,指導開展多樣化、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區文化活動,并突出一些有特色的固定性社區文化活動。
社區文化活動具體實施
環境文化建設
社區環境是社區的臉面,是社區文化的依托,是最直接最明顯的外在表現,時時刻刻影響著業主的心理和情緒,影響著業主的生活質量,影響著社區的人文環境。環境建設是社區文化建設的起點,經過精心設計和精心維護的環境有助于良好社區文化的形成。
綠色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征,環境綠化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現代人的迫切需要,生活多一點綠色,生活便多一點輕松,多一點健康。物業服務中心將根據該小區的綠化規劃特點,合理劃分管理區域,管理好綠化,同時利用社區文化節向居民傳授園藝花卉知識,鼓勵引導居民發揮絕妙的想象,綠化自己的小空間,共同參與搞好立體綠化,垂直綠化,全民綠化,從而使城市主場成為園林式、花園式“綠色”社區。
篇3:教工宿舍樓物業管理試行辦法
校教工宿舍樓物業管理試行辦法
為加強宜昌外校教工宿舍樓物業管理,促進文明進程,創建整潔、文明、安全、生活方便的居住環境,維護產權人、使用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規,結合本地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1、實行業委會領導下的自主管理。
2、物業管理費按0.3元/平方米·月收取(隔樓按2/3的面積計算)物管費由業委會專戶專人保存,使用或存折交學校財務室代管。業委會每年公布一次物管費的收支情況。房屋買賣時,必須繳齊物管費后才予交易。
3、住戶使用房屋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①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得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外貌、規劃設計用途,不得在平臺、屋頂、空地、通道或其他公共場地和部位搭建建筑物、構筑物。
②不得在公共區域堆放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品,不得在樓梯間、通道、平臺堆放物品、生火、做飯擺攤設點等危害他人利益的活動。
③禁止占用、踐踏公共綠地,不得損壞花草樹木。
④禁止亂拋垃圾、雜物;禁止發出超出規定標準的噪音;
⑤嚴禁影響市容及通告的亂搭、亂建、亂掛、亂涂、亂畫、隨意張貼。禁止在小區放養寵物、雞、犬聲不得干擾他人休息。
⑥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4、門房保安人員由業委會直接招聘,其職責、管理、考核、工資標準由業委會集體研究確定。
5、對違犯本規定,或相關管理人員玩忽職守的,由業委會直接追究其責任,限期整改,復原賠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6、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