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標準--安全類
一、人員素質
1.安全員崗位人員按照企業形象策劃手冊統一著裝,各崗位按照工作要求統一形式配戴警用器械、臂章和鑰匙等工具,符合應急要求;私用物品的配帶不影響統一形象;站立時至少保持跨立姿勢。
2.安全員應熟悉小區的環境,熟悉小區的消防設施位置,熟悉本崗位工作方法和流程。
3.安全員行為言語規范、作風嚴謹、值勤文明、訓練有素、認真負責。
4.安全員具有使用消防器材、撲滅初始火災、人工呼吸、外傷包扎、火災救援等技能。
5.安全員每周至少一次身體素質訓練,一次業務素質的培訓,突發事件處理協助正確處理獨立正確處理獨立正確處理
二、內務管理
1.安全崗位所用器具保持完好,擺放整齊,標識清楚,電器設備電力充足,不影響正常使用。
2.集中住宿房間應保持干凈、整齊、無異味、無亂掛亂放亂貼等現象,并具有完善的監督制度。
3.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內部溝通,并保存記錄。
4.項目須保存足夠處理突發事件的力量,原則上安全員外出人數不超過不當班安全員總人數的50%(不含50%)。
三、綜合安全
1.安全崗位實行24小時值班及巡邏制度,并有交接班記錄。
2.根據社區狀況實行至少二級監控安全保衛工作,整個小區安全防范有一個較封閉或有效的管理體系。
3.對高空作業人員行為應符合作業安全需要。
4.對危機人身安全處應設有明顯標識和具體的防范措施。
5.可控事件年發生數2件以下。
四、治安管理
1.有效控制外來人員,確保形跡可疑人員或無明確目的的探訪人員逗留小區。
2.對大型和貴重物資搬運要做到責任可追溯到用戶本人。
3.社區公共區域無易爆、劇毒、強腐蝕、放射嚴重危害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危險品存放。
4.對突發事件如偷盜搶、意外傷害、非法*、在逃通緝犯等行之有效的處理辦法,對相關技能應能把握。
5.在小區范圍內若發生緊急事件至少應作如下有效反應:
7層以下10層以下10層以上作出正確判斷和指揮統一、即時、恰當
人防2分鐘內3分鐘內采取封鎖行動機防即時
徒步2分鐘內3分鐘內5分鐘
趕到事發地點時間
機動2分鐘內
攜帶事發性質對應工具正確,有效
6.每個小區應具有兩套以上的巡邏路線圖,巡邏簽到周期與規定周期差誤不能超過整個周期時間的20%,特殊原因有注明的除外。
7.對非本公司員工的施工人員或供方人員需進行登記、易識別性和其行為舉止的管理。
五、交通管理
1.停車場有清晰、有效、規范的安全、交通標識。
2.小區區域內嚴禁機動車鳴笛,有明確的限速標志。
3.經營性停車場須具有當地政府要求的合法證件。
4.所有機動車施行一車一單據、進出有憑據或車車進出要登記的封閉管理,對紙制憑據和電子憑據的至少保持1個月的追溯根據。
5.對車輛進出敬禮且動作標準、規范。
6.對機動車車主應有雙方明確車輛及車輛物品的管理責任關系。
7.機動車出入口都應設有緩沖和防強闖設施,并能有效發揮功能。
8.機動車場地應標識明顯的車位線,車位、交通線路、出入口規劃合理。
9.機動車停放整齊有序,指揮車輛動作標準規范。
10.夜晚在機動車場值勤的安全員應著反光衣。
11.非機動車管理有序,停放整齊,存取方便,無亂停、亂放、疊放現象。
12.車場現金應和票據相吻合,移交清晰。
13.惡性交通事故發生數為0。
六、消防管理
1.有效按照消防安全責任制度落實,定期進行檢查,并有保存總結資料。
2.對小區業主每年至少兩次的普及消防知識宣傳。
3.消防設備設施完好無損,可隨時啟用,嚴禁挪為他用。
4.消防通道暢通,無阻礙物和不符合消防規定的門。
5.火警通報后緊急救援隊成員應攜帶相應消防器具應在2分鐘內(參照緊急事件處理相關標準)趕到現場,各崗位能熟練地按照規定的滅火流程投入滅火工作。
6.滅火器選擇和配置數量標準燃燒特性及場所滅火器類型配置基準(每只2公升)一般由含碳固體可燃物組成的場所,如公共場所、過道走廊水型、泡沫、磷酸銨鹽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
1只/20m2
存放有汽油、煤油、柴油、
酒精、油漆等場所,如油
類倉庫、機房等
干粉、泡沫、鹵代烷、二
氧化碳型滅
火器。1只/10m2
大量電器或帶電設備場
所,如配電房等
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
型滅火器。
1只/10m2
補充說明:
A.地下建筑滅火器配置基準數量應在配置基準上增加30%。
B.設有消防栓的場所,可相應減少30%;設有滅火系統的場所,可減少50%;設有滅火系統、消防栓的場所,可相應減少70%。
C.一個滅火器配置場所內的滅火器不應少于2只,每個設置點的滅火器不宜多于5只。
D.滅火器設置明顯便于拿取,并有明顯標識。
7.每個小區必須備有消防斧頭、消防扳手、鐵撬、鐵錘等消防工具,以及警戒帶、醫療箱、防煙防毒工具等。
8.對燃油罐儲備時,要進行隔離管理,區域內嚴禁煙火,配置足夠滅火器材。
9.公共火災發生數為0,火警有效控制率為100%。
七、智能防范
1.監視攝像機設置位置、攝影范圍合理、畫面清晰。重要場所停車場和出入口應設有錄像,錄像至少保持一個月。
2.消防中心和監控中心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勤,對信號隨時做出反應,并做必要記錄。
3.紅外報警系統等安全防范系統應確保全天侯布防的需要,信號接受反應靈敏。
篇2:盟消防安全防范管理標準
盟東城消防安全防范管理標準
序號項目“z城”管理標準
1)綜合管理
1.建立、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設消防安全負責人,逐級逐崗明確消防安全職責。
2.每年組織2次有員工、業主或使用人參加的消防演練。
3.設置消防安全宣傳專欄,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每年對員工進行2次消防安全培訓。
4.每日防火巡查1次,每月防火檢查2次,按照規定每年檢測1次建筑消防設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和消防設施、器材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5.發現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和火災隱患,立即糾正、排除;無法立即糾正、排除的,應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報告。
6.消防控制室設專人24小時值班,每班2人,及時處理各類報警、故障信息。
7.發生火情立即報警,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疏散遇險人員,協助配合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工作。
2)消防設施設備維修養護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火災報警控制器、聯動控制設備每日巡查1次設備運行情況,保證24小時連續正常運行;每月檢查測試1次報警控制器、聯動控制設備的報警、聯動控制、顯示、打印等功能;每年機柜內部除塵1次。2).火災報警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警報裝置每月抽查測試1次火災報警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警報裝置的報警、警報功能;探測器投入運行2年后,每3年由專業清洗單位清洗1次。3).備用電源每月檢測切換1次主、備電源;每季度備用電源、蓄電池充放電試驗和表面除塵1次。
2.消防廣播系統每月檢查測試1次消防專用電話、重要場所的對講電話、對講電話主機、播音設備、擴音器、揚聲器的聯動、強制切換功能,并測試音量;每年機柜內部除塵1次;每年機柜內的設備內部除塵1次。
3.防排煙系統每月檢查測試1次防排煙風機、排煙閥的聯動功能,核對風速;每年養護防2次排煙風機、電源控制柜、風口、排煙閥等。
4.防火分隔設施每月抽查測試1次防火門的啟閉功能、防火卷簾的手動和自動控制功能、電動防火閥的聯動關閉功能;每年在防火卷簾門的電機轉動、齒輪鏈條傳動部位補充1次潤滑油,電控箱內部除塵1次;每年維修養護2次防火門附件,在門的轉動部位補充1次潤滑油。
5.水滅火系統消防泵、噴淋泵每月盤車1次,每季度檢查1次潤滑情況;每年養護1次室內、外消火栓。
6.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每月測試切斷正常供電1次,測量1次照度和供電時間。
7.消防電梯每月檢查測試1次按鈕迫降和聯動控制功能,轎箱內消防電話。
8.滅火器每日巡查1次滅火器數量、位置情況,每月檢查核對1次滅火器選型、壓力和有效期,保證處于完好狀態。
篇3:第一醫院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管理制度
第一條 為了檢查和評估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糾正措施,持續改進安全管理績效,實現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結合醫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本醫院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管理。
第三條 醫院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為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管理機構。
第四條 醫院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的管理職責:
(一)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全面負責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工作。
(二)負責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編制、實施醫院年度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計劃,建立績效評定檔案;
(三)負責按照制定的績效評定計劃組織實施績效評定工作;
(四)負責檢查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施情況,對績效評定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制定糾正、預防措施,落實醫院相關部門對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情況的考核;
(五)負責將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評定結果向全院職工通報;
(六)負責績效評定有關檔案進行存檔管理。
第五條 績效評定內容及要求
績效評定內容及周期:醫院應從目標、組織機構和職責、安全生產投入、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訓、生產設備設施、作業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職業健康、應急救援、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以及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等方面,每年至少1次進行安全標準化進行績效評定,并按照安監部門與上級衛生部門的要求,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計劃和措施,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六條 績效評定方法:查閱文件和記錄、詢問、現場檢查等。
第七條 績效評定過程
(一)計劃
醫院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于每年年底前制訂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計劃,交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批準后執行。但在發生下列情況時,必須及時重新制定績效評定計劃:
1、組織機構、組織規模、重要領導人發生重大變化;
2、外部環境、法規、標準發生重大變化;
3、發生傷亡事故;
4、上級部門對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進行重大調整。
(二)檢查
1、按照評定標準對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情況進行評定,并如實填寫《醫院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評定表。
2、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根據本單位評定情況,在醫院范圍內組織綜合檢查和評價。
(三)整改
各科室針對檢查出的不符合項應及時進行整改,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并填寫《安全生產標準化不符合項整改情況表》。
(四)跟蹤驗證
1、各科室應及時對整改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驗證,并做好相應記錄。對驗證后仍不合格的由責任科室重新制定、實施整改措施,并重新驗證,直至確認有效。
2、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對各科室檢查出的不符合項進行跟蹤驗證,對驗證后仍不合格的由各科室重新制定、實施整改措施,并重新驗證,直至確認有效。
(五)報告與分析
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于每年12月25日前編制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
zz市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