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為什么要自覺維護物業公司的管理權威?
--兼談業主的角色與作為
北野
首先,我們要確立一個共識或常識:有什么土壤和自然環境,就會有什么植物;換言之,有什么業主和社區環境就有什么物業管理。為什么英國管家出名而中國只有奴才?不是服務人員的問題,是主人的問題,英國的主人是紳士,以身作則,禮貌,慷慨,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尊重給自己提供服務的人;中國的主人是大爺!在大爺眼里,別人都是一錢不值的孫子!孫子最好給大爺提供免費服務,即使如此,大爺不滿,也要罵人!在中國,特別是服務行業,伺候人的,更是低人一等!在這樣的傳統文化影響下,業主如果不自覺提高自己的素質,別想有好的物業管理!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給大爺提供服務,他張嘴就罵,抬手就打,從心眼里看不起我們,不把我們當人,我們不僅內心忌恨,而且,會想方設法算計大爺,報復大爺,吃大爺,坑大爺,最終,雙方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除了我們不能說的其他原因之外,業主不能不反思自己的角色與作為!
現在,我們要談談業主的觀念問題!中國沒有經過系統啟蒙,結果導致一種普遍不會理性思考的現象,用百姓的話說就是大家都不講理!不講理會把不是問題的問題變成天大的問題,會把好事變成壞事!比如,很多業主分不清物業管理與物業公司的區別!甚至提出要取消物業管理!這是典型的不理性,因噎廢食。業主自管,請人掃樓道,看大門,那也是物業管理!你不能因為一個物業公司的人把你得罪了,就反對整個行業!或者,整個行業有問題就否定這個行業存在的價值!有問題不怕,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解決問題!再比如,業主作為社區建設的主體,一方面是業主自身能否有效組織起來?這是實現業主權利的前提條件,之后是自治能力;一方面,作為單個業主,大家要學會區分不同性質的問題。比如,當物業管理出現問題時,大家要知道到底是哪些方面出了問題?怎么解決?比如,是培訓問題?個別員工的問題?項目經理的能力問題?還是整個公司的問題?除非是整個公司的問題,否則,業主不要輕言換物業,更不要因此而反對整個物業管理行業。我們都知道,物業管理行業不是沒有問題,但問題在哪里?怎么辦?這需要大家認真面對,共同參與解決。
業主為什么要自覺維護物業公司的管理權威?這是最近一個成功阻止私搭亂建的案例給我的深刻啟示!一個負責任的物業公司往往得罪人,給個別業主不方便,但給整體帶來利益!當小區發生私搭亂建或其他違規行為時,其實,是對全體業主共同利益的傷害!按現在中國的國情,一方面,很少有業主會出來和自己的鄰居斗!大家都背后罵街,但表面很客氣,然后把氣撒在物業身上;另外,就是行政和司法不作為。比如,小區的私搭亂建發生了,要走法律程序,人家早蓋完了,要拆,根本別想!這時,最有效的就是物業管理!你業主違法施工,對不起,就是不讓你進!這是物業公司受全體業主委托維護全體業主的共同利益!這不僅不違法,而且是護法!因此,全體業主就要自覺維護物業公司的管理權威!在無法無天的社區,業主自治的意思就是建立共同體權威,維護大家的共同利益和小區的秩序!而真正能幫助業主自治的力量就是物業公司!這時,業主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你不支持物業公司的工作,就是不支持自己!就是對自己利益的最大破壞!這與業主通過業主大會與物業公司進行商業談判,建立合同,監督物業公司的工作一點不矛盾!物業公司有什么問題說什么問題,業主切忌以偏概全,否定一切!再說,就是你一個人不喜歡物業公司,也要尊重大家的意見!想換物業公司可以,讓業主投票說了算!所以,當一個好業主,維護自己的利益,沒有胸懷,沒有能力,沒有公民意識還真不行!
我常常對物業公司的管理人員說:你們不要怕得罪人!要敢于管理!要相信廣大業主的判斷力!如果你們服務的對象是一群混蛋,不講理,你們干脆不干!物業公司的底線是做人的尊嚴,不能為了錢沒有原則!當個別人違反法規時,要敢于管理,如果你們怕得罪一個人,那你們就把多數人得罪了,最終會走人!
物業從管理到服務,其實是一個行業放棄責任,在惡劣的商業環境中做的一種失敗的,沒有遠見的選擇!沒有管理,哪里來的服務?有些物業,只強調服務,不盡管理責任,結果小區越來越亂,大家越來越不滿!行業生存也出現危機!中國人的大爺文化本身就是一種自殺文化,而物業公司恰巧扮演防止人自殺的角色,不被理解,反而遭到厄運,就放棄了!結果,大家都倒霉!
如果說業主與物業公司的博弈是一場足球比賽,那么,政府就是裁判!現在,到了大家反思,這場球踢的這么臭,雙方都如此下流,狼狽,跟這個裁判不負責任,吹黑哨是否有關?
篇2:管理者塑造管理權威
管理者如何塑造管理權威
1.員工管理的現狀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人們過于重視管理者自身的帶頭示范作用,卻忽略了與顧客直接接觸的員工。在很多組織里,都把一切優惠條件和教育機會讓給管理者,很多管理者都有出國考察和培訓的機會。遺憾的是他們并沒有把相應的能力傳輸給下屬,以至于他的下屬所受到的教育機會較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沒有接受特別的指正和訓練,所以當他們在面對市場和顧客時,顯得力不從心。
2.為什么要重視員工
管理者即使再有能力也沒有用,因為顧客所認識的通常都是面前的員工,而不是主管。主管只是負責處理重大異常,在舊的觀念里面,通常是管理層來管理一家公司,但新的觀念認為,應該讓員工參與決策和管理。這是因為在市場中消費者有不同的看法,設計者未能抓住消費者的不同喜好。所以盡管管理者在做決策,但是實際上市場的反應可能并不是這樣。而員工直接面對顧客,應該是讓員工去參與決策,管理者只是分配資源,而不是什么事情都由管理者來主導,這是所謂重視員工的一個原則。
3.讓員工真正接受市場經濟
中國的手機業發展非常迅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迅市場。在中國手機型號中,摩托羅拉和愛立信等公司并不是只想賣手機和設備,其實想做的是整個中國電信的運營。到現在為止中國還沒有完全開放這一市場,但是有一天會完全開放,因為中國已經加入了WTO。
人們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等企業的看法,到它們的營業大廳看看就可以感覺得出來。我國雖然已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很不規范、完善,仍需不斷改革。市場經濟是一個奮斗的目標,其實人們還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要讓員工真正接受市場經濟,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來辦事。
4照顧好員工
世界上有三大快遞公司:敦豪(DHL)、聯合包裹(UPS)、聯邦快遞(FederalExpress),他們都用速度來爭取客戶。
◆20**年UPS獲得亞洲金獎,被稱為亞洲的最佳雇主。UPS的亞洲區總裁講過:“公司要照顧好員工,員工就會照顧好客戶,進而照顧好公司的利潤”。換句話說,一家企業如果要有很好的利潤,首先必須要有很好的客戶;
要有很好的客戶,最起碼要有很好的員工。如果照顧不好員工,員工就不會照顧好公司的客戶,也就不可能照顧到公司的利潤。
◆聯合包裹在和敦豪、聯邦快遞競爭時,他們不會把眼睛盯在經理身上,而是把眼睛盯在他們的員工身上。這就說明他們先注意員工,再要求員工注意客戶,然后從客戶的身上去挖掘公司的利潤,這是非常重要的。
5.使用好員工
創辦了卡耐基管理的安德魯·卡耐基講過一句話:“帶走我的員工,把我的工廠留下,不久后工廠就會長滿雜草;拿走我的工廠,把我的員工留下,不久后我們還會有個更好的工廠”。所以和機器、設備、工廠等相比而言,最重要的是公司的員工。既然把員工看成是人力資源,就應該把他們看作是公司的財富。
一家企業和一個國家一樣,從來沒聽說過是靠什么機器發展起來的,都是靠人發展起來的。一家公司有一兩百年的發展歷史,也都是靠人力資源累積起來的。機器、廠房、設備這些東西花錢都買得到,但是人力資源卻需要慢慢培養、開發。
機遇只屬于做好準備迎接機遇的人們。
——猶拉·曼丁格
成功是努力加上機會。
——拿破侖
6.“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有效的領導能力是個人特質,還是情景所至,換句話說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拿破侖講過一句名言:“成功是努力加上機會”。一個人很努力,但是沒有機會也沒有用;一個人有很多機會,但是不具備領導的特質也不會成功。拿破侖承認機會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同樣也要承認,某些情景配合起來是一個機會。當機會來臨時,作為組織管理者,應如何充分利用這個情景來帶領員工呢?這就需要技巧了。
7.什么人才算英雄
中國人有這么一句話,叫做“時勢造英雄”,英雄人物要具備5項特質。所謂的英雄和偉人不一定要像*、孫中山這樣的偉大人物才叫做英雄。如果一個人盡到他的本分,如在街上打掃衛生的清潔員,他如果能夠把街道打掃的非常干凈,就稱為他是一位偉人。
做為一名市長,沒有把這座城市的事做好,仍然認為他不算是一位偉人,也不算一位英雄。所以所謂的偉人和英雄就是在自己涵蓋和管理的范圍里把事情做好,能盡其本分的人。在自己的范圍里能像一位偉人一樣彰顯自己的能力,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盡其本分。
8.人一生有七次機會
機會對人一生非常重要,機會能改變人的命運。人一輩子只有7次機會,兩次機會之間相隔大約7年,大概25歲以后開始出現機會,經過50年的時間,75歲以后就不會有什么機會了。在這50年里的7次機會,第一次不容易抓到,因為太年輕,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為太老,這樣中間只剩下5次了,這5次機會里面又有兩次不小心錯過,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了。
9.國內有很多施展才華的機會
國內很多人喜歡談移民,有人要移民澳洲,有人要移民新西蘭,有人還想去加拿大,甚至于想去歐洲。其實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市場,全世界500強都要來中國尋找發展機會,人們還要出去發展嗎?
10.偉人有哪些特質
社會科學家們研究了250位最偉大的軍事家、宗教家、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發現要變成一位偉大的人需要有20個條件,在這里把它們濃縮成5個。
◆智力。智力是偉人的第一個條件,沒有聰明的腦筋是不行的。
◆監督力。就是如何帶領一群人工作。
◆自信。自信心很重要,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指揮的北非坦克大戰,中國晉代名將謝玄指揮打苻堅的淝水之戰,都看得出自信心的重要。
◆積極主動的態度。
◆果斷。做事情能夠堅持、有魄力,而且不畏一切地去做。
11.成功的經理人也需要特質
一個人要有成就,這5個條件少不了。換句話說,成功的職業經理人應該具備某種或
幾種特質。
首先要弄清楚權力的基礎。一般說來,權力可分成弱的和強的兩大類,弱的里面有3個權力:合法權、報酬權和強制權;強的里面有兩個權力:專家權和典范權。
弱的權力:
1.合法權
平時大家常說的權力,就是合法權,也就是組織安排你擔任某種職務,其實這是最弱的一個權力了。因為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做“陽奉陰違”,別人表面上承認你、服從你,私下有什么想法就不一定知道了。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資源自由競爭,一切都靠大家共同的支持和認定,而不是僅靠組織的制訂,所以這是最弱的權力。
2.報酬權
廈門遠華案的主犯賴昌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只上過小學,但是他的經驗和知識很豐富。他說過:“是石頭就有縫,是人就有弱點”。賴昌星知道,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人沒有欲望的。只要有欲望,人肯定就有了弱點。如“無欲則剛”這個成語所言,一個人沒有欲望就非常剛強。人們都是凡人,禁不住欲望的誘惑。所以賴昌星是利用一部分人的欲望敲開了很多禁區,打開了很多別人打不開的門路,大量走私,爆發了令人震驚的廈門遠華案。這就是賴昌星利益的引誘,使用報酬權來影響和腐蝕政府的官員,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3.強制權
街上的交通警察哨子一吹人們就要站到路邊,交通警察并不是人們的長官,也不是上面派的領導,可是他因為具備這種懲罰的威脅,這就是交通警察的強制權。同樣,一個壞人,一個流氓,一個無賴在街上掏出刀子威脅人們的生命,這也是一種強制權??墒亲鳛橐粋€領導最喜歡用的強制權,就是“你小心,我叫你下崗,我可以調你”,這種權利最好不要常常掛在嘴上。
強的權力:
作為一個領導最需要的權力是圖2-1中的兩個比較強大的權力:一個是專家權,另一個是典范權。
1.專家權
專家權,一般指專業技能,這應該是廣義的解釋。作為一個領導,從基層開始做起來,其技術能力和專業技巧,會隨著職務的提升,范圍會慢慢變得比較狹窄,而觀念化的能力的范圍慢慢會擴大。因為作為一家現代化的企業領導,要具備多元化的技術、觀點、能力,要懂專業技術以外的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甚至要懂經濟學、貨幣學、銀行學,要懂貿易、金融,還要懂財稅法規、藝術、美學。
所謂職業經理人或專業經理人,就是要具備現代化的多元觀點。如果一個人具備這樣的專家權,具備這樣的專業技能,屬下的員工就自然而然地服從你,把你稱作師傅,把你當成一切技術的領導者,一切知識的擁有者,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地呈現出了經理人的權威。所以每天要抽一點時間來充實這種專業技能。
2.典范權
一個人如果有個人魅力,他的典范權就大。精神領袖的典范權最大。英國死去的戴安娜王妃在沒有去世以前換頂帽子,在世界上有的女人就換帽子,這是一種個人魅力。美國著名歌手麥克·杰克遜,拿起吉它一唱一跳,在世界上有的觀眾都為他而為之瘋狂,這也是個人魅力。
一名優秀的經營管理者,如何彰顯出你個人的魅力?要靠情緒商數(EQ)。情緒商數的最高風范是八個字:“負起責任,培養自信”,而它的基礎卻來自誠信。誠信問題受到國人的關注,中國要變成世界強國,需要在這個誠信上下功夫。要做到誠信,經理人需要做到3點:認識自己,了解客戶,投入地工作。
1.認識自己
要誠實就要認識自己。管理學上有個比德原理:大家都不斷地往上爬,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有人認為自己是不適合的,一直升到上面實在是不想升時為止。一個人要充分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能走到什么地步,能坐到什么位置上。
2.了解客戶
客戶心里面真正在想什么,需要去了解。其實很多企業并不是真的很了解客戶,中央政府雖然把中國電訊分成4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他們之間似乎開始競爭起來了,但他們還不能真正了解客戶。其實真正的競爭還沒有開始,等到有一天摩托羅拉、西門子、愛立信進來投入中國的電信運營,到那一天,誰是真正地了解客戶和誠實地面對顧客,就成了競爭成敗的關鍵。
3.投入地工作
由于經理人自身的機會源于公司,那么保障公司的利益就是維護經理人自身的利益。經理人要以維護公司的利益為己任,對投資人和公司給予自己成就事業的機會,全身心地回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爭取取得更大的效益。
所謂誠信,首先對自己誠實,認識自己;第二對顧客誠實,了解客戶;第三要對公司誠實,投入地努力工作。這三個都具備,才能稱之為具備了EQ的基本元素。
1.負起責任
“負起責任”,就是直接面對問題,迅速解決困難。在組織里面出了任何事情經理都要有勇氣一肩挑起,替員工承擔責任,在領導面前盡量不要提起員工的名字,要主動承擔過錯,迅速解決困難。一位領導負不負責任,不是開會時去檢討這是誰的錯,而是在領導面前,先承擔自己的責任,再去和員工研究這是誰的錯,這樣才能直接面對問題,迅速解決困難。
2.培養自信
培養自信,就是自己要給下屬一個改錯的機會。很多大企業都有個非常好的哲學觀念,就是容忍下屬犯錯:“容忍下屬犯錯,是公司應該支付的成本”。一個下屬不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讓他有犯錯的機會,他是不會吸取教訓的。當然并不慫恿下屬可以無限制地犯錯,要給他改錯的機會,交給他改錯的方法。一個小孩兒吃飯時,碗掉到地上,如果父母一個耳光打上去,他終身拿碗時可能手都會發抖。如果先告訴他,碗如何不會打破,再給他一個新碗,只有這樣才不會打擊他的冒險精神。經理對員工的態度也應該如此,應鼓勵員工敢于冒險創新,培養員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