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記錄檢查方法
一、質量記錄的概念
根據公司體系文件規(guī)定,質量記錄是指體系文件規(guī)定需要記錄的所有資料,包含:書面記錄、電腦軟盤、光盤、磁帶、錄像帶、照片、膠片等。 所有能證明管理服務過程和標準與顧客要求、體系文件、ISO9001標準、相關法律法規(guī)、集團物業(yè)管理標準的符合性的記錄,均屬于質量記錄。
二、質量記錄的作用
1、提供證據:記錄可提供管理服務過程和標準是否符合要求、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有效運行的證據,具有追溯、證實的作用。
2、為采取糾正預防措施提供依據:根據質量記錄以及對記錄的統計分析,可識別何時、何地、哪些過程須采取糾正預防措施。如通過對顧客投訴記錄、突發(fā)事件記錄、設備運行記錄、安全巡邏簽到記錄、居家服務回訪記錄等的統計分析,可明確須在哪些方面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3、過程控制:記錄還具有對管理服務過程實施控制的作用。如安全巡邏簽到記錄可控制安全員是否按預定的巡邏周期的路線巡邏,裝修現場巡查記錄可控制安全員、技術員是否按規(guī)定的時間對裝修施工現場進行檢查。
三、檢查質量記錄的方法
1、填寫內容是否完整,填寫時間、填寫周期、填寫人是否符合要求,審核審批人是否具有相應權限;
2、現場及歸檔的記錄是否采取了相應的防護措施,貯存環(huán)境是否適宜,是否存在損壞、遺失現象;
3、記錄是否清晰、統一編號、易于識別和檢索;
4、編目、歸檔、保管、查閱、借閱是否符合要求;
5、保存期限是否符合規(guī)定,報廢是否經過相應的審批手續(xù)。
篇2:醫(yī)院電氣設備定期檢查維修記錄和報告制度
醫(yī)院電氣設備定期檢查、維修、記錄和報告制度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管的電器設備規(guī)格、型號、工作性能和用途。為了保證安全用電,輸配電設備應定期進行檢修和預防性試驗,確保安全運行。操作者必須穿好工作服、絕緣鞋,戴好絕緣手套,腳踩絕緣墊。操作時思想要集中,態(tài)度要認真,必須由兩人進行,副值班操作,正值班監(jiān)護。
二、操作時應做好如下檢查:
1、供電操作前檢查:①檢查接地線是否已拆除;②檢查設備上有無遺漏工具、材料等物品;③檢查開關設備是否處于斷開位置。
2、供電操作后的檢查:①檢查所有的開關、刀閘是否接觸良好;②檢查儀表信號是否指示正常;③檢查運行的設備是否有異常現象。
三、高低壓配電柜、變壓器、電纜等每季度清掃檢修一次,檢修時間定為每季度初第一個周修日進行,事故檢修隨時進行;高壓配電設備(高壓柜、變壓器、電纜)每年進行一次預防性試驗,避雷器每兩年一次,發(fā)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隨時更換或修復,并做好登記;
高低壓安全工具、令克棒每年試驗一次。高壓絕緣鞋、高壓絕緣手套、高壓試電器、接地棒每六個月試驗一次,如有損壞立即停止使用,并進行更新補充。
四、值班人員認為運行設備需要進行臨時檢修時,值班人員或班長提出檢修方案,經總務科主管科長批準后方可進行,并由班長做好組織和安全措施的落實工作,爭取縮短停電時間。
五、設備進行停電檢修必須首先斷開電源,拉掉開關和上下閘刀并進行驗電,證明確無電壓后,立即掛好短路接地線,并做好遮攔、懸掛標示牌等安全措施,嚴禁在沒有斷開電源的情況下進行一切工作(斷開電源必須要有明顯的斷開點),設備檢修完畢需要恢復供電時,首先拆除短路接地線,經檢查無其它問題后,再按送電操作步驟恢復供電。
六、各種電氣設備出現損壞、故障、更換及報廢時,應經科長審查,報主管院長或院長審批后執(zhí)行,并及時做好各項檢修記錄工作。
篇3:物業(yè)公司品質檢查方法:質量記錄檢查方法
物業(yè)公司品質檢查方法--質量記錄檢查方法
一、質量記錄的概念
根據公司體系文件規(guī)定,質量記錄是指體系文件規(guī)定需要記錄的所有資料,包含:書面記錄、電腦軟盤、光盤、磁帶、錄像帶、照片、膠片等。
所有能證明管理服務過程和標準與顧客要求、體系文件、ISO9001標準、相關法律法規(guī)、集團物業(yè)管理標準的符合性的記錄,均屬于質量記錄。
二、質量記錄的作用
1、提供證據:記錄可提供管理服務過程和標準是否符合要求、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有效運行的證據,具有追溯、證實的作用。
2、為采取糾正預防措施提供依據:根據質量記錄以及對記錄的統計分析,可識別何時、何地、哪些過程須采取糾正預防措施。如通過對顧客投訴記錄、突發(fā)事件記錄、設備運行記錄、安全巡邏簽到記錄、居家服務回訪記錄等的統計分析,可明確須在哪些方面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3、過程控制:記錄還具有對管理服務過程實施控制的作用。如安全巡邏簽到記錄可控制安全員是否按預定的巡邏周期的路線巡邏,裝修現場巡查記錄可控制安全員、技術員是否按規(guī)定的時間對裝修施工現場進行檢查。
三、檢查質量記錄的方法
1、填寫內容是否完整,填寫時間、填寫周期、填寫人是否符合要求,審核審批人是否具有相應權限;
2、現場及歸檔的記錄是否采取了相應的防護措施,貯存環(huán)境是否適宜,是否存在損壞、遺失現象;
3、記錄是否清晰、統一編號、易于識別和檢索;
4、編目、歸檔、保管、查閱、借閱是否符合要求;
5、保存期限是否符合規(guī)定,報廢是否經過相應的審批手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