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翻新處理與重新鋪裝的比較
1.石材需要翻新處理各個情況
A.新鋪裝的石材。
由于石材的切割加工工藝或鋪裝工人的手藝問題都會造成剪口落差現象,且邊縫內也極易藏污納垢,不便以后的日常護理,也影響石材的整體美感。
B. 使用中石材出現磨損、劃痕、啞光現象,用晶面處理方式也做不出其應有的亮度與效果。
C. 使用中石材由于未得到正確的護理,出現裂紋、麻坑等現象。
2.石材翻新處理與舊石材敲掉重新鋪裝的比較
A.費用。石材翻新處理比重新購買鋪裝節約成本80%以上。
B.效果。石材翻新處理后的石材平整度、亮度、美觀度都較好。
C.效益。石材翻新處理不影響單位的正常營業,可安排在晚上或非營業時間進行。
D.資源。石材是一種可以經過翻新再生 ,恢復其美觀及光澤,重復使用的建材。應絕對避免任意敲掉,重鋪以免浪費金錢及地球資源,石材翻新處理也是一種節約資源的表現。
篇2:辦公樓石材地面鋪裝施工方法
辦公樓石材地面鋪裝施工方法
本工程石材地面使用較多,其品種和拼花效果也較多,石材材料品種必須符合設計和選樣要求,加工質量應達到國標優等品標準,為保證鋪裝質量,"干硬性砂漿+粘結砂漿+石材"的總厚度不應小于50mm。
1工藝流程:
準備工作→試拼→彈線→試排→刷水泥漿及鋪砂漿結合層→鋪大理石板塊 (或花崗石板塊)→灌縫、擦縫→打蠟
2施工工藝:
2.1準備工作:以施工大樣圖和加工單為依據,熟悉了解各部位尺寸和作法,弄清洞口、邊角等部位之間的關系。
2.2基層處理:將地面墊層上的雜物清凈,用鋼絲刷刷掉粘結在墊層上的砂漿,并清掃干凈。
2.3試拼:在正式鋪設前,對每一房間的大理石板塊,應技圖案、顏色、紋理試拼,將非整塊板對稱排放在房門靠墻部位,試拼后按兩個方向編號排列,然后按編號碼放整齊。
2.4彈線:為了檢查和控制大理石板塊的位置,在房間內拉十字控制線,彈在混凝土墊層上,并引至墻面底部,然后依據墻面+50cm標高線找出面層標高,在墻上彈出水平標高線,彈水平線時要注意室內與樓道面層標高要一致。
2.5試排:在房間內的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鋪兩條干砂,其寬度大于板塊寬度,厚度不小于3cm、結合施工大樣圖及房間實際尺寸,把大理石板塊排好,以便檢查板塊之間的縫隙,核對板塊與墻面、柱、洞口等部位的相對位置。
2.6刷水泥素漿及輔砂漿結合層:試鋪后將于砂和板塊移開,清掃干凈,用噴壺灑水濕潤,刷一層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4~0.5,不要刷的面積過大,隨鋪砂漿隨刷)。根據板面水平線確定結合層砂漿厚度,拉十字控制線,開始鋪結合層干硬性水泥砂漿(一般采用1∶2~1∶3的干硬性水泥砂漿,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厚度控制在放上大理石板塊時宜高出面層水平線3~4mm。鋪好后用大杠刮平,再用抹子拍實找平(鋪攤面積不得過大)。
2.7鋪砌大理石板塊:
a板塊應先用水浸濕,待擦干或表面晾干后方可鋪設。
b根據房間拉的十字控制線,縱橫各鋪一行,做為大面積鋪砌標筋用。依據試拼時的編號、圖案及試排時的縫隙(板塊之間的縫隙寬度不應大于lmm),在十字控制線交點開始鋪砌。先試鋪即搬起板塊對好縱橫控制線鋪落在已鋪好的干硬性砂漿結合層上,用橡皮錘敲擊木墊板(不得用橡皮錘或木錘直接敲擊板塊),振實砂漿至鋪設高度后,將板塊掀起移至一旁,檢查砂漿表面與板塊之間是否相吻合如發現有空虛之處,應用砂漿填補,然后正式鑲鋪,安放時四角同時往下落,用橡皮錘或木錘輕擊木墊板,根據水平線用鐵水平尺找平,鋪完第一塊,向兩側和后退方向順序鋪砌。鋪完縱,橫行之后有了標準,可分段分區依次鋪砌,一般房間由內向外進行,逐步退至門口,便于成品保護,但必須注意與樓道相呼應。也可從門口處往里鋪砌,板塊與墻角、鑲邊和靠墻處應緊密砌合,不得有空隙。
2.8灌縫、擦縫:在板塊鋪砌后l~2晝夜進行灌漿擦縫。根據大理石顏色,選擇稀水泥漿或彩色水泥漿擦縫,面層上溢出的泥漿應在凝結前予以清除,待縫隙內的水泥漿凝結后,再將面層清洗干凈。
2.9打蠟:當水泥砂漿結合層達到強度后(抗壓強度達到l.2MPa時),方可進行打蠟,打蠟后面層達到光滑潔亮。
篇3:航站樓改擴建項目地面石材鋪裝施工方法
航站樓改擴建項目地面石材鋪裝施工方法
1施工部位
鄭州****機場航站樓改擴建項目室內裝飾裝修工程Ⅰ、Ⅴ標段離港大廳、安檢區、值機區、侯機區地面、樓梯間周邊、走廊等部位的石材地面。
2施工準備
1、材料
(1)花崗巖板材規格、尺寸、形狀及顏色符合設計要求,各項性能指標必須滿足技術規程及國家檢驗標準的要求,采用國產高檔花崗巖板材;
顏色:同一批板材的顏色、花紋基本協調,版面不能有明顯掃紋;外觀質量達到優等品標準;
體積密度≥2.5g/cm3
吸水率≤1.0%
干燥壓縮強度≥60Mpa
彎曲強度≥8Mpa
鏡面光潔度≥95度
同一塊板材厚度允許極差≤1.5mm
鏡面板材長度允許公差≤0.5mm
粗面板材長度允許公差≤1.5mm
鏡面板材角度允許公差≤0.4mm
粗面板材角度允許公差≤0.6mm
拼縫板材正面和側面的夾角≤90度
鏡面板材的正面應具有鏡面光澤,能清晰地反映出景物
不允許出現缺棱、缺角、裂紋、色斑、坑窩、色線等缺陷
板材加工需用大砂鋸、自動磨光機及紅外線切邊機
(2)主要品種:藍寶B2花崗巖。
(3)主要規格: 正方形,742毫米 * 742毫米 ,厚度應定尺,厚薄一樣。
(4)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宜小于42.5。白水泥:白色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小于42.5。水泥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后應進行取樣復試。
(5)砂:中砂或粗砂,過5mm孔經篩子,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
(6)石材應堅硬、潔凈、無雜物,顏色符合設計要求。
(7)石材在出廠前,應用石材防護劑進行石材六面體防護處理。石材到場后,由甲方、監理、施工單位共同驗收。
2、 機具、設備
(1)工具:手推車、鐵鍬、漿壺、水桶、噴壺、鐵抹子、木抹子、墨斗、尼龍線、橡皮錘(或木錘)、鋼鏨子、合金鋼扁鏨子。
(2)機具:合金鋼鉆頭、笤帚、砂輪鋸、磨石機、鋼絲刷、云石機、角磨機。
(3)檢測工具:靠尺鋼卷尺、鐵水平尺、彎角方尺
3、作業條件
(1)花崗石板塊進場后,應側立堆放在室內,兩塊一組光面相對、背面墊松木條,并在石材板下加墊木方。拆箱后詳細核對品種、規格、數量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有裂紋、缺棱、掉角、翹曲和表面有缺陷時,應予剔除。
(2)室內抹灰(包括立門口)、地面墊層、預埋在墊層內的電管及穿通地面的管線均已完成并辦理完分項驗收手續。
(3)房間內四周墻上彈好+50cm水平線。
4、技術準備
(1)辦理材料樣板的確認、封樣手續。
(2)檢驗主要材料的質量、環保檢測報告是否齊全,進行材料報驗。
(3)施工操作前應根據現場實測尺寸進行排版,畫出鋪設石材地面的施工排板大樣圖,并通過監理、設計單位的確認。地面石材進貨前按部位進行編號,異型石材提料時應附大樣詳圖,進場驗收以圖為準,應對石材的花紋、色澤、光潔度、平整度及規格尺寸進行檢查,要求一致,并在允許公差內,將已損壞邊角及裂紋的石材挑選出來,避免使用。
(4)檢查作業面的完成情況是否具備作業條件。
3操作工藝
1、石材地面工藝流程
石材封閉處理→基層處理→試拼→彈線設點→試排→
刷素水泥漿及鋪25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漿→鋪貼石材→養護、灌縫、擦縫
2、石材地面操作方法
(1)石材封閉處理:由廠家在工廠處理完成。
(2)基層處理:將地面墊層上的雜物清凈,用鋼絲刷刷掉粘結在墊層上的砂漿,并清掃干凈。
(3)試拼:在正式鋪設前,對公共部分大廳、通道及房間石材板塊按深化設計要求的圖案、顏色、紋理、位置進行現場試拼,試拼后按編號排列,然后按編號碼放整齊。
(4)彈線設點:為了檢查和控制石材板塊的位置,在施工部位拉十字控制線,彈在混凝土墊層上,并引至墻面底部,然后依據墻面+50cm標高線找出面層標高,在墻上、柱上彈出水平標高線,彈水平線時要注意室內與走道面層標高要一致。面積較大的部位應分區段進行施工,為了更好控制平整度,要拉通線在分區段抹100×100的找平墩,用激光經緯儀復核。墩上平完成面的標高。有坡度要求的按設計標高進行放線。
(5)試排:在施工部位內的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鋪兩條干砂,其寬度大于板塊寬度,厚度不小于30mm。結合施工大樣圖及房間實際尺寸,把大理石(或花崗石)板塊排好,以便檢查板塊之間的縫隙,核對板塊與墻面、柱、洞口等部位的相對位置。
(6)刷水泥聚合物及鋪砂漿結合層:試鋪后將干砂和板塊移開,清掃干凈,用噴壺灑水濕潤,刷一層聚合物水泥漿(不要刷的面積過大,隨鋪砂漿隨刷)。根據板面水平線確定結合層砂漿厚度,拉十字控制線,開始鋪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一般采用1:3的干硬性水泥砂漿,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厚度控制在放上大理石(或花崗石)板塊時宜適當高出面層水平線,確保密實并隨時調整。鋪好后用大杠刮平,再用抹子拍實找平(鋪攤面積不得過大)。
(7)鋪貼板塊:
根據拉的十字控制線,縱橫各鋪一行,做為大面積鋪砌標筋用。依據試拼時的編號、圖案、伸縮縫的位置及試排時的縫隙(板塊之間的縫隙寬度,當設計無規定時不應大于1mm),在十字控制線交點開始鋪砌。先試鋪即搬起板塊對好縱橫控制線鋪落在已鋪好的干硬性砂漿結合層上,用橡皮錘敲擊木墊板(不得用橡皮錘或木錘直接敲擊板塊),振實砂漿至鋪設高度后,將板塊掀起移至一旁,檢查砂漿表面與板塊之間是否相吻合,如發現有空虛之處,應用砂漿填補,然后正式鑲鋪。先在水泥砂漿結合層上滿澆一層水聚合物水泥漿(用漿壺澆均勻),再鋪板塊,安放時四角同時往下落,用橡皮錘或木錘輕
擊木墊板,根據水平線用鐵水平尺找平,鋪完第一塊,向兩側和后退方向順序鋪砌。鋪完縱,橫行之后有了標準,可分段分區依次鋪砌,板塊與墻角、鑲邊和靠墻處應緊密砌合,不得有空隙。石材與伸縮縫、自動步道/扶梯、電梯等收口處做法祥見下圖:
(8)養護、灌縫、擦縫:在板塊鋪砌完成24h后進行灌漿擦縫。根據石材顏色,使用相同顏色礦物顏料和水泥(或白水泥)拌合均勻,調成1:1稀水泥漿,用漿壺徐徐灌入板塊之間的縫隙中(可分幾次進行),并用長把刮板把流出的水泥漿刮向縫隙內,至基本灌滿為止。灌漿1~2h后,用棉紗團蘸原稀水泥漿擦縫與板面擦平,同時將板面上水泥漿擦凈,使石材面層的表面潔凈、平整、堅實,以上工序完成后,面層加以覆蓋。從石材板塊鋪砌完成開始撒水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小于7d。
3、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a面層所用板塊品種、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板材質量要求見表4.1.1略)。同時板材有裂縫、掉角、翹曲和表面有缺陷時應予剔除,品種不同的板材不得混合使用,在鋪設前,應根據石材的顏色、花紋、圖案、紋理等設計要求,試拼編號。
b 面層與基層必須結合牢固,無空鼓。
c面層表面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倒泛水,無積水,與管道、地漏結合處應嚴密牢固,無滲漏。
(2)一般項目:
a面層
A石材板塊面層:板塊擠靠嚴密,無縫隙,接縫通直無錯縫,表面平整潔凈,圖案清晰無磨劃痕,周邊順直方正。
B石材面層:顏色協調,間隙適宜美觀,磨光一致,無裂紋和磨紋,表面平整光潔。
b板塊鑲貼質量:任何一處獨立空間的石板顏色一致,花紋通順基本一致。石板縫痕與石板顏色一致,擦縫飽滿與石板齊平,潔凈、美觀。
c踢腳板鋪設質量:排列有序,擠靠嚴密不顯縫隙,表面潔凈,顏色一致,結合牢固,出墻高度、厚度一致,上口平直。
d地面鑲邊鋪設質量:
A石材板面層:用料尺寸準確,邊角整齊,拼接嚴密,接縫順直。
B石材面層:尺寸正確,拼接嚴密,相鄰處不混色,分色線順直,邊角齊整光滑、清晰美觀。
e打蠟質量:均勻不露底,色澤一致、厚薄均勻、圖紋清晰、表面潔凈。
允許偏差
項次 項目允許偏差(mm)檢 驗 方 法
1表面平整度0.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2縫格平直0.5拉5m線和用鋼尺檢查
3接縫高低差0.1用鋼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4踢 腳 線
上口平直0.5拉5m線和用鋼尺檢查
4、成品保護
(1)運輸石材板塊和水泥砂漿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已做完的墻面、門口等。
(2)鋪砌石材板塊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做到隨鋪隨用干布揩凈大理石面上的水泥痕跡。
(3)石材地面完工后,房間應封閉并在其表面加以覆蓋保護。
(4)施工中不得污染、損壞其他工種的半成品、成品。
(5)切割石材時應用墊板,禁止在已經鋪好的面層上直接操作。
(6)石材面層完工后在養護過程中應進行遮蓋和攔擋,應保持濕潤,不應少于7d,避免損壞。水泥砂漿結合層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7)嚴禁直接在石材地面上和灰、調漆,在面層上進行焊接作業,支鐵梯、搭腳手架時,必須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
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板面空鼓:由于混凝土墊層清理不凈或澆水濕潤不夠,刷素水泥漿不均勻或刷的面積過大、時間過長已風干,干硬性水泥砂漿任意加水,大理石板面有浮土未浸水濕潤等等因素,都易引起空鼓。因此必須嚴格遵守操作工藝要求,基層必須清理干凈,結合層砂漿不得加水,隨鋪隨刷一層水泥漿,大理石板塊在鋪砌前必須浸水濕潤。
(2)接縫高低不平、縫子寬窄不勻:主要原因是板塊本身有厚薄及寬窄不勻、竄角、翹曲等缺陷,鋪砌時未嚴格拉通線進行控制等因素,均易產生接縫高低不平、縫子不勻等缺陷。所以應預先嚴格挑選板塊,凡是翹曲、拱背、寬窄不方正等塊材剔除不予使用。鋪設標準塊后,應向兩側和后退方向順序鋪設,并隨時用水平尺和直尺找準,縫子必須拉通線不能有偏差。房間內的標高線要有專人負責引入,且各房間和樓道內的標高必須相通一致。
(3)過門口處板塊易活動:一般鋪砌板塊時均從門框以內操作,而門框以外與樓道相接的空隙(即墻寬范圍內)面積均后鋪砌,由于過早上人,易造成此處活動。在進行板塊翻樣提加工定貨時,應同時考慮此處的板塊尺寸,并同時加
(4)踢腳板不順直,出墻厚度不一致:主要由于墻面平整度和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鑲踢腳板時未吊線、未拉水平線,隨墻面鑲貼所造成。在鑲踢腳板前,必須先檢查墻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如超出偏差,應先進行處理后再鑲貼。
6、質量記錄
(1)石材板塊出廠證明書、環保檢測報告及復試報告。
(2)水泥的出廠合格證及復試報告。
(3)隱蔽驗收記錄。
(4)分項工程質量檢驗批驗收記錄。
7、 安全、環保措施
(1)安全操作要求
a施工中所用電氣裝置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
b如現場設有石材加工棚,應有專人負責大、中型加工工具的檢查、維護、維修。
c手持電動機具應有防護罩,使用完畢后應及時斷電。
(2)環保措施
a在運輸、堆放、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揚塵、遺灑、沾帶等現象,應采取遮蓋、封閉、灑水、沖洗等必要措施。
b施工所使用的石材應符合國家對石材放射性有關標準的要求。
c 石材切割加工應帶水作業,并集中在某一位置,加工區做好圍擋,防止粉塵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