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精神文明建設上半年工作總結范本兩篇
【篇一】
上半年,**鄉黨委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屆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培育文明大洼人,建設和諧新大洼”為主線,抓住重點不松勁,解決問題不手軟,精神文明創建富有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網民以及媒體支持。為更好地開展今后的工作,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精神文明建設長抓不懈
鄉黨委、政府立足于全鄉的精神文明建設大局,統一規劃,統一部署,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擺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一是強化領導,由主要領導親自抓,實行一把手首問責任制,并將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發展規劃》。二是強化制度建設,實行月利會、季度匯報、半年初評,年終總評制和領導督查制,及時總結經驗,認真解決精神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三是強化精神文明的日常管理,改善了必要的辦公條件,將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檔案資料及時歸檔。
二、以人為本,強化教育,公民道德修養不斷加強
1、以黨委中心組為龍頭。結合機關干部周五集中學習,充分運以黨委中心組為龍頭。用鄉黨校、會議室等陣地,在機關干部中深入開展“****”重要思想、**屆五中全會精神、各類先進事跡等進行學習。進一步建立完善黨委中心組、機關集中學習制度和領導干部撰寫理論文章制度,同時把機關干部的集中學習情況納入年終干部考核,努力使機關干部成為勤奮學習、善于思考的模范。在學習內容上,我們要求每位干部針對學習主題進行研討;在學習方式上,力求在針對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連續創新學習手段。半年來共組織機關干部學習18次,同時明確學習重點、精選學習內容,在理論學習中進行互相交流、集中討論,進一步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使理論學習在聯系實際、講求實效、提高質量方面有了新的進展。
2、認真組織基層廣大黨員干部廣泛學習。緊緊圍繞**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組織基層廣大黨員干部廣泛學習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主題,我們緊密聯系實際,結合開展的各項創建活動,以支部為單位,認真組織各村黨員干部學習。利用各村黨員電教室,通過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由下村聯系點領導宣講、邀請科技人員授課等教育形式開展學習培訓。幫助廣大黨員進一步掌握實用知識,全面掌握**屆五中全會精神實質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意義和內涵。通過學習,
使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了發展的信心,促進我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三、以“培建”活動為主線,精神文明建設見成效
為了鞏固我鄉“培建”活動取得的成果,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年初,鄉黨委提出了要加大力度,狠抓落實,實施了“五項工程”,做到“四個結合”。
五項工程:一是以實施綱要》為指導,全力實施思想武裝工程。
注重抓好思想道德建設載體,連續創新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多層次、多形式加強群眾思想道德建設,為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通過觀看電教片、典范交流等形式,推廣現代婚喪禮儀、文明祭祀、移風易俗,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不斷深化群眾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認識,幫助群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學校為道德教育主陣地,廣泛開展“三有三為”“學雷鋒”、“法律進校園”等活動。半年來,共開展法律進校園活動2次,邀請法律學者走進學校講解未成年保護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組織青少年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召開主題班會8次,有效加強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二是以精神扶貧為重點,全力實施富民強鄉工程。
(一)圍繞精神扶貧活動,全力實施富民工程。為了促進農民增收,提高人均收入,我鄉立足于自身的優勢產業,著力做了以下三項工作:一是扶持農民辦好農家客棧,發旅游財。鄉政府投資30多萬元,對農家客棧進行規劃、包裝、推廣,提高了農家客棧的知名度,有利地支持和幫助農民將農家客棧做強作大。二是幫助農民發養殖財。大力推廣“一育三養”立體養殖技術,主動打造有機水產品品牌。這一年全鄉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7.4萬畝,其中葦田養殖面積16.5萬畝,稻田養殖面積8000畝,池塘養殖1000畝,投入蟹苗850公斤,扣蟹13萬公斤,對蝦150萬尾,魚苗1190萬尾。三是充分利用小額貸款,加大對農民的幫扶力度,截至6月末,全鄉共發放小額貸款1101萬元,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
【篇二】
**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市氣象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著力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氣象文化活動,大力提升氣象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促進氣象局的團結與和諧,為實施“十二五”規劃開好頭、起好步,為氣象業務服務和氣象事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組織保證和精神動力。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繼續倡導“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開展好第九個“公民道德宣傳日”的各項活動。
二、繼續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
繼續加大精神文明創建力度,深化文明單位創建內涵,提高創建質量。確保市級文明單位復查驗收順利通過。組織開展“文明科室”、“文明崗位”、“文明家庭”評比活動,營造人人參與的精神文明創建氛圍。結合各個重大節日和主題活動日,組織開展健康有益的群眾性文體活動。有三人參加了四川省氣象局舉辦的全省氣象部門職工運動會,主動參加**市委主辦的建黨90周年唱紅歌演唱會。促進部門和諧建設。
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為契機,把慶祝建黨90周年活動與創先爭優活動結合起來,組織黨員深入學習黨史(第2卷),開展黨史知識競賽、舉辦黨史教育報告會,開展“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大力宣傳先進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的英雄模范事跡,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gg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七.一”前夕,主動參加**市委主辦的建黨90周年唱紅歌演唱會。
四、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機關”活動根據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繼續深入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
“進機關”活動,切實搞好機關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倡導文明生活方法、整治辦公場所環境、整治居住生活環境、創建優良政務環境、創建節約環保型機關、主動參與環保公益行動,營造健康和諧優美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五、深入開展“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干部幫戶”活動
進一步完善幫扶規劃,制定工作計劃,確定工作重點。主動協助幫扶村抓好水利、交通等基本公共工程建設,完善氣象防災減災系統,幫助幫扶村發展優勢產業、特色農業,協助建好村兩委班子,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黨員干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組織開展支部對口幫扶、黨員結對幫扶活動。
六、深入開展“三大行動”
廣泛開展“黨員示范崗”和“黨員示范單位”活動,組織廣大黨員立足崗位“比學習、比團結、比服務、比業績、比奉獻”,引導廣大黨員起好帶頭和示范作用。主動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行動,組建多種形式的黨員志愿者隊伍,深入街道、社區和“掛、包、幫”幫扶村開展黨員志愿者服務,密切黨和群眾的關系,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問題和困難。廣泛開展“公開日”行動,傾聽群眾意見,受理群眾投訴,宣傳政策法規,開展助民惠民活動。
七、樹立和宣傳先進典范
在階段性總結和領導點評、雙向述職、群眾評議的基礎上,推薦評選創先爭優活動涌現的先進典范,在建黨90周年之際舉行表彰。充分利用部門內外各類媒體,加強對典范的宣傳,引導廣大黨員學習先進,振奮精神,改進工作,創造佳績。在建黨90周年之際我局黨支部被**市委評為先進黨支部,有一人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并受到表彰。
氣象局全體干部職工將團結奮斗,緊緊圍繞“堅決重返‘十強縣’奮力再造新**”的奮斗目標,為**的經濟建設提供一流的氣象服務。
篇2:物業管理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之關系
物業管理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之關系
當前物業管理企業的核心由重物質的“硬性”管理轉變到重精神的“柔性”管理,開展社區文化建設已作為衡量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標準與服務水平的基本要求之一。事實證明,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物業管理模式,對物業管理的發展進程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是社區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內容,推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將使社區文化朝著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現代化方向健康有序地發展。物業管理企業在社區的建設與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之間構成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互動關系。
一、物業管理企業在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1、物業管理企業在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城市社區中,扮演著重要的組織者角色。現代城市住宅區正逐步走向了規劃有序、環境良好、具有獨立私人空間的溫室中。伴隨高科技通訊工具的廣泛應用,社會交往的間接化,人際關系越來越趨向于淡薄,形成住戶間“關上單元門,個人顧個人”的交往障礙,繼而引發集體觀念松散、社會關懷淡薄等不良征候。積極探索和推進社區文化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則會使這一堵無形的圍墻悄然消失。這其中物業管理企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組織社會文化活動,使廣大居民在各種文化娛樂中,享受到歡樂愉快,同時接受教育,凈化心靈,更新觀念;社區居民之間更加深了解與溝通,提高了社區居民精神文明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
2、物業管理企業的企業文化是社區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影響。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內部的群體意識,具有一種無形的文化力量,對內可以約束員工行為,使之服務更加規范合理,同時由于其對外的發散力,也為物管企業的社區建設創造了更好的外部環境。管理人員的言行舉止、精神風貌、服務態度、待人接物、裝束設備,以及物業管理企業營造的獨特氛圍,人們從中都能感受到濃烈的企業文化特點,從而在社區內形成強大的“引導力”,較好地把社區居民的努力方向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引導到所確定的目標上來,令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變為社區居民的自覺行動。
二、物業管理的優質服務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與發展
物業管理企業的優質服務,是營造良好的精神文明和物質環境的基本保障。由于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需求是社區居民物質生活改善、環境需求不斷滿足以后的必然結果,因而物業管理企業的服務質量水平勢必影響社區文化建設。通過對物業的房屋建筑及公共設備、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管理項目進行維護、修繕,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周到的管理服務,都極大程度地滿足了社區居民對整潔、文明、安全、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需求。從而為社區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使社區居民在文化娛樂之中,獲得高尚的精神享受,提高了精神境界、文化修養和道德情操。
三、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是物業管理發展的基礎
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開展是促進物業管理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提高業主居民及用戶的精神文明素質,有利于物業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社區中存在高空拋物、亂丟垃圾、踐踏草地等現象,都會在無形中會增加物管企業的管理服務難度。社區文化的規范功能所涵蓋的范圍有些是法律約束所難以達到的和不可替代的。精神文明建設的開展,會產生無形的約束作用,使其日常行為成為一種自律行為,這對于有效減少物業管理企業相對服務量是一個主要的通渠。相對服務量減少了,在理想的管理與服務環境下,管理單位自然會省心省力、省時省物,物業管理服務工作更趨完善,企業發展事半功倍。另外,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所形成的宣傳效應促進了企業品牌的傳播,優化了企業品牌的內涵,使企業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也得到有效提高。
物業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總管”的地位自然要求物業管理企業擔當社區文化建設的責任。社會的需求、住戶的需求,以及物業管理企業自身需求的高度融合,使得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從深層的建構中浮出水面。新形勢下的物業管理企業應把握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互動規律,發揮自己的組織優勢,創造豐富多樣的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形式,促進社區健康發展,以增強社會穩定性,為實現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作出新貢獻。
篇3:礦務集團精神文明建設示范點創建標準
礦務集團精神文明建設示范點創建標準
(一)井下文明峒室
1、巷道內無積水、無淤泥,無浮煤(矸)、無雜物,達到無塵化管理要求。
2、照明設施齊全,做到亮化、美化、實用。
3、各種圖牌板(峒室功能概況說明,避災路線圖,文化管理牌板,各種管理制度等)齊全、清晰、具體、實用。
4、工程質量在旬檢、月檢、季檢中達到動態達標。
5、各類安全設施齊全有效,正常使用。
6、工作人員敬業愛崗,忠于職守,遵紀守法,遵章守紀,不干與工作無關的事。
(二)地面文明生產場所
1、內外環境、機械設備、設施清潔衛生,無灰塵、無雜物、無油垢、無積水。
2、工作人員衣著整潔,持證上崗,堅守崗位,正規操作,責任心強,不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機械事故、責任事故。
3、安全設施(防火、防水、防雷擊等)齊全、有效、使用正常,安全保護裝置靈敏可靠、整定合理;絕緣工具齊全可靠;轉動部分及裸露電源有柵欄,護罩和警示牌;接地系統符合要求,工作間距、安全間距符合要求。
4、設備完好率100%,電纜、管線鋪設整齊規范、合理美觀。
5、各種管理制度、圖牌板齊全,吊掛整齊、合理、美觀,各種相關資料齊全,可供隨時查閱。
6、各種臺帳記錄齊全、詳實。
7、照明設備齊全、文化管理氛圍濃厚。
8、工作人員敬業愛崗,忠于職守,遵紀守法,遵章守紀,不干與工作無關的事。
(三)地面文明服務場所
1、工作場所內外干凈衛生,無垃圾、無積水、無雜草、無灰塵、無蛛網、無異味。
2、工作人員恪守職業道德,工作嚴肅認真,按章操作,正規執證上崗,不違章違紀、違法,杜絕各類人身事故、醫療事故、責任事故,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3、工作人員服務熱情,態度和藹,推行文明語言、規范用語和普通話,衣著整潔端莊,掛牌上崗。
4、各種管理牌板懸掛整齊,有明顯的創建標識、獎懲措施、責任人,有相應的文明標志、警示語,有濃厚的文化氛圍,臺帳齊全,記錄清晰。
5、各種安全設施(防火、防機械傷害等)、保潔設施齊全有效,能正常使用。所轄范圍機械設備完好率達100%,無帶病作業現象。
6、節約成本,無常流水、常明燈和其它資源浪費現象。
7、堅持“職工服務,奉獻社會”的宗旨,推行“六心”服務(即:技術精心,服務誠心,經營仁心,奉獻愛心,管理全心,顧客舒心),采取便民措施,兌現服務承諾,擴大服務范圍,盡量為職工提供方便。
8、餐飲業工作人員應有健康證,并定期復查,有傳染病者不得從業。并有防蠅、防鼠、防霉變、防中毒措施。
9、不向消費者出售假冒偽劣、變質物品、藥品。
(四)地面文明文化、娛樂、辦公場所
1、文化娛樂場所內外干凈衛生,無灰塵、無雜物、無蛛網、無蚊蠅、窗明幾凈。
2、文化娛樂設施安全、完好,不存在意外傷人現象。
3、文化娛樂場所、娛樂器械、娛樂用品有嚴格管理制度,有對參加活動人員的管理要求,有幽雅、安靜、和諧的娛樂學習氛圍。
4、堅持“服務職工,奉獻社會”的宗旨,工作人員服務熱情,態度和藹,推行文明用語、規范用語和普通話,舉止端莊,衣著整潔。
5、工作人員合理安排輪休,保證文化娛樂場所節假日不休息,全天開放。
6、工作人員業務熟練,能引導職工學習娛樂,接受職工咨詢,引導職工鍛煉或娛樂。
7、文化娛樂場所活動項目積極向上,健康高雅,杜絕黃、賭、毒污染。
8、辦公場所內外清潔衛生,辦公設施擺放整齊高雅,歸檔規范,辦公室人員注重個人衛生,衣著整潔。
9、辦公人員工作效率高,杜絕錯、亂、差現象。