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隱患排查自查報告
2鎮2小學成立于1998年6月,位于@2鎮陶崗村,現有學生315名,專任教師22名,住宿生148名,為了確保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根據省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食藥監局《關于開展中小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分別召開了校長辦公會以及全體教職工會議,會上學習了《全省中小學和托幼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總結了學校前期的衛生安全工作,并部署安排了后期有關學校公共衛生安全的相關工作,成立了由校長@同志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和班主任為組員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小組,對學校公共衛生設施設備、飲食飲水衛生、傳染病防控、教學衛生、健康教育等進行了全方位排查,現將此次排查整改情況總結以下:
一、完善制度、責任落實
我校牢牢把握“健康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指導思想,實行學校衛生安全工作校長負責制,成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小組,校長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保健醫生及各科室負責人、班主任為成員,全面負責學校的衛生安全工作。食堂設有衛生專員負責飲食衛生的督查工作。
學校根據《食品衛生法》、《中小學衛生保健制度》等條例和法規內容,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了學校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預案、傳染病疫情、食品中毒等突發衛生事件登記報告制度、健康檢查制度、晨檢制度、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健康教育制度、消毒隔離制度、公共場所管理制度、教學衛生管理制度、宿舍衛生管理制度、垃圾管理制度、廁所衛生管理制度等,明確了管理職責。學校還建立健全了分層機制,確立了層層把關、包干到人的工作目標責任制,層層簽定《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制,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二、疾病防控、未雨綢繆
我校堅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各種傳染病的防控管理,嚴格晨檢、午檢、全日觀察制度,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保健醫生及班主任為傳染病疫情報告責任人,要求傳染病疫情登記和報告符合要求,晨、午檢登記、因病缺勤登記記錄真實正確且具有連續性。學校還堅持做好在校師生體檢工作,對師生不定期進行全面體檢,并做好體檢分析及健康檔案的規范管理,并確保對新生的預防接種全程充足。
三、飲食安全、常抓不懈
我校設有專職食品衛生管理員,食堂衛生許可證正在辦理之中,學校水質和食堂餐具經區食品藥品局檢驗合格,從業人員均通過培訓持證上崗。食堂衛生設施齊全,布局合理。食堂工作人員在食品加工進程、餐具清洗消毒進程中能嚴格執行食品衛生管理制度,進行規范操作。學校堅持執行《食品衛生法》等文件規定,嚴把食品采購關,不購買腐爛、變質食品,與食品物質供給商簽訂《食品物質購買合同》,嚴格審查供給商的衛生許可。學校嚴禁購買“三無”產品,嚴格肉食、大米等物質的索證,建立原材料進庫臺帳,并要求供給商送貨簽字。寄存食品有專人專門管理,嚴禁非食品加工人員進出廚房。同時,做好師生飲用水管理,供水進程符合衛生要求。
四、環境衛生、清潔舒適
我校歷來重視環境衛生管理,由領導小組分工負責,行政值班領導負責學校日常衛生打掃的督查與指導,校園內外分工到人,做到一日一小掃,一周一大掃,保證校園環境優美,干凈整潔。學校還進一步加強了各項消毒工作,除室內外進行不定期消毒之外,餐具、炊具等確保了使用一次消毒一次。每日,總務主任到各班進行巡查記錄;每周,全校進行一次清潔衛生大檢查。學校還做好了定期滅“四害”工作,衛生保健室內的藥品、消毒物品等分類擺放,定期檢查,及時更換過期、失效的衛生保健用品,對有毒藥品單獨寄存,妥善保管,投放藥物定時回收,并做好回收記載。
五、健康教育、豐富多彩
我校把衛生知識、健康知識、食品安全知識的教育貫串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廣泛扎實地展開教育宣傳工作。一是利用教職工會議、家長會、班會和德育活動等形式多方面進行養成教
育;二是利用健康專欄、黑板報、永久性標語向家長、學生和教職工宣傳衛生安全知識;三是利用安全衛生知識比賽、衛生知識講座等進行衛生規范教育;四是開設《健康》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進一步增強衛生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通過排查,我校衛生安全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管理方式有待進一步靈活多。樣化
2、師生健康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許多老師雖然已經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但投入健身活動的積極性不是很高;部分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各種課間活動,每日“兩操”表現出懶散狀態,學生視力下降的情況令人擔憂。
3、校舍環境設施、師生飲水取熱設備還相對簡陋,教學衛生、傳染病防控等工作還有待更細致更深入。學校體育場目前尚未能鋪設塑膠跑道,學生跑步時極容易掀起粉塵(這也是學生不愿參加晨跑的原因之一)。另外,學校沒有保健醫生,健康教育的師資不足,班主任承擔了大量的教育任務,但在實際工作中,老師們往往把精力投入在學科教學中,使得健康教育有時流于形式。
4、校門外尚存交通安全隱患。我校位于316國道旁邊,校門之外即為主要交通要道,學生上下學期間若不注意,很容易造成交通意外。根據自查,我校認真分析了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思索,迅速制定了整改措施。
1、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各項制度,落實工作職責。
2、積極、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加強與公安、交警、消防、衛生、社區等部門的橫向聯系,內外攜手,共抓校園安全衛生。
3、對校舍環境、設施設備進行維修及美化。學校將對衛生和健康工作的經費進一步增加投入,投入以學校的實際需要為準。
4、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為了使衛生及健康理念植根于每個參與者的心中,學校將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組織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家長參與學校衛生和健康促進的相關培訓,提高思想認識,夯實理論基礎,提升實踐能力。學校一方面將利用升旗儀式、課間操、專題講座、教職工大會等形式,加大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另一方面將組織全體師生進行系統的健康知識的學習。
5、加強信息溝通,形成共育氛圍。學校將多形式地加強與社區、家庭進行衛生健康信息的交流與溝通,積極探索三位一體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共建、共管、共育的社會大環境。
6、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將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衛生宣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雖然工作任務艱巨,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努力,以“安全校園”、“健康校園”為目標,不斷優化教育教學環境,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篇2: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科職責
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科職責
a.負責食品、包裝飲用水、飲用礦泉水、食品工具容器與包裝材料、生活飲用水、公共場所衛生、學校衛生、衛生與消毒產品、醫療衛生場所等類別的樣品抽取、處置與流轉及現場檢測工作。預防性職業健康檢查。
b.負責食物中毒、職業中毒、危險化學品中毒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樣品抽取、處置與流轉,負責流行病學調查與事件結果報告。
c.負責檢測業務受理、項目初審、合同擬定與簡易評審。
d.負責編制、審核本科室作業指導書、工作制度和技術記錄表格。
e.負責現場檢驗檢測數據、信息資料的采集、處理、分析、記錄、報告或存貯,保障其安全性、完整性,并有相應的驗證記錄。
f.負責編制匯總檢驗檢測結果報告、衛生學評價報告及各種原始記錄收集整理,并將有關材料送質量管理科,向客戶發送報告。
g.負責產品危害因素衛生學評價及提出改進建議。
i.負責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職業、放射)業務受理、抽樣、檢測、編制評價報告、建檔歸檔。
j.負責制定并實施本科室不符合工作的糾正措施與預防措施。
k.負責儀器設備操作人員培訓及儀器設備和標準物質的使用維護、期間核查和自校工作。
l.負責本科室的服務和供應品的采購申請,協助財務科、質管科做好相應的驗收、建檔和驗證工作。
m.負責本科室儀器設備檢定/校準申請,配合完成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和維修管理工作。
n.完成其它指令性工作。
篇3:學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制度
學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制度
為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現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1.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各部門要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應急工作原則,建立應急管理網絡,并行使相應的權力和職責,各級有關科室和相關人員應通力合作,保證各項應急工作的順利執行。加強法制觀念,依法應對突發事件。一旦突發事件發生,立即啟動應急系統。
2.各有關部門應首先保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訊設備、防護物品等物資的調配和儲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從主管部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3.醫務所在校長的領導下要組織相關科室,建立流行病學調查隊伍,負責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理,搜索密切接觸者、追蹤傳染源,必要時進行隔離觀察;進行疫點消毒及其技術指導。
4.按照法律要求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發現疑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時,應立即用電話通知疫情管理人員,疫情管理人員要立即報告院長,同時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5.醫務所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進行接診治療,并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有權要求在突發事件中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醫學觀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在采取醫學措施時予以配合。拒絕配合的,報公安機關依法協助強制執行,并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進入突發事件現場進行調查、采樣、技術分析和檢驗,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
6.對傳染病要按《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的法律要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醫院感染控制等各項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員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內感染的發生,做好污物、污水的無害化處理。
7.學校承擔責任范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任務,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制度并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工作的培訓。
8.發現人畜共患傳染病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農、林部門應當互相通報疫情。
9.發現瞞報、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不報告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或傳染病疫情的,拒絕接診病人的,拒不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調度的對其主要領導、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態惡化等嚴重后果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